诡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脚本儿
不过,崔金元的这个做法也挺符合牧原的初衷的,他也不愿意把这个事情闹得太大,在某些人眼里,这可是公然宣扬封建迷信,万一被人给举报了,没准会被关进去几天,好好地接受一下思想教育。
“那就让他们再等等吧,你们几个先跟我进来!”牧原说完,就径直朝客厅走去。
“来宝,你在这里等着!银元,你和我进去!”崔金元安排一声,就紧紧地跟了上去,不过心里还是有点打鼓。
走进客厅,牧原直奔那个庞大的鱼缸而去。
此时,那个鬼影又出现了,不过这次是蜷缩在鱼缸的一角,隐隐地像是一个侧影。牧原仔细地留意了一下,发觉这个影子要比昨天淡了一些,不过看样子还算正常。牧原看了下鱼缸中的金鱼,居然发现是很名贵的红狮头。红狮头,头大腹圆,四开大尾,尾鳍宽大似裙。头部肉瘤由数十个条快状小软质肉瘤组成,外观膨大丰富,包裹两颊和眼睛,很像一个狮子头,因此而得名。
“为什么买这种鱼”牧原奇怪地问,这种鱼可不便宜。
“难道不行吗”崔金元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用哭腔颤颤巍巍地解释道,“尹兄弟说鱼越名贵越好,我让银元跑了好几家店,才买到这种!”
“哦!”牧原点点头,他看到尹浩在偷笑,估计是尹浩故意出的坏招,但自己也不好揭破,于是说:“嗯,可以的!”
牧原之所以要让崔金元买几条鱼放进去,是因为之前听说这个鬼影有哭泣的征兆。关于魂泣,在古籍中多有记载,如张鷟(zhuo)的《朝野朝野佥载》、陈劭的《通幽录》、李复言的《续玄怪录》、孙光宪的《北梦琐言》都有类似的故事。
以唐人陈劭的《通幽录》中的一则故事为例,说的是青河县尉房陟(zhi
第056章 聚灵棺
原来鱼缸后的墙壁上开了一个半米见方的壁橱,里面用五帝钱布置了一个阵法,阵法的正中间摆放着金镶玉的物件。牧原走上前去,仔细地查看起来,他之所以要帮崔金元,主要目的就是想搞清楚魂魄被拘束的原因。
这个阵法布置得非常的简单,是一个六芒星阵法,线条是用朱砂画就,每个折角上各罗列着五枚五帝钱,六个内角,六个外角,共计十二堆。牧原不禁对这个阵法的巧妙心生敬佩,这可真称得上是大巧不工啊。
六芒星由一正一反两个等边三角形交错组成,在某些宗教中,正反三角形分别代表着男女,而在中国,这则代表着阴阳,因此六芒星被看作为阴阳相交互补,是一种天然的平衡,象征着守护之力。外六角尖锐,主攻;内六角开阔,主疏;内外结合,如同阴阳之间的相生相克。
再说五帝钱。
五帝铜钱是青、赤、白、黑、黄五帝厌胜钱,一说为清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位皇帝在位之时铸造的钱币。铜钱外圆内方,外圆代表天,内方代表地,中间的皇帝年号代表人,“天、地、人”三才具备,因而具有扭转乾坤的能量;此外,铜质吸收气场的力量比金银都好,所以很多风水摆件都是由铜铸造的。
十二摞铜钱为天干地支之数,每摞五枚,共六十枚,正好一甲子。由此可见,这个阵法布置的相当的巧妙。
《一悟十三篇》中对于阵法的解释为:阵者,势也。
而这里的势指的就是能量,一悟把宇宙的基本组成物质称为“宇”,可认为是空间。这一点也很好理解,近代科学认为宇宙是大爆炸后产生的,宇宙在爆炸的余威下一直都在不断地扩展,那么能量扩展到多大范围,宇宙就有多大。于是,一悟在“宇篇”中总结为:“藏万物于其中,瓤大千于其外,结而有源,散而得势。”翻译成白话就是,“宇”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存在于万物的内外,“宇”凝结而形成了万物,分散(辐射)就会产生势能。
而阵法,就是纠合“宇”的本质,导引其势能,从而发挥一定的效用。
在六芒星的正中间摆放着一个用黄金镶嵌的长方形玉盒,玉盒大概有长约七寸、宽约3寸,高约四寸,通体泛白,黄金以镶嵌或包裹的方式点缀于其上,成为松鹤龙凤等吉祥图案。牧原伸手触碰了一下,隐隐之间,是否有一种吸力从中发出。
“就是这个了!”牧原的脑海中有一个声音响起,“我能感觉到一股吸附之力散发出来!”
牧原了然,转过头用一种怪异地眼神看着崔金元,这种眼神让后者的心里忍不住有点发毛。
“崔老板从哪里得到的这个东西”牧原问。
“经熟人介绍,从一位朋友手里买的,花了我两万八!”崔金元犹豫了一下,不过还是老老实实地交代了。
牧原明白了崔金元的意思,估计崔金元的这个熟人就是一个倒爷,专门吃中间饭的,而那个所谓的朋友估计也不是干什么正经买卖的。
“那你知道这个是什么吗”牧原问。
“百宝箱啊!”崔金元说,“这房子装修好了,给我布置风水的那位大师说需要在这个壁橱里放一个吉祥如意的东西。我托了几个朋友,最后才买到这个百宝箱,卖我东西的那人说了,这是个古董,要是供起来的话保证能财源茂进、日进斗金!”
“牧原,这个是什么”杨松虽然不明其里,但他也不相信崔金元的话,估计这家伙八成是被人给骗了,于是开口问道。
“聚灵棺!”牧原慢慢地吐出三个字。
“聚灵棺!”崔银元一惊,“大师,你的意思是,这是一口棺材”
“不可能!”崔金元面色煞白,却拼命地摇着手,“棺材哪有这么小的!”
“这当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棺材,是一种寓意上的物件,有些像丧葬中烧的纸人纸马之类的东西,不过这个东西应该是一个陪葬品!”牧原解释道,“自汉代以来,古人就认为玉是山岳精华,用玉陪葬可保尸身不腐,以求来世永生。于是,就有了玉衣、玉晗、玉握和玉塞等陪葬品,更有甚者,还有玉棺。”
关于玉棺和镶玉漆棺,中国近代都有出土。
其中镶玉漆棺出土于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墓,棺长280厘米,宽110厘米,高108厘米;内为木质漆棺,外
第057章 引魂
“叫魂”一词可谓是尽人皆知,在地方上还有着多种叫法,比如唤魂、招魂、收魂、捉魂、枪魂、跳茅山等,很多学者认为魂魄一说应该是起源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从因果轮回之说中演变而来的,其实不然。
招魂,在文献上最早见于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丧大记》,此外,《楚辞》中传说为宋玉所作的《招魂》也提到了这一点,但追溯其原始,却是更加古老,应该是一种原始巫术,也算是原始医术的一种,广泛应用于生人的昏厥、迷乱、病危、初死等场合。
在这些场合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收小儿之魂,半个世纪之前,这种术法即使在城市中也是相当常见的。如遇孩子发烧、昏迷不醒,最简单的处理办法就是母亲抱着孩子,抚摸他的头,叫他的乳名,并喊着“宝宝回来吧”之类的话;如果不见效,还会采取一些带有巫术性质的手段,比如烧纸钱、敲脸盆之类的仪式。
清人汤用中所著的《翼劂稗编》第二卷中,有一条“收神”的记载,讲述的就是江苏常州一带民间的收魂方法:
“世俗遇小儿惊吓,夜卧不安,即以小儿贴身衣物置斗中,炷香灶前拜祝毕,一人抱斗呼其名招之归,一人应曰‘来矣’。”
而近现代著名文字训诂学家、南社诗人胡朴安在《中华全国民俗志》下编“江苏”一章中也有这样的记载:
“小孩偶有疾病,则妄疑为于某地惊悸成疾,失魂某处。乃一人持小孩衣履,以秤杆衣之,一人张灯笼至其地,沿途撒米与茶叶,呼其名(一呼一应)而回,谓之叫魂。”
虽然全国各地的叫魂方式存有一些差异,但却有着一些类似的地方,比如基本上都会用到失魂之人的贴身之物,尤其是衣服,这有点像衣冠冢,说明人的贴身之物和魂灵之间存有一些联系,或者说,衣服之上残有灵魂的气息。
如果今天崔金元能够成功地说服看房的那家人,牧原要采用的方法也是大体相似的,但是因为对方的不配合,牧原就有点难办了。而且,这也是牧原第一次做这种事情,也不知道能否成功,可是他已经别无选择了。
三魂是指“天魂、地魂、人魂”,古称“胎光、爽灵、幽精”。三魂之中,天魂为阳,主灵智;地魂为阴,驱行为;命魂又为阳,立根本。三魂相合,则就催发命运;三魂相嫉,七魄流竞。也就是说,失去天魂,人会变得呆傻;失去地魂,人会行将就木;失去了命魂,七魄就会失去主宰,人会死亡。
在牧原看来,小女孩丢失的这一魂就是天魂,如今三魂失散,小女孩子的命运机理出了问题,于是七魄无法协调,才表现出发烧等症状,如果不能及时送回天魂,小女孩会有生命的危险。
一众人来到了庭院里,牧原先让崔金元先给施工的工人结算了工钱,打发他们先回去,这种事情,在场的人还是越少越好。
“松哥,尹浩,你们还要跟着吗”牧原问道,“估计后面可能要折腾到很晚!”
“当然跟着了!”尹浩着急地说,“不能看戏就看一半吧!”
听到尹浩的回答,牧原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感情这哥们把他当成鬼片里的一眉道长了,跑到这里来看现场直播了。
“牧原,我们还是跟着吧,万一有事,我们还能做个照应!”杨松也附和道,他知道自己帮不上什么忙,不过跟在牧原身边,他终究是能放心不少。再说,幼年的事情再次发生,他可不想再次半途而废,浪费了这大好的机会。
“好吧!那你们就一直跟在我的身边吧,一会儿我们上同一辆车!”牧原交代道。
崔来宝走了过来,手里拿着厚厚的一叠孔明灯,足有几十个,看包装还不止一种。
“牧原,不知道你到底用哪种,我就把店里有的样式都买了一些!”崔来宝说道,他倒是一点都没有父亲和叔叔那种诚惶诚恐的神态,对牧原的态度很是随意,只是眉宇之间透露出一点兴奋。
“随便一种就可以了!”
牧原伸手拿起最上面的一个,小心翼翼地拆开包装纸,慢慢地把孔明灯给展开了。崔来宝显然是有所准备,他掏出打
第058章 叫门
门铃声后,别墅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你们找谁”门口走出来一个中年妇女,看样子似乎是保姆一类的人,看到门口站了四五个人,衣着打扮各不相同,不禁一愣。
“呃!”杨松张口刚要说话,却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我们是来给您家的孩子看病的!”牧原抢过了话头,一边快步走向门口,一边说。
这家的确有医生在固定的时间上门给孩子看病,而且主治医生在两个小时前才刚刚离开,中年妇女不自觉地警惕起来,说道,“你们是不是走错门了”
“应该没有错的!”牧原摇摇头,自信地说道,“您家里是不是有一个小女孩病了几天了,症状是发烧、昏迷!”
中年妇女犹豫了一下,不过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这家主人姓方,名字叫方鸿晨,今年四十岁,下面还有一个小十来岁的弟弟,名叫方鸿旭。由于方鸿旭成婚在即,五六天前,方鸿晨带着妻子白倩芸和女儿方琪琪去帮弟弟看房子。在看房的过程中,琪琪在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方鸿晨几人也没当回事,毕竟小孩子摔倒是很常见的事。可是回到家里,琪琪就开始变得精神萎靡,当天夜里就开始发烧昏睡。方鸿晨连夜带着女儿去了医院,可是一番检查之后却并没有发现什么症状,医生给出的结论是风寒感冒,开了几副普通的感冒药。
在医院打完点滴,瑶瑶发烧的症状有所减轻,方鸿晨也就放心了不少。由于自己和妻子有工作需要打理,双方父母又年事已高,长期守在医院里不是很方便,方鸿晨就决定把女儿带回家,并和医院约定好每天派医生上门医治。
琪琪生病的第三天,方鸿晨因为有一个很重要的生意和妻子出差去了外地,这两天都是由老人照顾着女儿。在外地的这几天,方鸿晨一有时间就打电话回来询问女儿瑶瑶的病情,得知女儿的病情一直都是时好时坏地反复,他也请朋友找了几个更好的医生,但是却一直未见效。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对崔金元和尹浩的电话有很大的疑心,因为女儿生病这个事情在他的圈子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很难说这其中没有几个人想要伙同外人上门招摇撞骗的。
“您是这家的保姆吧,我希望您能和主人说一下,由这家主人来做决定吧!”牧原说道。
“那好吧,你们就在外面等一下,我这就进去说说!”中年妇女也觉得这个事情不能耽搁,但却没对牧原等人放松警惕,并没有让他们进门。虽然这个高档小区的保安一向都非常的尽职尽责,但是难免会混进来一些坏人。
几个人见状,也只好在门外等着,而就在此时,远远地走过来一个老人。老人大概六七十岁的样子,身形偏瘦,虽然穿着比较随意的家居服,但是气质却非常的不俗。
“你们站在这里有事吗”老人扫视了牧原几人一番,问道。
“老人家,我们是想拜访一下这家的主人!”牧原猜测这个老人似乎就是这家的一员,不过却不太肯定。
“拜访这家的主人”老人看到门前不远的地方就停着一辆宝马车,而且看为首的牧原很年轻,也不像社会上的那些小混混,语气就缓和了几分,“你们有什么事情吗”
“就是您的孙女生病了吧,我们是为了她来的!”牧原说,“是来给她看病的!”
“小伙子,你才多大年纪啊,而且,我看你并不像是医生!”老人打量了一番牧原,语气开始有点不善了。“还有,你是从哪里听到我孙女生病的消息的”
牧原对这个问题还真有点不好回答,正在想着怎么找个借口的时候,别墅的房门却打开了,一个头发花白、精神饱满的老太太匆匆地走了出来。
“大夫呢大夫在哪”老太太一出门,就扯着大嗓门叫了起来。
“奶奶,我就是!”牧原说道。
“你”老太太用怀疑的目光上上下下地打量着牧原,“你是大夫”
在国内,有一些行业是看重年龄的,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医生,尤其是中医。一般情况下,患者到了医院就诊,如果面对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医生,心里一般都会踏实很多;反之,就会在心里产生不信任感。
“奶奶,我并不是医生,不
第059章 归魂
“爸,嬢嬢,你们怎么又吵起来了!”年轻人一边往这边跑,一边着急地问道。
这个嬢嬢,读音为niang niang,古代是母亲称呼。小嬢就是小娘,也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小婶婶。到了现代,在云南、四川、贵州一带以及南京地区、上海,“嬢”又读niang第一声,是婶婶、姨妈、姑妈的地方称谓,而陪都这边的发音却是liangliang。除了z、c、s和zhi、chi、shi分不清以外,陪都对n一般都发l的音,比如“奶奶”发音为“lailai”。
初到陪都的时候,牧原对于这一点就相当的不习惯,因为牧原来自于冀北,父亲和母亲两族的女性都有严格的称呼,比如姑妈和姨妈,婶婶和舅妈都对应这父母两族中姐妹和弟妹,此外还有更加严格的表姑妈、表姨妈,和表婶、表舅妈之类的。但是陪都这边却可以统称为嬢嬢,让牧原经常搞不清楚其中的血缘关系。而买东西的时候,把“十块”当成“四块”也是经常的事情。
方鸿旭觉得老两口似乎是命里犯冲,一见面就少有不吵的时候,都已经斗了半辈子了。究其根源,方鸿旭也是知晓的。原来,在十几年前,方鸿晨开始创业做自己的外贸公司,那个时候做外贸行业是一种非常时髦、高大上的行业,也比较赚钱,而白倩芸就是当时的创业元老之一。随着工作中的接触,方鸿晨和白倩芸渐渐地有了感情,但是这段姻缘却遭到了双方父母的反对。男方这边嫌弃白倩芸出身差、文化低;女方那边担心方鸿晨花心大、人品差,一来二去,这两边的父母就对上了,只是无论双方父母如何反对,方鸿晨和白倩芸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成立一个美满的家庭。随着时间的推移,两方父母倒是不担心两人的感情了,战斗主题开始往孩子教育等问题上转移,可谓是死伤虽不见,战火永不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