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诡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脚本儿

    “老师,这个……有点儿难以理解,您老别急,慢慢消化!”

    “白活喽,真的是白活喽!”刘应渠摇了摇头,“早认识你们几十年就好喽!”

    “嘻嘻,老爷子,我还不到二十呢!”龙灵儿咯咯地笑着,“牧原哥哥比我还小,早几十年,你认识谁去啊!”

    “小丫头,既然牧原比你还小,你干嘛叫他牧原哥哥啊!”

    “嘿嘿,我喜欢啊,这样闯了祸以后,就有人帮我善后了啊!”

    “古灵精怪!”刘应渠笑骂了一句,“我听说苗蛊能给人下蛊,这也是真的”

    “没错!”龙灵儿点点头,“下毒,种蛊,还有驱使异虫!”

    “僵尸我今天是见不到了,你是不是给我露一手啊,驱使下毒虫给我看看!”

    “好啊,不过你别害怕哦!”龙灵儿把手腕往桌子上一放,嘟起小嘴吹了一声口哨。

    刘应渠睁大眼睛看着,只见龙灵儿的袖口轻轻一动,一只金色的蝎子和一条尺余长的绿色小蛇从袖口里爬了出来,两只小家伙在交叉而行,又钻进了对方所在的袖口。这一幕,让看过无数死尸的刘应渠都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老师,您喝口水!”牧原把一杯茶放到刘应渠面前,扭头瞪了龙灵儿一眼。

    “牧原哥哥,你瞪我干嘛啊!”龙灵儿装出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是老爷子要看的!”

    “不得了,不得了啊!”刘应渠又是一叹,“总算是明白那个‘与蝶共舞’的魔术是怎么变的了,感情这都是真的啊,一定是你这个小丫头捣的鬼!可怜哦,专案组里的那些傻小子们,到现在还痴迷着怎么破解呢!”

    “老师,您说说这关门村的事吧!”牧原说,“不瞒您说,我们这几天就要去这个地方,您先介绍一下情况!”

    “其实我知道的也不多,当年插队的村子虽然离那边不远,直线距离不超过三里,可中间隔着好几座山,那年头连饭都吃不饱,没要紧的事谁也不会费劲去翻山!”刘应渠想了想,“印象中,我好像一共去过三次,有两次是路过,最后一次……还在那村子里住过一晚!”

    建国后不久的合作社时期,农民的口粮是分到一家一户的,但进入大跃进、人民公社后,口粮就由公社、生产队统一掌管了。刘应渠当年插队的村子叫潘老庄,是一个人口不到两百人的小山村,别看人数不多,男女老少都有,但那个年头的人都像是饿死鬼投胎的,永远也吃不饱。一个十来岁的半大小子要是敞开肚皮吃的话,都能把现在的壮小伙子吓死。

    每过上




第608章 死人转头
    几个人刚进村子,乌云就铺满了天,紧接着黄豆粒大的雨点就噼里啪啦地落了下来,老书记急得拼命地催,招呼几人赶紧往前跑。路边就有一个破败的土房,虽然墙都塌了半边,不过屋顶倒是挺厚实的。进了土屋,老书记让人把粮食贴着墙根放好,把汗巾抄在手里去打扫面袋子上的雨水。现在天气热,口袋上的雨水如果不处理干净,白面一发潮就容易坏。

    老书记一个人在那边忙活,几个年轻人却走到房檐下,有的脱下汗衫接了雨水擦洗身子,有的拿出早上带的干粮啃着,说说笑笑,插科打诨,以此来缓解身上的疲劳。

    “刘兄弟,来一根!”栓子靠在墙根,屁股下坐着一块破转头,随手递过来一支烟。

    这种烟不是盒装的烟卷,而是用草纸、旱烟叶卷的,刘应渠不会抽烟,可刚来插队的时候人家总是不停地敬烟,盛情难却之下抽过几次,那味道又辣又呛,不是一般人能抽得了的。

    “抽一根提提神!”栓子又让了让手里的烟卷,“这东西能解困提神,还能驱虫赶蛇呢!”

    “赶蛇”

    “没错!”老书记借着雨水洗了洗手,然后在裤子上抹了两把,他走过来拿过栓子手里的香烟,“我年轻那会儿也没烟瘾,不过在田里干活、挖坑、通渠,没日没夜得干,就靠着旱烟提神。一到了夏天啊,那蚊子大得能把人给叼跑喽,可是这烟卷一叼,通神儿烟一冒,蚊子啊,蛇啊,臭虫啊,就全都跑啦!”

    “我自己来!”刘应渠见栓子把刚刚卷好的烟又往自己这边让,就抓过装烟丝的布口袋,抽出一张报纸片卷了起来。

    “刘兄弟,你们城里人都抽什么烟啊”

    “也是平常的烟吧,像什么名花、全禄,烟这东西各地的牌子都不一样,其实味道差不多!”刘应渠说,“二虎子,你说这村子里闹鬼”

    “恩!”二虎子看了老书记一眼,没敢把话往后说。

    “别听小孩子胡扯!”老书记把烟屁股扔到地上,又抽出一张纸舔了舔,开始卷第二根,“这群疯小子当年疯的很,掏鸟,摸鱼,什么都干!有一年,七八个半大小子结伙出来掏蜂蜜,被这里的棺材板吓坏了,都哭着回的家,半夜里还尿了床!”

    “老书记,我们掏蜂蜜的时候,的确是看到东西了!”

    “这里产蜂蜜”刘应渠问,“你们不会是偷蜂蜜了时候被人看到了,人家故意吓唬你们的吧!”

    “不是!”二虎子摇摇头,“我们抓的是野蜜蜂,那蜂蜜是黑的,又香又甜!这种蜜蜂罐就喜欢人少、凉快的地方,这村子里空房子多,一到了夏天遍地都是野花,马蜂窝也特多!刘大哥,你不知道,把荒草到木头棍子上挑着,用黑烟一熏,那蜜蜂就晕了,然后就能把蜂蜜掏走!”

    “这村子里没人”

    “有人,只是不多,别看这村子不小,可加起来也就是二三十户人家!”老书记说,“听以前的老人说这村子的名字不吉利,关门村,关门村,把人都关死喽!打鬼子那会儿男女老少逃的逃、跑的跑,就这村子的人不信邪,扛着扁担和小鬼子硬干,当时死了不少的人!后来鬼子被打出国了,又闹过一阵子的土匪,打家劫舍,又死了不少人!我年轻的时候还来过,那人死的,街道上都摆不下了,家家户户都戴孝!死人拉不出去,好多棺材都停到院子里和破房子里,半夜里鬼火乱飘,很吓人哩!”

    “那你们还敢去掏蜂窝”

    “老辈子人都说了,小伙子身上有三把火!”栓子嘿嘿地笑着,“这些毛头小子除了吃就是睡,有啥东西能吓唬住他们啊!”

    “二虎子,你们当年到底看到了什么啊”

    “死人!”

    “死人”

    “对,是死人棺材!”二虎子朝屋外指了指,“就在村东头,那里有一个祖祠一样的破房子,里面停了很多棺材,屋子里和院子里全都是!二狗子以前去过,那的蜜蜂罐特多,而且他说那院子里的棺材都是空的,里面没死人!”



第609章 烧棺材板
    “谁”老书记喝了一声。

    “是我!”梁振从屋墙外走了进来,头发上满是雨水,没到这里多久他就出去了,似乎是找地方解手去了,“这是我从隔壁的破院子里看到的,所以就顺手捡了回来!”

    “隔壁”老书记有点儿疑惑,伸出脚拨弄了两下,“这东西照理说不应该出现在院子里啊!”

    这块木头呈现“l”形,前面那块稍高,是一面厚实的板子,侧边成楔子形状,两块板子都用锯子锯出了花边。刘应渠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正是棺材前面的底座。众所周知,棺材打好了是前高后低的,原因就在于有这种桩脚把前部高高垫起。但当棺材抬到墓地准备下葬的时候,都会把这东西拆下来,好让棺木能够平躺着放下去。

    古人讲究入土为安,所以死人埋葬都是采用的睡姿,表示凡事已了,与之相对应的立葬则是遗愿未了的葬法。当然,在古代、少数民族或者宗教中也存在着一些其它的入藏方式,比如佛家多采用坐姿进行埋葬或焚化。曾有一个荷兰的科学家给一尊千年佛像做了个ct,想以此来做研究,但却惊讶地发现佛像中藏着一具呈现坐姿的古尸。

    当梁振说出这东西是在活人住的院子里看到的,老书记就觉得有些奇怪,因为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吉利的。

    “那房子里还有很多纸人呢,大部分都烂的只剩下竹架子了!”梁振继续说,“二虎子,你们当年看到的会转头的死人肯定就是那些纸人!还别说,那纸人扎得很挺巧的,手脚、脑袋都能活动!”

    “那……那棺材怎么会响呢”

    “那就更简单了,老鼠、野猫、野狗,我老家也是农村的,我爸当兵退伍后才进的城!听我爸讲,他们打仗的时候死的人多,坑都刨不过来,经常在一个土坑里排上好多死尸一起埋!头天埋了,第二天坟头土就被刨得到处都是,甚至还有很多盗洞,都是野狼野狗半夜去刨死人吃,把残肢拖得到处都是!”

    想到那场面,连栓子都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哆嗦。

    “这世界上哪里有鬼啊,都是人吓人!”梁振得意地说,“用我老子的话说,他就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要是真有鬼的话,即使不被炮弹炸死,也早被孤魂野鬼吓死了!”

    “老书记,外面这雨一时半会儿是停不了了!”刘应渠抬头看了看天色,乌云压得很低,现在也就是下午四点多,可这天色却像是过了点,“我们后面怎么办啊”

    “这雨倒是不大,要是空着手的话也能赶回去!”潘老书记叹了口气,“不过没有避雨的家伙事儿,这白面不能沾水!”

    “有家伙事儿也不行啊!”栓子皱了皱眉,“山路上滑,担着这么重的东西容易滚到山窝窝里去!”

    “老书记,今天就不走了吧!”其他几个小青年都嚷嚷了起来,山路难走,摸着黑赶回去也得半夜了,第二天天不亮又得下地干活,中间睡不了几个小时,“在这里休息一晚儿,等雨停了,咱们明天儿一早就往回赶!”

    “嗯,行吧!”潘老书记点点头,“晚上轮班睡,看着点儿东西!”

    “那晚上吃啥啊”二虎子摸了摸肚皮,他早上就把中午的干粮都吃了,又走了这么远的山路,这会儿已经觉得饿了。

    “一会儿叫两个人跟我去趟村里,找他们讨点儿吃的,以后还他们就是了!”潘老书记朝村里看了看,村东头那边似乎有炊烟。

    “费那个事儿干嘛啊,喏,那边不就是庄稼嘛,地里啥都有!”柱子笑嘻嘻地说,“弄点玉米、地瓜,拿火一烤,多香啊!”

    “不行!”潘老书记摇摇头,“乡里乡亲的,上门讨点儿吃的没啥,可不能毁别人的庄稼!”

    “老书记,没事儿!”柱子笑着说,“你忘啦,往那边走上不远就是咱们村承包的啦,去自个儿庄稼地里弄吃的,别人也管不着啊!”

    柱子说的那片地原来归关门村所有,大跃进以后对人口和土地进行了普查



第608章 四门六墓
    “过阴”

    “对,过阴!”潘老书记点点头,“也有叫渡阴的,不过这是两码事!渡阴是把死人的魂送到阴间去,而过阴却是活人到阳间,或把死人找回来附身!会过阴的人,在我们这儿就叫灵媒,但凡过阴的时候都需要烧一点儿东西,比如阴八字!”

    “阴八字死的时辰”

    “对,这活人算命看得是生辰八字,但过阴算的就是阴八字!不过烧阴八字只能把刚死不久的人给招回来,要是过世再久一点儿的,就需要烧衣服、坟头草,据说最难的就是烧棺材木!”

    “为什么啊我的意思是为什么非得烧棺材木啊”

    “三魂七魄,三魂七魄你听说过不”潘老书记看看刘应渠,见他点点头,才继续说:“人都有三魂七魄,具体叫啥名字我记不清了,据说一魂属天,一魂属地,这第三魂才属人呢!人死了,天魂归天,地魂归地,只要这人魂才去地府报道,听候阎王爷的发落!听灵媒说,这地魂就是守着尸骨的,长期与棺材板为伴儿,所以烧棺材板就能把人魂叫回来!”

    “老书记,你怕把那鬼给招过来”刘应渠看了一眼外面,那烧了半截的棺材板儿早就被雨水给浇灭了。

    刘应渠还要再问,二狗子捧着烤好的玉米走了过来,一边走还一边啃着一个苞米,嘴角上跟画了大胡子一样,漆黑一片。

    “爷爷,烤好了,趁热赶快吃!”二狗子是高兴过头了,直接按照本家辈分喊了起来。

    “先给我一个烤土豆子!”潘老书记笑呵呵地抓起一个,三下两下把皮剥了,露出里面淡黄色的肉质,“以前穷的时候什么都吃不上,还就觉得这东西最香最甜,吃着扛时候!”

    刘应渠接过一个烤苞米,把烤糊的叶子剥去,立刻闻到一股香浓至极的香气。刘应渠以前吃过煮玉米,不过这现烤玉米却还是第一次吃,嚼进嘴巴里黏黏的很有嚼头,香嫩的玉米味夹杂着生火气,让人食欲大开。

    龙灵儿舔了舔嘴巴,似乎被刘应渠老爷子的描述勾起食欲和记忆。

    “后来呢”壬随问。

    “后来后来我们就在关门村住了一晚!”

    “什么都没发生”

    “没有!”刘应渠摇摇头,“换了地方,靠在墙根里潮气很重,我那晚睡得并不踏实,隐隐之间,总觉得有人在暗处悄悄地观察我们!之前我以为那就是错觉,不过今天听你们这么一说,或许还真有点蹊跷!这关门村到底是什么地方啊”

    牧原没有回答,而是看向壬随。

    “关门村,是赵家的四个隐门之一!”壬随说,“小时候听父亲讲过,赵家在最辉煌的时候曾有一脉、两派、三宫、四门、五窟、六墓、七盟、八沟、九溏、十谷之说!不过时至今日,都所剩无几了!你们去过的赵家庄就是六墓之中最大的一个,是炼化初级僵尸的!六墓之后的七盟、八沟都是用来培育和发掘鬼火芯和其他物料的,大多都是古墓群和殉葬坑!”

    “鬼火芯牧原的那种”

    “不是,无论是法力还是灵性都远远不足!”壬随说,“鬼火芯其实就是鬼火的浓缩版,只能在年代久远和怨念极深的地方存货,它以尸油为燃料,在极度的怨力和压力下形成!”

    “那四门呢”

    “培养僵尸需要消耗很多资源,这些资源不可能在一城一池里全部取得,所以湘僵一族也不能像苗蛊、壮痋那样死守一地,于是就在全国各地甚至海内外建了很多秘密村庄!初时只是渗透,然后是阻止和割据,这些地方轻易不会抛头露面,只是给总部提供各种各样的支援!除了关门村以外,还有三门,分别是丸门村、泥门村和封门村!”

    “丸泥封关”

    丸泥封关,出自《后汉书》,形容地势险要,只要少量兵力就可以把守。

    “没错,这四门分别



第609章 捉奸捉双
    “嘘——”牧原伸出指头挡在嘴边,示意她住嘴。

    “嘘什么啊!”小龙虾愈加不解了,“我们都带着帽子和口罩呢,捂得严严实实的,谁能认得出来啊!”

    “唉!”牧原拍了拍脑袋,“这玩意戴习惯了,我都没感觉了!”

    “嘻嘻,师父,你这是骑驴找驴呢!”小龙虾笑呵呵地说,“没事儿,我今天早上出门的时候,都已经戴上帽子和口罩了,还满屋子找呢,就差把衣柜都拆啦!”

    “牧原哥哥,你是在监视那个校主任”龙灵儿眨了眨眼睛,“他刚刚带着一个女孩子进去了,那女孩子不情不愿的,这家伙估计要干坏事儿吧!”

    “那女孩子叫柴静,是我的一个老乡,上次胡巍刁难我的时候她给我讲过情!”
1...171172173174175...2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