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术小城

    在邮件中,沈奇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我是普林斯顿数学系教授沈奇,经过我的计算,我发现贵国某某坐标处有可能发生地震。

    地震时间,不详。

    地震强度,不详。

    如果贵网近期监测到该坐标位置发生里氏20级以上的地震,请立即与我联系,谢谢。

    于此同时,沈奇梳理出一版简要的论文,题为《新型地震模型的研究。

    在这篇科普性质的论文中,沈奇用简明的语言描述了地震原理,并附他推导出的核心数学式子。

    至于这个式子的具体推演计算过程,略去。

    基于数学模型的计算机编程内容,一概不谈。

    在此文中,沈奇只讲地震数学物理模型的理论原理,看不到任何一个具体的经纬度坐标。

    什么北太平洋南太平洋,乌尼马克岛坎贝尔岛,那是绝对不提的。

    地震模型的科研成果屡见不鲜,沈奇并非首位发布地震模型研究成果的人。

    世界上著名的地震模型有古登堡里克特模型,布里奇诺波夫模型,等等。

    模型摆在这里,谁爱预测谁去预测。

    反正我老沈不在公开场合预测地震。

    沈奇将科普版的《新型地震模型的研究论文挂在arvix上,长吁一口气,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沈奇在美国的知名度较高,美国地震网第一时间回复了沈奇:

    沈教授,你发来的邮件已收到。

    就这么一句话,看不出美国地震网是什么态度。

    稍后俄罗斯地震网回复沈奇,战斗民族的态度比较直接:

    我们俄罗斯地震网有数千人从事地震研究预测监测,感谢你的提醒,但我们相信自己的团队,谢谢。

    国土面积最小的新西兰是最后回复沈奇的,新西兰地震网甚至暗讽了沈奇:

    我网养的猫,于不久前做出了更精准的预测。不管如何,还是感谢沈教授的提醒。

    嘿,好你个新西兰,居然讽刺我沈奇还是有些不爽的,甭管他预测的是否准确,他的出发点出于好心。

    理论总是走在应用前面,未加验证的理论并且和自然灾害相关,谁敢轻易相信?

    一旦国家层面发布自然灾害预警,影响是极其巨大的。

    你,哎,果然还是做了。欧叶惴惴不安,她在arvix上看到了沈奇的论文《新型地震模型的研究。

    沈奇解释到:这只是纯粹的理论研究,人类从19世纪就开始系统化的建立地震模型,很常规的工作了。咱们的老祖宗张衡,他那个时代是汉朝,他有被汉朝政府抓起来吗?没有吧。张衡活了六十几岁,他在古代属于高寿人群,并没有引起人神共愤。

    欧叶还是不放心:奇,我总有种不安的感觉

    沈奇挂在arvix上的是常规性的地震模型理论研究论文,这引起了科学界的一些关注。

    这篇论文挂在arvix上的物理版块,这是沈奇所公开的第二篇物理论文。

    第一篇物理论文是关于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已发表在prl上。

    数学界物理界更多是在谈论沈奇跨界跨的风生水起,并没有太多人真正关注沈奇的常规性地震模型论文。

    全球范围内只有极少数人知道,沈奇预测了具体的坐标位置,这些位置有可能发生地震。

    沈奇每天都在关注美国俄罗斯新西兰三国的新闻报道。

    美国地震网俄罗斯地震网新西兰地震网并未发布乌尼马克岛尼科尔斯科耶岛坎贝尔岛等海域的地震或海啸预警信息。

    一个月过去了,世界太平。

    生活重归平静,欧叶渐渐忘记沈奇的异想天开,这是她赴普林斯顿读博的第二个学期,她忙碌了起来,手头有个课题项目。

    周雨安对沈奇所提出的新型地震模型倒是很感兴趣,这涉及到一些偏微分方程的处理,是周雨安擅长的领域。

    你是不是哪里算错了?周雨安问到,他在沈奇的办公室喝咖啡。

    沈奇一边操作鼠标浏览新闻,一边说到:算错也属正常,我也希望我算错了,世界和平,没有灾难,是我最愿意看到的局面。

    话语刚落,国际地震中心在其官网上发布一条最新消息:

    格林尼治时间今日下午17时32分左右,新西兰发生里氏55级地震,震中位于坎贝尔岛南部188公里的海域(南纬56度34分,东经168度05分),震源深度33公里。

    这新西兰地震了沈奇没想到这个消息来的如此突然。

    这沈大仙,你周雨安怀着复杂心情来到沈奇身边,共同关注国际地震中心发布的最新消息。

    一个凡人能预测到地震,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里氏55级地震,这意味着灾难,必然对一个国家造成伤害。

    还好,震中位于太平洋海底,距新西兰的坎贝尔岛接近200公里,这个岛上只有10位常住居民,他们应该是安全的,就算海啸来袭,他们也有时间提前做好准备。沈奇之前发给新西兰地震网的两组坐标是【南纬55度,东经167度】【南纬55度,西经167度】。

    国际地震中心刚刚发布的新西兰地震坐标是【南纬56度34分,东经168度05分】。

    这和沈奇之前预测的坐标,在经纬度上偏差了1度,误差距离接近100公里。

    周雨安嗖嗖冒冷汗:地球上的100公里,在地球仪上只有大约015毫米,沈奇你的预测精度已算很高了,你,你,你特么太可怕了




340章 可怕(三更谢盟主枕戈待旦为远方)
    嘘~沈奇竖起食指贴于唇边。

    怎么,沈大仙,敢预测不敢承担责任?周雨安问到。

    此事关系重大,切不可四处宣扬,务必烂在肚子里。沈奇告诫周雨安。

    周雨安不服了:你写的地震论文挂在arvix上一个月了,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你沈奇在干嘛!

    那篇论文是理论性的,我没在论文中做出具体预测,你可以再看一遍。沈奇操作鼠标,在电脑上进入arvix,把自己写的《新型地震模型的研究给周雨安看。

    可你给新西兰地震网发过预警邮件,铁证如山啊沈教授。周雨安说到。

    总而言之周雨安,你该干嘛干嘛,就当看了部电影,曲终人散,平平淡淡才是真。

    喂,你发的那篇地震论文是阉割版的,完整版的给我学习学习?

    没有。

    数学模型和运算程序?

    删了。

    沈奇,还是不是兄弟?你基于大量的微分方程建模,兄弟我可以帮你啊。

    正因为我们是兄弟,所以全部的苦难由我一人承担,狂风暴雨让我独自面对,忘记这个危险的想法吧周雨安,好好写你的数学博士论文。沈奇送周雨安到办公室门口。

    打发走周雨安之后,沈奇陷入了沉思,他摊开双掌,盯着自己的双手,可怕,真的是可怕。

    老师教过我们,必须对大自然心存敬畏。

    老师同样教过我们很多知识,我们利用这些知识不断的改造大自然。

    可怕的不是大自然,而是人类自己。

    沈奇喝杯咖啡压压惊。

    预测地震的数学模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它同时给出四个坐标,目前中了一个,大范围内准确,但在局部地理位置上存在偏差。

    经纬度上1度的偏差,大致相当于纽约和费城之间的距离。

    这个距离在广袤的太平洋上不值一提,但在人口密集的大陆都市圈,关乎着千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时间,这个指标跟位置一样重要。

    以及地震强度,里氏25级以下的微震在世界范围内每天都有发生,人类感知不到微震,它造成不了什么损失,它只对地震学家有价值,普通百姓可以忽略微震。

    只有同时给出精确地理坐标时间地震强度,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预测。

    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

    沈奇去到燧石图书馆,借了大量地震学地质学流体力学相关的文献。

    发生在新西兰坎贝尔岛南部海域的海底地震,并未引起世界性的恐慌。

    地震学家通过大量数据发现,强度在里氏65级以上震源深度小于2050公里的地震,才有可能产生破坏性的地震海啸。

    坎贝尔岛南部海域的里氏55级地震产生了一次轻微的地震海啸,浪高三四米,涌了十几公里就歇菜了。

    坎贝尔岛上的10位渔民该干嘛干嘛,和往日一样,他们出海打渔晒太阳。

    民间异常平静,但新西兰地震网惊呆了。

    沈奇于一个月前给新西兰地震网发来预警邮件:地震!地震!地震!

    新西兰地震网压根就没信过沈奇,并说他们家的猫也做出了类似的地震预测。

    新西兰地震网总台养的这只公猫于几日前离家出走,至今未归,它可能不愿意背这个锅,干脆一走了之。

    新西兰地震网负责人亲手写了封新邮件,发给了沈奇:

    沈教授,因为之前的无礼态度,我感到十分抱歉。

    毫无疑问,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预言家。

    你准确预测了坎贝尔岛南部海域地震,经纬度上1度的偏差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你给出的另一个坐标位于更遥远的南太平洋上,距新西兰本土2000公里。

    虽然那个坐标距新西兰有2000公里的距离,但我们仍是离它最近的主权国家,我们有义务关注该海域的地震情况。

    沈教授,你是否可以给出那个预测点发生地震的时间范围,以及预估的地震强度?以便我们及时采集地震数据。

    期待你的回复,新西兰地震网永远是你最好的朋友。

    坎贝尔岛南部海域地震前后,新西兰地震网的态度截然不同。

    此时的新西兰地震网对沈奇提出了更殷切的期待,期待沈奇给出距离新西兰本土2000公里之遥的那个地震预测点,所涉及的地震发生时间预估强度。

    这超出沈奇的能力范围了,他只能给出位置坐标,给不出时间范围和预估强度。

    对不起,我做不到。

    沈奇简单直白的回复了新西兰地震网,然后继续他的地震学研究。

    过了几天,国际地震界开始流传一张截图。

    截图画面是英文版的outlook,发件人是shenqi,收件人是新西兰地震网官邮。

    在邮件中,发件人写到:

    我是普林斯顿数学系教授沈奇,经过我的计算,预测位于南纬55度东经167度,以及南纬55度,西经167度的两处位置,有可能发生地震。如近期监测到上述坐标发生里氏20级以上的地震,请立即与我联系,谢谢。

    结合前不久发生在新西兰海域的地震,国际地震界得出一个惊人结论:菲尔兹奖得主沈奇准确预测了坎贝尔岛南部海域地震,误差仅有1个经纬度!

    靠,新西兰地震网把我给出卖了!永远是我最好的朋友,朋友就是拿来出卖的是不是?

    沈奇的地震预测神功并未大成,他不想搞事情,只想完善他的地震学理论及数学物理模型,待到神功大成之日,才能真正造福于世界人民,促进世界和平的进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沈奇挂在arvix上的那篇地震模型理论研究论文,原本快要凉了,无人问津,而现在,这篇论文非常火爆,被大量下载转发。

    民间一传十十传百:普林斯顿的数学家沈奇建立了一个新的地震学模型,他准确预测了新西兰地震。

    请记住本书域名:。手机版网址:



341章 好可怕
    征得沈奇同意后,美国《科学周刊收录了沈奇的论文《新型地震模型的研究,并派出记者对沈奇进行采访。

    《科学目前的if值为37212,比《自然略低一点点,他们之前拒绝过沈奇的凝聚态物理论文,理由是沈奇写的太深奥,理论性极强,不适合大多数普通读者。

    这篇《新型地震模型的研究,沈奇的写文风格偏科普性质,他略去了长篇大论的复杂数学推演和计算,具备大学知识水平的大多数人能看懂他写的是什么。

    系统:新成就!宿主在《科学上发表物理论文一篇,基础奖励5万学霸积分,乘以if值37212,最终奖励1860600点学霸积分。

    地震学属于物理学的一个分支,这一百八十多万学霸积分算在了物理身上。

    《科学的记者问到:沈教授,你如何评价去年发表在《自然上的著名论文《地震无法预报?

    这是一种误导。沈奇很直接的说到,他不是很赞同那些著名地震学家的观点:《地震无法预报这篇文章提出了两个假定,其一是,既然多数人认为地震是一种自组织临界现象,那么地震无法预报。其二是,迄今为止,地震预报仍未成功,所以今后也不会成功。

    呵呵。沈奇笑了笑,又道:如果从这两个假设推导出地震无法预报,那么物理学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地震学应该归类到哲学或者神学旗下。

    很多研究自组织临界性的地震模型,使用的是弹簧滑块模型,即布里奇诺波夫模型,这种模型没有很好的考虑地震的物理问题和数学处理。

    比如说余震和主震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数学物理模型关系,可否定量化描述?要知道我们遭遇的不少地震,其实都是之前大地震的余震,不可简单的用自组织临界性理论得出地震无法预报的结论。沈奇阐述了他的学术观点。
1...172173174175176...3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