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术小城

    “只不过因为财政问题,美国能源局的构想直到今日仍未进入工程开发阶段。”

    ……

    cnn能做到世界500强,源于他们的专业、高效。

    可以说cnn关于“光点计划”的报道,是比较客观的。

    那么cnn是怎么搞到这些客观证据的呢

    首先,cnn在地球同步轨道上拥有大量卫星,不仅仅只是通信卫星而已。

    其次,cnn提到“光点计划”的概念构想原创于美国能源局及美国科学家。

    通过卫星观察以及美国专家的合理猜测,cnn给出了中国方面“五千万千瓦装机容量”、“超过一百平方公里微晶硅薄膜电池组”、“超过十万名建设者”、“超过100颗反射卫星”等重要数据。

    果然够专业,cnn及美国科学家推测的还算靠谱。

    沈奇看到cnn的报道后,并没有表现的太过紧张。

    美国人能推测出“五千万千瓦”、“十万名”、“100颗”等宏观数据,在沈奇的预料之中。

    这绝非党的内部出现了叛徒,而是美国人有这个实力。

    毕竟最早提出“反射卫星聚焦太阳光在地面上发电”idea的是美国人,他们通过卫星拍摄资料不难推算出“光点计划”的某些宏观特征。

    如果“光点计划”具体的技术数据被境外集团掌握,那说明党的内部出现了叛徒。

    好在这种情况没有发生,也绝不允许发生。

    经cnn报道后,“光点计划”在国际上已是半公开化状态。

    国家以及沈奇的态度是,国外媒体爱怎么报道怎么报道,咱们在自己的国土上建设民生工程,这不违反国际法吧

    是的,没错,“通过反射卫星聚焦太阳光在地面上发电、向太阳公公索要取之不竭且高效环保的新能源”这个宏伟概念的原创者是美国人。

    我们必须对最初的概念提出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是加州理工的山姆-兰萨德教授以及nasa的高级技术顾问伊萨克-卡拉诺维奇先生。

    然而,仅仅只是纸面上的概念构想,解决不了实际的民生问题。

    和这个宏伟构想相关联的一万三千多个技术专利,全部掌握在中国政府手里。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实在的中国人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




588章 西出阳关无故人
    在敦煌休息了一晚,次日早上,沈奇等来自首都的领导专家乘坐直升机视察“光点计划”地面工程。

    直升机往西南方向飞去,不久已达阳关镇上空。

    古人云“西出阳关无故人”,今人曰“一路一带之上皆是朋友”。

    丝绸之路上的运输工具进行了升级,中欧列车替代了骆驼。

    从骆驼到火车,它们所承载的使命并没有发生变化:贸易、交流、世界人民大团结。

    从敦煌到阳关,仍以旅游业拉动gdp。莫高窟前游人如织,月牙泉畔欢歌笑语。

    出了阳关镇往西飞行,沈奇俯瞰下方,旅游业覆盖的区域到此为止,夹山以西皆为军事管制区,高高的铁丝网连绵不绝,全副武装的军人二十四小时巡逻。

    军人守护的是一座座造型各异的工业建筑,有的已完工,有的正在建设。

    戴着安全帽的工程师和建筑工人紧张有序的开展建设工作,一台台如金属巨兽般威武的施工车辆在他们的指挥下灵活的挥舞机械臂。

    欢乐兴奋的驴友,肃穆威严的士兵,一丝不苟的建设者。

    历经千年的石窟,影幻游龙的泉水,热火朝天的工地。

    以直升机视角俯瞰这一幕幕场景的变换,只需十分钟。

    沈奇不禁吟诵道:“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出阳关真英雄!”

    “沈院士还挺文艺!”赵主任大喊道,直升机上全靠喊。

    沈奇高声说到:“这些可爱可敬的工程师、建筑工人、军人,都是国家的英雄!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必将载入史册!赵主任,你戴上耳机吧,喊久了嗓子不舒服。”

    赵主任戴上耳机后仍习惯大喊:“是的,他们都是默默奉献的英雄!国家绝不会亏待流血流汗的英雄!”

    “下面这块地方,是叫黑龙坑吧”沈奇边看地图边观察地面上的环境。

    赵主任答道::“对,黑龙坑!以前是个铁矿。”

    沈奇关切的询问:“这块区域被‘光点计划’征用后,铁矿职工去了哪里”

    负责整个项目后勤工作的赵主任说到:“我们在敦煌和酒泉盖了安置房,铁矿职工及家属搬去了安置小区,他们有了新的工作,生活的很好!”

    沈奇点点头道:“那就好,那就好,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群众服务。”

    了解完移民安置的情况,沈奇转而和游总工交流工程技术方面的话题:“游总工,据我观察,地面配套设施的建设进度蛮顺利的。”

    “地面工程的建设进展符合我们的预期,沈院士你看,下面这一片建筑就是地面工程控制中心,前面是发电区。”游总工指向远处说到。

    控制中心所在的黑龙坑,已看不到什么植被了。

    继续往西飞行,沈奇视野范围之内所睹全是黄沙。

    这里是库姆塔克沙漠,再往西则是著名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在库姆塔克沙漠的上空,沈奇终于亲眼见到了“光点计划”地面工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无尽的沙漠里铺设着银光闪烁的国产超大型微晶硅薄膜电池组,从侧面看它们按照某种规律高低错落的排列布阵,如同无数银色盔甲矗立在黄沙上。

    以沈奇的视角从上方俯视,他看到的是一张面积为一百二十平方公里的巨型银镜映射出无垠的碧空。

    直升机里的众人皆戴上了墨镜,人类脆弱的肉眼无法直视耀眼的光芒。

    壮观,震撼。

    这是沈奇的切身感受。

    在茫茫沙漠之中建设如此浩大的工程,这不是某个拥有超前思维的科学家做一份ppt就能轻松搞定的事情。

    中国之所以能建设这般宏伟的工程,源于强大的国力、一代人的默默奉献、十万名建设者的前赴后继,以及他们身后的人民



589章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_t;“我国西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前是西气东输、西电东输,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对能源的需求量远超西部。现在,‘光点计划’所产生的电能,将全部服务于西北陕甘宁青疆等省的生产建设及民用需求。”

    “取之于天,建之于西北,用之于西北,充足的能源供应是西部大开发的必要保证。所以,‘光点计划’的科学意义、战略意义均十分重要,这个计划不容有失。”

    “‘光点计划’地面基地选址在此,国家已做了充分的研究,这里是最符合我国情况、最合适的地点。”

    “我们发展西北经济的同时,绝不能对西北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在此,我希望西北基地的环境监测团队时刻监测‘光点计划’覆盖范围内的环境数据,并继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这是最基本的国家方针。”

    “沙漠在变成沙漠之前,也曾是绿水青山。”

    “将沙漠恢复成原来的绿洲,是极其困难的事情。但是,我们有责任防止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除了常规的地震、泥石流、洪水、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之外,我还想特别强调两种灾害的防患与应急处理。”

    “其一,是焚风。其二,是光灾。”

    “所以辛苦大家了,散会。”

    沈奇回到敦煌指挥所后召开了会议,就相关事项作出了重要指示。

    会后,常驻西北基地的环境监测团队负责人单独找到沈奇,两人喝着茶,抽着烟,聊了起来。

    这位环境专家叫吴新平,因为长期在户外进行科考活动,吴专家的皮肤黝黑,额头上千沟万壑的褶子体现出他的忧国忧民:“加入‘光点计划’之前,我在首都地球物理及气象研究所工作。当初我十分反对搞‘光点计划’,因为这必将对环境造成影响。为此我写了一份两百多页的报告,分析了‘光点计划’可能造成的环境破坏。”

    “我们所长看到报告后,把我臭骂了一顿,他说,吴新平你以为你是谁如此重要的国家决策、领导人亲自签批的计划,就凭你写份报告便能推翻”

    “我当时三十几岁,脾气比较暴躁,又仗着家里有点背景,于是拍着桌子跟所长怼了起来。”吴新平聊起了他的往事,显的有些感慨。

    “看来你们老吴家的背景深不见底啊。”沈奇知道首都的各衙门里有不少姓吴的大佬,这个黑不溜秋的吴新平是哪个吴家的

    一位下属拍桌子怼所里的一把手,怼完一把手之后不仅没有被制裁,反倒升职了,并进入了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组,吴新平的背景显然够硬。

    吴新平现任“光点计划”环境监测一部的部长,职务待遇等同于首都地球物理及气象研究所的副所长。

    “在沈院士面前提背景什么的,我浅薄了。我的意思是,当时我比较冲动,为了坚持自己的科学理念天不怕地不怕,没少得罪领导。怼完所长之后,我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然而我并没有受到任何批评、处罚、排挤,反而被征召进入‘光点计划’环境监测部,职务待遇有了提升。”

    “几年之后我才得知,当时是所长力荐我进入‘光点计划’环境监测部。为啥呢因为我爱挑



590章 请相信我
    “假设,因为某种误操作或设备故障、系统故障,使得天上的反射卫星所反射的高强度太阳光跑偏了,四百倍自然光强的光线没有聚焦在地面接收装置也就是一百二十平方公里的电池组上,那么……噢我的天……沈院士你肯定设想过这种情况吧”吴新平非常担忧的提出了他的忧虑。

    沈奇严肃的说:“那么就会在光线跑偏的区域,造成巨大的灾难。”

    吴新平的心跳速度加快:“我是研究环境的,我对卫星那套体系了解的很浅薄,我相信我们的卫星系统几乎不可能出问题,但是,万一……哪怕是万分之一的概率出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对应”

    沈奇更加严肃了:“除了及时撤离,暂时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其实我们都能想象到,如果没有特定的地面装置接受超高强度太阳光,那么那个区域凡是在地面上生活的生物,都将面临灭顶之灾……是啊,要是真的发生这种灾难,除了及时撤离,我们别无选择。”吴新平莫名生出一股寒意,他问:“沈院士,有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请讲。”

    “假设我们的一百二十颗反射卫星顺利上天并成功运营,是否存在人为主动操作的可能性,使卫星群所反射的四百倍自然光强的光线,精确的照射在西北基地之外的某个特定地区比如说和西北基地处于同一纬度上的日ben、美国及欧洲多个国家”

    “存在这种可能性。我的意思是,技术上可以做到,但我们绝不会这么做。”

    “这……”吴新平冷汗嗖嗖的冒,他说到:“传说在古希腊时期,阿基米德曾使用巨大且特殊的镜子反射阳光,远距离烧毁了入侵者的战船。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在某种极端情下,‘光点计划’的一百二十颗反射卫星将变成一种毁灭力超强的光学武器以人类目前的防御水平来说,除了逃跑,并没有任何有效的主动防御手段来抵抗来自太空中的光学打击。除非,率先摧毁天上的反射卫星群。”

    “老吴啊,你的这个想法很危险。‘光点计划’是民生工程,不是战争武器。”沈奇坚决否认“光点计划”用于打击敌人的危险构想。

    “沈院士你知道吗,当年建设三峡大坝,都没有动用如此数量且装备精良的军队力量……”

    “老吴,我觉得你应该把精力放在完善会议上提到的各种应急预案上。当然了,如果反射光线跑偏了,那么也应该制定一种应急预案,主要是考虑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撤离受光区域的人员。”

    “那我想请问一下沈院士,反射光线跑偏发生时,我们有多少时间从受光区域撤离人员”

    “7分钟,最多7分钟。”沈奇给出了一个数据,他显然对这种概率极低但理论上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过深入的研究和计算。

    在沈奇之前,难道没有其他人做过研究

    当然有,韩院士的计算结果是24分钟。

    沈奇在韩院士的基础上,缩短了17分钟。

    吴新平的眉头紧锁,他说:“西北基地用于接收反射光的电池组面积是120平方公里,比首都东城区 西城区的面积要大一点。假设这120平方公里的区域没有铺设符合标准的高科技电池组,那么它将受灾。”

    “又假设120平方公里是个圆形区域,那么它的半径是6.2公里。从圆心跑到圆外,距离是最长的。即灾难发生时,位于圆心处的人是最危险的,他有最多7分钟的时间跑到安全区域。而这几乎是做不到的,因为男子5000米跑世界纪录在10分钟以上。”

    “所以,我们必须保证有可能受灾的区域拥有足够数量的交通工具,才能做到安全转移每一个人。但问题是,我们并不能准确预测光线跑偏到哪里。”

    “故而,全中国每一个有人居住的地区,都要配置足够的逃生交通工具,并开辟专用的逃生通道,以防逃生时发生拥堵。或者,在全中国每一个有人居住的地区,都建立地下避难所。不管采取哪种应急方案,成本都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作为一名治学严谨的学者,吴新平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他在十几年前就说过,“光点计划”搞



591章 万事俱备
    某年某月某日,“光点计划”的反射卫星群已正常运作数年,世界和平,五谷丰登。

    毫无征兆的,太阳突然进入了一个短暂的活动期,随着太阳风密度的增大,地球同步轨道上的流体平面膜反射镜凹面发生了微小的形变,导致地面焦点向东移动了几公里。

    偏移受光区内没有铺设微晶硅电池,所以超高强度的光线和热量无法被吸收,这里的室外温度在七分钟之内由二十八度急剧升高到八十二度。地面不但不能散热,反而积蓄了大量的热并释放到空气中,引发了焚风。焚风所过之处草木皆燃,绝大多数生物无法在这种极端环境中生存。
1...285286287288289...3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