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萌娃的文艺生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剑沉黄海
外婆笑呵呵地摆手,表示说她美她接受,说她萌萌哒,好害羞,怕老头子笑话。
唐霜这招叫把岸上的人全拉下水,把水搅浑,安全脱逃。
唐霜决定抓住外婆不放,让黄唯唯没法追问。
于是现场就变成了唐霜和糖果儿说外婆萌萌哒,外婆不肯接受这个赞誉,外孙外孙女一个劲地劝,全世界第二萌萌哒就是你了,逃也逃不掉。
黄唯唯不甘地把疑问压下,找机会和唐霜单独聊聊。
……唐蓁准备开金口,现场演唱《但愿人长久》这首歌啦!
院子里的生物都屏息以待,这些生物包括10个人,2条狗,1只鹦鹉,1只大公鸡,1只老母鸡,小鸡仔若干,还有一园成精的青菜,以及园子里执勤的玩偶们,还有小池塘里的猪鼻龟一家,枯叶龟一家,青蛙若干,以及水甲虫啊什么的一群无名之辈很多。
大家鼓掌欢迎不能鼓掌的叫两声,吱两下,呱两句。
于是热烈的掌声中,听到了汪汪汪、个个大、呱呱呱、世上只有哥哥好等等
唐霜抱着吉他,给姐姐伴奏。
现场会弹吉他的人太多了,有黄湘宁、黄唯唯、外婆外公,黄翔也有两手,糖果儿虽然人小,但她弹尤克里里有一手,吉他要不是太大,她也可以有一手。
然而,这里除了唐蓁,就只有唐霜对《但愿人长久》的曲子熟悉,所以非他莫属。
糖果儿乖乖地坐在唐蓁身旁,笑的那个傻呀,尤其头上还戴着好大
263、交锋
中秋节后,工作生活继续。
唐蓁很快返回盛京,《梦里花》专辑的录制已经到了最后时刻,很快就可以全部结束。
糖果儿继续上幼儿园,只是多了一个任务,骑溜溜车。
她骑溜溜车不再只是玩闹,而是一项任务。
节后第二天,唐霜和唐三剑坐在书房里谈事情。
糖果儿又笑嘻嘻地带着白晶晶偷偷进门,硬是挤到唐霜跟前,靠在他怀里,表示要和爸爸哥哥说悄悄话。
想到反正她也听不懂,唐三剑和唐霜就没赶走,继续接着谈。
唐霜:“想不起到底哪里得罪了这个刘伟如,听爸你说,这人和我们像有仇似的,但我和你都是第一次听说,实在搞不懂!要是今天我在场就好了,骂得他分不清东西南北风,尿裤子哭着喊着回家找妈妈!如果他胆敢再来,绝没有这次走运,非教他头破血流不可!”
糖果儿:“小霜你要骂谁吖骂妈妈”
——
中秋节前,唐三剑受到邀请,参加粤州文化厅举办的文化思想座谈会。
他因《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而名声鹊起,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学者。
然而并非人人都尊敬他,比如在这次座谈会上的某些人。
座谈会上午9点开始,唐三剑来的比较晚,他到时,会议室已经来了许多人,正三三两两地站在一起聊天。
唐三剑环视一圈,一个也不认识。
他是学术型老师,一心钻研教学,与校外的人很少打交道。
他不认识别人,但别人认识他。
《南方人物周刊》对他有过大篇幅报道,那段时间风头极盛。
这还是他推掉了不少采访,不然曝光率更高。
唐三剑刚找到自己的座位准备坐下,就听有人大笑一声,用听似很熟络的语气说道:“啊,这是那头猪来了,闻名已久啊”
那头猪来了
说我
这是开玩笑吗
唐三剑抬头看去,是一个穿着白色衬衣,梳着大背头的中年男人,耳大脸圆,根据他身前的座位牌可知,这人名叫刘伟如。
可惜唐三剑不认识这人,但看他位置靠前,显然地位不低。
既然不认识,说什么“这是那头猪来了”,不是特别熟悉的人,谁会这么冒冒失失地称呼人。
所以刘伟如这话哪怕不是恶意,但也绝非善意,开玩笑也不是这么开的。
刘伟如的话一说,现场本在聊天的众人纷纷静下来,看向唐三剑。
虽然话里没明说这句话是对他讲的,但这不明摆着嘛。
不少人窃窃私语。
“刘主席说的这人是谁啊”
“有点眼熟,刘主席似乎和他有过节”
“想多了吧,只是打个招呼。”
“有打招呼叫猪的吗”
“那是你不了解,这人唐三剑,就是写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作者,粤州大学的教授。”
“唐三剑有点印象,但想不起来了。”
“唐三剑都不知道”
“噢,是他啊!最近粤州最火的就是这人,挺有派头的样子。”
……
众人对唐三剑议论纷纷时,唐三剑脸色不变,呵呵笑道:“不知道刘兄指的那头猪,是坐着的还是站着的”
话音一落,现场响起一片窃笑声。
因为众人中,只有刘伟如一人坐着!
这话怼的漂亮!
坐着的那头猪不就是刘伟如吗!
所以他肯定不是指坐着的那头猪,那就只能是站着的那头。
但是现场这么多站着,刘伟如要是敢说是站着的那头猪,那就把现场的人都骂进去了。
他也不可能直白地说是你唐三剑这头猪,这么说就很过分了!
所以唐三剑一句问话,看似问,其实让
264、唐霜挖的坑
听到刘伟如说他是真正的知行合一的代表,唐三剑心里一噔,脸上不动声色,倒要看看这位刘主席接下来要说什么。
现场的人诧异地看看刘伟如,看看唐三剑,经过了先前的一幕,都能猜到,估计又要掐起来。
张厅长先前没到,所以不知道两人有过交锋,当下饶有兴趣地问刘伟如:“刘主席这话怎么说”
刘伟如笑呵呵地看看唐三剑,见他竟然同样笑眯眯地点头示意,心里冷哼一声,等会儿你就笑不出来了。
刘伟如:“首先声明,我是极其敬佩唐教授的,魏主席知道,我在很多场合都夸过唐教授是粤州文化界的思想之鞭。”
他口里的魏主席笑笑,点点头,没做声。
刘伟如:“今天的主题是传统文化与创新思维,我认为唐教授的那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就是创新思维应用的最好典型,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猪,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贬义词,脑袋不好使就骂猪脑袋,不干活就骂是懒猪,骂人肥胖就说是头猪……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但是唐教授却把猪这个传统的贬义形象摇身一变,成了思想的革命者和行动的先行者……”
众人听刘伟如从传统文化与创新思维的角度剖析《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看来他确实下了一番功夫研究,说的头头是道,就连唐三剑都没想到自己写的这篇文章,竟然蕴含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思想的厚度和广度超乎了想象。
真不知道该称赞唐三剑写的好呢,还是该称赞刘伟如剖析的深刻。
这么看,刘伟如俨然一位唐三剑的拥趸。
刘伟如:“如果仅仅是一篇文章,唐教授还当不得知行合一的杰出代表。”
张厅长很合时机地问:“哦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吗”
张厅长确实不知道唐三剑的情况,他只读过一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对唐三剑的情况不甚了了。
刘伟如:“张厅长可能有所不知,唐教授除了研究学术,还是一位武侠迷。”
张厅长:“武侠武侠小说”
刘伟如:“正是,武侠小说。”
张厅长哦了一声,没有发表意见。
当今文化界,尤其是传统文化界,对武侠的认识停留在消遣文化,地位不高,哪怕如今武侠崛起,年轻人很多爱看武侠小说。
武侠文化甚至不能称之为文化,不受知识份子,尤其是自诩精英的那些人待见。
比如现场的众人,比如张厅长。
你武侠小说写的再好,卖的再火,翻拍的电视剧和电影万人空巷,见到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也得毕恭毕敬地称呼一声老师,执学生礼。
见在场的众人神色变化,刘伟如心中冷笑,继续说道:“虽然武侠小说缺乏文化底蕴,打打杀杀,没有多少文化营养,但是不可否认,现在的年轻人就是爱看,不仅是小说,还有电影,电视剧。”
“我们是文学创作者,写作的风向标就是人民大众的喜好,要创作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而现在人民大众的风向已经变了,传统的严肃文学市场越来越小,尤其在年轻人中。”
“我们作协前段时间做了一个调查,访问了2000名年龄在18岁到35岁之间的年轻人,得到的统计结果是,在近三年里,75%爱看或者看过武侠小说,而看过传统文学作品的比例,堪堪10%!”
现场顿时议论纷纷,刘伟如不停,接下讲道:“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拥抱变化,拥抱流行文化,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不要再写那些讲大道理的书了,年轻人不爱看;不要再写那些经历坎坷的故事了,年轻人不爱看;不要再关注作品中的文化思想了,年轻不爱看;不要再精雕细琢遣词造句了,年轻人不爱看!”
“我们要改变创作思路,在这方面,应该向唐教授学习,他早就走在了我们前面,创作了好几本武侠小说,我看过,挺欢乐的,很好看啊唐教授,我最喜欢你的那本《一苇渡江》,写的真好,一百多万字吧,我一天一夜没睡觉就看完了,痛快!”
有人忍不住问道:“写的什么内容,一百多万字竟然一天一夜就看完了”
有人说:“这种小说哪里需要仔细看,都是一目十行扫看,除了故事性,没有其他值得讲的了。”
有人说:“那就是我们说的文化里的快餐,快餐文化嘛”
…
265、逐臭之辈
座谈会现场的众人听唐三剑承认是他写的,纷纷摇头叹气,还说什么是粤州文化界的思想之鞭,除非粤州没人了!
张厅长笑了笑,说道:“看样子唐教授是个诙谐幽默的人,这段子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只是不知道唐教授的用意何在”
哪里有什么用意,就是家里的逆子恶作剧!
但唐三剑不得不背锅,硬着头皮说道:“博人一笑罢了!”
张厅长一愣,他以为唐三剑怎么也要讲出一堆冠冕堂皇的借口。
刚才这是他在给唐三剑台阶下,但显然,当事人似乎不需要。
刘伟如说道:“张厅长,其实我认为这不能从唐教授身上找问题,唐教授是一位严谨治学的教授,再博人一笑也不可能如此不要斯文。”
张厅长看了看这只老狐狸,心想今天唐三剑被这狐狸坑了!
但他和唐三剑没交情,没必要特意维护他,刚才给他台阶他却不下,自求多福吧。
张厅长问刘伟如:“怎么说”
众人已经完全进入看戏状态!除了那位魏主席。
开会之前的那次短暂交锋虽然唐三剑占据上风,但那只是试探战,现在才是主战场,依形势看,唐三剑似乎一败涂地中……
刘伟如见自己成功吸引所有注意力,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让他得意非凡,心想唐三剑你不要怪我,让我再送你一程,不仅送你,还要送你儿子走路!
刘伟如自认为唐三剑已经被他轰杀至渣,开始调转炮火,对唐三剑的儿子唐霜开炮。
“大家有所不知,唐教授治家有方,尤其在子女教育上……”
唐三剑心中一冷,阴沉地听着刘伟如说道:“唐霜名气极大,尤其在写作方面,他写的一本武侠小说,叫《英雄》,已经由张非在拍电影了,现在又在网上连载另外一本,叫《龙蛇演义》的,这本书不得了,网络点击率已经过亿了,这是什么概念啊!想想可怕!”
有人问:“过亿的点击率确实非常惊人,我们想都不敢想,只是刘主席为什么说可怕”
刘伟如说:“问的好!这过亿的点击里面,绝大部分是年轻人,20岁左右,这些年轻人正是热血气盛的年纪,如果不好好教育引导,很可能就被带偏,走上歪路。而这个唐霜写的这本《龙蛇演义》,讲的是什么国术,实则就是杀人术,三句话不到,就要动手杀人,前一百章里,就已经杀了上百人!……”
唐三剑一边听刘伟如滔滔不绝地攻击唐霜,一边心中冷笑。
树欲静而风不止,不惹麻烦不代表怕麻烦。
朋友来了有美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刘伟如最后说道:“每一个作者,都应该自觉肩负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作家都有这样的担当,哦,当然也包括唐教授。但是年轻一代,他们出生在信息时代,就比如唐教授家的公子,他们写作可能不是为了宣扬真善美,而是**裸的利益,商业利益!”
“但是我想,在追逐商业利益和肩负社会责任之间,应该做好平衡,我们不要求他们引导社会排斥恶、多向善,不要求这么高,只希望他们自己不作恶即可。”
“所以像《龙蛇演义》这种作品,少写,不要写,它宣扬的是暴力,是血淋淋的丛林法则,在一个文明社会里,不应该存在这样的文学作品,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唐教授你觉得呢”
刘伟如话音一落,现场又响起了窃窃私语,大家虽然没有看过《龙蛇演义》,但想来刘伟如不至于在这上面撒谎,如果真是这样,
266、激烈辩论
唐三剑:“我怎么看不打紧,关键是人民大众怎么看,刘主席刚才说了,我们要写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所以争论我怎么看,他怎么看,你怎么看,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我们除了只能代表自己,代表不了其他任何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