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与萌娃的文艺生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剑沉黄海

    晚上吃过晚饭后,唐霜把写好的文章给三剑兄审阅。

    哪里人多,哪里就有小猪猪。

    唐霜前脚刚进三剑兄的书房,猪猪精后脚就跟了进来。

    她是直接从餐桌上下来的,饭没吃完,妈妈叫她回去吃饭也不理。

    唐霜无语地瞅了瞅拖油瓶,啧了一声,表示嫌弃无比。

    猪猪精昂起小脑袋,咧嘴朝唐霜傻笑讨好,嘻嘻嘻嘻

    要继续买零食哟!

    这只猪猪精还没得到唐霜的承诺,所以不肯放弃。

    做作业要是能有这股韧劲,天天得小红花。

    唐三剑:“《断魂枪》和你爷爷有关系”

    唐霜的爷爷唐红军15岁参军打仗,那时候部队穷,不是人人都有枪,他这种小孩子只能提着一杆长枪上阵!

    枪身是木制的,末端套了一个粗制的铁枪头。

    铁枪头是发的,枪杆是他自己到山上砍的,整杆枪直到上阵前一刻才匆匆做成。

    虽然粗制滥造,但是唐红军宝贝得不得了,毕竟上了战场,这杆枪就是保命的家伙。

    他给这杆枪取名叫断魂枪。

    一层意思是,在战场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另一层意思是既然参军打仗,就要做好随时魂断战场的准备,切勿贪生怕死,畏首畏尾做耻辱的逃兵!

    枪下亡魂不少!

    后来有一次,他随部队打伏击,用这杆枪生擒了敌军的一个小军官,获得了一把老旧步枪作奖励。

    虽然有了步枪,但唐红军舍不得丢掉断魂枪,每上战场必背在身上。虽然基本用不上,但是可以作为护身符。

    当初没步枪的时候,唐红军提着断魂枪在枪林弹雨中进进出出,几经生死,活了下来,而和他一起拿着冷兵器上战场的小伙伴们,死的一个不剩。

    所以不仅唐红军认为,其他战士也都认为,这杆断魂枪有灵性,能避弹,是福器。

    ——

    唐霜:“就是爷爷的那杆断魂枪,就是他的那一趟五虎断魂枪!”

    唐三剑点点头,没有说话,快速浏览这篇《断魂枪》。

    文章开头写的是:

    生命是闹着玩,事事显出如此;从前我这么想过,现在我懂得了。

    沙子龙的镳局已改成客栈。

    枣红色多穗的镖旗,江湖上的智慧与黑话,义气与声名,连沙子龙,他的武艺、事业,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

    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

    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这条枪与这套枪,二十年的工夫,给他创出来“神枪沙子龙”五个字,没遇见过敌手。现在,这条枪与这套枪不会再替他增光显胜了。

    ……

    全篇4500字,文字洗练生动,极富表现力。

    唐三剑是识货的人,这篇《断魂枪》虽然结构简单,人物简单,就三个人,寥寥几语,但人物丰满生动,情节跌宕起伏,让人忍不住迫切想知道后面的故事发展

    尤其联系到故事设置的背景——旧时代正在过去,新时代的曙光正在升起,在这样的嬗变时代,这篇文章所蕴涵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非常耐人寻味。

    唐三剑看了一遍,回味良久,忍不住又看了一遍,一声叹气,说道:“写的好啊,我不如。”

    口气竟然这么恭谦,感觉后头要打人似的。

    唐霜不动声色地把糖果儿搂到身边——爷爷有断魂枪,我有猪猪精。

    唐三剑:“你看过你爷爷的五虎断魂枪吗”

    唐霜:“枪看过,但那趟五虎断魂枪没看过。”

    唐三剑:“我也没看过,你二伯也没看过,只有大剑看过,但你爷爷也没教他,有部队的人来求学,但最后谁都没教,现在想想,估计和沙子龙想的一样,准备带进棺材。”

    唐霜:“今时不同往日,为什么不传下来”

    唐三剑摇头:“谁知道呢,可能,杀人术,传下来也用不上,沦为花拳绣腿,表




270、拜访
    唐三剑发现只要一回到家,他的养气功夫就不行了,比如此刻。

    他大怒。

    “还有没有就这29处你最好一次性找出来,不要让我去找,不然你知道后果的!”

    还是原来的味道,还是从前的配方,这威胁的口气杠杠的。

    这才是正常的三剑兄!

    唐霜竟然有点“妈妈再打我一次”的享受感。

    唐霜祸水东引,低头问想溜的猪猪精:“小坏蛋儿,你还有没有改其他地方”

    糖果儿一惊,咧嘴对唐三剑呵呵呵傻笑

    三剑兄扶额无语,老唐家的小闺女竟然也参与其中!

    糖果儿坚决不肯背锅,甩回去:“哼!小霜你这个大坏蛋儿,伦家这么小,字都不认识几个诶,你竟然说伦家改爸爸的小说!我要告状!”

    最后这一句“我要告状”不是空穴来风,是真的要告状!

    她叉腰对唐三剑说:“爸爸,小霜背后说你好多坏话诶,他说你的那个,那个小说像糖果儿一样,傻乎乎的哼!我们一起打他好不好!”

    猪猪精真的成精了,唐霜发誓,他绝对绝对没有这么形容,什么“像糖果儿一样,傻乎乎的”,说过傻,但没这样说过。

    猪猪精故意自黑,把自己摆在唐三剑同一阵线,两人都是受害者,同仇敌忾,一致对小霜!

    唐霜说了一句“猪猪精我不会放过你的”,溜了……

    猪猪精呼噜噜怒叫,追打出去……

    看这个架势,两人一旦发生遭遇战,必定把老唐家摧毁。

    但……两人一出门,立即放慢脚步,贴墙站住,贼嘻嘻的喘气。

    总算把三剑兄甩掉了!

    唐霜:“小坏蛋儿,你蛮机灵的嘛”

    糖果儿昂起小脑袋:“嘻嘻嘻嘻伦家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哎”

    唐霜:“嘿嘿,猪猪精,以为我不记得吗你把爸爸小说里的猪字,全部改成了呼噜噜!对不对!”

    糖果儿小手背在身后,十指绞缠,有些紧张,肉肉的右腿向后迈了一步,这是见势不妙要溜……

    摇头:“伦家没有,伦家不会写字。”

    小手一指唐霜:“是你!你干的!赖小孩子,羞不羞呀,咧”

    吐舌头做了个鬼脸,找黄湘宁去了。

    爸爸和小霜都好危险,小孩子和他们没有共同语言,聊不来,还是妈妈的悄悄话好玩。

    ——

    第二天上午,唐霜拜访魏大群。

    “小霜来了,好,来来来,进来坐,婷婷刚刚还念叨你,让我替她催稿,你怎么到处欠债”

    这话说的,唐霜苦笑不知该怎么回答。

    可能是前期太浪了!风流债就这么欠下了。

    唐霜:“婷婷呢”

    魏大群:“上班去了,你要咖啡还是茶”

    唐霜:“有绿茶吗”

    “等着。”

    唐霜见魏大群泡茶极为讲究,细节一套一套的,说:“老师对茶道很有研究,一举一动很有韵味。”

    魏大群笑道:“茶道博大精深,一辈子都研究不透,我啊,就是爱喝,所以学了一点。”

    唐霜:“衣食住行,每一行都大有讲究,也只有在我们华夏,把这些物质需要上升到了精神层面的需求,故而为道。”

    魏大群:“要不怎么说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比如国术,对吧”

    唐霜:“国术和茶道一样,在漫长的战争年代流失了许多精髓!欣慰的是我们正在挖掘和恢复这些传统文化。”

    魏大群端了一杯清茶放在唐霜身前的茶几上,说道:“不是流失了,而是淹没了,本质的东西只要存在过,就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挖掘和发扬广大。”

    唐霜:“老师说的对。”

    魏大群问道:“小霜你练武”

    唐霜:“我爷爷传下来的,他是红军战士,战场上练就的一身本事。”

    魏大群:“难怪,你练的哪一门”

    唐霜:“八极拳。”

    魏大群:“八极拳源远流长,支脉众多,你家是哪一支的”

    唐霜:“我爷爷是在军队里学的,据传授他技艺的师父说,他们这一支是传自李萼堂。”

    魏大群:“李萼堂”,想了想,说:“神枪李书文的继子。”

    唐霜点头道:“没错,李萼堂老先生当初南下长沙授艺,八极拳得以在这边开枝散叶,南方练八极拳的很多都可追溯到他。



271、有点灵性,但不行(2/5)
    对魏大群这种嗜书如命的人来说,一篇好文章,一部,都是精神上极大的享受。

    唐霜对他的认识很到位,送一篇《断魂枪》,胜过任何的礼物。

    魏大群心情大好,和唐霜聊起了国术,聊起了风云变幻的那个年代。

    那个年代虽然时局动荡,但是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大师,思想不说百花齐放,但也是争奇斗艳,生机勃勃,与经济社会的低沉,完全冰火两重天。

    聊了一阵后,魏大群问唐霜打算怎么处置这篇《断魂枪》,当听唐霜说希望刊登在《南方小说选刊》后,笑着摇头说:“刘伟如要被你气死,这样吧,这篇小说完全可以登上更大的平台,我给你推荐到《华夏文学》。”

    《华夏文学》听名字就知道它的地位。

    能上这个杂志当然最好,之前唐霜没想到,是因为不敢想。

    别看他在网络上《英雄》和《龙蛇演义》火爆异常,《联合生活周刊》上的短篇故事也非常受欢迎,但面对《华夏文学》这种传统严肃文学的最高平台,依然可望不可即。

    这个平台不会给你带来经济上的大收获,因为它提升的是你的地位,对你的专业性的肯定。

    魏大群当即打电话,电话那头就是《黑白》的作者陆明义。

    陆明义是《华夏文学》的主编!

    唐霜听两人聊了一阵,魏大群向陆明义介绍《断魂枪》,以及它的作者,这是一位非常有天赋的年轻人。

    末了,电话挂断,魏大群对唐霜说道:“现在有空吗有没有兴趣去见见陆明义”

    “啊现在陆明义”

    唐霜惊讶,当然愿意,这种大神平日里他根本见不到。

    《华夏文学》创刊时在盛京,直到十年前,才从盛京搬到了粤州,因为这边的思想风气更加开放,而在盛京,掣肘太多,没法专心文学艺术。

    因为《华夏文学》地位的特殊性,迁址不是一件小事,赞成的很多,阻力同样巨大,但最后还是力排众议,完全搬了过来。

    当时主持工作的,就是现在的主编陆明义。

    他自己本身也是一位文学家和思想家,地位崇高。

    唐霜跟着魏大群来到一家老旧的茶楼,很普通的那种,粤州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

    里面坐着一位穿蓝色布料长马褂的老者,头发皆白,脸色红润,神采不错。

    他就是陆明义,此刻正翻阅着一叠稿纸。

    与他一桌而坐的,还有一位老者,看上去要年轻一些,头发灰白相间,脸色比较严肃,似乎刚刚的交谈不怎么愉快。

    在他们旁边还坐着一青年,有股阴柔美。

    在茶桌边上,站着一位正在倒茶的清丽佳人,见到有人来,美眸先是看了一眼唐霜,然后对魏大群笑着说道:“魏老师好久没来了”

    魏大群:“是好久没来了,难得盈盈还记得我。”

    盈盈笑盈盈地说:“我去给你们准备茶具。”

    魏大群坐下,对灰白头发的老者说:“丁老师也在啊!”

    然后对唐霜说:“这位是丁奉老师,他的《以梦为马》拿过白银文学奖。”

    白银文学奖是中最高荣誉之一,往上是紫金文学奖,相当于唐霜所知的茅盾文学奖。

    双方相互介绍,唐霜坐在一旁,和一位叫丁绩的年轻人一起,只听只看,不问就不说。

    陆明义看了一眼唐霜,对魏大群说:“大群,这位小兄弟就是你说的唐霜吗这么年轻。”

    魏大群笑着说:“年轻是年轻,文笔老辣得很,写的文章很有深度,是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

    陆明义:“哦你一向毒舌,能当得起你这么高的赞誉,看样子确实很不错。”

    转头对唐霜说道:“年轻人,都看过些什么书”

    唐霜说了一堆书名,大部分是三剑兄书房里的,他只记了名字,实际没看内容,此刻为了充门面,显得自己学富五车,脸皮厚地虚报。

    脸皮虽然厚,心里实际无比的虚。
1...8586878889...3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