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游龙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火影判官
李翊心情沉重的接过这把万民伞,这把代表着云南二十五万父老乡亲披肝沥胆的真情所系,虽然它在自己的手中的重量微不足道,但却觉得就像千钧重担一样,沉甸甸的压在胸口,让李翊心情压抑的再也说不出话来。
高举着这把万民伞,李翊一步步的挪动着穿过拥挤的人群,从宣抚使衙门前一直走到千米之外的北城门。在这段时间里,李翊一直双手捧伞,不断的向周围的百姓致意,向他们表示我衷心的谢意。
直到步出北门外,仍然有数不清的人流向李翊涌来,李翊应接不暇的打着招呼,又一直走到了盘江东岸,这才有机会脱离涌动的人群。这时候的李翊几乎已经筋疲力尽了。
等李翊终于端坐在‘照夜狮子’马上的时候,天色已近中午,按照原先的行程计划已经不可能了。所以李翊吩咐下去,在一百多里外的义和县过夜,以便养足精神继续赶路。
当众人终于到达义和县县城的时候,义和县县令江华早已等候在义和县驿馆的大门外。在场的除了心情激动的江华外,欢迎的人群中竟然还有原马街监丞董放和随军医官邵寅,令李翊不由得喜出望外。
邵寅早有追随我的愿望也就罢了,要知道董放可是一直醉心于养马事业,不愿意升官发财的主,李翊多次想要提拔他出任县令,他都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一次他们专程等候在这里,不用说,这是要随自己进京的节奏啊!
李翊望了望满怀笑意的何守杰,心说你和董放关系那么铁,有这样的好消息却不提前告诉我,这是打得什么主意啊
第六百六十二章 梦想之地
?
第六百六十二章 梦想之地
放下酒杯,江华不由得喟叹道:“人都说三十而立,我也是年过三十的人了。以前年轻的时候,只想着人生在世,定要行侠仗义、快意恩仇,铲除人间不平之事,救助世间的穷苦黎民百姓。但到了现在这个年纪,坐在知县这个位置上,我才知道案牍的劳累,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经历的多了,看到了世间百情,人与人之间,就算是父子、夫妻、兄弟姐妹之间,也常有睚眦相报之事,又何谈那些不相熟的人之间呢”
林易呵呵笑道:“你这还是一县之地罢了,若是让你总理全国事务,岂不是要把你逼疯吗呵呵!其实啊!说着容易,好像什么位置交给我们都能圆转如意、信手拈来一样。实际上,说着容易做着难,每个位置都有各自的职责和处事方法,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作为县令,每天接触到的,都是家长里短、田地争讼,或者纳捐支饷、缉捕匪盗这样的繁琐事务,天长日久只会让人心烦意乱。”
“但殊不知,能做到高官这个职位的,大多都是从这些不起眼的位置上历练多年,经历的事情多了,慢慢的汲取经验和教训,从而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正所谓‘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没有一步步的经历过这些东西,你又从哪里获得继续走下去的能力和见识呢”
“也许有些人能靠着裙带关系,私行贿赂爬上高位,但他若是根本没有这个能力的话,这个位置也是做不长久的。即便一些祸乱朝政之人,他也有自己精通、独到的一面,切不可小视了他们啊!”
旁边的董放深深叹了口气道:“我何尝不是这样呢!人最重要的就是看清自己,自己有多大的本事,一定要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衡量,万不可高估和低估了自己。像我这样养马半生,已经和这一行当密不可分了。而且和马打交道要比和人打交道容易得多。”
“所以,我看清楚了自己的位置,也就只有在这个位置上才能有所成就了。若是让我去当什么劳什子的县令,我简直一天也做不下去。因而大帅多次让我出任知县,我都毫不犹豫的婉拒了。唉!非是我不慕高官显爵,而是我有自知之明,给我个县令,我真的是干不了啊!呵呵!”
说到后来,董放已经自嘲的笑了起来。
众人也随之笑了一会,其后几杯酒又下了肚,邵寅忽然说道:“刚才董大人所言,我觉得很有道理。当年我也是立志科举出仕,结果由于家中贫寒,根本就负担不起进京的费用,一直没有能够成行,当时总觉得错过了很多好机会。”
“后来,我拜了村中唯一的一名行脚医生为师,虽然没有学到什么真本事,但却磨练了我的性格,教会了我学习和做事的方法。后来能够进入杨博士门下,也是多亏了这几年的历练。”
“现在看来,一个人的选择,很难说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而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适合自己自身条件的,最容易实施的,而且经过检验是自己能够接受和适应的,这也是我选择做医者的最主要原因。”
“不瞒各位大人,当我听说大帅要离开云南进京的时候,我就知道,我绝不能放过这个机会,否则的话,我必然会为此遗憾终生。因为我知道,当我跟着李大帅到京城开阔了眼界之后,只要我肯
第六百六十三章 封州刺史
?
第六百六十三章 封州刺史
一路向东,李翊的行程并不很急,因为还有足够的时间能在年前赶回京城。出发的时候,距新年还有二十六天的时间,而即便每天走上二百里路,半个月内也一定能到达兴王府。
所以李翊一行簇拥着几辆马车,优哉游哉的欣赏着一路上千差万别、美不胜收的景色,饱览着各地千奇百怪的风土人情,有驿馆的地方入夜就住下来,没有驿馆的地方,就支起帐篷露宿在道路边、山脚下,溪水边,燃起篝火,支起烤架,将打猎获得的新鲜羊肉、鹿肉,甚至野猪肉烤的肉香四溢,吃着自带的干粮,喝着精制的正和佳酿,仿佛一支惬意的野外旅行团,日子过的是逍遥快活。
走到第十二天的中午时分,终于来到了京城西边四百里外的封州城内。封州乃是南汉开国者刘隐、刘岩兄弟起家的地方,是刘家几代人的大本营,现在虽然已不是什么军事重镇,但是这里却是衔接京城与大汉东西通道的咽喉之地,物资丰富、交易活跃,是个不折不扣的贸易中转之地。
这里离着京城也不过两天的路程,而且都是通衢大道,众人的心情都更加放松下来。虽然时候还早,但李翊却想着行程即将结束,还是在这里休息整顿一下才是,就提早入住驿馆,集合众人,布置进京后的事宜。
入住封州驿馆之后,李翊安排林锦带着部分亲兵检查维修车辆,勒蒙、林迟则陪着宛如、钱慧、凤心妍、郭蓉这些购物狂出去逛街。何守杰负责安排住宿、分配物资。高敞负责警卫事宜。
而李翊则在林易、连骏的陪同下,前去拜访封州知州事何昌廷。这一路上,大多数驿馆所在的州县官员,即便是没有什么交情的人,一旦得知李翊到来的消息,都是亲自到驿馆拜访。
但惟独这个封州刺史何昌廷,品级还没有李翊高,却做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根本没有与他相见的意思,这可是故意不给面子啊!
其实李翊对此一点也不恼怒,人家不待见你,你总不能腆着脸去找自找没趣吧!虽然李翊是这么想的,但林易却见解不同。
他认为,既然这位封州刺史能这么公然的不给面子,就必然有他自认为合理的理由。这样的人有可能不熟悉李翊,也许本来就没有什么交情,或者本身清高无比、自视甚高,不屑于交结李翊这样前途不明的人。
又或者其人根本就是厕身于某个王爷的阵营中,与李翊隔阂很深,犯不上为了见李翊从而失去主子的信任。这几种情况都可能存在,我们却都还毫不知情。
而正是因为这种情况的存在,就更要前去试探一下。因为封州地靠京城,以后说不定打交道的时候还很多,如果不了解这里的主政官员,今后就不知道如何应付。
所以,即使对方有各种理由不愿意相见,李翊还是要主动前去拜见,以便深入的了解这位刺史大人的喜好和立场倾向,这才是最终的目的啊!
坐等了近两个时辰没有等来这位知州事何大人后,无奈之下,李翊在林易和连骏的陪同下,亲自赶往了封州的刺史衙门。
来到封州的刺史衙门外,连骏上前递上了李翊的名片,但是左等右等,一直等了一刻多钟的时间,却仍然没有人前来迎接问候。
&nbs
第六百六十四章 羊入虎口
何昌廷干笑了两声道:“李大人果然是见识高明之人,荣辱不惊,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确有君子的风度啊!呵呵!”
李翊故意试探着问道:“虽然我与何大人颇有面缘,但好像从来没有过什么印象,即便我在京中担任京察御史的时候,应该…应该也没有什么交集吧!难道大人就从来没有在京中呆过吗”
那何昌廷脸上略过一丝讥讽之色,但却呵呵一笑道:“我在京中倒也呆过一段时间,只不过咱官职低微,哪能入得了首席京察御史的法眼,无礼莫怪啊!呵呵!”
“后来吗我又辗转在各州县任职,那时候李大人早应该前往云南了。我今年才来到封州,不过才七八个月的时间。我记得,在京中的时候,我也曾与李大人朝过面,只是李大人可能不记得了。”
李翊暗暗吃惊,原来他竟然认识自己,只不过自己可不是以前的状元李翊了,那些过往事情又怎么会知道。看他对我这种态度,想必状元李翊与他之间,也曾有过什么不为人知的交集,内种详情可就不得而知了。
见李翊神情微变,何昌廷并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微微笑道:“既然咱们有缘在封州相会,这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呵呵!这样吧!李大人,今天晚上,在下略备水酒,还请大人万万不可推辞,咱们坐在一起聊一聊云南的风土人情,也可让我们多长长见识嘛!呵呵!”
见他这种不冷不热的邀请姿态,李翊也是心知肚明,人家只不过是敷衍了事的表示一下罢了,根本没有什么诚意。况且这一席对谈,自己已把他的底细也摸得差不多了,没有必要再和他逢场作戏。
因此李翊歉然说道:“何大人客气了,李翊不敢叨扰。况且在下及家人一路劳顿,身体有些劳乏,还是好好地休息一下才是。”
那何昌廷微微皱眉,又是习惯性的撇了撇嘴道:“哎!李大人这就是不实在了,来到我这里怎能不好好的招待一下呢况且酒能解乏吗!这一路上颠簸风霜、鞍马劳顿的,正应该洗却风尘之色嘛”
“哦!李大人家中若是有人偶感风寒,我这里也有远近知名的郎中大夫,需不需要我找人去看一看啊”
李翊心里暗地里骂了他几句,表面上却展颜笑道:“何大人真是古道热肠啊!呵呵!多谢何大人的美意,我这随从里也有一两位杏林好手,足可应付得了一般的小病小灾,就不需要麻烦何大人了。至于大人相请一事,京中与此地近便的很,以后还有的是机会,这次就不再打扰了。”
李翊站起身来,那何昌廷也干笑着随即起身道:“李大人这还是有些见外啊!呵呵!也罢,反正李大人以后在京城就职,离这里也不是很远,来往方便的很。到时候我再亲自到京城里拜访吧!”
李翊微微一笑,与何昌廷并肩向外走去,一边走一边夸赞起了封州是如何物阜民丰、人杰地灵,城内井井有条,周围的景色更是旖旎迷人,说明在何大人的治下,封州的百姓安居乐业,这等业绩非同凡响云云,听得何昌廷脸上堆满笑意,态度也谦和多了。
出了封州知州衙门,李翊与何昌廷拱
第六百六十五章 离奇大火
?
第六百六十五章 离奇大火
李翊晒然一笑道:“就算我曾经严重的得罪过他,他又能拿我怎么样呢在这光天化日之下,难道他敢公然对朝廷命官动手吗谅他也没有这个胆量!”
林易微微摇头道:“这可不一定!在他管控的地面上,他有的是机会和理由。如果他想要不顾一切的加害你,那可有的是机会,只不过都是暗地里操作罢了。幸好我们在这里只呆一夜,所以,我们还是小心从事的好。”
林易说打这里,李翊忽然心中一动,脱口而出道:“不好!宛如她们都出去逛街去了,这时候还没有回来,不会是有什么事吧”
连骏唬的站起身来,林易摆摆手道:“八弟不要激动,有勒蒙、小双他们几个人陪着呢!大白天的不会有什么事的。如果不放心,再多派些人去接应她们一下也好。”
李翊正要吩咐连骏再去安排人手,却听到宛如的声音在门外响起,一颗心顿时放了下来。
林易笑道:“她们都回来了,应该没有什么事情。只是我今天仔细观察了一下,这家伙对你可不是一般的恨意。据我估计,以你当年京察御史的身份,得罪的人肯定不在少数,无非都是稽查考核这方面的事,这也是最容易得罪人的地方。”
“这种小人最好不要招惹他,对于睚眦必报之人,又是在他的地头上,那可是防不胜防啊!只有等我们在京城站稳了脚根,那时候再想办法整治一下他吧!”
李翊点了点头,站起身来迎到门外,就见宛如、钱慧、凤心妍、郭蓉她们已经喜孜孜的来到了堂前,勒蒙和几个丫鬟跟在身后,手里面都是大包小包的,看起来又让她们在封州过了一把购物瘾。
宛如见到李翊出来,喜笑颜开的道:“官人啊,你们也不跟着我们去见识一下。这封州的确是个好地方啊,南来北往的商家都在这里做生意,各种没见过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啊!甚至连楚国、蜀国、吐蕃、回纥的东西都能在这里看到,这可真是来对地方了。你看看,我们采购了多少好东西啊!”
李翊和林易、连骏对视了一眼,只能是苦笑着夸赞了她们一回,这才让她们心满意足的回房去了。
当天晚上,李翊在凤心妍房间内过夜,宛如则负责照看宁儿,其他的人也都早早的睡着了,毕竟都劳累了一天,也大都疲乏至极了。
当李翊沉沉睡去的时候,在梦中梦到了美丽繁华的大唐都城长安,以及自己曾经去过的西安大明宫的遗址,这些片段串联起来,让李翊怀疑身在这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徜徉在宽阔笔直的长安大道上,流连于这些精美华丽的建筑,赞赏着大唐那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叹着天地的造化,和时空轮回的沧桑。
正在李翊沉醉于其中不能自拔的时候,忽然隐隐约约听到了有人在呼唤着自己,急促的语调伴随着激烈的拍门声。
李翊瞬间从梦境中返回了现实,当听清楚是来自于门外的声音时,立刻感觉到了事情的不同寻常。李翊迅速摇醒沉沉睡去的凤心妍,立即披上外衣走到门前,就听到了高敞声嘶力竭的呼喊声。“大帅!大帅!房屋着火了,快点出来呀!”
&
第六百六十七章 致命陷阱
?
第六百六十七章 致命陷阱
听到这里李翊更是忧心如焚,是啊!以他的身手,二三十个寻常人恐怕难以近身,但是在这深更半夜的,若是中了敌人的奸计,落入了陷阱,即便有通天彻地之能,也难说会不会有危险。这时候离天亮还早,即便想派人去协助他也无从下手,现在所能做的,就只能是默默的祈祷他平安无事了。
林易忽然道:“那个叫张遇贤的会不会有什么问题他只不过是博罗县的一名县尉,离此路途遥远,却突然出现在这里,而且还前来拜访过七弟,我们嗣后派人前去找他,而他却又踪影不见,这里面不知道有些什么古怪。”
李翊微微摇头道:“六哥多心了,这张遇贤我看他是一位无人能及的英雄人物,虽然官职卑微,但是举手投足间颇具大将风度,断不会做这些卑鄙无耻的勾当。”
“我看他来此,也许是为了公干,只不过我们曾经有过一面之缘,还曾经并肩作战过,他若是得知我下榻于此,怎会就此错过呢我绝不会相信他和何昌廷是一路的。”
林易默默的看了李翊一眼,点了点头,正要说话的时候,却听到高敞在门外惊喜的喊道:“连哥回来了,大帅!连哥回来了!”
李翊和林易惊喜的站起身来,就见连骏已经走进了门来,跟在他身后的,正是那位博罗县的县尉张遇贤。
李翊连忙迎上前去,与连骏来了个深深的拥抱,然后面向张遇贤笑道:“张兄别来无恙啊!我听说张兄曾经过来找我,不巧我却出门去了,后来派人去请,张兄却又出外了。呵呵!不知道张兄此来封州所为何事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