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五代游龙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火影判官

    穿过八扇彩绘山水、精美无比的屏风之后,越过两名肃然而立的戎装侍卫,李翊的眼前豁然开朗。

    这间大屋轩敞宽阔,四面屋角均是牛烛高烧,照的室内亮如白昼一般。室中间的地方一座硕大精致、造型古朴的铜香炉,正袅袅的散发出氤氲之气,其行有致、其味芬芳,顿时使人有一种沁人心脾、神清气爽的感觉。

    而在室内靠北的一张黄梨木大几之后,一位身穿明黄色盘龙袍服的中年男子,正俯身案上泼墨挥毫,显见的正在奋笔疾书。不用问,这位暂时还看不到其姿容的中年男子,应该就是南汉的开国皇帝刘岩了。

    李翊和郭崇岳不敢上前,静静的站立在十米开外的地方,等待着刘岩停笔的那一刻。

    很快的,刘岩就已经书写完毕,左右端详了一阵后,抬起头来说道:“是李翊来了吗过来吧!”声线上颇有醇厚之感。

    李翊注目望去,见刘岩个头只比自己矮了少许,五官端正、相貌堂堂,双目之中神完气足、不怒自威,颇有些英悍之气。虽然眼角边略有几丝鱼尾纹,脸颊上有一道浅显的刀痕,但却丝毫无损他的堂堂之威,仍然给人以精力无穷的感觉。都说刘岩年轻时是一位相貌英俊的美男子,今日一见果不其然。

    李翊不敢多看,连忙上前跪倒在地,叩了一个响头,学着电视剧中的台词,照本宣科道:“微臣李翊,参见我皇万岁万万岁!”

    那刘岩笑道:“起来吧!到朕这边来。




第六百七十八章 嘘寒问暖
    ?

    李翊这样说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提前铺垫了,以自己这三脚猫般的书法水平,是人都能看出来不值一晒,更别说对应大汉状元的身份了。

    以后身处这京城之中,以文会友的机会多不胜举,若是被人看出猫腻,甚至怀疑起来,无疑将陷自己于尴尬的境地,还是提前说明白的好。

    刘岩若有所思的望了望李翊,微微点头道:“你在云南的作为的确当得起朝廷的褒奖,但朕现在却没有什么好奖励你的,只能让你在翰林院先呆上一段时间。”

    “嗯!这样也好,那里无疑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地方,沉下心来著书立说,说不定能有所成就。不过,你放心,朕知道你是希望有所作为的,势不能将你长久埋没。等到适当时机,朕是会给你机会的。”

    李翊感激的点了点头道:“皇上圣明,臣下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刘岩欣然笑道:“那好!朕就把这幅字送给你,希望你能在任何时候都能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嗯!崇岳,你把这幅字装裱好之后,派人送到李翊的府上,就说是朕赏赐的。”

    那边厢的郭崇岳闻言,眼中流露出羡慕不已的目光,连忙答应着过来收拾案几上的字幅。

    刘岩则转到旁边的软榻之上坐了下去,拍了拍身边的座椅道:“你也坐吧!这三年来你也想必在云南受了不少苦楚,历经了不少的磨难。年纪轻轻的能驾驭好云南这么复杂的局面,也算是为难你了。”

    李翊依言坐下后道:“托赖皇上的洪福,臣下才能在云南有所作为。特别是咱们大汉这些年国威日盛,远近顺服者众,圣上令鞭所指,蛮夷诸侯宾服,来贡者络绎当道,莫有不来依附者之国。我在云南所做的一切,也就不值一提了。”

    刘岩面露微笑的听完,嘿嘿一笑道:“嘿嘿!朕可没有你说的那么英明神武。你现在是越来越会说话了。这样吧!明天你去翰林院报个到,那边的掌院学士还是陈用拙这个老家伙的,反正你们也熟悉得很。若是没有什么事,年前也就不用过去了。”

    刘岩拍了拍手,将郭崇岳招了过来吩咐道:“你去通知御膳房,给朕和李翊做两碗银耳燕窝莲子粥,朕要和李翊多说会儿话,谁也不要过来打扰。”

    郭崇岳躬身领命。

    刘岩笑道:“呵呵!朕把你从家宴上召了过来,恐怕你还没有吃饱吧嗯!以前你也不大喝酒,不知道这几年有什么长进吗”

    李翊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不敢欺瞒皇上,臣下这几年才学没有什么长进,但在酒量上却精进了不少,嘿嘿!没办法啊!和邻国官员们迎来送往,想要少喝一点都不可得。”

    刘岩微微一愣,继而满怀深意的笑道:“呵呵!看来这是你们家祖传的本事啊!你父亲当年的酒量就非同小可,别看他文质彬彬的,其实不管是在军中还是任何地方,只是要有闲暇欢聚的酒会,你父亲都是当仁不让的酒宴主导人物。其他人鲜有能喝得过他的,朕虽然也能喝上一些,但在他面前,也只能是望尘莫及啊!不知道以你现今的酒量能喝上多少呢”

    “若是酒劲比较足的正和佳酿的话,一般也就一小坛的酒量,即便是斗起酒来的时候,我也喝不了



第六百七十九章 良苦用心
    李翊信服的点头道:“皇上明见万里,以镇雄依附云南,无疑是非常英明的决策,有云南这些年的经验指引,镇雄州想要脱贫致富也就不是很困难的事了。”

    刘岩欣然道:“你在云南所做的一切,朕都看得清清楚楚的,以前朕还只是想着让你暂往云南避避风头,没想到误打误撞的让你展露出自己真正的才能来,朝廷后继有人,这真是甚慰朕心啊!”

    李翊不知如何作答,正巧郭崇岳引领着小太监们过来了,当下在软榻前支起了一张方正的小几,摆好了酒菜,只不过是菜心猪耳、虾米芹菜、什锦子鸡、海棠冬菇四样小菜,外加一大碗佛手鲑鱼汤罢了,另外的两小碗是刘岩刚才安排御膳房熬制的银耳燕窝莲子粥。

    刘岩先端起燕窝粥,望着面前的这几个菜品笑道:“莫要看轻这几个小菜,朕平时也就是这么吃的。”

    “呵呵!朕听说有一位云南来的商人林庆良,在庆云坊开了家‘尚品轩’大酒楼。据说里面的一百八十道大汉全席,共分成九品,全都是难得一见的珍馐美味。虽然我没有去品尝过,但是听说那里顾客盈门,趋鹜者众,看来应该是一家相当有特色的酒楼了。”

    “嘿嘿!有机会朕倒要过去品尝一下,到时候你就随朕过去吧!”

    李翊呵呵一笑道:“不敢欺瞒皇上,这家酒楼的老店就在云南。那位林庆良林大掌柜的,就是云南宣抚使府主簿林易的叔叔,所以臣下也经常前去参加宴会,那里的酒菜的确是不同寻常啊!呵呵!皇上什么时候想去,臣下让林易通知一下他叔叔,到时候酒楼全部清场,那样就方便的多了。”

    刘岩摇头笑道:“清场什么的就不必了。朕听说‘尚品轩’规矩挺大的,既不上门为人家置办酒席,也坚决不提供外卖,吃剩了的菜都不允许打包带走。呵呵!据说理由就是离开了‘尚品轩’大酒楼,菜的味道就不正宗了。”

    “嗯!酒香不怕巷子深,人家这是有恃无恐啊!这才叫有底气啊!哦!那个林易是不是随你调来京城的兴王府新任主簿啊朕知道他是你的左膀右臂,所以这次一并将他调了过来,省得你埋怨朕不体谅你的难处。”

    李翊笑了起来,这位大汉的皇帝,虽然说南征北战阅人无数,但是生意场上的算计,他还是捉摸不透的。‘尚品轩’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赚取人们的眼球,搞一个与众不同的噱头罢了,有这种神秘感的存在,就更能调动起人们的好奇心,这才是做生意的诀窍。

    主意当然是自己出的,又怎能不明白其中的深意呢!而他能体察入微的将林易一并调入京中,尤其让李翊对他心存感激。

    刘岩招呼李翊把燕窝粥喝完,这才端起酒杯来说道:“你可是好久没有陪着朕喝酒了。朕记得还是第二次分封诸王的时候,洪杲、洪政他们初次封王,专门把你叫来庆贺,朕正好有时间过去看看,你还陪着朕喝了两杯,那可是你在酒场上最佳的表现了。”

    “呵呵!唉!转眼间就已经过去了五年,洪杲也已经十八岁了,洪政今年也有十三岁了吧!朕这些儿子,大多数都和你交好,这也是朕比较放心的地方。来!陪朕喝上一杯!”



第六百八十章 落花有意
    ?

    李翊黯然摇头道:“非是臣下有什么仇敌,而是有人不想看到我回京,所以才企图谋害于我罢了。不过,既然没有出什么事,我也不想再追查下去了。”

    刘岩点头道:“嗯!你不想追查是你的事,这件事朕是会派人缜密调查的。不管怎么说,一个朝廷官员,被人设计谋害,这可不是什么小事。若是不雷霆处置,恐怕会弄得人人自危,没有人能安然入睡了。”

    “你放心,只要找到了元凶首恶,朕定会为你讨回公道的。不过,你也要时时处处的小心,万不可为人所乘。”

    李翊笑了笑道:“多谢皇上为臣下主持公道,只不过,这些人没有留下一丝线索,元凶首恶更是无从探查。他们想要害我也没有那么容易,臣下还是有自保之道的。”

    刘岩微微一笑道:“朕听说你手下能人无数,光是一个连骏就已经是无人能出其右了。呵呵!你这次带回来近百人的亲兵,这个排场可不小啊!只是以后恐怕就用不上了。”

    “这倒不是朕故意削夺你的人手,而是你以后任职翰林院,再要带着大批扈从出入,恐怕弹劾你的人就如过江之鲫了。”

    “你放心,朕已经给你安排好了,除了那个连骏外,你还可以留下三两个人担任你的扈从,职级照旧,薪俸照领。只是其他的人都要由兵部重新安排,全都分散到各军司里去。希望你能明白朕的这番用意,万不可有什么怨望啊!”

    李翊虽然满心的不情愿,但也知道这是刘岩的无奈之举,即便是他真心想要剪除自己的羽翼,自己也没有丝毫的办法来避免,也只好违心的接受这个安排了。

    刘岩见李翊虽然勉强答应下来,但是明显的显露出情绪低落的神态,不由得哈哈大笑道:“看来你还是对朕的安排不满意啊!嗯!这样吧!这些分散到各军司的兵弁,每人都调升一级,并发放一定数额的安家费用,这回你该满意了吧”

    “哈哈!还有,除了林易之外,你不是从云南带回来两名亲信幕僚吗这两个人朕也会给他们安排个优差,年后就可以上任。怎么样,你还有什么意见吗”

    面对刘岩这么优厚的安排,李翊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因此立刻作出感激万分的样子,表达了对皇上的衷心谢意。

    这时候,两个人又连喝了几杯酒,又聊了些云南的风土人情,以及周边邻国的军政经济等情事后,已经微有醉意的刘岩,醺然看着李翊笑道:“李翊啊!你也老大不小了,这正室夫人难道还没有着落吗”

    “哈哈!要不要朕下嫁个公主给你,嘿嘿!朕有二十四个女儿,到了适嫁年龄的也有六七个之多,只要你看中了,朕就许你就是。”

    李翊心中一惊,刘岩竟然提到了下嫁公主一事,看来是有心让自己做这个驸马啊!不知道是不是和那位清远公主有关。

    但李翊可是知道驸马所处的境遇的,历史上就没有几个能过得舒心顺意的,不但面对公主低人一等,而且合家大小都要向公主请安问好的,实在是让人憋屈的很。

    虽然李翊也知道清远公主对自己有意,但是脾气秉性什么的都不了解,若是贸然娶过门来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还是不要轻易许诺的好。

    想到这里,李翊故作为难的说道:“回禀皇上,臣下…臣下现在实



第六百八十一章 豪华新居
    李良连忙道:“三爷放心,他们的住处我都已经安排好了。老爷说,既然是三爷的好朋友,咱们家可不能慢待了,而且要和三爷呆在一处,不要离得太远。”

    “所以我就在三爷的观澜苑前打扫了两处小院,连公子夫妇一座,勒蒙、霍风二位爷一座。虽然两处院子都只有六七间房,但也收拾的别致干净,那位连夫人还连称满意呢!”

    李翊笑了起来,只要郭蓉满意那就好办了。只是自己这所院子竟然还有个风雅的别号,这可是没有想到的。观澜苑!不知道因何叫这个名字,看来这李殷衡也是喜好附庸风雅之人啊!

    李良见李翊面露微笑,颇为知机的从旁说道:“三爷宅院的名字不知道满意否!这可都是老爷亲自提笔命名的。大爷的宅院叫做‘听风阁’,二爷的叫做‘识雨轩’,三爷的是‘观澜苑’,四爷的叫做‘辨声榭’。”

    “主宅两边各有两座,左前院是大爷的‘听风阁’,左后院是二爷的‘识雨轩’,右前院是三爷的‘观澜苑’,右后院是四爷的‘辨声榭’。这不,三爷,观澜苑到了。”

    李翊停住脚步,借着李良手中的灯笼光亮隐约看到,在右边的一座屋宇相连的宅院门前,‘观澜苑’三个大字镌刻在门首上,周围都是低矮的造型古朴的院墙,看来这就是自己以后要长久住宿的地方了。

    李良转身指着院落前方说道:“这‘观澜苑’前的两座小宅院,本来就是用来招待常住的客人的,虽然小了点,但是三爷的客人并不多,住在里面应该还是很方便的。”

    李翊点了点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在‘观澜苑’前方的花径两边,各有一座小巧精致的院落,虽然规模并不大,但是周围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温馨,住在这里应该也是很惬意的。

    李翊满意的点头道:“多谢李良兄的费心安排,没想到我出外三年,家中的变化竟然这么大,呵呵!”

    李良笑道:“三爷还跟我客气什么,只要是三爷的客人,咱们务必悉心招待才是。对了,三爷若是夜里有什么吩咐的话,只要派人到观澜苑西首的厢房里去传唤一声就可以,我一般都在那边值夜。”

    李翊再次对他表示了感谢,这才与李良辞别,迈步走进了观澜苑内。

    进到院内李翊才吃惊的发现,这观澜苑的规模竟然非同寻常。转过一道彩绘照壁,观澜苑内豁然开朗,一个四周围以回廊的大院子展现在面前。

    沿着回廊走去,这才发现院子中间有一座造型纤巧的假山,坐落在一泓椭圆形的池水之中,从假山顶上倾泻而下的水流,漫过假山上曲折的沟壑注入水池,流水淙淙、赏心悦目。

    而让李翊感兴趣的是,这座椭圆形的水池竟然还有水道引出,向着北面蜿蜒流去,可以预见内里定然大有乾坤。

    走到回廊的尽头,一个状若圆月的院门半敞开着,已经可以窥见内里的纵深。李翊推开院门,门里面却是别有洞天。一个规模更大的院落呈现在自己的面前。

    首先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歇檐式的大屋,这间高近十米,长度足有二十多米的大屋坐落在足有两米多高的高台之上,更显得气势巍峨,这也是南方建筑的典型样式了。

    四根直径一尺有余的立柱一字排开,耸立在大屋前面,而门柱栏杆均为雕梁画栋,虽然夜间看不清雕花的样式,但古色古香的韵味弥漫其间,让人不



第六百八十二章 体察用心
    ?

    李翊苦笑了一声道:“还是娘子说得对,我也该好好的休息一下了。明天我去翰林院报个道,与诸位同仁们见个面,若是有什么需要我忙乎的,我就帮衬一下。”

    “若是没有什么事,我就回来安安稳稳的过个新年,带着你们把京城里转遍,最起码让咱们宁儿开开眼界才是。”

    宛如笑靥如花的扔掉了手中的抹布,眉眼含春的迎上前来道:“官人,到今天你才学会了说几句体己人的话,看来回到京城真是与云南大不相同啊!”

    “嘻嘻!官人,劳累了一天了,你还是沐浴一下早早休息吧!明天还要赶着去翰林院报道呢!”

    说着话转过身来,对彩凤、彩蝶说道:“今天就拾掇到这儿吧!你们先去给官人烧上热水送过来,你们自己也早早的洗洗睡吧!”

    彩凤、彩蝶答应着去了。

    李翊抱起宁儿道:“这里的家好不好你喜欢吗”

    宁儿奶声奶气的说道:“宁儿好喜欢啊!这儿人多又热闹,有好几个哥哥姐姐,奶奶也喜欢宁儿呢!”

    宛如笑道:“老爷送了她一套笔墨纸砚,孩子才多大呀!老爷就盼着她读书识字了。呵呵!还是夫人想的周到,不但送了她几套体面的衣衫,还专门打制了一副金璎珞项圈给她戴,被我先收藏起来了,省的她不小心弄坏了。”
1...138139140141142...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