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五代游龙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火影判官

    李翊长叹一声,将宛如从地上扶了起来,用手给她擦拭掉泪痕,动容的说道:“唉!你这是何必呢!我李翊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明白吗你怎能逼我做对不起你的事情呢。唉!此事咱们从长计议如何”

    宛如见李翊口气有所松动,喜极而泣道:“妾身怎敢越俎代庖,替官人做主。但这天大的良缘,妾身发自真心的替官人高兴,官人还犹豫什么呢!”

    李翊黯然苦笑道:“好吧!我这就给公主回信一封,聊表我的谢意吧!”

    宛如好像怕李翊作假,连忙抢着道:“官人写信就不必了,原先你写的那首‘青玉案’就很合适,我看你把它寄给公主,她一定会非常喜欢的。”

    在宛如的温情攻势下,李翊只好无奈的答应下来,随手拿起了笔。

    以前做的诗词,都是自己默诵着,由宛如执笔抄下来,这次可是需要自己亲自动手了。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




第一百一十章 眼见为实
    (求收藏!求推荐!)

    李翊微微一笑道:“你的惫懒性子,我是最清楚不过了,听说你最近几年,一直跟着罗浮山的莫大道长习练武艺,这学问之道恐怕已经生疏了吧呵呵!”

    “还好,你来的正是时候,我们云南讲武堂刚刚编写了一些军事教材,包括行军。布阵、战略、战术,和策问方面都有涉猎,你拿回去通读几遍,临时抱佛脚,或许还能用得上。”

    说着,李翊从书橱里拿出几本精致的线装书,递到了他的手里,叮嘱道:“这些书籍都是古人的呕心沥血之作,其中也有为兄的一些心得体会。你要好生研习攻读,不可轻忽大意。记住了没有”

    李翩漫不经心的接了过来,随手翻了几页,嘟着嘴说道:“嗨!你什么时候也研究起军事来了。年底还早着呢!让我读这些天书,可不是难为我吗!”

    见李翊一瞪眼,连忙接着道。

    “唉!不过!为了不让陛下把我顺利的扫地出门,我也只好豁出去了,我就不信天下有难得住我李翩的事情。”

    见他信心满满,李翊故意刺激他道:“不要太过自信,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自有强中手’啊!这次留在京城的林通,虽然和你年龄相仿,但是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依我看来,你恐怕仍然不是他的对手。”

    “还有,这次我们云南准备再派两个人到京城参加大比,一个叫刘晃,一个叫潘崇彻,俱都是文武全才之辈。”

    “再加上其他节镇选送的悍将精英。你若不趁现在就好生努力,到时候后悔可就太迟了。”

    李翩撇了撇嘴,不服气的道:“三哥,你以为就这几个人就能吓唬得住我吗我可是莫大道长的高足哇!他那出神入化的功夫,我也学了个十足十。”

    “而且进宫后,我又经常得到吴公公的指点。试想一下,谁能得到这样双份的优遇啊!不是吹的,单单在武功方面,他们没一个人来能胜得过我的。”

    李翊淡淡的一笑道:“狂妄自大!且不说这些了,眼看着天都亮了。我看,咱们也不要睡了,就到院子里活动一下吧!”

    李翩欣然应诺,随着李翊来到了院子里。

    李翊先在双杠上上下翻飞的练了一阵,把个李翩惊得咋舌不已。他也自告奋勇的上前试了一试,却因不得要领,只作了七八个动作就觉得难以为继。

    他跃下双杠,苦着脸说道:“这个玩意到底怎么玩啊!看你做的那么赏心悦目,我却像有劲使不上一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翊哈哈一笑,只好手把手的教给他双杠练习的技术要领和技巧,指点了一番后,让他再做一次,果然就比第一次强的多了。

    李翩兴奋的在杠上翻滚腾跃,把李翊看的是暗暗点头,这家伙不愧是名家亲传的弟子,基本功扎实,的确是身手不凡啊。

    李翊又随手拿起地上重达百斤的石锁,做了一些上举、扩胸的动作,这使得李翩更加惊异了。

    他只知道李翊曾经得到什么异人传授,却一直有点似信非信。这回,李翊的这些超越他想象的举动,使他彻底信服了。

    他也试着和李翊比试了一下,但是又怎能比得过李翊无形中得到的神力。虽然他使出了吃奶的劲,但最终也还是稍逊一筹。

    李翩不得不竖起拇指,赞叹道:“真没想到,三哥原先那么弱不禁风,现在却如此强壮,这几个月的变化,实在是让我难以理解啊!要说这个异人,能让你这么快就脱胎换骨,可不是神仙咋的!要是我能遇上他就好了。”

    &nbs



第一百一十一章 语重心长
    宣布完吏部任命之后,邵廷涓语重心长的对在座的各位官员说道:“本次吏部任命,是在充分考虑了李大帅所请,在朝议会商的基础上,本着赏罚分明,功过相抵的原则,由吏部、兵部各部司商榷决定的。”

    “所有受封和未受封官员,都要体察朝廷用心,克己奉公,尽心竭力,在李大帅的领袖之下,把云南方方面面的事务干好,兢兢业业、勤勉做事,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解难,做一个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

    “我和李大帅相交已久,深知其为人峭直,刚正不阿,而且学识才干俱为上乘。李大帅的这些方面都深得皇上赏识,所以对其也非常倚重。希望各位都要以李大帅马首是瞻,听从李大帅指挥和号令,不得有误。”

    “各位都知道,皇上对于人才历来是非常重视的,只要你忠诚无畏、才能出众,就一定会有脱颖而出的时候,朝廷是绝对不会埋没人才的。”

    “就像这次皇上就破格提拔了来自云南的林通,从一名没有品衔的普通亲兵到从七品的骠骑中侯,提升幅度不可谓不大,这是多大的荣耀啊!充分说明了朝廷人尽其才的良苦用心。”

    “我想各位只要秉公职守,忠于朝廷,想要获得破格擢升也不是什么难事,关键看自己能不能胜任了。”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要和诸位通报一下。那就是孙贼德成的党羽爪牙,这次进京后的命运和下场,实在是令人不忍卒睹啊!”

    “孙贼德崖等一十八名叛党,上个月在西市口全部人头落地,结束了他们的罪恶人生,不但大快人心,而且使人莫不警醒啊!”

    “你们看看,这就是国家叛逆们的可耻下场啊!要知道人生忽忽才几十年而已,何以舍弃荣华富贵和家小的安危,而行此不仁不义不明不智之举哉!唉!何其可悲可叹啊!”

    “好了,我就讲这么多,下面还要有请李大帅,对云南各职事机构进行调整和任命。我刚才的那番话语,还请各位铭记在心啊!”

    说完,伸手向李翊肃请,然后施施然坐了下去。

    听完邵廷涓的这番声情并茂的讲话,李翊不禁感到有些自愧不如。

    这姜还是老的辣呀!人家聊聊几言,就把朝廷之恩、百姓之望、为官之道,甚至正、反面教材都端了出来,鞭辟入理,形象生动,不愧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油条,而且人家几十年来一直深受皇上器重,也就一点也不让人感到奇怪了。

    李翊没有再多讲,而是拿出早就拟好的职事官吏任命书,立即宣读了起来。

    兹任命原四门城守使萧会,就任云南宣抚使府司士参军。

    兹任命仇封,就任云南宣抚使府司法参军。

    兹任命江华,就任云南宣抚使府司户参军。

    兹任命原司士参军李会,官任原职。

    兹任命原司仓参军向忠,官任原职。

    兹任命原步兵校尉孙成业,就任云南宣抚使府司兵参军。

    兹任命高敞,就任宁州四门城守使。

    兹任命林布,就任宁州缉捕提辖。

    兹任命林环,就任宁州刑狱提辖。

    其他职事人等,也都分别做了安排,当然也不需要一一宣读。

    比如刘晃,为了能让他有资格参加年底的武举比试,特地任命他为从八品下的中军校尉,其他的‘云南讲武堂’的学员,也都担任了从九品下的执戟长之类的有品级的武官,待毕业后酌情提升。

    &nbs



第一百一十二章 意外事件
    经过这段时间的优化组合,军队的人员构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更由于充实了大量川南来的身体强壮的适龄青年,军队内的氛围为之一新,军纪有了明显改观,战斗力大大提高。

    为了展现云南军队的风采,简铮特地安排了一千五百名训练有素的士卒,等候在东校场里,来迎接钦使大人的检阅。

    当李翊和简铮陪着邵、乐二人驰入校场的时候,校场内的一千多人,十几个方阵,排列着整齐的队形,陡然间同时用枪杆敲击着地面,一起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声。

    ‘大汉云南官兵,热烈欢迎朝廷钦使大驾光临。’

    邵乐二人虽然见多识广,显然也被这番声势吓了一跳,虽然很快就缓过神来,但还是被这另类的场面震惊住了。

    这个时代哪有这样欢迎的也太雷人了吧!

    二位钦使在震惊之后,也都不自禁的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看来李翊和简铮设计的这个大有噱头的欢迎方式,收到的效果还是蛮不错的吗!

    接下来,坐在搭有凉棚的检阅台上,步、骑兵方阵顶着烈日轮番上场.

    在战马嘶鸣声中,一队队戈戟林立、衣甲鲜明的步兵方阵,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缓慢通过检阅台,看的邵乐二人不住的点头。

    虽然人数规模上少了一点,但是这种昂扬奋发的气势,可是李翊来到这里后,严加督促,各方将士用心,无数个日夜锤炼出来的,造假可是造不出来的。

    检阅过后,又进行了实兵演练,真刀真枪的对攻和变化多端的阵势变换,使得邵乐二人都看得频频点头,不住口的称赞李翊和简铮治军有方。

    就在这时,一对模拟对打的士兵兵器相撞,其中一名士兵手中的长杆大刀的刀头,突然间受力断裂,忽的一声,刀头直奔检阅台而来。

    幸好离的距离较远,刀头的飞行速度很快降了下来,画了一个完美的弧形曲线后,斜斜的插在了检阅台前的草地上,离着邵、乐二人也仅有两三米的距离le 。

    事发突然,李翊连忙以最快的速度挡在邵廷涓的面前,大声喝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简铮也早已冲下了检阅台,跑到了那两名诚惶诚恐的士兵面前,夺过来那把长刀的刀杆,捡拾起那把刀头,仔细的观察了起来。

    邵廷涓见众人反应迅速,而且李翊还挡在自己的面前护卫,这份勇气实属难能可贵,但也心知肚明这只不过是一次意外,所以脸上一点也没有受惊的样子。

    反而嘿嘿笑道:“嘿嘿!没想到你的反应速度还是蛮快的。不过,李大帅,追究什么的就不必了,我看这纯属意外!”

    “依我看啊!这把刀肯定是放置时间太久,有所锈蚀,因此已经不堪碰撞了。”

    “唉!想来也是,除了这次平叛外,云南已经十几年未经战事喽!,军械刀具如同朽木,这种事也是在所难免的吗!”

    “你可千万不要责罚那两名将士啊!我也是枪林箭雨里闯出来的,这种意外情况所在多多,我是不会放在心上的。”

    这时候,简铮也尴尬的提着刀头、刀杆走了上来,摆在了台案之上,大家伙都围过来仔细端详,发现果如邵廷涓所言,刀头与刀杆连接处早已锈蚀不堪,这样破败的兵器,又怎禁得住大力碰撞呢!

    李翊看到眼前的情景,突然间灵机一动,微微叹了一口气道:“是啊!邵宫使多年戎马生涯,确实是明见万里,这云南多年来未经战事,人马兵器大概都荒疏了。”

    &



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建之争
    李翊故意道出了自己的担忧,其实这样说可是有道理的。

    自从来到云南后,李翊就不止一次的听到下属官员抱怨,既抱怨云南的民生艰难,又有人认为朝廷不重视云南的存在。

    据说朝中有些官员认为,云南乃是蛮荒不毛之地,既没有地利优势,赋税又不能自给,尚且还要不断的请求朝廷予以资助,对朝廷没有一丝一毫的贡献,实在是一个沉重的财政包袱。

    而且云南离京城如此遥远,其战略地位实在是微不足道,为了国家大计着想,不如干脆撤销云南建制,退守广宁道来的划算。

    这种声音在朝堂之上一直占据上风,连当时颇有见地的宰相赵光裔等人都大表赞成。

    由于在这个问题上众口一词,即使一直抱着大力开疆拓土精神的刘岩,也被他们说的有些动摇了。

    在这个关键时候,自己若是再不阐明云南地位的重要性,再不拿出几样像样实在的东西给云南粉饰一番,这撤销建制的命令一下,可就是覆水难收了。

    自己卷铺盖走人事小,云南今后就不复为汉土的危险性可就大了,即便沦为越南那样不受管辖的化外之地也是有可能的。

    今天借着这个机会,李翊毫不保留的把云南的底牌亮了出来,目的当然是告诉邵、乐二人,云南虽然目前一穷二白,没有什么像样的经济成就。

    但是假以时日,通过开采铜矿等多措并举,广开财源,还是很有潜力可挖的。

    一味的哭穷反而会适得其反,云南如果财力自足,又能向朝廷不时供奉,朝廷又怎么会舍得放弃这块肥肉呢!

    那邵廷涓听李翊如此说,也是略有同感。

    他感叹道:“唉!其实我就是不说,润之也是清楚的很,这在朝中也不是什么秘密了。这撤销云南建制的呼声一年比一年高涨,陛下也差点被他们说动了。”

    “你也是知道的,陛下热衷于开疆拓土,这些年我大汉领地一直在不断延伸,但那却仅限于岭南以北。”

    “而云南这块地方,反而让他老人家视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若是陛下最终下定了决心,云南真有可能会弃之如蔽履。”

    “不过,也幸亏是把你放在这里镇守,否则随便换个人的话,云南很可能就已不属大汉所有了。”

    “皇上爱屋及乌,把这云南交到你的手上,他也放心得很。这次你又立下平叛大功,多少抚慰了一下他老人家的丧子之痛。”

    李翊一边陪着二位钦使步下检阅台,一边意态坚决的道:“下官已经找到了几名采矿、炼矿的能人,只要我们加快速度,提高产量,相信用不了几个月,这出炉的铜锭就会不断运到京城,定会让朝廷上下刮目相看。”

    “只是现在还没有大量生产,还不能立刻见到良好效果,但是只要时间长了,这产量一上来,我们云南每年贡献给朝廷的可就不是个小数目了。”
1...2930313233...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