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水浒逐鹿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任鸟飞




第八百四十一章 最大的支持(求订阅!)
    …

    得知岳飞带着远征军一路向西,李衍看着地图,久久不语。

    老实说,在西夏没有被伐掉以前,去收复西北,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就像,因为有西夏阻挡,大中很难对远征军进行补给。

    可话又得说回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现在这么有利于收复西北地区的条件真的很难再有了,一旦错过,大中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超越唐朝了。

    所以,李衍最终将目光从地图上收回来——他决定将西北地区完全交给岳飞他们去折腾了。

    李衍派内侍将胡世将叫来,然后问道:“贯穿陇右的铁路甚么时候能修好,甚么时候能通车”

    胡世将在心中盘算了一下,然后答道:“最快,最快,恐怕也得等到后年年底。”

    李衍皱眉道:“还得用这么长时间”

    胡世将解释道:“陇山那里的地势太复杂了,山高,树多,有些地区非得炸隧道不可,因此那一段实在是太难修了。”

    害怕李衍怪他办事不利,胡世将又补充道:“不过,只要修出陇山地区,后面就是河湟地区,那里地势平坦,一日便可以修数里。”

    李衍知道,修铁路这事,是急不得的,太急了,反而会坏事,所以,李衍勉励了胡世将几句,就让他离开了。

    将胡世将打发走,李衍又让内侍将许贯忠叫来。

    许贯忠当初的提议,也就是让远征军在收复了漠北地区之后,东进,配合刘锜、吴璘,灭掉蒙古部、克烈部、乃蛮部、汪古部,以及攻打大金国,为大中平定东北,其实是最稳妥的方案。

    可以说,许贯忠这个枢密使当得非常称职,他的头脑始终清醒,他清楚的看到,对于大中而言,最大的威胁不可能是来自于西北,而是来自于东北,也就是,大金国、蒙古部、克烈部、乃蛮部、汪古部,甚至包括塔塔儿部,它们才是大中真正的威胁。

    在许贯忠的设想当中,大中应该集中全力将东北地区的这些大势力、大隐患全都消灭掉,然后灭掉西夏,再然后再去考虑西北的事。

    其实——

    从本意上来说,李衍是更赞成许贯忠的提议的。

    没有人比李衍更清楚,对于中原王朝而言,最大的隐患正是许贯忠视之为大敌的蒙古人和女真人。

    可话又说回来,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耶律大石的提议,也不错,这样的机会真是千载难有。

    这也是经过历史证明的——历史上,耶律大石就是在这个时期一统西北地区建立了幅员辽阔的西辽帝国,为辽王朝延续了近百年寿命,后来,要不是,耶律普速完乱仑使其内部乱了导致国力大退,也许辽王朝还能持续更长时间。

    所以,李衍才对许贯忠和耶律大石的提议有些难以抉择,最终将选择权交给了岳飞。

    许贯忠来了以后,李衍开门见山道:“岳飞选择向西了。”

    许贯忠听言,沉默了一会,道:“凭官家为大中打下的底子,咱们就是先西后东,就算是两边同时进行,也应该没有问题。”

    见许贯忠之言,李衍很欣慰!

    随后,李衍说出了找许贯忠过来的目的:“岳飞虽然没跟朝廷要支援,但朝廷却不能不支援远征军,至少也要给远征军补充一次武器弹药,否则,这长久的战争,他们很难支撑下去,退一步说,就算能支撑下去,也一定会有很大的伤亡,将士们为国征战远方,咱们一定要尽全力让他们少埋骨异乡一些,嗯……火车暂时是指望不上了,朕准备让王庶征集五十万民夫,用土办法往陇右送一批武器弹药,至于怎么再从陇右送到远征军手上,你看,有甚么办法没有”

    离开北宁城的远征军,就跟石入大海一般,只有他们能用信鸽往回送消息,朝廷根本就联系不上远征军,所以,如果岳飞他们不主动要,朝廷是很难给他们送补给的。

    许贯忠想了想,道:“让张宪派大军护送吧。”

    “派大军”李衍道。

    许贯忠道:“对,至少三五万,那样的话,西夏要想阻拦,就必须出动大军,不可能假装土匪抢掠,可那样的话,西夏就会给咱们攻打它的借口。”

    李衍道:“你这个想法很不错,有具体计划没有”

     



第八百四十二章 内斗(求订阅!)
    …

    其实——

    完颜亶也是一个很有抱负的青年。

    登基之初,完颜亶便废除了勃极烈制度,颁布了新官制——他改用了辽王朝和宋王朝的官吏制度,在金国设立三师和三省制度。

    完颜亶准备,尚书省是三省制的核心,其中,三师包括太师、太傅和太保,三公包括太尉、司徒和司空。

    三师和三公被称为三省事。

    三省事的设置没有指定相关的规则,如果有空缺的话,由皇帝任命官员补给空缺。

    在三师和三省制度中,尚书省的最高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令下面设于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平章政事职位没有右丞相高,它位于右丞相职位之下,同时,平章政事和左右丞相共用担任宰相一职,左丞相身兼宰相职位同时,又担任门下侍中一职,右丞相除了担任宰相之职外,还兼任中书令一职。

    宰相下一级设左右丞,参知政事,这三个职位都是执行类官员。

    完颜亶所颁布的新官制,将每一级的权力无限放小,这样一来,分散了朝廷官员的整体权力,就更加稳固统治者的政权。

    除此之外,完颜亶以新官制制定了一套详细完善的金朝官吏权力制度,按照完颜亶所设想,这不仅统一了政权,也有助于官吏各司其职,做好自己分内事情,提高了国家行政效率和水平。

    从完颜亶的这一系列设想上来看,完颜亶其实也并非无能之辈,如果能将他所设想的全都贯彻下去,大金也就从草原王朝过度到了中原王朝,其统治必将更长远一些。

    只可惜!

    完颜亶设想得再好,也只是设想。

    大金国并不是完颜亶说得算的,完颜亶只不过就是一个傀儡,必须得听完颜宗磐、完颜宗隽、完颜昌等人把控的傀儡。

    最终,完颜亶辛辛苦苦的设计,只换来了,完颜宗磐为宰相,完颜宗隽为丞相,完颜昌持兵柄,三人合谋有状,完全架空了完颜亶。

    更为关键的是,完颜宗磐恨完颜亶!

    完颜宗磐认为,完颜亶的皇位应该是他的,可就因为他父亲完颜吴乞买“大公无私”,没有把兄终弟及的勃极烈制度废除,皇位就落到了完颜亶的头上。

    更可恨的是,完颜亶刚一登上皇位,就将兄终弟及的勃极烈制度废除了,准备将来将他的皇位传给他的儿子。

    这让完颜宗磐怎么心理平衡

    所以,完颜宗磐不仅联合完颜宗隽和完颜昌把持朝政,他还飞扬跋扈,一点都不将完颜亶放在眼里。

    完颜亶不甘心一辈子都这样,为了他自己的梦想,为了能按照他自己的设想规划大金这个国家的未来,完颜亶暗中支持完颜宗干、完颜宗辅,让他们将完颜宗弼也就是金兀术和金兀术所率领的数万与蒙古部交战的大军调回来。

    金兀术率大军回来了以后,完颜宗干有了跟完颜宗磐斗的底气。

    不久之后,经过完颜宗干周密的设计,完颜宗磐被金兀术以谋反罪捉了,并很快处死。

    紧接着,完颜宗干又以结党谋反罪将完颜宗隽也给诛杀了。

    此时,打下大金国基业的女真豪杰,差不多都死光了,像完颜阿骨打,完颜吴乞买,完颜斜也,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完颜娄室,等等……

    于是说,完颜昌成为左副元帅,他与右副元帅金兀术成为大金国最有军权的将领,按照左尊一说,完颜昌的兵权其实还在金兀术之上。

    因此,敢轻易诛杀完颜宗磐和完颜宗隽的完颜宗干和金兀术,不敢轻易对完颜昌下手。

    可完颜宗干和金兀术不敢冲完颜昌下手,架不住完颜昌心虚——完颜昌的两个政治伙伴完颜宗磐和完颜宗隽先后被完颜宗干和金兀术以谋反罪给诛杀了,完颜昌得反应多迟钝,才能想不到,完颜宗干和



第八百四十三章 镜中花,水中月(求订阅!)
    …

    完颜昌和其亲族逃到了大中以后,王时雍代表朝廷和李衍出面跟完颜昌深谈了一次。

    不久之后,完颜昌和其亲族便全都开始改中国名、蓄发、着中装。

    又过不久,户部尚书蒋敬出面,将完颜昌一族打散,然后将其分别迁往燕云诸州、河南、河北、山东等几十处地方,而完颜昌本人和其直系亲族则留在了燕京城。

    又过一段时间,完颜昌和他的两个儿子完颜斡带和完颜乌达补进入草原战略部,成为耶律大石的手下,帮耶律大石一块对付草原王国和部族。

    完颜昌一族出走大中,只是大金贵族出走的一个开始——在完颜昌一族逃出大金以后,完颜宗干和金兀术对不臣服他们各个部族进行了血腥大清理,这导致不少部族都逃出了大金。

    这些出走的部族,有的来投大中,有的去投了塔塔儿部、蒙古部、克烈部、乃蛮部、汪古部等大部族,有的干脆就跟其先祖一样回到草原过起了游牧生活。

    如此一来,大金的国力大大倒退。

    完颜宗干和金兀术也知道,一味地向自己人挥舞屠刀,是得不到金人的认同的,草原上的人向来只认同强者,只认同能带他们打胜仗、能带他们抢到战利品和人口的强者。

    所以,在将该清洗的反抗势力清洗得差不多了之后,完颜宗干和金兀术开始谋划战争,企图用战争来增加他们的威信,进而维系他们的统治。

    经过筛筛选选了之后,完颜宗干和金兀术将目标定到了最近跳得最欢的塔塔儿部。

    完颜宗干和金兀术之所以选塔塔儿部当战争目标,一来,是因为塔塔儿部最近真是太过分了,这段时间塔塔儿部一连抢了大金几十个县城和部族,从大金掠走了大量的金银珠宝、牛羊和人口,二来,草原的人,谁不知道,塔塔儿部的背后站着的是大中帝国,因此,收拾了塔塔儿部以后,也可以给大中一些警告,警告大中:草原是我们大金的,滚回你的中原去!

    大金虽然已经建国了二十多年,但它还跟以前一样,没有固定的军队,开战之前,得从各个部落攒人——大金是兵民合一,百姓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它的编制按女真语为猛安谋克,谋克相当于汉人军队中的百夫长,猛安相当于汉人军队中的千夫长,金国朝廷调兵,其实就是调多少个猛安,然后猛安再各领十个谋克,而每个谋克再从他们的部族中挑出一百个成年男子一块儿出征去打仗。

    准备征讨塔塔儿部,金兀术又按照以前的老办法攒人马,谁谁谁,哪个千户,哪个百户,得跟我一块儿出兵。

    可这一攒,金兀术就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金国从下到下全都不愿意出征,不愿意去打仗。

    那些渤海人、契丹人、溪人、汉人,不愿意出兵,也就罢了,可是就连当年勇悍、喜战斗、耐饥渴苦辛的女真人都出现了畏难的情绪不愿意出兵。

    他们不愿意到了甚么程度

    居然有一个千户,为了不出兵而装死——那个千户,跟完颜斜也一样,也叫斜也。斜也千户一听说,又要调他出征,便把他自己的衣服裹块木头,再弄口棺材,然后将这块木头装进棺材里给埋了,再然后把他自己腰带挂在墓碑上。斜也的老婆们和孩子们则跪在那里哇哇痛哭。等朝廷来调兵,说让斜也千户领兵去打塔塔儿部。斜也千户的家人们都说,去不了了,斜也千户已经死了,你看都已经发丧了。在这之后,斜也千户就隐姓埋名,千户我不干了,送死的差事我再也不去了。

    由此可见,现在的金人有多畏战,也可以看出,这时的金军的战斗力,已经大大不如从前了。

    面对这种情况,金兀术很伤心,他不明白,仅仅二十多年过去,当初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金军,怎么



第八百四十五章 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求订阅!)
    …

    紫禁城。

    帝姬宫。

    顾名思义,这帝姬宫乃是李衍为一众帝姬所建的宫殿。

    不过虽说这帝姬宫乃是李衍为一众帝姬所建,但里面住得不全都是帝姬——除了一众帝姬以外,还有宗姬,另个还有帝姬和宗姬的女儿们。

    转眼之间,从李衍入住汴梁城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快十年。

    当初,那些年纪较小的帝姬、宗姬,像赵金珠、赵金印、赵赛月、赵金姑、赵金铃、赵飞燕(宋宗姬、燕王赵俣女)、赵玉嫱(宋宗姬、肃王赵枢次女)、赵檀香(宋宗姬、越王赵偲三女)、康大宗姬赵佛佑(赵构长女)、康二宗姬赵神祐(赵构次女),现如今,全都已经陆续长大成人,也陆续被李衍临幸收入后宫了。

    不仅这些当初年幼的帝姬、宗姬,像一众帝姬、宗姬的女儿,比如赵玉盘的女儿曾黎、曾幂,比如赵金奴的女儿曹曦月,再比如赵巧云的女儿刘爽,也都正式进入了李衍的后宫。

    这其实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为了凸显皇帝的唯一性、无人可比较性、至高无上性,也为了消除后患,大中这些年来所灭的各个国家的皇后、王后、皇妃、王妃、皇嫔、王嫔、帝姬、公主、宗姬、宗氏之女,全都进了李衍的后宫,李衍没有让任何人染指,包括李衍的一众儿子——李衍可不想,大中跟大金一样,皇权就是一个笑话,大臣也能分享敌国皇室、宗室之女,大臣能跟皇帝平起平坐,大臣敢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甚至大臣都敢打皇帝的屁股。

    那其他人想要美女,行不行

    当然行。

    但不能跟皇家、王家沾边,换而言之,只要李衍才是唯一皇权。

    那有些人真想求皇室之女,行不行

    也行,不过,只有求李衍的女儿,只要你够优秀,李衍也不吝啬嫁个公主给你,反正李衍的女儿也够多。

    因为李衍立下的这个铁律,各国的皇室、宗室之女就只能嫁给李衍、只能成为李衍的女人。

    所以,各国的皇室之女和宗氏之女,哪怕原来只是襁褓中的女婴,等她们长大了以后,也只能成为李衍的妃嫔,要么就只能是孤老一生。

    而男人从来都是最专一的,不管多少岁,都只喜欢年轻漂亮的女人,李衍的食谱虽然比大多数男人杂一些,但尽管是这样,等女人真到了年老色衰的时候,李衍也不会碰,像萧贵哥、萧普贤女、李清照、郑太后、韦贤妃等女,近几年李衍已经不再翻她们的牌子了,像最早跟李衍的陈丽卿、李师师、程婉儿、花宝燕、扈三娘、玉藻前、方百花,李衍翻她们的牌子也比较少了,与之相对应的是,李衍翻赵金珠等当初年幼现在正是好年华的帝姬、宗姬以及近几年新进宫的耶律普速完等女的牌子就比较多了。
1...370371372373374...3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