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水浒逐鹿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任鸟飞

    李衍承认,大金国周边的那些大部族之所以不停的侵扰大金,有大中从暗中推波助澜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因为,这些草原部落,生性好动刀子,一言不合,就大大出手,他们习惯了,能动手,就别吵吵。

    这种性格的草原王国和部落,不仅不停的去抢掠大金,他们彼此之间还经常发生争斗。

    这其中,斗得最凶的,还是塔塔儿部与蒙古部。

    就在几年之前,也就是合不勒汗作为蒙古汗的时期,合不勒汗妻子的兄弟赛因—的斤由于患病曾请塔塔儿部的巫师施行巫术,不料非但没有治好,反而病发身亡了,后来,赛因—的斤的弟兄们杀死了塔塔儿部的巫师。

    从那以后,塔塔儿部同蒙古部便结怨,他们双方只要一有可乘之机,就会发生屠杀和抢劫的事件。

    就目前的形势看来,塔塔儿部的实力与蒙古部相比,差得其实并不多。

    而且,两部皆仇视大金国,一有机会就去侵扰大金。

    可在李衍的指示之下,大中却只接纳塔塔儿部,只扶植塔塔儿当自己的傀儡。

    有人可能会问,那是不是因为李衍更看好塔塔儿部,所以才扶植塔塔儿部

    错。

    塔塔儿这个部族的人,天性中充满了仇恨、愤怒和嫉妒。

    这样的部族,是绝难成事的。

    相反,李衍更看好蒙古部。

    这不仅仅是因为蒙古部是历史上的大蒙古国的前身,还因为铁木真的曾祖父孛儿只斤合不勒,也就是合不勒汗,是草原上少有的豪杰。

    不夸张的说,如果合不勒也有铁木真那样的机遇,未必就没有机会一统草原,使大蒙古国提前诞生。

    李衍这可不是抬举合不勒。

    金军有多强,已经不用说明了,如果李衍不出现,金军绝对是可以横扫这个世界的存在。

    可这样的金军,都多次被合不勒所打败。

    而且,合不勒做事,比塔塔儿的大汗大气——为了能让大中支持蒙古部,与蒙古部贸易,合不勒曾一口气给李衍进贡了一万匹良马、一百个蒙古美女,这是塔塔儿的大汗无论如何都干不出来的。

    可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衍才更不能扶植蒙古部,才更应该扶植塔塔儿部。

    原因嘛,自然是因为李衍不想养虎为患,放出大蒙古国这只让全世界都胆寒的恶虎!

    有人可能会问,那李衍将蒙古部据之于门外,就不担心蒙古部跟大金国联合到一起,然后强强联合,成为威胁大中统制的祸患

    这其实也是李衍选择扶持塔塔儿部而不选择扶持蒙古部的原因之一。

    合不勒所率领蒙古部,




第八百三十五章 草原战略部(求订阅!)
    …

    次日。

    早朝过后,李衍将李大石(耶律大石)单独留了下来。

    李大石……还是叫他耶律大石吧。

    被李衍捉到之初,耶律大石一门心思逃回草原,一门心思重振大辽帝国的辉煌。

    可李衍始终防着耶律大石逃回草原,后来李衍干脆将耶律大石一家人和其他契丹人分开,也就是将耶律大石一家扔到了中南半岛,而且还是将耶律大石一家扔到了被大海包围起来的普吉郡。

    在被大海包围起来了的普吉郡,耶律大石跑都没地方跑。

    而且,负责看守耶律大石的还是尽职尽责的胡铨和李纵。

    这让耶律大石彻底绝了逃跑的希望,只能在普吉郡住下去。

    在普吉郡的那段日子,耶律大石亲眼见证了控制住了马六甲海峡的大中到底有多强盛,有多,是他们已经没落了的大辽帝国,不,哪怕是最强盛时期的大辽帝国,都无法挑战的。

    更为关键的是,耶律大石已经察觉到了李衍对他有多忌惮,忌惮到,只要他敢逃跑,胡铨和李纵一定会将他格杀勿论!

    没有办法,耶律大石只能跟胡铨一块经营马六甲海峡,为大中的建设添砖加瓦。

    在这期间,耶律大石打听到,被朝廷强迫穿汉服、留头发的契丹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汉化了,契丹人的后代甚至跟汉人小孩没有任何差别。

    这不禁让耶律大石暗悲:“大势已去!”

    以为自己会在普吉郡待一辈子的耶律大石,锐志越来越薄弱。

    到了耶律大石四十五岁的时候,耶律大石已经不再想复国重现祖宗荣光的事了。

    可就在那时,李衍的圣旨却到了——李衍召他回京。

    耶律大石不知道李衍召他回京干甚么。

    不过——

    早就在普吉郡待够了的耶律大石,还是立即带着他老婆萧塔不烟、儿子耶律夷列以及女儿耶律普速完坐轮船回到了燕京。

    再次来到原本很熟悉的燕京城,耶律大石感觉到的只有陌生,他心中那被契丹人主宰的燕京城已经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让耶律大石都有些眼花缭乱的繁华大都市。

    进宫面见了李衍之后,李衍与耶律大石聊起了草原世界。

    在李衍那双仿佛能看穿人心的双眼之下,耶律大石不敢有丝毫隐瞒,将他所知道的草原情况一五一十的全都跟李衍说了。

    跟耶律大石深谈过了以后,李衍让人将朱贵、柴进、石秀、马扩等人叫来,然后宣布成立草原战略部,由耶律大石任尚书,朱贵、柴进、石秀、马扩等人以及他们所率领的部门配合耶律大石和草原战略部,有效地利用和操纵草原的部落矛盾分而治之,最终达到控制草原的目的。

    为了显示对耶律大石和草原战略部的重视,也为了断耶律大石的后路,更为了让朱贵、柴进、石秀、马扩等自己的宠臣配合耶律大石的工作,李衍纳了耶律大石的女儿(契丹名,耶律普速完)为妃。

    转眼间,草原战略部已经成立了三年多时间。

    在这三年多时间里,草原战略部的战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在耶律大石的操作之下,大中不仅将塔塔儿纳为自己的藩属,鸿胪寺还多次派人进入草原,与北辽及大黄室韦、敌剌、王纪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达剌乖、达密里、密儿纪、合主、乌古里、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纠而毕等不少小部落都取得了联系,而且其中的一些小部落已经明确表示愿意成为大中藩属、愿意尊李衍为可汗。

    耶律大石跟李衍去



第八百三十六章 辽王朝彻底成为历史(求订阅!)
    …

    能让耶律大石震惊和悲凉的事,自然是跟大辽、跟契丹有关,否则,又有甚么事能让他这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豪杰如此动容

    这封密信其实是在可敦城的谍报人员传回来的。

    当年,李衍捉了萧普贤女将她强纳为自己的妃子之后,北辽其实并没有完全灭亡——那时,有不少契丹人趁乱逃出燕地,然后去投靠在夹山的天祚帝。

    后来,金兵围攻青冢寨时,辽梁王耶律雅里与他的兄弟们皆被围困在了青冢寨。

    那一役,辽秦王耶律定、辽许王耶律宁先后被金兵俘虏,只有当时在军中的耶律雅里在硬寨太保特母哥的护卫下脱身逃出,然后抄小路前往阴山与天祚帝会合。

    那时,耶律雅里有随从一千多人(这一千多人大多都是随特母哥从燕京逃出来的),多于天祚帝身边的随从。

    天祚帝担心这些人变乱,所以想诛杀耶律雅里。

    天祚帝指责耶律雅里不能将诸王全部救出,准备审讯耶律雅里。

    天祚帝手持利剑召来耶律雅里责问道:“特母哥他们教你怎么做,是不是要你造反弑父”

    耶律雅里听言,跪地道:“如今大辽势微,我等居无定所,随从不足两千,父皇万万不可再猜疑从属,当以仁慈之心使大家齐心协力,方能重振旗鼓,复我大辽昔日之辉煌……孩儿可以指天为誓,绝无大逆不道之心,若违此言,孩儿愿遭天诛地灭……”

    当时,天祚帝只有耶律雅里这一个儿子在身边,其余的儿子全都被金人捉了,而且,耶律雅里所说的又是实情,他们那时只有不到两千人,再发生内乱,可能就彻底完了。

    所以,天祚帝最终放过了耶律雅里。

    不久之后,天祚帝打算渡过黄河逃往西夏。

    天祚帝的部下耶律敌烈因苦劝无果,便和特母哥等人劫夺耶律雅里向北奔逃,并于同年五月到了达沙岭。

    当时北辽摄政的萧普贤女都已经为李衍生儿子了,所以北辽政权已经名存实亡了。

    于是,耶律敌烈等人到达沙岭三日之后,便一同商议拥立耶律雅里为帝。

    耶律雅里于是即皇帝位,改年号为神历,成为北辽的第二位皇帝。

    耶律雅里生性宽厚,讨厌杀人,捉住逃亡者,也只不过是使用笞刑(用竹板、荆条拷打犯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罚)而已,如有自动归附的,就授给官职。

    耶律雅里常对左右说:“想依附于我的就来,不想附从我的就可以离开,何必要强行逼迫他们呢”

    因为耶律雅里的性情宽厚,再加上有辽王朝的余威在,乌古部节度使糺哲、迭烈部统军挞不也、都监突里不等人分别率领部众前来归附。

    慢慢的,来依附的部族越来越多。

    这使得北辽也曾出现过短暂的回光返照。

    然而,耶律雅里却日渐纵逸怠惰,喜欢上了击鞠、打猎,无心朝政。

    后来,特母哥直言极谏,耶律雅里才不再出游,稍稍收敛了一点。

    可这耶律雅里到底不是一个成事之人,他治国,如同儿戏一般。

    耶律雅里出巡时,随从人员有疲乏困顿的,便大加赏赐。

    部下劝谏耶律雅里说:“现在国家财力空虚,像这样赏赐,将拿什么来给养军队呢”

    耶律雅里恼怒地说:“要是没有诸部,我将从何处征取赋税呢”,不肯采纳部下的劝谏。

    耶律雅里命令群牧运送盐和粟米,而有百姓盗取,商议登记其数量责令他们赔偿。

    耶律雅里便自己拟定价值:每盗一车粟米,赔偿一只羊;三车赔偿一头牛;五车赔偿一匹马;八车赔偿一头骆驼。

    左右都说:“现在一只羊想换两斗粟都做不到,竟然可以用来赔偿一车粟米!”

    耶律雅里却固执的说:“民有就是我有,如果让他们全部赔出来,老百姓怎么受得了呢”

    总而言之,耶律雅里宽厚归宽厚,却用小孩子的手段治理国家,严重缺乏治理能力。

    后来



第八百三十七章 乌兰巴托的夜(上)(求订阅!)
    …

    广袤的大漠,死寂的沙海。

    一支由十万军士、二十万牲畜(主要是马,还有三万多匹骆驼)组成的大军正在缓慢前行。

    中军位置。

    岳飞一边前行、一边拿着千里镜往前眺望。

    前面,仍是无边无际的漫天黄沙。

    放下千里镜,岳飞问一旁的李颜光:“还有多久才能走出这片沙漠”

    李颜光很笃定的答道:“快了,不耽误事的话,先头部队明早应该就能到前面的绿洲。”

    岳飞听言,又扭头问另一边的副元帅王德:“部队减员情况如何”

    王德答道:“超过两百了。”

    岳飞道:“照顾好他们,再跟他们说,到了前面的绿洲,他们就没事了。”

    王德道:“我已经跟他们说了,并破例,允许他们骑骆驼。”

    王德语气一转,又道:“没想到,这沙漠这么厉害,从上百万大军中筛选出来的精兵中的精兵,在这里竟然也有这么多的非战减员!”

    马扩道:“这已经够少了,要不是咱们带来的将士,身体素质好,绝不可能只减二百多人,估计,咱们汉人得适应一段时间,才能征服沙漠。”

    李颜光道:“不只是汉人,就是我们在草原上长大的人,也得经过沙漠的洗礼,才能成为正真的勇士。”

    顿了顿,李颜光又道:“这片沙漠其实还算是小的,出了这片沙漠,前面那片沙漠那才叫大,那里才是咱们此行最大的考验。”

    担心,治军严厉的岳飞,治他一个扰乱军心之罪,李颜光又道:“不过,只要咱们准备得足够充分,带足了水,前面那片沙漠其实也不难征服,翻过前面那片沙漠,咱们就又到了草原,再往前走上五六天,就可以到可敦城了。”

    王德道:“这里也真够偏僻的,不过要是真能得了可敦城的数十万匹可战好马,也不虚此行了。”

    马扩接话道:“马匹甚么的还是次要的,咱们主要还是要收复辽西北路招讨司,要将那附近的草原王国和部落收服,彻底掌握那里。”

    王胜道:“怎么彻底掌控那里难道要在这沙漠里修一条通往那里的铁路”

    马扩道:“为甚么不”

    顿了顿,马扩又道:“在这沙漠里修铁路,总比在那些大山中修铁路容易吧”

    王胜反驳道:“在大山中修铁路是难,可修成了以后,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在这沙漠中修铁路,可是随时都要面临铁路被沙暴淹没的危险,到那时怎么办”

    马扩道:“我听官家说,可以在铁路两旁修一些高立式沙障、土工网格、挖截沙沟、筑挡沙墙、栽种树枝沙障和砂夹石等等,还可以将铁路高高架起来,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得派人定期维护。”

    王胜瞪大眼睛道:“官家真要在这沙漠中修铁路啊!”

    马扩道:“很有可能,据说,铁道部已经着手规划此事了,对了,辽王身边的人当中,就有两个是铁道部的,他们好像就是来考察修铁路一事的。”

    随军转运使孙革,道:“我有些不明白,官家为甚么要费这么大劲在这里修一条铁路辽西北路招讨司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值得咱们大中费这么大劲吗”
1...368369370371372...3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