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水浒逐鹿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任鸟飞

    “对了,还有一件事,朕也得告诉你一声。”

    见李衍如此郑重,刘慧娘的心中顿时浮现出了一个很不好的感觉!

    事实证明,刘慧娘的预感是准确的,李衍很快又道:“朕准备再培养一些儿子作为皇储的备选,朕希望你能理解朕,朕是皇帝,得为这个国家负责,不能甚么事都凭感情行事,不能将这个国家全都押在存儿一人身上。”

    听了李衍此言,刘慧娘的瞳孔顿时就是一缩,随即心里立即涌出了一丝苦涩!

    以刘慧娘的智慧,怎么会想不到,李衍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被李存的这场大病给吓到了,进而想到了这其中的隐患

    虽然心里很不舒服,可刘慧娘又能理解李衍的选择。

    如果李存这次没有挺过来,李衍自己再出点意外,那么对于大中这个国家而言,很可能就会因为没有一个合适的继承人而土崩瓦解,进而让大中的大好形势毁于一旦。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在李存病得最重的时候,大中朝廷明显有人心浮动的迹象,李衍的那些便宜丈人、舅哥以及李衍一众儿子的亲家中,有不少人都频繁活动,上演了一出出让李衍暗自冷笑的拙劣戏码。

    刘慧娘知道,李衍做这个决定,首先是因为李存的身体不太好,谁都不敢保证李存能不能活到李衍死的时候,其次是因为李存要去危险的宁西地区历练,谁都不敢保证李存就一定不出现意外,因此,李衍必须要有备用人选,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不可以有侥幸心理,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另外,李衍的其他儿子,也都是李衍的亲生儿子,身为一个父亲,李衍不能一丁点机会都不给他们,这太不近人情了。

    沉默了一会,刘慧娘问道:“官家准备让谁来担任皇储的备选”

    见刘慧娘能理解自己的决定,李衍很欣慰,然后一边继续领着刘慧娘往紫禁城走、一边说道:“对朕的其他儿子,朕要做到公平,所以,他们之中,只要年龄超过十三岁,只要有心从政,朕都会给他们一个尝试的机会,然后从中选出优秀的进行培养,昂儿(刘慧娘给李衍生的第二个儿子)也可以成为其一,过几年旭儿(刘慧娘给李衍生的第四个儿子,今年才六岁,刘慧娘给李衍生的第三个儿子早夭了)也可以成为其一。”

    刘慧娘明白了,李衍这是准备择优而取,而且,除了李存以外,李衍要给自己的其他儿子完全相同的机会。

    “那……”刘慧娘欲言又止。

    李衍知道刘慧娘想说的是甚么,因此,也不等想问又不敢问的刘慧娘将她想问的话问出口,李衍就直接说道:“你放心吧,如果存儿真能顺利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帝国继承人,在他继承朕的皇位之前,朕一定会为他扫清所有障碍,包括……他的兄弟们。”

    得了李衍的这个承诺,刘慧娘放心了——刘慧娘看出来了,李衍还是一如既往的英明,并且还是一如既往的看好李存,李衍之所以开始培养其他儿子,只不过就是因为李存的身体不太好,做一个以防万一罢了。

    而且,身为一个聪明的女人,刘慧娘心知,绝不能试图改变李衍所做的决定。

    首先,这么做,肯定没有任何用处——李衍之所以跟她说一声,只是出于对她的尊重,并不是在问她的意见,也就是说,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根本无法改变,她若是想强行改变,极有可能会得到适得其反的结果,甚至反而会害李存失去皇储之位。

    其次,她除了是李存的母亲以外,还是这个帝国的国母,与这个帝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李衍后宫中那么多其它国家的皇后、皇妃、公主如果还不能让她清楚的看明白这一点,那她这个“女诸葛”之名,也太不名副其实了,因此,在李存的身体不太好的前提下,她必须得支持李衍做的这个准备一些备选皇储人选的决定。

    不过——

    话又得说回来,该为李存争取的,刘慧




第八百二十八章 昭勋阁(求订阅!)
    …

    虽然同叫“紫禁城”,同样位于燕京城中轴线的中心,但李衍的紫禁城有大大小小的宫殿共九十九座,比故宫多出二十多座宫殿,房屋正正好好九千九百九十间半,是朱棣用取巧的办法勉勉强强凑出来的九千多间根本无法相比的,所以,李衍的紫禁城比故宫要大得多,一倍都不止。

    李衍的紫禁城,也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

    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

    与故宫还有所不同的是,因为李衍的爱好与明清两朝的皇帝不同,所以,李衍的紫禁城中,不是一座座小四合院,而是一座座大院子——每座都能容纳数百上千人。

    李衍的紫禁城,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

    在修建的过程当中,李衍以财趋人,聚天下之宝(像名贵的木材和石料)于燕京,这才有了这座恢宏的建筑。

    入住紫禁城的第一日,李衍和刘慧娘在李衍的乾清宫住的。

    次日一早,李衍就将后宫的一大摊子事全都交给了刘慧娘,而他本人则去了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上朝去了。

    李衍此次北上,将最后一批在东京的京官连同他们的家眷全都带来了。

    因此,大中已经彻底完成了迁都。

    所以,此次上朝,殿下站着密密麻麻的大臣。

    例行的朝拜过后,李衍让宰相闻焕章说了一些大中今后的发展方向,像,为了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朝廷决定近期将加恩科一场,凡大中子民,均可报名参考(先参加一个简单的乡试,过了就可以入京),像,为了大力发展“大铁路”计划,朝廷决定将铁路建设分包到各省、各州甚至是各县,铁路建设将成为官员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像,朝廷决定,大力引导民众来燕云二十一州定居,从整体上使燕云地区变得繁荣,等等……

    早朝结束了以后,李衍单独将许贯忠留了下来,然后开门见山的问道:“岳飞那里怎么样了”

    许贯忠答道:“黑爨三十七蛮部和洱海二十二国基本上全都已经归顺和平定,不日他们的头领就会亲自北上朝见官家。”

    李衍点点头,又道:“中南半岛的形势如何了”

    许贯忠道:“堕罗钵底国的国王已准备带领全国孟人投降咱们大中,女王国则准备负隅顽抗到底,至于蒲甘国,还是老样子,内斗不断,国中分为多个派系。王总督建议,直接出兵攻打女王国,并派人联系蒲甘最不得势的大王子,让蒲甘大王子对咱们大中发出求救邀请,然后咱们大中就可以在攻打完女王国之后,顺便将蒲甘国也攻下,完成中南半岛的统一。”

    李衍听罢,不置可否道:“迦摩缕波和色那呢”

    许贯忠道:“此二国有些远离中南半岛,并没有卷入中南半岛的风暴当中,因此还拥有不错的国力,所以,如果咱们大中想要这两块疆土,就只能是强伐了。”

    李衍叹了口气,然后说道:“不能让此二国阻挡我大中完成真正的大一统,一道打下吧。”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迦摩缕波和色那这两个小国正好挡住了大中与朱罗郡的连接,不打它们绝对不行。

    许贯忠应道:“诺。”

    许贯忠又道:“陛下,是时候定下中南半岛一战由谁来担任总指挥了。”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中南半岛一战的总指挥人选一共有四人。

    第一个还是岳飞。

    攻占了大理国之后,岳飞和其手上的平南军也已经到达了中南半岛,甚至可以直接南下攻打女王国,或是直接攻打蒲甘国。

    所以,继续由岳飞担任统帅,是可以的。

    第二个是朱武。



第八百二十九章 赏无可赏之时,赐死(求订阅!)
    …

    大理。

    岳飞的中军大帐。

    接完圣旨之后,朱武将所有人都打发出去,帐中只剩下他和岳飞。

    看着兴致不高的岳飞,朱武问道:“怎么,鹏举,你不想回京帮官家评选这十大元帅和十大将”

    岳飞摇摇头,道:“能帮官家做此大事,是岳飞的荣幸。”

    朱武笑道:“这就对了嘛,你是兵马大元帅,先是指挥了伐宋一战,又主持了伐理一战,有谁比你更了解咱们中军将士的功劳,再者,世人皆知,你岳鹏举处世公允,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所以,官家才让你回去帮他参谋上昭勋阁的人选。”

    顿了顿,朱武又道:“而且,这次可不单单是选十大元帅、十大将,还要给大中所有将领凭勋,此事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听说不仅是你我,吴玠、刘锜、韩世忠全都被官家召回去了。”

    岳飞道:“岳飞知道评选十大元帅、十大将、给将领们评勋重要,可……眼看着就能带大军平定这最后一片地区使大中完成真正的大一统,就被官家召回去……哎,说实话,岳飞真是有点不甘心!”

    朱武不动声色的说道:“肉都已经被你吃光了,总不能连口汤都不给别人留一口吧”

    不等岳飞说话,朱武就又道:“石宝和花荣在中南半岛这里经营了五六年,可能连一草一木都认识了,对敌人的情况更是了如指掌,这是咱们无论如何都比不了,所以由他们来打这一仗肯定要比由咱们来打这一仗合适。”

    岳飞听罢,道:“岳飞并没有跟石将军和花将军抢此战总指挥之意,岳飞只不过就是有些遗憾罢了,老帅请放心,只要花将军一到,岳飞立即跟他交割平南军,然后就回京。”

    听岳飞这么说,朱武招呼岳飞坐下,然后说道:“你可知,当初伐掉南宋以后,很多人都反对由你带兵伐大理,他们提议由杨沂中代替你”

    岳飞坐下,道:“此事岳飞已经知道了,后来是官家力排众议,才让岳飞继续统帅平南军攻伐大理国的。”

    朱武点点头,又道:“那你可知,皇后娘娘曾想让你家安娘担任太子妃,后来被官家给否决了,然后钦点了御史中丞李光之女为太子妃”

    岳飞摇摇头,道:“此事,岳飞还真不知晓。”

    朱武问道:“你现在知道了,有甚么想法”

    岳飞道:“简在帝心,岳飞身为臣子,能有甚么想法”

    朱武道:“说实话。”

    岳飞沉默了一会,道:“岳飞觉得,安娘不当这太子妃,不是坏事,云儿已经娶了长公主,若是安娘再当太子妃……不妥。”

    朱武盯着岳飞的脸看了一会,见岳飞不想是在敷衍推脱,才道:“还算你岳鹏举的政治敏感度不算太低,我告诉你,如果不是官家给你挡了这一道,你此生都别想再统兵了,甚至有可能会有杀身之祸!”

    岳飞听言,瞳孔就是一缩,道:“不知老帅此话怎讲”

    朱武道:“有一句话,不知你听说过没有”

    岳飞问:“甚么话”

    朱武悠悠地说道:“赏无可赏之时,赐死。封无可封之爵,封杀。”

    朱武此言一出,岳飞的冷汗瞬间就涌了出来!

    朱武看了岳飞一眼,然后沉声道:“所以,你真该感激官家,是官家救了你的政治生命,甚至是救了你的性命。”

    岳飞听罢,在暗暗感激李衍的同时,又不禁有些意兴阑珊,然后说道:“老母年迈,妻儿力弱,老帅,岳飞想,这次回京之后,就跟官家请辞,结草为庐,效仿古人,隐居山林,纵酒酣歌,啸傲泉石,举杯邀月,诗思骀荡。”

    岳飞如今刚刚而立之年,正值人生最好的时期,怎能真心归隐

    所以,朱武知道,岳飞这是在赌气。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



第八百三十章 封狼居胥(求订阅!)
    …

    见岳飞真有退隐之意,朱武决定跟岳飞说点岳飞还不知道的东西。

    朱武将岳飞领到地图旁,然后说道:“鹏举,你知道官家为甚么要将都城牵到燕京吗”

    岳飞心中其实有一些猜测,可他还是公式化的答道:“不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吗”

    朱武看了岳飞一眼,然后说道:“你这么说,也不算错,不过,以你岳鹏举对官家的了解,真觉得官家会老老实实的等着那些草原王国和部族来打大中吗”

    岳飞听言,不动声色的问道:“老帅是说,官家有可能会出兵草原”

    朱武道:“不是有可能,而是肯定会。”

    不等岳飞问原因,朱武就主动说道:“你知道一个部落最多有多少人吗”

    岳飞道:“这……说不准吧,少的,几十人,多的几十万上百万都有吧,像匈奴和突厥,全盛时期都超过了几百万。”

    朱武摇摇头,道:“你错了,靠着熟人关系维系,比如亲朋好友联系,一个部落,最多只能有一百五十人,再多,就一定会分裂。”

    岳飞差异道:“这怎么可能,那那些人数众多的大部落是怎么回事”

    朱武道:“这些大部落其实是由那些小部落联合在一起而组成的,简单一点说,就是大部落的头领得到了小部落头领的认可,进而让小部落的头领带领他们的族人追随大部落的头领,就以匈奴为例,匈奴的诞生,其实在很大程度是由秦统一六国而促成的。”

    朱武的观点,岳飞闻所未闻,进而忍不住道:“怎么会是由秦帝国造成的”

    朱武解释道:“秦国统一六国之前,游牧民族其实就已经存在了,游牧民族为了生存,也需要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为了获取这些物资,贸易和战争是最基本的两种手段。而显然,前者的成本更低,因此,在战国时期,这种贸易就频繁存在,因为草原有个先天优势,也就是草原的战马比中原的战马要好很多,六国为了赢得战争,就急需大量的战马,这样中原跟草原的贸易就进行的很顺利。可等到秦统一了六国之后,这种情况就发生了改变,贸易的主体变了,秦帝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开始干涉贸易,压低价格,甚至是关闭贸易。这对草原上的那些部落来说,就很艰难了,因为,贸易一旦关闭,就只剩战争这一种方式来获取物资了。但是传统的游牧部落,最多只有一百五十人,跟中原的军队没法比。可是他们又要生存。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就促使游牧民族必须统一起来,建立一个大部落。”

    岳飞有些明白了,道:“老帅是说,官家统一了中原以后,会促使草原上的王国和部落统一,然后双方必有一战”

    朱武点点头,又道:“这只是从草原王国和部落的角度说,这一战不可避免,其实从咱们大中的角度看,这一战,同样不可避免。”

    顿了顿,朱武继续说道:“往往中原帝国的皇帝,都是依靠官僚制进行治理国家,但永远没法防止官僚利用官位以权谋私,除非皇帝的能力和威望足够强,能够制衡官僚制,所以,经常是开国的头两三代皇帝有这个能力,再往后的皇帝,一辈子都只能生活在深宫之中,没见识过世界,不知道如何去应付官僚制度,于是王朝就会被官僚制度绑架,这样官僚制度就会变成一个寄生虫,进而扰乱王朝,到了那个时期,王朝若想继续存在下去,就只能在前几任有作为的皇帝画得框框里面走,也就是用所谓的“祖宗之法”将王朝封闭起来,可这样一来,也就很难再有精进,所以,早就看明白了这些的官家,想在他这一朝,将隐患尽量消除,尽量让大中朝持续的时间久一些。”
1...366367368369370...3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