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水浒逐鹿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任鸟飞

    李构听言,问道:“买甚么东西”

    侍女道:“我家娘娘说,你知道是甚么东西。”

    “我知道是甚么东西”李构喃喃道。

    侍女见状,又道:“我家娘娘还说,那东西在你手上,没准会为你带来杀身之祸,还是卖给她吧,你们二人也好就此彻底两断。”

    侍女这么一说,李构顿时就明白了刑秉懿要跟他买甚么。

    当初,李构跟刑秉懿结婚还不到一年,李构就要出使金营。

    分别时,邢秉懿把自己的一只耳环摘下来送给李构,说以后你见此环如见妾身。

    这只耳环李构一直留着,保存在一个小金盒里。

    后来,李构匆匆南逃的时候,连祖宗的神主牌位都扔了,还不忘抱着这个小金盒跑。

    可见李构对这只耳环或者说对这只耳环的主人刑秉懿的重视。

    然而——

    这只耳环,李构无论如何都不能再保留了。

    再保留下去,不论是对李构,还是对刑秉懿,都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尽管很不舍,可李构还是从怀中摸出了装刑秉懿耳环的小金盒,然后托给侍女,并道:“麻烦您帮我跟刑娘娘说一声,我祝她幸福。”

    侍女接过小金盒,道:“我家娘娘当然会幸福,你可知,我家娘娘三年间给官家生了三个儿子,这是何等的宠幸,是别人能比得了的嘛,所以啊,你如果真的曾经爱过我家娘娘,就千万千万不要干蠢事,不要害了我家娘娘!”

    说完这话,侍女就将刑秉懿的金银珠宝塞给李构,然后转身离开了。

    摸着手中冰冷的珠宝,李构暗悔不已!

    早知今日,当初他还不如不顾一切带大军回去救汴梁城、救他的父兄、救他




第八百二十一章 烧火棍(求订阅!)
    …

    按说,定西军攻打下了川陕线之后,应该让将士们休息一下,不该草草的就出兵攻打陇右地区,毕竟,川陕之战已经打了大半年,定西军的将士们需要好好休整一下。

    可许贯忠、朱武等人经过分析之后得出结论现在出兵陇右地区,应该很轻易就能夺取那里,完成大中对西北地区的战略扩展。

    许贯忠、朱武等人这么分析,是有根据的。

    目前的陇右地区,残宋、西夏、吐蕃、于阗、高昌回鹘是在那里都打成一锅粥了,可真正主宰陇右地区的其实还是当地势力,也就是残宋势力和当地的吐蕃人。

    吐蕃人当然想借宋王朝灭亡的机会收复陇右地区,因此,靖康之役发生不久,陇右的吐蕃人就起来叛变了。

    然而,吐蕃人的叛变,却遭到了残宋势力也就是陇右地区的宋西军以及当地的汉人官民的坚决镇压。

    残宋势力不坚决镇压,不行——靖康之役后,残宋势力属于被困在了陇右地区,这时候,如果被吐蕃收复了陇右地区,那他们可就连个能去的地方都没有了,没准全都得变成西夏、吐蕃、于阗、高昌回鹘等野蛮人的奴隶。

    不过——

    残宋势力虽然暂时抑制住了吐蕃人的反叛,但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当初,宋王朝占据陇右地区,每年都要从中原地区向边境运输粮食、军械和日用品,攻陷了蛮族的土地之后还要分拨驻军、修建堡垒、派驻官员,修建堡垒和官署还需要征发民夫、调用厢军,这么说吧,宋王朝占据陇右地区,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是新占地区那微薄的税赋根本不能弥补的,换而言之,陇右地区的残宋势力要想占据陇右之地,就必须要有中原王朝当陇右地区残宋势力的后盾,给陇右地区的残宋势力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而现如今,陇右地区的残宋势力被宋王朝给放弃了,跟中原王朝失去了联系,进而也就得不到任何支持,情况自然每况日下,再加上西夏、吐蕃、于阗、高昌回鹘轮番入侵陇右地区,陇右地区的残宋势力能好过才怪。

    这么说吧,如果大中不接纳陇右地区的残宋势力,那陇右地区的残宋势力就是一群无根的野草,早晚会被其它势力给吞并。

    而从王朝更替的潜规则来讲,现在的中原正统王朝大中,有资格接收宋王朝的所有财产,包括陇右地区和陇右地区的残宋势力。

    关键是,双方还有同种同族这个牢固的纽带。

    所以,只要中军能夺取被西夏占据的西宁地区,跟残宋势力取得联系,那么,大中很可能废不了多大力气,就能收复陇右地区。

    陇右地区,虽说人口稀少、资源也不是太丰富,但它却有其特殊的价值——很大的地域价值。

    河西走廊一向是中西交通线的必经之路,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

    但其实,河西走廊的具体路线,却是时有变化的。

    在宋王朝初年,商队旅人多经灵州自中原赶赴西域,西域的商队旅人也多经灵州来中原。

    可等到西夏崛起了之后,这条路线就开始面临着西夏人的威胁——在西夏完全控制了河西走廊之后,西夏不但向过往商旅征收高额过关费用,更放纵军队抄掠逃税的商队。

    为了生命安全,商旅不得不在甘州境内就转折向南,经青唐也就是陇右地区前往宋王朝——东西客商被迫选择更南方的青海道作为新的交通路线,陇右地区遂成为东西方的交通枢纽,客商们经过这里奔赴西域或前往宋朝,不但有于阗等西域国家的使者需要经陇右地区前往宋朝,就连西亚和中亚的使者也必须在抵达西域之后改道陇右地区,才能前往宋王朝。

    说了这么多,主要想说的就是,只要大中能得了陇右地区,就可以撇开西夏重新打通丝绸之路。

    如此一来,大中就能切断西夏的财政的大动脉,从在经济上制裁西夏。

    更为关键的是,大中得了陇右之后,可以切断西夏的侧翼,进而可以消灭党项政权,彻底解除西北边患。

    另外,得了陇右地区以后,还能为大中解决缺战马的难题。

    缺乏足够的战马,一直都是困扰中原王朝的难题。

    夺回了燕云地区的大中王朝,情况虽然比宋王朝要好一些。

    可这还是远远不够大中的需求——金国、西夏及蒙古诸部,也不是傻子,他们怎么会不控制重要战略物资马匹向大中流入要知道,一旦大中所得的马匹足够多,没准大中就会效仿汉唐杀向草原,到那时,对于这些草原势力而言,没准就是灭顶之灾。

    所以说,北边的战马,大中已经指望不上了。

    而以游牧经济为主的陇右地区则多出好马。

    当初,宋王朝在秦、渭、原、牧、环、庆等边境州郡都设有官方的买马场,还专门设置了折博务和市易务来处理日渐兴旺的宋朝吐蕃贸易,在最巅峰时期,北宋每年都能从陇右地区得良马近两万匹。

    如果大中能得陇右地区,那么,大中就可以跟西北地区的草原部落贸易,以后可能就不会再缺战马了。

    再有,现在的吐蕃政权,也已经没落了,并且四分五裂,甚至内斗不断,夺下陇右地区以后,还可以找机会收复那里,至少可以让那里成为大中的藩属地区,解决那里的边患。

    还有残辽地区。

    与历史上不同,因为耶律大石被李衍捉了扔到了中南半岛,以至于原本应该被耶律大石一统的西辽,现在仍处于四分五裂的情况——其东部是北辽残部,中部是大黄室韦、敌剌、王纪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达剌乖、达密里、密儿纪、合主、乌古里、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纠而毕等等一大堆大小不一的部落,而西部是高昌回鹘王国、东喀喇汗王朝、西喀喇汗王朝和花剌子模国以及康里部,这些势力相互厮杀争霸,极度混乱。

    因此,这里大中也是有机会整合令其变成大中的领土的。

    换而言之,只要大中能拿下陇右地区,那大中的扩张空间将大大加深。

    至于以前王朝所面临的离中原地区太远的地区鞭长莫及的问题,在已经研发出来了火车的大中王朝这里,已经不是问题,至少不是不能解决的问题。

    当然了,大中之所以出兵陇右,主要还是为了削弱西夏,以便将来找机会一举灭掉西夏永绝后患,再加上,现在攻取陇右地区并不费力,至少是最省力的时候。

    所以,大中朝廷才不顾定西军师老兵疲,让张宪率领十万大军兵出陇右。

    张宪率兵西进,第一站就是已经被西夏占据了的西宁。

    当初,中夏结盟的时候,西宁还在宋王朝的控制之下并没有被西夏所占,所以,西宁这里并不属于西夏的领土,至少大中没有承认西宁是西夏的。

    而现如今,大中王朝灭掉宋王朝,接收了宋王朝的一切,成为中原王朝的正统,强说原本属于宋王朝的西宁是自己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事实上,大中用的也是这个借口。

    在中军出兵之前,西夏根本就没想过,大中刚刚收复川陕线,甚至还没等完全



第八百二十二章 谴责(求订阅!)
    …

    在李察哥的讲述下,李乾顺等人知道了,西宁那一战,他们西夏在西宁城的守军,是被郭浩所率领的一万骑兵奇袭了,并抢了城门杀入城中,可并不是说,他们西夏的军队就一点反抗都没有,相反,他们西夏的军队在第一时间组织巷战,甚至还组织了一支由一万勇士组成的骑兵,企图将郭浩他们打出西宁城去。

    然而——

    郭浩的奇袭部队中,有三千人装备了火枪!

    这三千人以火枪和轰天雷为主要攻击手段,以简易的没良心炮和简易的飞天神雷为压制武器,离近了以后,就与西夏勇士拼刺刀。

    这三千火枪兵的这种攻击方式,几乎是所向披靡。

    另外,郭浩亲率七千骑兵攻打那些这三千火枪兵无法攻打的地方,并为这三千火枪兵提供弹药支持。

    结果,拥有三四万军士,拥有三四万敢战无畏军士的西宁城,就硬生生的被郭浩给夺去了。

    讲述完西宁之战的经过之后,李察哥看着李乾顺手上的火枪,又道:“这火枪,射程比弓弩远,威力比弓弩大,关键是,其破甲能力太强了,连铁鹞子身上的重甲都防不住它,而离近了以后,它还可以当作长枪使用,装备上它的中军,根本就不是咱们夏军能敌得过的,这就是我为甚么不同意跟中军开战的原因。”

    李乾顺有些不信,道:“这火枪这么厉害”

    李察哥很郑重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有可能比我说的还要厉害,中军应该也是才装备上火枪不久,还在摸索火枪的战法,等中军完全掌握了火枪的战法,我想,这世间应该没有任何军队能战胜中军。”

    听了李察哥此言,李乾顺的瞳孔就是一缩!

    沉默了一会之后,李乾顺的眼珠动了动,然后看向李察哥,问道:“这火枪上只有一块木头、一根铁管以及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造价应该不高吧”

    李察哥知道李乾顺想说的是甚么。

    说实话,李察哥并不想打击李乾顺,可这事根本瞒不了,所以,李察哥只能直说道:“应该不高,但……咱们大夏仿制不了。”

    李乾顺不解道:“为甚么仿制不了”

    李察哥道:“我找咱们大夏的匠人们问过了,他们说,这木托不难造,就是那个看似复杂的打火装置,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他们也有把握仿制出来,最大的难题出在这枪管上。”

    顿了顿,李察哥接着说道:“首先,造这枪管的材料,咱们大夏就没有,匠人们说,这枪管所用之精铁,是他们生平仅见,不仅是坚硬,还抗高温,并且有很强的轫性,这种精铁一定是用特殊方法炼出来的,咱们大夏不经过多年摸索,是绝难炼出这种精铁的。”

    李察哥从李乾顺手下接过火枪,然后将枪管对着他自己,同时又道:“材料还仅仅是一方面,匠人们说,如果真练不出这种精铁,也可以勉强用普通的铁,其结果无非是枪管常常承受不住火药的高温炸开伤到自己。咱们真正仿制不了这火枪的原因还是在技术上,匠人们说,这枪管并不是铸的,也不是铁包法锻造的,而是硬生生的钻出来的,匠人们说,这需要极高的精准度,否则根本不可能钻出来这个笔直的深孔,匠人们还说,就是最顶尖的匠人,钻这样的深孔,都未必能有一成的成功率,最关键的还是耗时太久了,要钻出一根这样的枪管,有可能要钻几十天。”

    说到这里,李察哥将火枪拿到油灯旁,然后指着里面看得不是太清楚的膛线跟李乾顺等人又道:“看到没有,在这细细的孔洞里其实还另有乾坤,这是一圈又一圈的细线,匠人们分开过一根枪管,然后看到,这些细线是刻在枪管内壁上的



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吞小(求订阅!)
    感谢“黎洛gl”大佬的五百元打赏!

    说心里话,本想为大佬您加更一章来着,可这书到了收官阶段,所需要查阅的资料实在是太多了,古今中外全都有,以至于写作难度大大加大,进而真是没法给您加更了,所以,我只能祝福一下您,感谢您的慷慨打赏。

    祝您:身体健康,家庭美满,事业有成,快乐吉祥,好人一生平安!

    …

    谴责:严肃申斥。指对荒谬言行或错误政策进行严厉责备,带有庄重色彩。意思是指,斥责、责备。

    这“谴责”看似是在严肃反抗,实际则却是一种无奈,深深的无奈,弱者对于强者蛮不讲理而表现出来的深深的无奈!

    不过——

    李乾顺也是少有的名君,自然不可能真的就此束手待毙。

    很快,李乾顺就开始让人给大金、北辽、吐蕃四王系、高昌回鹘王国、喀喇汗王国(葱岭西回鹘)、塔塔儿、泰赤乌、蔑儿乞、乃蛮、克烈、汪古部、以尼伦和迭列斤两大部落组成的蒙兀王国,甚至就连大黄室韦、敌剌、王纪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达剌乖、达密里、密儿纪、合主、乌古里、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纠而毕等小部落,全都送去消息,说西夏要与他们组成联盟,共同抵御大中北侵,并且,李乾顺在信中着重的指出了,李衍将国都从东京迁到燕京,为得就是他们这些草原王国和部族,如果他们这些草原王国和部族不能联合到一起,将来一定会被大中各个击破,另外,李乾顺着重说了,他们西夏不会当这个联盟的盟主——李乾顺清楚的知道,想将这些矛盾重重甚至是不死不休的草原王国和部族联合到一起,比登天还难,尤其是在他们中没有一个霸主的情况下,而且,李乾顺很有自知之明,知道他们西夏不可能当这个霸主,但凡他有那么一丁点霸主的心思,此事也绝无半点成功的可能。

    信全都送出去了以后,李乾顺看向东北方向喃喃地说道:“如果大金不被大中击败,兴许还能一统草原,成为这个盟主,现在……谁还能领导我们抵御大中对外扩张的野心”

    东北、草原、大漠、漠北、西南、西域,这些草原王国和部族,不仅遥远,而且繁多,所在之地,又大多环境恶劣,至少是所通往之路环境恶劣。

    因此,李乾顺想要跟这些草原王国和部族联盟,哪怕只是取得联系,也不是短时间能办到的事。
1...364365366367368...3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