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梁山庄园主之称霸天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玉苍闲人

    “后来呢小官人,后来呢”

    “后来啊,就没有后来了,这对恩爱夫妻只能隔塔相思,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终老一生。”

    古浩天有心作弄潘金莲,故意把故事讲成悲剧,他知道只有悲剧才能把爱情烘托的感人和伟大。

    &




第七十七章 穿越的足球
    连日来读书作文,不觉到了六月中旬。 古浩天想到前次招的新兵差不多也一个月了,便叫过卞祥等人前去看看。

    刚刚到了前山兵营,却听得里头喊声震天,几人进去一看,只见里三圈外三圈围着一大群人,原来是李逵和焦挺两人赤着膊在里头摔跤,马勥在一边当裁判。

    焦挺如今正在新兵营训练,马勥和李逵知道古浩天要他俩任新建步兵三营,即刀盾营的正副营长,反正手下暂时也没有兵可带,便天天一起泡在新兵营,一则想与新兵混混熟,联系一下感情便于日后带兵,二则却存了通过观察找一些好苗子的心思。

    此时正是训练之余,金岭来的新兵都知道焦挺相扑功夫了得,也不知谁带头起哄,要李逵和焦挺比试一番。这两个精力没处发泄的家伙,谁也不服输,立马下场斗了起来。

    却见两人都身高马大,便如两头公牛一般顶在场子中间,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呐喊声中,进退攻防。但焦挺毕竟出生于相扑世家,那怕李逵在力气上胜过一筹,在技巧上却是大有不如。两人斗了十余个回合,李逵便被焦挺寻机摔了一跤,众人轰然喝彩。

    “焦挺哥哥咋恁高明的相扑手段,来来,再来一场。”李逵却不服输,爬起来又要再来一局。

    “铁牛兄弟,且歇一会,那焦挺兄弟可是家传的相扑手艺,你一时怎赢得了他。”

    古浩天在人群后开口制止了两人,这时大伙才注意到古浩天他们的到来。

    “难怪焦挺哥哥这般了的,原来是家传,俺却白白吃亏了。”李逵听了嚷嚷两句,也息了再斗的心思。

    看着围在一边意犹未尽的人们,古浩天心想梁山兵营的业余生活太匮乏了,得想办法搞一些活动让他们调剂一下,不然这些精力旺盛的家伙憋出问题来,到时就麻烦了。于是他又想起前次想到的足球运动,他对足球虽不是十分在行,但前世上大学时好歹也是班足球队的队员,对该运动的规则和一些粗浅的打法还是懂得。如今他刚好相对空闲,不如乘机推广足球,正好学习健身两不误。

    周朝的蹴鞠运动已经十分发达,而蹴鞠正是足球的鼻祖,两项运动有相通之处,便于足球的推广。

    当下蹴鞠主要有两种玩法,一种是“白打”,另一种是“筑球”,跟现代足球一样绝对不允许用手。

    “白打”有点类似于花样足球,不设球门,两个球队分别派出同样数目的球员,在场中轮流表演,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而球不落地,技高者胜。

    “筑球”更强调对抗性。球场中间会竖起一个大球门,网中留尺许见方的网眼,叫作“风流眼”。比赛双方立于两侧,手不准触球,球不得落地,以球射过“风流眼”,且落地为一筹,进球多为胜,每场比赛还设有“都部署校正”“社司”,即正副裁判员。不过以古浩天看来这倒更像现代的排球,只不过是不能用手而已。

    令古浩天十分惊讶的是,这时代的蹴鞠竟然是空心充气的,整个外观与现代足球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倒让他省得操心。

    当日他就在书房里,把后世足球的规则、技战术,细细的回忆一遍,用笔把其罗列了出来,技战术反而简单,说白了本也没什么固定模式,想怎么踢就怎么踢。规则就比较麻烦,像场地、人数、时间、用球、裁判之类得都还讲的清楚,越位也勉强能说的明白,但到了犯规行为、任意球、点球、界外球、角球等等就有些乱了。但古浩天也不管了,反正这个时代他是足球的创始人,他怎么定就怎么踢,大不了以后慢慢完善。

    随后他便带着卞祥到亲卫营选人,他准备在这里先搞试点,成型了再推广。攻打卧虎庄之后,亲卫营扩大到了一百三十余人,除了古波的小队归建外,又从各营招入了二十余个在战斗里表现优秀的队员,像秦升、阮水生都进入了亲卫营,而且当上了班长。亲卫营是山上的第一营,这大伙都明白,能进入亲卫营便意味着前途无量,而古浩天也毫不掩饰这个意图,他就是要把亲卫营作为自己的黄浦军校,打造忠于自己的队伍。

    古浩天把会蹴鞠和身体强壮作为选人的条件,最后选了三十六人,然后请基建处帮忙打造了球门,平整了场地,他便自任教练,每天训练之余便进场练球。

    训练场之中突然出现了怎么个奇怪的场所,小官人又亲自带头训练,山上各营都十分新奇,纷纷过来围观。而古浩天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便不厌其烦为大伙讲解这种运动和各种规则,以及锻炼的效果,把大伙的好奇心吊的高高的。

    还别说,有了蹴鞠的基础,这时代的人,球感特别的好,几天训练下来,适应了规则之后,便踢的像模像样了。这日傍晚,古浩天组织了一场对抗赛,卞祥带一队,古波带一队,自己充当裁判。事先得到风声的各营,一早便把赛场围的密密的,一心想看看这个甚么“足球”到底妙在何处。

    随着古浩天的竹哨声响。双方队员入场,卞祥一方穿白的,古波一方穿黑的,都是短袖短裤,后背贴着号码,光这别具一格的服装就引的场边一阵惊叹。

    卞祥自己坐镇中场,让阮水生冲在前面,而古波也机灵,他知道自己这方硬撼不过卞祥,却与秦升组成双前锋,希望以快破稳。

    比赛一开始,双方就拼抢起来,由于技术粗糙,造成肢体对抗十分激烈,而古浩天却有意纵容,若非大的动作他也不吹哨,一时场上刀光剑影、杀气腾腾。而场外的正喜欢这种激烈的场面,纷纷为相识的加油助威,呐喊声震耳欲聋。

    此时场上秦升抢的皮球,只见他与古波对一个眼神,便带球往左路突去,这家伙脚法真实不错,只见他连着过了两道防线,眼看



第七十八章 军器作坊(上)
    护卫队的足球运动古浩天只把他们引进了门,就让他们自己玩去了,他又回归了原先的生活轨迹,每日里读读书作作文,偶尔调戏一下他的莲儿,日子过得优哉优哉。

    这日古浩天正在作一篇试策,突见僮仆来报,杜迁和汤隆求见。他突然想到,应该是兵器作坊出成品了,最近他一直闭关读书,倒也不曾到那作坊去看一看,便放下手头之事,随着去了前院。

    杜迁和汤隆已坐在客厅里喝茶,一旁的几案上放着几把用布包着的兵器。

    “可是作坊里出了成品”古浩天一进门就兴奋的问到。

    “正是,现已带来,请小官人过目。”两人起身回道。

    说着,汤隆把几案上的一个布包打开,取出一把刀来。古浩天接过一看,发现样式与前番在卧虎庄得到的刀基本相似,但明显比其精细,形状与后世八路军的鬼头刀差不多,刀长约一米,刀刃宽大锋利,刀柄带有防止被敌人兵器伤害的护手,是一把刀柄带环的环首刀。他拿起来挥舞一下,觉得一般士兵使用会略沉了一些。

    “不错,此刀何名”古浩天问道。

    “这便是当下军伍中常用的刀,唤做‘手刀’。”汤隆回道。

    “只是略觉沉了一些,若能打制的再轻一些,用起来会更顺手。”

    “小官人有所不知,打制成这等成色在当下的军伍中,已是第一等了,若再费时去淬炼,更加耗时耗料。”

    汤隆本以为这刀作为军士兵器在当下已是最好的了,不想小官人还不满意。

    “哦,这样一把刀要耗多少工时”说实话对这些古浩天真的一窍不通。

    “不计用料,这样一把刀一个好工匠,也得花五、六天时间,才能打好。”

    “竟这么费时啊!”

    古浩天心里默算一下,便以五天打一把刀为准,他的作坊里成熟的工匠也就十余人,那么一个月最多也就能打制六十余把刀,如果要大规模装备,那要等牛年马月,况且还有兵甲等急需用品要打制,想到这里他有些急了。

    “且带我到作坊去看看。”

    作坊成立之后,他还没到实地去看过,今日正好借机去看一下。

    军器作坊建在东北侧山腰的一条溪流边,建于此处一个是用水方便,二则其排出的废气,无论冬夏都不会对山上造成污染,另外一点就是古浩天有利用水能打铁的想法,专门有过交待。

    在一片“叮叮当当”的吵杂声中,汤隆领着古浩天在作坊里转了一圈,古浩天觉得与自己后世从各种途径了解到的民间打铁铺也没什么大的不同,最直观的感觉有两个,一是风箱好像不是活塞式的,二是燃料用的不是煤而是木炭,煤的热值比木炭的热值大而且便宜,难道这个时代没有煤,而其映像里原北宋时期煤应该广泛使用才是。

    “燃料为何用木炭而不用煤”古浩天疑惑的问。

    “甚是煤”汤隆不解的看着古浩天。

    “便是石炭。”古浩天突然想到,这时代煤叫做石炭。

    “小官人有所不知,石炭火力虽比木炭猛的多,但炼出来的铁很脆,不能打制兵器甲胄,不然谁还用恁贵的木炭。”汤隆是打铁世家,知道的比较清楚。

    此时,古浩天猛然想起,后世在网络上曾经看过一篇文章,煤的含硫量很高,用煤炼铁会含硫过高,而硫会造成热脆,故此炼制出来的钢铁不能锻打。不过他也在这篇文章里看到解决办法,便是把煤炼成焦炭,而那里介绍的炼焦法,好像也简单,只是会污染空气,但在还是农耕文明的大周朝,这一点污染他相信大自然还是能对付的。

    在军器作坊里呆了一会之后,古浩天便离开了,虽然对打铁的技艺不懂,但如何提高作坊的效率他心里已基本有数。

    当天古浩天便把那炼焦法细细的写了出来,又画了一张活塞式风箱的草图,想了一下,又提笔写了几条管理办法。

    当晚在中华堂的会议室里,古浩天请了闻焕章,招集后勤处、基建处、民政处、商务处相关人员讨论军器作坊的改造和管理事宜。会上,古浩天把炼焦法和活塞式风箱向大家作了介绍,大家大为惊奇,焦炭的作用尚不得知,但活塞式风箱的草图简单明了,大家一看就知道这东西比当下的“木扇”好的多了,汤隆和沙铜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宗旺哥哥基建处工匠最多,这风箱可制的出来”汤隆盯着陶宗旺着急的问。

    “照这图来看,应是没甚难的。”

    “那赶紧帮俺给做几个,兄弟这里先谢过了。”汤隆一听可以制造,更加急切。

    “汤隆处长无须焦急,这风箱既有图样,便不是难事,倒是那炼焦之事却是事关作坊的长远,依小官人的方法,多试几次应该会成,但会排出许多废气,放在山上似是不妥,得找一个稳妥之处才是。”闻焕章自然看的出孰轻孰重。

    “这焦炭若能炼成,便是当世稀罕之物,其窑址须置于我们梁山看管得着的地方,且要方便运输,我以为李家道口和石碣村最为合适。”

    &nbs



第七十九章 军器作坊(下)
    古浩天关于军器作坊管理制度的讲话,给沙铜很大的震动,会议结束之后,他一路思考到了家里,然后招来二个儿子沙大金、沙二银一起商议。

    沙大金的腿伤经过高大夫的治疗已经无碍,如今与父亲二弟一起在作坊里干活,老三沙三铁不耐匠人的枯燥生活,老早就到护卫队报到去了。

    父子三人商议一会,觉得应尽早把小官人的意思给大家知道,不说有那么多的好处,就冲小官人对他们家天大的恩情,就是白做活也是应该的。

    当下两兄弟便分头出去叫人,过一会,便来了七个人,正是金岭镇一起过来的七户匠人家主使之人。这七家匠户都是官营出来的,手艺较好,也是当前军器作坊里的骨干。此刻他们坐在一起,对沙家为何连夜招他们过来十分困惑。

    “各位,老汉连夜把大伙招过来,实在有些冒昧,只是有些事关系到大伙今后的生计,才不得已这么做。到梁山庄园也有一些时日了,小官人对咱们如何,大伙心里都清楚,想想金岭镇担惊受怕、遭人欺辱的日子,有时老汉我都觉得如今的日子便在梦里一般。”

    沙铜如今是这伙匠人的头,但突然发的这一通感慨,却让其了几人心头不安起来,心想莫非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小官人对他们不满,刚刚过上的好日子又要有变故不成。

    “就在方才小官人召集众人商议作坊的事情,老汉有幸参与了,小官人在期间说了作坊日后做事的一些规矩,却是与各位日后的生计、身份紧紧关联。”

    于是沙铜把古浩天所规定的五条制度,以及萧让所分析的,自己父子所想到的一一讲了出来。

    这些匠人听了也是愣了一下,这些规定与他们以前在官营时的做法完全不同。时下匠人地位低下,很多地方甚至用犯人来做匠人,这新规定不但给匠人奖赏,甚至还给身份地位,这他们怎么想的到。可是要他们拿出看家本领教于大家,心里又有些不舍,这些都是他们赖于生存的本领,一旦大家都会了,那以后不就没有优势了吗。

    沙铜见大家都沉默不语,也知道他们所思所想,他心里感慨,自己开始又何尝不是这么想的,与山上的那些能人相比,他们这些人终究还是目光短浅啊。

    “还是萧处长讲的在理啊!我们这些人现下虽然各自都有一些技艺,但是庄园里不会长久只有我们这些人的,将来也许会有更有本事的人过来,就说现有的匠人中,打造兵器谁人又比的过汤隆主事,只怕过一些时日我们这些手艺便不当用了,那时谁还看重我们这些不识事理之人,那些个奖赏、荣耀只怕是与我们这些人没甚关系了。”

    “老汉我已经想定了,明日便请民政处的人,把我家制造兵器的一点心得写下来交出去,各位自便吧。”

    “老哥说得恁通透,我等若是再不明白,还有甚脸面在这庄园里过生活,我家是做甲胄的,明日老哥若请那民政处的人来,也请把我的心得一并写了。”

    沙铜一讲完,一个五十余岁的匠人就开口表态。

    “俺家是做弓箭的专长,……”

    “俺家祖上传有做唐刀的技艺,……”

    ……

    随后其他几家工匠也跟着开口表态。

    便在沙铜与金岭镇的几家工匠商议之时,陶宗旺也召集一些工匠,讲了类似的话,军器作坊的匠人很大一部分都是基建处选拔过去的,如今古浩天又叫他选拔一批高明的匠人进驻作坊,所以他这个老领导要把一些利害对大家说清楚,也算是对他们的关心。

    次日,杜迁、汤隆、沙铜召集全作坊的工匠,宣布了相关规定,并且按工序对现有匠人进行分工,各工序由匠人自己推举出工头,检验员却专门指派。

    过两日,基建处选拔的技术小组进驻了作坊,还带来了活塞式风箱样品,众人安装好试了一下,效果果然比原先好出许多。

    技术小组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研究水力驱动。水力驱动风箱的方法,在这一时代本来就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做起来没什么难题。现在要攻坚的却是水力锻压设备,其实水力风箱已经使用了立轴、鼓轮、曲柄、连杆、卧轴等技术,锻压无非也就是通过水力带动锻锤上下运动,原理上与水力风箱有相似之处。

    对于水力的运用,古浩天是不担心的,他相信重赏之下,以中国人的聪慧,隔些时日必能研制成功。而此刻他正在翻看汤隆呈过来的各种创先技术资料。有关工匠把自己一些独有的技艺写成资料,报到了后勤处,后勤处根据其作用大小分成几等,报到了古浩天这里最后审定。其实对这些技艺的作用,古浩天也是门外汉,他也只是例行公事而已,然而就在他要草草结束时,却突然眼睛一亮,他从最后几张纸里看到了“唐刀”两字。
1...2425262728...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