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蠢蠢凡愚QD

    哦!

    李宪明白了,这是去见公婆啊!

    想必是那天被自己在树林里抓住了,高明那小子回去跟家里面说了。这倒是个好事,李洁和高明两人从小的同学,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马。

    但是高家在林场里算是大户,李家就差的远。所以高明家里一直不太同意两人搞对象。两个人偷偷摸摸处了两年了,也是难为了这对小鸳鸯。

    这年头一般没有确定关系,男方是不会让女方登门的。今天李洁既然要去高明家,怕是事情有了眉目。

    李宪心里替她高兴,叮嘱了一番注意规矩,去了之后勤快点之类的废话后,桌上的电话又响了起来。

    他直接拿起了话筒。

    电话那面是一个陌生的声音,先是介绍了自己的身份,然后便直截了当的说了目的。

    电话那面的人叫孙大志,是干休所老孙头的儿子。这次趁着国庆节放假来探望老爷子,得知李宪屯了批铝锭,想要谈一谈收购。

    听到这个要求,李宪心中一凛。

    他没有回答对方卖不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孙哥,请问你要这批铝锭做什么用”

    “啊……是这样的。我有个朋友,在冰城开了一家注塑厂。但是效益不太好,现在想做一些铝制的餐具打打销路……”

    听着电话那边有些吞吐的回答,李宪心里冷笑连连。

    上坟烧报纸——你糊弄鬼呢

    还特么注塑厂,注塑厂能做餐具不假,可是用铝做出来的餐具老百姓会买

    这个看似天衣无缝的说辞,在李宪看来漏洞百出。那么往深了想,可能性就只剩下一个了——这人和自己一样,预估或者是已经知道了了铝锭肯定会涨价!

    而从对方扯谎忽悠自己的情况来看,很可能是第二种。

    现在虽然十四大还没有召开,但是南方一些对政策敏感或者是游走在权力中心的人已经知道了许多内部消息,开始着手准备。以便在春风来时,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分取一杯羹。

    这个孙大志在李宪看来虽然不太符合第二种的情况,但是这些官宦子弟的路子说不准通往哪里。

    这更加坚定了他这批铝锭会成为自己原始积累的想法。

    “对不起啊孙哥,铝锭我现在不能卖。”他果断的回绝了过去。

    对方不太死心,可能是知道了铝锭六万块钱的收购价,直接给了一个自认为李宪无法拒绝的价格:“等等老弟,我那哥们是真




第54章:怀璧之灾
    从有人要高价收购铝锭这件事情上,郑唯实有自己的判断。他现在开始有点儿相信,李宪的这批铝锭有很大几率可以赚钱了。但是对于李宪说的要变天,他是不信的。

    老头在体制内工作了一辈子,几乎经历了从建国后道现在的所有国家大事。

    光说经济层面,关于国家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的变化就经历了四五次,几乎每十年就提出个新目标。但是在他看来,不论怎么变,中华的经济都脱离不了根本,新瓶装旧酒本质从来没变过。

    所以对于李宪的“变天论”,老爷子嗤之以鼻:“你可拉倒吧,从建国时候开始的计划经济,到后来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再到现在的计划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哪一次不是吵吵的比雷响,可是哪一次动了根本

    你小子,倒腾你的铝锭就消停的倒腾,少在这放大炮危言耸听。我还真就告诉你,我看老孙家那小子给你七万块钱的价格不低,政策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还不如稳妥点儿,现在出手赚点儿钱算逑。”

    说着,一把夺回了李宪手里的大茶缸子。

    人老了,经历了一辈子的动荡,就算是再开明,对于变化都是抵触的。

    看着郑唯实发起的无名火,李宪摊了摊手,颇为无奈。

    不过他也不指着老头相信自己,时间会证明一切。

    他抬头看了看已经卷积起乌云的天空,和那些急匆匆绕着圈乱飞,想要在大雨之中寻找安身之处的飞虫,心中思绪万千。

    还有几天的功夫,十四大就要到了吧

    ……

    就在李宪看着暴风雨将至的天空出神,做着自己的铝锭大涨特涨,一夜暴富的同时,孙大志也正在计划着靠铝锭发财的事情。

    一个月之前,他接到了一个南方某地乡镇企业老总的到访。对方说目前华西等地的乡镇企业因为生产所需,对铝,钢,铜,铁等生产原材料紧缺。想从冰城这里私下里收购一部分,发回去解燃眉之急。

    不过虽然冰城治下的许多工业企业,近几年因为三角债和其他的一些原因效益不是很好。但是生产所需对原材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就算孙大志在工业局工作,看似是正管,但其实也没办法弄到多少。

    龙江省虽然有炼化厂和各式矿场,但是在现在这个计划经济的时代,都是有多少需求就有多少生产。想要原材,就只能在当地的那些企业身上下功夫。

    原本孙大志不想办这种麻烦事儿,可是酒局之中,那个刘姓总经理承诺孙大志每吨原材按按照目前的市价提两成,且有多少要多少。

    这个利润,让孙大志无法拒绝。

    这一个月内,他前前后后东拼西凑搞了近一百多吨的原材,发给了那个刘姓老总。在这笔只是倒倒手的生意之中,足足赚了四万多块。

    而就在他十月一回来之前,得到了那个刘总的电话,说是目前着重需要铝材。现在普通铝材的市场价是两千七百多一吨,这个刘总给出的收购价竟然达到了三千五。而对于铝材质之色纯度最高的标准铝,更是给出了四千块一吨的天价!

    所以,当得知干休所的仓房之中竟然有二十多吨标准铝铝锭之时,孙大志简直就像看到了厚厚的一沓人民币一般。这一倒手出去,可就是两万多块啊!

    当即,他就迫不及待的联系了这批铝锭的主人。

    原以为能把东西放在干休所里,李宪也是哪个干部的子弟。所以他直接给出了一半的利润。在省会冰城工作,他有自己的优越感,认为这个价格对方肯定会欣然接受。

    但是没成想对方竟然拒绝了!

    这本就让孙大志不悦。

    在收购失败之后他一打听,得知李宪什么也不是就是一个租了干休所旅店做装修生意的林技校林业省之后,他更是连憋气带窝火,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这小子什么背景都没有,还给他个屁的七万块!

    随便在林业局找点关系把这批铝锭吃下来,然后给点儿成本钱,他还能咋地

    至于自己家老爷子说那小子和郑唯实的关系不错

    又不是沾亲带故的关系,孙大志就不信,郑唯实一个退下来的处长,还能拼了死命的帮!

    打定了这个主意,他立刻穿上了外衣,走出了干休所的旅馆。

    来到大院之中,见天马上便要下雨了,他嘟囔了一句,见到大院里一个小年轻正蹲在墙角,打量了对方穿着和年龄不像是干部家属,便走了过去。

    “哎,你们这有没有雨伞”

    李宪正在抬头望天,冷不防被一个不太客气的声音打算思绪,他有点儿不爽。也没打理,直接指了指活动室。

    &n



第55章:有钱无势被人欺
    王林和最近的身体不太好。

    1953年,二十六岁的王林穿上军服参加了中华志愿军赴朝作战,虽然最后得胜而归,但是除了身上多了两个弹孔之外更是落下一身的病。

    以前年轻的时候还能咬牙硬挺,但是现在岁数大了,每到秋冬或变天身上的骨头缝就钻心的疼。

    昨天老爷子就浑身不舒服,一场大雨之后彻底下不来炕了。

    王林和生有两子一女,但是因为当初在朝时自己的命是徐朝阳父亲换回来的,所以对这个战友的遗孤视同己出,甚至比自己的亲生的还要上心。

    这么多年,徐朝阳从上学到参加工作都是老头一手照应。说句不好听的话,就算是徐朝阳的亲爹活着,怕是都做不到王林和这个程度。

    但是事实证明老头也没白费心,昨天一场大雨,知道天气变潮老爷子肯定犯病,徐朝阳一大早就赶到了干休所伺候。

    看着给自己削苹果的徐朝阳,老爷子叹了口气,“朝阳啊,好容易放假多在家里陪陪娟子和孩子,一会儿就回吧。”

    “那咋成”徐朝阳将削好的苹果切了细条放到了老人手边,笑道:“大姐他们都不在局里。你身边就我一个,我咋能不管”

    王林和摆了摆手,很显然不太想提到那几个子女,转而问到了工作上面:“最近局里怎么样”

    说起这个,徐朝阳的脸色有些不好看。

    “就那样吧。前段日子去省里开会,整个集团上半年账面盈利将近六个亿。但是到头来,森工反倒还欠了银行七千多万。

    整个上半年的营收,都被那些乱七八糟的债务吃了进去。说是整个森工集团没收回来的债家竟然有二十多个亿,而外面欠着其他单位的,合计起来也有十几个亿。

    几十家单位的债务纠缠到一起,谁也不想还,谁也不敢还。但是省里要发展要建设,业务还得继续做,只能干瞪眼看着债务越滚越大越滚越乱。

    嘿、我也是前几天才知道,集团整个一到六月份的员工开支,都是银行贷款维持的。

    前两天省里开会,让下面各个林业局抓效益,争取通过采伐期将这四多个亿的窟窿堵上。可是哪有那么简单他们以为光是省里有笔烂债,殊不知局里现在也是一样,h县里市里的兄弟单位掰扯不清楚那一笔笔的烂账。

    采伐期是能出效益,可是要说效益,年年就那点儿效益,养着下面十几个林几万口子人尚且没有富余,使啥帮着他们堵窟窿”

    听到目前林业局的状况,王林和蹙起了眉头,挣扎着从床上起了身。

    目前局里主要靠木材产业支撑,产业结构单一,除了采伐期外基本没有什么其他的进项。现在更是被乱七八糟的债务缠住,开不得源节不得流。任谁看,都是一潭毫无生机的死水。

    可是刚想到这里,王林和突然一拍脑袋——一个呲着口大白牙的脸庞,如东胜神洲那块灵石崩裂一般,跳到了他的脑海里。

    “前一段时间林技校分配的时候的,我让你把一个叫李宪的小子分配先压下来的事儿,你还记得不”

    徐朝阳一愣,“我记得啊。咋”

    “就是那天给你送信的那个小子。这小子是个奇人,那天关于林区木质电线杆隐患的信就是他写的。不光是这样,这小子脑子灵的很……”

    王林和默默叨叨的,将李宪的光荣事迹念叨了一遍,却是把徐朝阳弄的一头雾水,“什么送信不是您送到传达室的吗我还想着,您都到了局里怎么还通过传达室给我送信呢。”

    “啊”听他这么说,王林和是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当时明明让李宪那臭小子亲自把信送到手的啊……

    正当他挣扎着起身,想要亲自去把李宪找过



第56章:都是套路
    看到李宪满身都是泥水的狼狈模样,再看到联防队的人脚下的铝锭,郑唯实立刻就感到事情不对!

    今早上,老孙头不知道在哪里弄了几根鱼竿,非要拉着他和吴胜利等人去钓鱼。李宪在干休所里守着,他就没多想。

    可是现在,看到眼前这景象,再看到院子里的孙大志,他心里一片澄明。

    李宪的那句口头禅怎么说的来着

    这,都他妈是套路!

    老吴就没想那么多了,只是见李宪被人欺负,直接抄起了鱼竿,也不管那边儿还连着鱼线,劈头盖脸的就抽向了那两个联防队员。

    “草你们姥姥!谁他妈牵的头给老子滚出来!”

    赶跑了联防队的人,老吴将鱼竿一横,怒目金刚一般站到了李宪身前。

    老吴和干休所里其他人不一样。其他的老干部之所以在这,一方面是因为这的医疗条件和环境不错,再有也大部分是儿女不在身边,无法照应的。

    可是老吴是纯粹的孤寡老人。

    年轻的时候就丧了偶不说,在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工作的独子吴天明,六年之前也因公殉职。

    李宪在干休所的这段日子,没事儿就哄着老头玩儿,帮他对付郑唯实。虽然嘴上没说啥,但是吴胜利心里却对他格外的亲近。

    现在见到李宪受了欺负,老吴是动了真火。

    郑唯实也动了真气,在老吴一套“横扫千军”之后。他放下了自行车,走到了李宪面前将他脸上的泥水擦了擦。也不说话,只是用哪古井不波的眼神盯住了孙大志。

    另一边,徐朝阳看着战战兢兢的刘全有,面带寒霜。

    “刘队长,我在问你,这是咋回事”

    刘全有死活也没想到会在今天遇到这位!

    面对徐朝阳的逼问,他哈腰道:“徐局长,我们这是在按照您的要求,对各单位进行防火期的火灾隐患排查。”

    这个理由在徐朝阳看来实在是太蹩脚了。

    确实,九月三十号,也就是正式进入防火期的前一天,他在局里召开了安全会,着重说了防火的事情。可是,林业局那么多的生产单位不去排查,偏偏找上了干休所

    而真正让他觉得对方这个谎话没说匀乎的一点是……今天,是十月六号。

    联防队后天才正式上班,现在这群家伙又是着装,又是将单位的稽查卡车动了出来,说是周全有打算用假期时间加班加点排查火灾隐患,徐朝阳要是信,那这个局长也就不用当了。

    这个蹩脚的借口让他直接气笑了,“刘全有啊刘全有,你当我是刚上任吗”

    刘全有敢说自己收了一千块钱过来帮兄弟平事儿的吗

    这要是说出来,自己这工作能不能保住可就另说了啊!

    面对徐朝阳的逼问,他只能擦着豆大的汗珠,低着头不看吭气儿。

    一旁的郑唯实见僵住了,终于将目光从后背都发毛的孙大志脸上移开,把矛头对准了老孙头:“老孙呐,你儿子昨天相中了小李子的那批铝锭,价格没谈拢。今天把你请出来使了个调虎离山,然后过来明抢。你们爷俩……还要不要脸”
1...1415161718...2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