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蠢蠢凡愚QD
郑唯实这话说的相当有技巧,现在刘全有被徐局长抓了个正着,肯定是脱不了干系。
他这么一说,等于是直接对主谋将军,将众人的注意力引到了孙孙家父子俩身上。
老孙头冤枉极了,“郑唯实,你说话要讲理!我哪知道这小兔崽子鼓动我出去钓鱼打的是这个心思!”
看到干休所里众人的目光都盯着自己,老孙头一狠心,抬手就照自己儿子的脑袋上抽去:“小兔崽子!什么手段你都敢用!我这张老脸都他妈让你丢净了!”
正在这时,一直在冷眼旁观的李宪却突然走到了老孙头的面前,一把拦住了他高高扬起,还没舍得落下的胳膊。
看了看缩着脖子的的孙大志,李宪是苦口婆心:“孙老,你的身体不好,虽然孙哥这件事做的是磕碜了点儿,但是您千万
第57章:毒鸡汤
王林和听着外面的喧嚣不能下地,早已经急的在炕上直挠头。
李宪一行人进了宿舍,他便赶紧询问到刚才事情的缘由。得知了来龙去脉之后老爷子颇为气愤,再三叮嘱徐朝阳一定要严肃处理,坚决不能再次发生。
可是李宪心里清楚,像今天这样的事情,绝对不是处理了哪一个人,或者是哪一个领导发话就能解决掉的。有人有关系横着走,没人没关系跪着活的社会风气,直到二十年后才有所缓解,可还或多或少的存在。
只是后来社会进步了,手机电脑和各种社交软件,以及国家对政府人员的素质一再严令,让一些人不敢明目张胆了而已。
家这边就是这个样子,没有关系想想干什么事情实在是太难了。
在回来之初,李宪也想过去其他的地区发展。去搞搞房地产,互联网什么的躺着赚钱。但是仔细的回想了一下这个时代的信息,和那些后来中华经济的弄潮儿的背景,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很多大人物回首往昔之时说什么那个时候如何如何艰苦,如何如何努力,都是带着主观意识对那段岁月的回放。但其实,其中绝大部分人之所以能在那个一切秩序都被颠覆,一切价值观都遭到质疑,一切底线都已经烟消云散的大环境中乘风而起,都掌握着同时代人无法掌握的资源。
比尔盖茨曾经一度自傲自己大学创业白手起家,为了工作坚持两三周在办公室里不出门,最终成为了世界首富。但是他从来不曾说过,在他创业做编程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已经担任了ibm的首席董事。而他人生之中第一笔大订单,就源自于ibm。
巴菲特在自传之中说他八岁就进了期货交易所,凭借天赋和自学成为了股市大亨。却从来没说过当时是他在国会当议员的父亲带着他去的,交易所的董事长亲子出来接待他们父子二人。
这是国外的。
国内,地产大佬任至强的父亲是辽省银行行长,后来做到了商业部副部长。任正飞的父亲倒是没什么,但他岳丈可是副省干部。柳传知的父亲在中华法律界名号响当当。薛蛮梓的父亲是统战部部长,王实的父亲王辉是柳洲铁路局局长,岳父是广省省委兼纪高官……
至于一向以理工男面世的小马,在其创业初期,他那个身为盐田港集团总经理的父亲是开着奔驰来给他做账的。马杰克一直说自己是草根,但是他家祖上和陈总的交情匪浅却是不争的事实。
结合这些,李宪得出了一个结论。
不是说有背景就能得到什么好处,也不是说这些超级企业大佬没什么才能和特别之处,但是从身世上面反映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一个强大的老爹或深厚的关系网,成功概率会更高。
更关键的是,有背景罩着,做大了,没人敢抢夺你的财富……就像自己现在这样。
以自己目前的背景和资本,进入那样一个竞技场之中,肯定不是存活到最后的一个。与其去南方送快递,还不如凭借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发展壮大来得实在。
所以对于李宪来说,自己所处的还真是个操蛋的时代。
一个……你明明知道它以后会变得很好,但是现在仍然困顿重重的时代。
看到李宪的情绪有些低落,王林和对他招了招手,将徐朝阳正式介绍了一遍。然后,便将话题引到了分配的事情上。
一旁的徐朝阳会意,立刻笑道:“小李啊,你的事情我听王叔说过了。以你的脑筋,在社会上胡混是浪费了。你工作现在还没落定,现在局里正准备搞活林副产业,多种经营局现在倒是缺人,你想不想去”
其实,多种经营局现在不缺人。但是就目前林业局的情况来说,林业作为主业已经没有什么上升拓展的空间。只能从林地资源的多种开发上榨取可能存在的更多的发展空间。
面对徐朝阳的招揽,李宪一
第58章:商业局之困
被安排到了商业局工作,李宪很开心。
他倒不是特别喜欢往体制里钻营,而是他清楚的知道,站在现在这个面临改革的风口之中,作为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自己进入到商业局,会带来多么大的益处。
自己在这个时代,最大的优势是大致知道一些历史事件。可是有的时候知道这些其实是没多大用处的,就好像是想生产一台汽车,就算拥有所有的技术图纸,但是没有生产设备,零配件供应商你也做不了。
所以能站在一定高度上,获取林业局商业产业的第一手信息,对于他的崛起大计来说就至关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要主动要求去商业局的原因所在。
当官李宪一点儿兴趣都没有,当官有什么好的。天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很多领导不到四十发际线就走到了后脖颈子上了。
他才不愿意操这份儿心,只想着靠着这份工作的便利,多找些发财的道道。
不过王林和和徐朝阳和不知道他的心思,在见他同意进局里工作,赢了和郑唯实赌约的王林和高兴坏了。
见老爷子高兴,徐朝阳对眼前这个有点儿跳脱的年轻人倒是也没那么大抵触了。当李宪说要去供销社买点儿熟食和好酒,款待众人的时候,他还特地叮嘱李宪去一趟商业局,将国庆节还在加班的王芷叶叫来,一起陪陪老爷子。
骑着摩托车,李宪奔赴了供销社。
供销社就像是个小型的超市,人们生活所需的基础商品都是在这里面供应。只不过就目前来讲,里面的商品还是很单一匮乏的。除了基本的烟酒糖茶,油米肉调之外,顶多就是卖些布匹胶鞋和手电雨衣等生活必须品。
想要买点儿什么高端的,不好意思——出门左拐有个胡同,那边儿凉快,去那边儿呆着。
还没到地方,刚看到供销社“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大牌子,李宪就被远处的一阵喧嚣给吸引住了。
林业局里没有太高的建筑,大道上也没有什么机动车的噪音,隔着两道街,那吵喊怒骂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见路边有人正指指点点的议论着,他立刻停下打听。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局里要把瓷砖厂转让,职工们听到了风声,害怕没地方活命,坚决反对前来商业局讨个说法。
“也不怪瓷砖厂那帮人不干,要是我们供销社被社长给承包了让职工都滚蛋,姑奶奶也跟他们干!”
听着路边好事者的议论,李宪挠了头;
瓷砖厂……敢情这事儿跟自己还有点儿关系
正在他想着杨宏山怎么会把事情办脱了的时候,便听到周围人一阵惊呼,“唉呀妈呀,商业局大门被这帮犊子给冲开了!这一上午都骂骂吵吵的,可别闹出什么事儿啊!”
“打电话报警!”
看着众人虽然嘴上喊着担心,但是却一脸巴不得出什么事儿的兴奋,李宪忙对周围人喊了一声,骑着摩托车便杀向了商业局。
他到的时候,几十号人已经蜂拥着冲破院大门,涌到了已经被落了锁的局办公楼门前不断拍打怒骂。
李宪的视力不错,一眼看到那带头的几个人,正是自己第一次去瓷砖厂时遇到的经销处的老职工。
办公楼里面的人还在努力试图说服。
二楼,一个开着的窗子里,一个拿着大喇叭的脑袋伸了出来,李宪定睛一看,正是王芷叶。
这姑娘此时可没有了之前的恬淡从容,看着下面马上就要破门而入的人群,用有些娇憨的声音大声喊道;“职工同志们不要激动!千万不要听信传言,这些天我们正在积极的为你们解决问题,希望你们保持克制!局里肯定会妥善的处理瓷砖厂的问题,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答复你麻痹!你们已经偷摸的把厂子卖给了杨宏山那个王八犊子,别以为我们不知道!”
“兄弟姐妹们,杨宏山那个王八操的就在里面呢,把他揪出来当面对质!”
“对!一个小姑娘崽子瞎比比个卵子让杨宏山出来当面对质!”
几个挑头的喊话,众人立刻响应。乱象之中,也不知道是谁捡了块砖头,直接就抛向了那扇敞开的窗子,李宪到了近前的时候,就听见二楼一声尖叫,一个大喇叭掉了下来。
这幅景象,可把他吓坏了。
情急之下,他立刻敞开了喉咙,大叫了一声:“警察来了!”
&nbs
第59章:我有办法
直到见外面的情况彻底稳定了之后,办公楼的大门才开了个缝,一个三十多岁,带着黑边方框眼睛的男人哆哆嗦嗦的探出了头。
听到身后的动静,李宪立刻回身问道,“王芷叶怎么样刚才有没有受伤”
“我没事。”他这么一问,门里传出了一个仍然有些颤抖的声音。
李宪顺着门缝一看,便见到七八个人已经聚集到了门口。
王芷叶正在众人中期期艾艾的看着自己,她的额头上起了个大包,但是看着似乎不是砸的,想必是刚才躲避砖头的时候撞到了哪里。
再往后,杨宏山也正铁青着脸色,对他点头示意。
李宪这才放下心来。
很明显,刚才他对职工们说的话,里面也听到了。杨宏山见他临危撑起了场面,便走了过来,低声说了几句。
事情和李宪想的差不多,瓷砖厂的职工虽然对私人承包有抵触,但是大多数人关心的重点是日后的工作问题。但是一些人别有用心,却想着在这件事上找便宜。
听完杨宏山简要的说明,他点了点头。
院子里,那几十个职工已经在推举代表。其中,销售处的那几个老人主动站了出来。
刚才就是这些人在引导鼓动着人们,要是谈判还是这些人谈,那事情可仍然解决不了。见到这个景象,李宪赶紧干预。以代表必须能体现厂里各个阶层的职工权益为由,让他们以部门和年龄的方式区分,选出信得过的人。
这一下,可是打乱了某些人的算计。
不大会儿的功夫,五个年龄不一,部门不同的人被乱哄哄的推了出来。见到职工们已经按照要求退到了院子里,民警们守在门口,并便安排这五人进了办公楼。
人少,目的和需求就明确,也更能说明白问题。
在民警的陪同下,商业局方面很快就弄明白了目前厂职工的情况。从谈话中得知,职工们的情况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虽然有很多的条件,但是大致可以说是想留在厂里工作的,厂子里有很多的夫妻职工,毕竟现在林业局情况不太好,如果没了工作,这些人的经济来源就断了。
另一种则复杂了一些。主要是以经销处,仓库管理处的一些老职工为主。这些人马上就要退休,想的是从厂子被买断这件事情里捞点儿好处。意思是这意思,可是对方还是口口声声的说以厂为家,不想离去。
得知了瓷砖厂的复杂情况,商业局的众人头疼了。
现在林业局各个生产单位都是冗员严重,本来结构就臃肿的可以,养了一大群吃干饭的。这些人现在根本没有地方安置,而之前在和杨宏山沟通承包事宜的时候,杨宏山唯一的要求,就是要辞退厂里一大部分干吃饭不干活的职工。
问题又回到了原点。
将几个职工代表送出去之后,见到事情不好办,商业局市场法规科的科长钱振业,也就是那个带着方框眼镜的男人,摆了摆手。
“瓷砖厂的职工情况太复杂了,这么搞绝对是要搞出大事的,依我看,这个承包还是算了吧。现在的瓷砖厂亏损也就亏损,但高低出不了大事儿不是”
他这么说,另外的几人也附和。
杨宏山气的不行,这件事情已经谈了快一个月了,现在遇到点儿问题不想着解决,反倒是找起了后悔药!
一旁,李宪正在看着王芷叶出神。
此时此刻他还真不是在看美女,刚才王芷叶慌乱之中躲避砖头,脑门正磕在了窗户套上,刚才没看出什么,现在已经起了个老大一个青包。
打眼一看,就跟独角兽是的。
原本,王芷叶对李宪在危难之时解了围心生感激。现在看到他憋着笑,不住的盯着自己又辣又疼的脑门看,心里着实恼怒。
“你总瞅
第60章:猛药
面对李宪的这个“工资机制解困论”,众人齐齐的一声嗨,表示了自己的失望。
他们还以为是什么好办法,从工资入手来激发职工积极性这种套路,局里早都试过了。
不说别的,就说瓷砖厂。
季度考核,年度考核,标兵评比,生产技能评比等手段用了不知凡几。
可是有用么
一开始还能趁着新鲜头起到点作用,但是过了那个劲儿,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子。
而且俗话说有奖有罚,可是在瓷砖厂里奖可以,罚是不行的。
同一个厂子里工作了几年十几年,职工之间不说铁板一块,但是也是小圈子连成片。其中部分人更是沾亲带故,厂里有什么对员工不利的决定,往往是整个车间甚至是整个厂子的人联合起来消极抵触。
法不责众,最后厂领导为了团结故,往往不了了之。
这些情况作为主管单位,商业局的人可是太知道了。所以当李宪说出用工资机制改变现状的时候,他们顿时没了兴趣。
杨宏山也苦笑,“李老弟啊,你就别逗老哥了。光靠着工资的变动,想让这群人积极起来那是不可能的。”
说着,他就给李宪数起了以往历次的工资制度和效果。
听着他的描述和一肚子苦水,李宪乐了,“我说的机制,跟你们原来的奖罚机制可不一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