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蠢蠢凡愚QD
之前他是不信的,通过这些日子的了解,他倒是得知其实三人犯得都不是什么大恶,都是小偷小摸的事情。而且根据张大功的反应,他们在厂子里倒是挺踏实。
所以李宪决定给他们一个机会。
“我最近弄到了一些原木批条,在林场那边。但是现在厂子里我脱不开身。”
办公室里,听到李宪这么说,徐兵和周勇齐齐一愣。
“大哥,你的意思是……让我们去!”徐兵激动了。
这年头能在林业局里搞到原木批条的,可都不是一般人。面前这个比自己还年轻的大哥,风轻云淡的说搞到了木材批条,让他重新在心里定位了李宪的背景。
这更加坚定了抱住大腿不放松的决心。
第86章:涨见识了
虽然时节是小雪,不过这一场雪下得可是着实不小。
在暖气烧的热烘烘的宿舍骑着被子睡了一宿,次日早上起来拉开窗帘,李宪就看到了一个由白色和绿色汇聚起来的世界。
屋顶,院子,近处几乎所有能看到的景象都覆盖了厚厚的一层白雪。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则是在白色之下难掩点点墨绿。
清晨第一道阳光的辉映之下,入眼处的雪花泛出阵阵璀璨的光华,似乎是加了一层薄薄的雾镜,如梦似幻。
虽然看过了无数次的雪景,但是此时的李宪仍然看得呆了。
直到被那纯粹的白色晃得眼睛微微刺痛,他才舍得把未在身上的杯子先开,穿上大裤衩,起床洗漱。
出了宿舍,他才知道昨晚的这场雪远远比自己想象的还大。
和出来义务帮着所里扫雪的老吴和老郑打了招呼,李宪就带着李洁出了门。
雪太大了,摩托车肯定是骑不了了。看到已经没了路眼的大道和自己身后那一长排的脚印。李宪感到今天上班之路简直不要太遥远。
他忽然想着……这要是弄两个哈士奇拉着雪橇,似乎也挺美好的。
想象那场面,两条伸着舌头喷着热气狂奔的哈士奇,带着雪橇上的自己,在这漫天白雪之中红尘作伴潇潇洒洒……
他马上停住了联想。
老子一个重生过来的,怎么会有这种没出息的想法!买车啊!买个车不就什么都解决了嘛!
一旁的李洁看着自己的二哥又是满脸的憧憬,又是懊恼,最后又变出了一脸的坚定,抚了抚自己头上厚厚的毛线帽子。
“it is quite baffling!莫名其妙!”
最近,被情所伤立志出国的李洁,英文学的着实不错。
……
二人来到厂子的时候,已经快九点。
入冬第一场雪,让很多职工也迟到了。李宪进了车间的时候正听到人们抱怨,说是因为天气原因迟到罚款不公平。
面对这种抱怨,他没有搭理。规则就是规则,这些职工之前在厂里散漫惯了。所以新实行的规矩就必须强力维持,你好我好大家好,跟以前有什么两样
这一点他已经和张大功三令五申,说的很明白。
事实上这个车间主任执行的也很好,面对员工们的抱怨,他正在指着一个下肢截瘫的职工,“老耿两条腿都没了,比不比你们不方便他都能按时到,你们还叨叨个啥赶紧给我上岗,再墨迹罚款了!”
见到卷纸工位上正憨笑着忙活的残疾职工,众人彻底没了话。
见此,李宪对张大功微微一笑,表示赞许。
秩序马上恢复到了常态。
李宪的办公室里,将手头工作都安排完的厂骨干们聚到了一起。
入冬的第一场雪不仅仅为职工们带来了小麻烦,厂子目前每天的出货量维持在十三四顿左右,这个量不小。大雪一下,道路肯定受到影响,这样一来不论是厂子进料还是出货,都面临一些麻烦。需要做一些诸如联系局里,请求尽快清理道路等一些应对。
“局里我一会儿去打个电话,不过也不能完全的靠局里。厂子前面这条道咱们一会组织员工清理一下。运输的问题一定要解决,我不管你们是加车也好还是怎么样也好,不论如何,进料和出货这两个环节你们得给我保证不出问题。还有就是职工们……”
李宪正对众人说着自己的意见时,就听到厂子门口方向发出了一阵喧嚣——似乎是一大群人在哭喊着什么。
他赶紧放下手里的铅笔,和同样被那一阵哭喊吸引的众人来到了窗前。
不看不要紧,这一看,李宪愣了!
只见厂大门处,七八个身着破衣烂衫,就像是要饭花子似的人,严严实实的堵住了门口。不住的拍打这地面上的积雪,将准备出门送货的两台四轮车死死堵住。
“嘶!”他吸了口凉气,对一旁的陈树林问到:“老陈,这是闹饥荒了”
“这他妈哪是闹饥荒……别说现在有没有闹饥荒的地方,就算是有……你见过要饭的能喊的这么响”
一旁的陈树林看到窗外景象,眼角抽动了两下,尴尬的回答到。
离得太远,并且这些人闹闹吵吵的实在是太乱了,李宪只隐隐约约的听到了什么“活不下去了”“还钱”之类的字眼。
他立刻转身下了楼。
厂大门门前,这七八个人已经开始在雪地上打滚儿哭闹,像是几条搁浅在沙滩上的大马哈鱼一样,毫无规律和节奏的扭动着身躯,扬起地上阵阵雪花。
“饿呀!”
“我们厂都发布出来工资了!赶紧还钱呐!”
“狗日的,再不还钱就饿死人啦!”
“快还钱呐!不还钱老子就算是饿死,冻死在这,都不走啦!”
这一番动静,已经将厂子货物处和车间里的职工吸引了出来,本来众人还挺好奇的。但是听到了这
第87章:小鱼吃大鱼
之前纸厂的债务已经分割的很清楚,而在李宪承担的所有债务之中,并没有北林纸厂的部分。
所以他是肯定不会财大气粗到去管这些,只存在于一个印有老厂厂长签名,而没有出纳盖着的票据上的无名债。
李宪盘下了厂子,给这一笔三角债增添了更多的复杂。因为根据目前的情况,这些发想要想要讨回债务,该去找的应是商业局或者是纸厂的前厂长。
可是前来讨债的几人不这么想。按照他们的说法,只认厂子不认人,认定了李宪接了厂子,就得接他们的债。
至于去找前厂长和商业局,他们认为这是李宪应该做的事情,可跟他们没关系。
面对这样的不讲道理,李宪也很无奈。搞明白了这是一笔跟自己没关系而且注定没有结果的债务,他不准备管了。
去工商局办免税,新浪特优的配方专利,还要去局里一趟反应道路清理的事情,自己还一大堆的事情,哪有时间跟这群家伙胡搅蛮缠
不理对方的纠缠,李宪直接离开了厂子。
“奶奶个腿儿!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老子就在你这耗上了!我就不信你们不下班!”
看着这位年轻的厂长扬长而去,这一次负责要债的头头,北林纸厂的车间组长赵栋梁跳脚大骂。
不得不说,前来要账的几人也真有那个劲儿。
中午,纸厂食堂开饭的时候,这群大早上起来就空着肚子出来要账的人二话不说,直接在饭口抢了盆碗,自己强行打了菜饭就蹲在食堂中间唏哩呼噜的吃了起来。一边吃,还一边夸着伙食不错。
现在外面天冷,这些人也不出去,吃完饭就合衣在厂子办公楼门里一躺——大有打持久战的架势。
按照他们的想法,顶到了晚上,高低也得有人搭理自己。其实他们也没想着能把所有的钱都要回来,可是就算抠出来五七八百的,也能凑合着过一个月不是
可是到了下午六点多钟,天都大黑,几人可傻眼了;厂子办公楼虽然走了一些人,但是仍然有四五个领导值班。而那诺大的车间之中,仍旧轰轰隆隆一片。
从头到尾,竟然没有一个新浪纸业的人过来搭理他们。
“这几把厂子……还他娘的真不下班!”
看着这幅场面,赵栋梁惊呆了。
咬着牙,在冰凉的办公楼的二层小楼台阶上睡了一宿,次日起来赵栋梁觉得这不是个办法。
自己,似乎有些顶不过这奇怪的厂子。
同行来的几人在睡了一宿冰凉的地板之后也是不解,一边打着哆嗦,一边纳闷道:“赵哥,他们厂不停工的啊!昨晚上机器转了一宿,好像就快亮天的时候停了两三个小时。这他娘的,得什么效益才能这么往死里干呐”
带着这种疑问,赵栋梁观察了起来。
昨天他的心思都放在了要债上,所以没注意。可是今天这么一看,他就被新浪纸业的情况给镇住了!
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五六吨的成纸从车间里下来,虽然道路雪封,可是来往进料出货的四轮车仍然络绎不绝。
这景象,在规模比新浪纸业大了四倍不止的北林纸厂,从来没见过。
正当他为此深深诧异之时,昨天那个小厂长,拍打掉粘在裤子上的残雪后走进了办公楼。
见到几人还在,李宪忍不住一乐:“呦,昨晚上真在这睡的睡的还舒服”
赵栋梁冷哼了一声,没答话。
厂子早上食堂不开伙,一晚上连冻带饿,几个要账的嘴唇都青了,其中一个年级稍大点儿的连连咳嗽。
见状,李宪摇了摇头,拿了收发室的暖壶去锅炉房打了壶开水过来,放在了几人面前。
“暖暖身子,你们继续挺。今天星期六,中午食堂猪肉炖粉条。到时候多吃点儿。”
见几人想要说话,他立刻声明:“别误会啊,我这就是看你们出来讨债不容易。从人道角度给你们点儿关怀,可是你们那债我可不能管。还是那句话,去找商业局。”
第88章:山人自有妙计
李宪的胃口当然不小。
现在新浪特优已经在邦业周边地区市场上打开了,随着销售股的区域销售经理制度实行下去,目前新浪纸厂的产能已经成为了制约纸业发展的一个环节。
而已经停工,且规模更大的北林纸厂,自然就入了他的眼。
北林能不能做代工,赵栋梁很明显不清楚。可是从和他的闲谈之中李宪知道,之前北林纸厂和马胜利集团搞联合,同样生产卫生纸,经营的却是不怎么样。
赵栋梁等人带着主观情绪,将这次的失败安在了前厂长钟大民身上,可是李宪却是清楚,就算没有钟大民对厂子上下其手,他们的联合也绝对不会成功。
马胜利在短时间内成为国内纸业的风云人物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对僵化的国企运营制度的改革,也就是厂长承包制。在80年代末期国企普遍亏损而且效率低下的大环境下,国家急需一个“一包就活,一变就灵”的改革典型出来。
而胆子大,不怕担风险的马胜利就是赶上了这个造神间隙。其实放在后来的标准看来,马胜利在接手了石家庄造纸厂之后,既没有对现有的产品做多少技术上面的提升,也没有创造革命性的营销手段,只是明确了企业责任制度,并将一部分股份分给职工激发积极性,并且深挖市场渠道,扩大了销量而已。
这样的方式方法,搞活一两个厂子是可以的。可是后来在媒体的吹捧和各地政府的招揽之下,膨胀的马胜利却将几百家普遍亏损的厂子揽入到自己的所谓集团之中。
而后,既没有用现代化的组织机构去管理,有没有对这些厂子的技术和产品进行提升,只是企图用自己之前成功的厂长承包制去激发企业活力。
这,让原本就境遇糟糕的企业陷入到了更深的混乱之中。
所以在李宪看来,这才是北林纸厂彻底衰败的原因。
不过这些跟自己没关系,他只知道在自己最需要产能的时候,身边出现了有一家具有卫生纸生产条件,而且规模庞大的造纸企业。
这就够了。
通过和赵栋梁的闲谈,摸清了北林纸厂的详细情况之后,他立刻将张大功,陈树林和徐德全等人召集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将有意联络北林纸厂,与其达成代工合作以扩大目前新浪纸业市场的事情说了。
可是出乎意料的,对于这个想法,张大功和陈树林等人提出了强烈反对。
“厂长,咱们现在守住现有的市场不是挺好嘛!特有卫生纸的卖点就是采用了新配方,成纸纸质好。你可要想清楚,让北林那边做代工,咱们的配方可就秃噜出去啦!北林纸厂多大那可是咱的四五倍啊!要是他们见财起意,用咱们的配方做一样的纸拿到市场上去卖,那咱岂不是辛辛苦苦给别人做了嫁衣”
陈树林当场拍了桌子,刚过了两天好日子,他可舍不得让胜利果实被人偷走。
陈树林表了态,其他人也连连附和。
面对这样的异议,李宪也不恼:“各位,问你们一个事儿。在我没来之前,你们知不知道纸浆里多加木浆和棉浆会让纸质更好”
“知道啊!”徐德全立刻应道。
“那你们怎么不去做呢”李宪又问。
“那还用说嘛!棉浆和木浆加多了生产出来的纸成本高啊!谁能想到一个擦屁股的东西,做的那么贵还有人买啊!”一旁的陈树林面色有些尴尬。
面对这个回答,李宪笑了,他摊了摊手:“就是嘛!咱们纸厂之所以能做起来,生产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我们找到了和其他企业不同的路,并且先一步走出去,所以我们成了。
各位,现在市场经济改革已经开始了,这对我们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可能是我们唯一一次机会。市场打开,不光是国企和私企都在抢市场的蛋糕,就连国外的企业,也都在拿着饭碗磨刀霍霍。你们说,我们现在的技术,和国外比咋样”
这话问出来,办公室里所有人蒙了。
这就跟洋妞似的,光听说过好,可是没见过,没摸过,没睡过。谁能知道她到底好不好啊
见到众人一副懵逼脸,李宪一口气泄了出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