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蠢蠢凡愚QD

    现在是92年年末,不出意外的话,在93年年末94年年初,日企诸如尤妮佳,花王,美企诸如宝洁,金佰利就将会陆续抵达中华,凭借其国际化运营和现金的技术迅速抢占高端卫生纸市场。 一流小站首发

    到了那个时候,自己的技术优势将不复存




第89章:一件大衣
    李宪回到林业局的时候就已经是五点多了,这个时候厂里已经换了班,虽然车间之内还在忙碌,但是那用于办公的二层小楼已经没什么人。

    要不是为了把和北林纸厂签订的合同归置起来,他也就直接回干休所了。

    空荡的走廊之中,李宪径直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刚刚想拿出钥匙开门,他就注意到了异样。

    他的办公室位于走廊的最里面。此时,昏暗的走廊尽头,一个人正卷缩在角落的暖气旁边!

    “我滴妈!”

    这把他吓了一蹦,手里的钥匙直接就飞了出去。

    这一下子,也很明显将那人惊动了。小小的人影一下子伸展开来,似乎是什么受了惊的小动物,从地上弹起。

    “苏娅”

    借着走廊里昏黄的灯泡,李宪看清了那人,拍了拍狂跳的心脏:“这都快六点了,你怎么还没走”

    面对他的询问,苏娅揉了揉眼睛,不好意思的笑了。转过身拍了拍自己的后背,然后又指了指窗外,双手并拢在胸前做了个发抖的表情。

    那拍打的声音有些发闷,似乎是打着刚刚洗完还没干的被子。

    李宪这才注意到,她的薄袄后背已经湿透,上面被暖气片咯出了一道道棱,还冒着丝丝的热气。

    李宪明白了:“打扫厂房的时候弄得”

    苏娅点了点头。

    按照厂里的规定,每天早7点和下午4点需要对车间进行一遍清扫以保持工作环境。而因为现在的生产任务太多,所以这个清洁的时间很紧,想必是这姑娘不小心把自己身上弄湿了。

    “你在这等一下。”看着苏娅身上那里面没有多少棉花,紧紧贴在身上的薄袄,李宪从地上捡起了钥匙进了办公室,从屋里的大衣架上把自己在厂里穿的那件羊毛军大衣摘了下来。

    “喏,穿这个回去吧。”

    看到那个快要跟自己一边长的大衣,苏娅惊慌了,她向后退了一步,连连摆手。同时拍了拍自己的衣服,又指了指暖气。表示很快就会干。

    见这姑娘这么拘谨,李宪笑了,将大衣直接塞了过去,“我又不穿,明天你衣服干了再还回来不就得了不然这大冷的天,你等到几点才能回家”

    苏娅咬了咬嘴唇,思量了好一会儿才点了点头,做了一个谢谢的口型之后,便抱着大衣“踏踏踏”转身跑出了走廊。

    不大一会儿的功夫,李宪就见到门口出现了一个一个人影出现在了窗外。那军大衣实在是太大太长了,穿在那人的身上差一点点就拖了地,立起来的毛领几乎将她的头整个都包了进去。

    不过她的脚步倒是飞快,在雪地里一转眼儿就不见了踪影。

    看着夜幕中那一小串胶印,李宪微微一笑,将合同放好之后也离开了厂子。

    北林纸厂的事情已经定下来了,按照李宪的想法,应该立刻将纸厂的市场进一步扩大。

    由不得他不急,四十多万的贷款里有一半是需要在次年的2月份之前,也就是农历年前还清的。而自己在农信方面贷的那五万,期限也只有六个月而已。

    现在邦业周围的几个市县,新浪特优都已经打入了市场。可是区县级别的市场容量还是有限,他急需一个更大的舞台。

    思来想去,他决定去一趟省会冰城。那里的透笼街,目前还是整个东三省规模第二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第一大的是沈阳五爱,可是考虑到这个时候极高的运输费用,和低下的运输效率,他只能遵守就近原则。

    晚上,回到了干休所之后,李宪和正在活动室看电视的李洁说了自己要出趟门去趟冰城。这可把李洁给兴奋坏了,嚷嚷着让李宪给她买个录音机,顺便再买点儿郭富城的磁带。

    看着满脸雀跃的李洁,李宪回了个白眼儿,唱道:“你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还是不要脸的留下来……”

    长没长点儿心!

    这年头录音机赶上一个电脑机箱那么大了,来回挤火车扛着

    “小抠儿!”

    被自己二哥拒绝,李洁嘟囔了一句。一拧身,抄起了英语口语躲一边儿去了。随即,一阵带着怒意的英语朗诵声就传了出来。

    “are you free tomorrow!”

    “can i have a word with you?!”

    “did you have a good day



第90章:前方到站哈尔滨
    邦业县的火车站里,李宪已经是满身的大汗。

    火车站就是一个里面还烧着油桶筒子的小平房,里面用几道栏杆做出了一个狭窄的通道隔断,售票员坐在高高的票口上,一旁还有个拿着头上包着红布的长竹竿的老勤务。

    排在长长的队伍之中,李宪正困惑着这根竹竿的作用,后背就被那竹竿捅了一下。

    “哎,瞅啥呢到你了,往前走两步。”

    那竹竿在老勤务的手里犹如赵子龙的长枪一般,在捅完了李宪之后马上点到了他身后的一个妇女胸前。

    “没到你呢,往前挤啥呀”

    敢情就是干这个的!

    对这种糟糕至极的服务态度无力吐槽,李宪忍着气和陈树林买了票。

    长长的月台倒是将小平房里的人稀释了,可是上了火车,李宪才感受到了真正的酸爽。

    拥挤的车厢里面,烟袋油子味,臭脚丫子,汗酸味和厕所浓重的尿骚混杂在一起,让刚刚上车的李宪直接就熏得背了口气。

    狭窄的车厢之中人倒是不多,但是大包小包的行李堆放的到处都是,行李架上已经满了。座位底下,过道上面简直没个落脚的地方。

    一堆堆的人聚在一起,有的拿着大葱干豆腐闹闹吵吵的喝酒,有的抱着小孩儿直接就往地上撒尿,有的干脆拿了麻将聚在一起开干,引得周围一群人围观。

    乘务员拿着大笤帚,一面扫着地上的瓜子皮和垃圾,一面对那把小孩儿撒尿的妇女破口大骂。窗外,小贩高举着装着茶叶蛋卤干豆腐卷的篮子拍打着窗户叫卖。

    在适应了车里的气味之后,李宪发现陈树林已经若无其事的去找座位了。很明显,这种对于李宪从来没见过的的景象,陈树林早就习以为常。

    将光着脚丫子盘踞在自己座位上的两个老头请走,陈树林呼了口气。

    “他娘的,冬天这火车没个坐!”

    可是没个坐也得坐。

    绿皮火车见站就停,走走歇歇足足七个多小时。直到外面都擦黑,不知道打了多少盹儿的李宪,才终于听到了身边乘务员的喊声。

    “睡觉的都精神精神,前面到站哈尔滨了袄!把东西都检查检查,到站了。”

    李宪这才将已经睡得打呼噜的陈树林叫醒,拿了包起身走到了过道上排队等下车。

    透过车窗看到外面的景色,李宪百感交集。在二十几年后,进站前的这一平房和小二楼已经完全废弃,破烂不堪。

    但是在此时,它们还闪烁着点点灯光,偶尔还能看到里面的人家正在聚在一起,在火车的轰隆声中吃着晚饭。

    “前方就是我一别多年的哈尔滨……”

    想着自己在这座城市里度过的那短暂的大学生涯,李宪不由得哼哼了一句。

    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别多年,真的是好多年。

    ……

    当晚,李宪和陈树林就在车站旁边的国营旅店凑合了一宿。次日一大早,二人就乘坐蓝皮三轮出租车来到了透笼街农贸市场。

    站在挂满了白底红字写着“禁止吸烟违者罚款”“大干四化振兴中华”“搞好食品卫生拒绝病从口入”大牌子的透笼街街口,李宪被震撼到了。

    放眼望去全是人啊!

    透笼说是农贸市场,其实就是在一条街道两旁搭起棚子,一家紧挨着一家,绵延两里多地。此时不过早上九点多钟,不足三米宽的过道上,就已经是人满为患。

    商家的叫卖和和砍价声此起彼伏,简直就和庙会一般热闹。

    像一条过江鲤鱼一般分开人潮,李宪和陈树林挤了进去。不大会儿的功夫就找到了有卫生纸批发的日杂摊位。

    等到那穿着蓝色罩衣,带着已经变了色白套袖的摊主应付完了一个进货的,李宪带着笑凑了上去。

    “大姐你好,我是邦业林业局新浪纸业的厂长,我看你们这卫生纸种类不少,我们现在也做卫生纸……”

    本来,那摊主见到李宪穿的还算过得去,脸上带着三分笑意。



第91章:必须行
    “哎呀,你啥时候来的啊”

    “啊……哈哈、昨天刚到!”

    “那啥,你……我不是告诉过你,到省会联系我吗”

    “咳咳……这不是忙吗,昨天到的时候都大半夜了。今天一早起来就过来办业务……”

    “对了,大兄弟你叫啥来着”“那啥,你叫……”

    透笼街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李宪和对方热情的攀谈了半天,最后二人几乎同时问出的问题,让周围路过的人们齐齐抛了个关怀智障的眼神。

    太尴尬了!

    李宪面前这人,就是之前到干休所直接用现金,收了他铝锭的那位。当时这人给自己留了名片,可是李宪觉得自己应该不会接触到倒爷的圈子,在铝锭的事情结束之后,名片随手就给扔了。

    所以现在,他认得面前这个身穿皮大衣,头发梳理得极为整齐的家伙,但是却实实在在的忘了这人姓名。

    尴尬的是,对方跟他一样。

    在穿梭不息的人流之中,二人都被彼此的问题给问懵了。半晌之后,才不约而同的放声大笑。

    “徐茂和!”止住笑后,那人摘下皮手套,将手递了过来。

    李宪拍了拍脑袋,笑着与其握手:“李宪。”

    一番尬聊之后,外加他乡遇故知之下,刚才的剑拔弩张已经彻底消散。徐茂和将手套重新戴好,指了指李宪身边的陈树林,“你这老伙计火气咋这么大”

    李宪嗨了一声,将自己承包纸厂来这里找销路的事情大致说了一遍。当然,也提到了刚才的不顺利。

    听完他的遭遇,徐茂和啧道:“现在买卖不好做,干啥都不容易。”再一次被身边路过的人挤了个趔斜,徐茂和一挥手:“李老弟,这不是说话的地方,走走走,咱换个地儿!”

    说完,便不由分说的将李宪和陈树林拉出了透笼街。

    附近的一个狗肉馆里。

    徐茂和点了四个菜和啤酒,转而对李宪问道:“对了老弟,老哥虽然把你名字给忘了。但是这一段时间可没少想你。”

    李宪对这人的了解不深,也不知他是客套还是什么,便做了衣服受宠若惊的样子:“照你这么说,我还挺招人稀罕”

    “哈哈、”徐茂和爽朗一笑,“屁!我想的是着了你小子的道儿了!他娘的,你那批铝锭我收回来之后一吨就涨了100多块钱,大老远的运到了南方,在那儿放了快一个月了!这笔生意可他娘的是赔了!”

    李宪呵呵一笑:“老哥,这话说的可不地道,你能把铝锭往南方倒腾,不会就只有我这二十多吨吧”

    被揭了老底,徐茂和也不尴尬,“老弟明白人。不过至少你那一批是没赚着钱。铝锭猛涨了一个来月,看来涨势是要到头了。我估摸着,就算是再涨价,最后怕是也超不过八千。”

    对于他的这个判断,李宪心里不禁有些佩服。自己知道铝锭的最终行情知道铝锭最高价位也就是八千一吨。这位,可是凭自己的判断推出来的。

    光是这一手,就让他暗自感叹每个时代都不缺人杰。

    在李宪陷入沉思的功夫,酒菜已经上来了,徐茂和熟练的用筷子将啤酒起了,给他和陈树林的杯子倒满,问:“对了大兄弟,你怎么想着办起纸厂来了那玩应现在也不行啊。”

    “说来话长。”李宪摆了摆手,不准备把自己的信息透露太多:“倒是徐哥你,做大生意的人,怎么还往透笼跑”

    徐茂和面色一苦,摆了摆手。原来,十月中旬十四大召开之后,他就开始着手和几个合伙人一起做生产原料的倒手买卖。 一流小站首发

    开始还可以,四个人合伙在短短半个月内就赚了三十几万。但是后来竞争的多了,慢慢的利润也下来了。在去林业局收李宪的那批铝锭同时,他还压了七十多吨的铁锭和另外四十多吨的铝锭。现在,这一百来吨高价收来的生产原料正压在南方。

    而另外三个合伙人见升值的慢了,都提前撤场。把之前的利润都折了原料留给了他。

    所有的资金,在这压的死死的。用徐茂和的话说——日子都快过不下去。

    到透笼这,就是为了跟在这做农副产品批发的姐姐借钱的。

    怕李宪不信,他指了指小吃部:“特么哥们儿要是有钱,什么时候下过这样的馆子”

    在一旁服务员的白眼中,李宪摇头一笑。

    看得出来,这货可能确实最近混的不咋好。

    第一次见面时令他印象最深刻的软精石林,已经换成了阿诗玛。这毛掉的,确实有点儿多。



第92章:水军
    透笼街。

    56号棚子里,德旺批发部的王二丹又送走了一批主顾去后面的仓库提了货。一上午的时间,腰间搞着的皮包已经是满满登登。

    德旺批发部经营的是日杂,什么牙膏牙刷毛巾手绢卫生纸都有,别看这铺面不大,但是后面可是有着一个四百多平的大库房。
1...2526272829...2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