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蠢蠢凡愚QD
一听这话,赵栋梁等四人立可亮的从椅子上坐直了身子,“李厂长,啥招啊可是啥啊”
见成功挑起了四人的好奇心,李
第112章:定风波(二)
当晚,下了工之后,赵栋梁四人便将所有职工叫到了食堂。在食堂师傅刀下猪的惨叫声中,说了借钱集资以厂职工工会名义收购纸厂股份的事情。
在类似“你家出个猪崽子,我家出个猪崽子,成立一个养猪场,让猪揍猪生猪仔,过年杀了分肉吃”,“有了猪,村里不敢收你们家猪圈”等一系列笑料百出的,关于员工股份制的解释之后,绝大部分职工都听懂了。
对于这个天才一般的想法,配合着赵栋梁等骨干的鼓动,再听说不用自己往外掏钱,众人当即群情汹涌。
股份集资以及去区里请愿的事儿,就随着食堂师傅“日他妈,这刀该磨了”,以及那头大肥猪最后的绝命惨叫,这么敲定。
当即,厂宣传股的老刘拿了一摞子大白纸,抱着十二万分的澎湃与激动,用毛笔沾着还冒热气的猪血,将一份洋洋洒洒八百多字的请愿就。
次日一大早,厂里十几个职工代表就拿着带着腥味的厚厚一摞来到了区政府,在将请愿书上交到区长办公室主任手里之后,十几人也不喊也不闹,直接在办公室主任的安排下等待到了接待室。
……
“我厂是我家,不能离开家……我厂全体职工已一致决定组成职工股东会……”
宾馆之中,伍思田扶着花镜,看着面前带着臊腥味儿的大报上的内容,脸色越来越阴沉。
为啥想拿北林纸厂动刀
还不是因为这个企业的股权够清晰!
现在,这群职工竟然异想天开,想要集资购入部分股份
“胡闹!”
嘭!
伍思田一把将那厚厚的请愿书摔在了桌子上,心烦意乱的将花镜摘下一甩,啪一下扔在了桌子上。
“他们想干什么他们想干么!无法无天!厂子是国家的,是区里的!他们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区领导啊”
办公室主任刘伟汉被这暴怒吓得不敢轻易发表意见,待伍思田站在客房窗前好一会儿,约莫平静了之后,才低声道;
“伍书记,我看这回职工们不像是之前的无理取闹,而是……正经的。”
“正经也不行啊!”伍思田回身,“本来现在招来的私人和单位就对职工的安置问题有很大矛盾意见,现在要是如了他们的愿,职工持股,那产权转让的工作还要不要做”
刘伟汉讷讷的称了声是,便不再说话。
正在这时,客房的门被敲响了。
伍思田对刘伟汉挥了挥手,后者将门打开个缝,与来人轻声交谈一番后,回身道:“伍书记,有个叫李宪的小同志过来,说想见您。”
伍思田心烦意乱的回身,将桌子上的大字报收拾了一下,放到了办公桌下面。这才示意让人进来。
还没进屋,李宪就闻到了那股臊腥味儿。
他忍不住皱了皱鼻子,做出一副哭丧像。
进门见到端坐在办公桌后面的伍正思,当即委屈道:“伍书记,我这是真没办法了。厂子里职工不干活儿,我这渠道商都已经从哈尔滨过来堵我厂大门啦!这事儿您管不管您要是实在管不了,我听说区里要卖厂子的产权,实在不行我就收了得了”
一听这话,伍正思一愣。
在他的印象之中,新浪纸业前身不过是林业局一家小小的纸厂,就算是最近业务做得不错,那也是小打小闹。
这样的企业要收购北林纸厂
哪儿来的实力啊
这不是河沟里冒泡——放王八屁呢吗
“你收”本就心情不好的伍思田呵呵一笑,“行啊,你和北林纸厂到也算有渊源。之前你在职工那里也有点儿基础,你要是收的话,我和资委那边商量一下,给你优惠优惠。可是……你能拿出来多少钱” 一流小站首发
李宪手里有多少钱
没钱!
去俄罗斯的时候把所有可动用的现金都带走了,换成了一大堆机床。
那些机床现在行情未知,还不知道怎么变现,能变现多少。不过根据李宪
第113章:借鸡生蛋再杀鸡
一下子两个买家都提出了具体的收购方案,伍正思大受鼓舞。当即就打电话召集区里开会,让李宪和袁大庆先回去等消息。
“歪、”
正当李宪低着头出门,思量着自己的方案能不能通过的时候,就听见身后的袁大庆叫了一声。
“嗯”他回头,看了看这个兔子厂长。
袁大庆比他高了一些,耷拉着眼皮,看了看周围没有人,皱着鼻子道:“我说你咋这么欠儿登呢哪儿都有你,你咋那么膈应人呢”
听这话,李宪乐了:“袁厂长,我得罪你了” 一流小站首发
袁大庆冷哼一声,心说要他妈不是你,我这厂长现在干的好好的,你说惹没惹
“就你那斤两,也想往北林凑凑。你们新浪纸厂啥规模200多人的小厂子!人家辉煌造纸厂是啥规模那可是一千五百多人的大企业!撒泡尿照照自己,你凭啥跟人家争啊”
面对袁大庆根本没想要回答的询问,李宪笑着摇了摇头。
“就凭……800多人的北林纸厂现在在给我们新浪做代工。就凭,我一个200人小厂的厂长没给人家跑骚,当狗腿子。”
两句话将袁大庆怼的吹胡子瞪眼,李宪快步走出了北林宾馆。
跟这样的人,他实在没有心思多费口舌、
……
回到北林纸厂的时候,赵栋梁等人刚巧也从区政府换班回来吃午饭。见到李宪,二话不说便将其拽到了食堂。
在昨天那一番杀猪动员之下,食堂的伙食不错。而见到李宪第一次踏进食堂,师傅二话没说直接开了小灶溜了个肥肠。饭桌上,当赵栋梁等四人问及李宪此行顺不顺利的时候,李宪扒了口饭,没吭气儿。
跟区里说的这个方案,其实原理很简单。
举个例子,a家有一块大豆田,雇了b当长工。但是现在这块田a种不起,b也没工钱拿。这个时候c过来,说把田当成股本100块钱,b拿出100块钱当股本,c自己拿出200块钱来成立一个大豆公司,继续使用这块田搞生产盈利。
就是这么简单。
听起来有点儿绕,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避开了“地的产权”问题,将重点放在使用权的方式,让这种模式在现而今的情况下更具操作性。
这种改革方式在这个时代还没有流行起来,按照李宪的记忆,最早明年,这种被后世称为“量化改革”的方式,才会在南方江浙地区广泛开花,并且以迅雷一般的速度,造就一大批千万甚至是身价过亿的富翁。
为什么这么厉害
因为……
还是从哪个例子出发,当这个大豆公司的盈利远远高过这块地之前利润的时候,这块地……连带地上的所有设施归谁,都已经毫无意义。
到了那个时候,不论是a还是b,作为共同的得利方,都会毫不犹豫的将这块地想方设法的,纳入到公司中来。
而占据公司大部分股份且控股的c,则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这,被后来的人认为是量化改革中最大的,也是最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事实。只不过相对于无数林立而起,为政府,职工和经营者创造了利润的新公司新企业的繁荣相比,这种实质上的流失从始至终没有被追究。
而运用这种“借鸡生蛋再杀鸡”模式完成了原始积累的企业,更是凭借与地方政府合伙的关系,利用了大量的资源迅速发展,成为了日后新中华经济大殿中的支柱。
这样的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了92年伊始的这场改革,是在合法边缘甚至是在灰色之中进行的。
但是从效果来看,它成功了。
别人不知道,李宪知道。
只是,如果没有意外的话。
是的,没有意外的情况下。
现阶段李宪最怕的,就是这个完全陌生的模式不被区里所看中。而且照实来说,相比于另一个竞争对手,自己的底子确实是薄了一些。
他无法确认自己能否在资金,背景,以及规模上完全落后的情况下,凭借着这套前无古人,后来者不计其数的模式成功截胡。
大庆辉煌造纸厂他虽然没见过,但是从当初在考察透笼街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批发商都在经营着辉煌品牌的产品这一点来看,说这个品牌是目前龙江地区卫生纸市场的龙头,一点儿都不为过。
更何况,李宪隐隐记得,这个辉煌造纸厂是跟着马胜利集团玩儿到最后的企业,也是马胜利集团在北方最大的生产支柱。
马胜利虽然现在已经开始凉了,可是还没到彻底完蛋的时候,在现阶段,自己这个小细胳膊,跟这样的大腿拧,还孱弱了一些。
看着李宪一门吃饭不说话,周围几人也没了声音。他们知道,计划怕是可能有变数。
正在食堂这边儿一片沉默的时候,门口响起了一阵交谈。
“周经理,您再好好看看。我们北林纸厂的情况,放眼整个北林地区,你可找不出第二家。不论是产能也好,还是设备情况也好,这么好的地方你上哪儿找去啊再有,咱这立冰城离大庆都近,地理位置上也是独一份啊!”
袁大庆已经知道了李宪也想拿下北林纸厂——这让他感到了很大的危机感。
这个北林纸厂的厂长,他做的憋屈。刚刚上任没多久就被工会夺了权,现在在厂子里更是一点儿话语权没有,他不甘心。
所以得知北林纸厂转让的消息时,他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自己的一个机会。
&
第114章:于无声处听惊雷
就在李宪放下碗筷,还没走出食堂之际。
袁大庆拉过了一个凳子,站了上去,在噪杂的食堂之中扯开了嗓门儿,大喊道:“来来来,都停一下筷头,有点儿事儿和大家伙儿说!”
虽然厂长党的窝囊了点儿,但是袁大庆的身体素质不错,中气十足的一嗓子,成功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
见所有人都拿着筷子看着自己,袁大庆清了清嗓子,对身边的周经理一摊手:“这位,就是大庆辉煌造纸厂的周小波周总经理!大伙儿也知道,这个捏区里正在对咱们厂的产权进行出转。我也知道,大家伙对转让后安置的问题很担心,这一段时间因为这事儿总去区里闹。这个捏关于这一点,周经理想跟大伙唠唠,来来来,大家呱唧呱唧!”
虽然对袁大庆没有好印象,但是大庆辉煌纸厂的赫赫威名在北林这边还是有知名度的,现在领导来了要讲话,而且还事关安置,很多职工放下了筷子,象征性的鼓了鼓掌。
周小波双手虚压,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之中站上了凳子。
他挥舞着右手,讲话相当有气势:“同志们,我也是从车间职工干上来的。知道大伙儿担心的是自己的饭碗,是自己以后的生活有没有保障!所以在考虑接下北林纸厂之初呢,我首先考虑的就是大家伙儿的安置问题!”
他刚说到这儿,立刻就有职工提出了质疑:“你们到来了好几天了,要先想着我们,咋不跟我们早说”
“这个同志说的不客观,当初大家伙儿的情绪,根本做不下来嘛!不过现在也不晚,我们辉煌纸厂已经向区里递交了收购方案,其中职工安置的部分我跟大伙儿简单说一下啊……”
周小波详细的将更改就业合同补助,工龄买断以及退休职工,失业职工就业补助基金的方案介绍了一遍。
但是随着他讲话的进程,职工们的脸上,却渐渐没了兴趣。
这他娘的是啥方案
要是没有那个啥……啥股份分红来的长远
一个是厂子还是大家伙儿的,一个是改合同变着法往出踢人。后者虽然有一笔钱能马上拿到,可是孰胜孰劣,职工们不傻,心里有一笔明白账。
说着说着,周小波自己也觉得气氛有点儿微妙。正当他准备再临时给安置方案加点儿码的时候,一旁的几个年轻职工起了哄。
“花皮眼子,你可败逼逼啦!”
“就是,说白了不还是嫌厂里老人碍事儿,想一脚蹬吗”
“滚犊子!瞎几把耽误工夫,老子吃饭了。”
随着这几人的哄声,食堂内职工手里的筷子又动了起来,唏哩呼噜的吸溜面条子声此起彼伏。
职工们的不买账,让周小波尴尬的同时倍感意外,正当他站在凳子上,想着挽回的方法之际,食堂门口又进来了一大群人。
其中,一直不敢正面面对职工们的伍正思,大步走在前头。
见到他来了,职工们立刻起身围了上来。周小波见状,也立刻从凳子上跳了下来和袁大庆一起迎了上去。
“伍书记!”
周小波老远就伸出了手。
却没成想,到了他面前,伍正思只是随意伸出手与他握了一下,便直接问职工们李宪在哪里。
听到伍正思叫自己的名字,一直冷眼旁观的李宪从食堂门口的角落里走了出来。
“伍书记,你找我”此时见伍正思前来,他的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猜测。
伍正思微微点头,拉着李宪一起走到了职工们面前。
“别说话别说话,伍书记要讲话啦!”
随着一些职工骨干的吆喝,食堂里安静了下来。
“同志们,昨天李宪同志找到我。说了大家伙儿的难处,更是提出了一个关于咱们北林纸厂产权转让的新方案。” 一流小站首发
见面前有个凳子,他在李宪的搀扶下爬了上去。将李宪的那个以纸厂资产为区集体股入股,员工股集资入股,以及李宪个人出资入股并控股组成新公司的方案详细的说了一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