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蠢蠢凡愚QD

    不得不说,从基层走出来伍正思,在语言概括能力,和御群众交流方面的




第115章:疾如风,侵如火
    产权转让的大锤敲定,李宪心里一块石头也随之落了下来。

    马上要到元旦了,今年的年早,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了筹备年货。新浪特优卫生纸的销量在这段时间内也迎来了一波业绩增长,所以李宪在食堂内和职工们庆祝一番之后,便令赵栋梁等人安排职工回到车间。

    他自己则是来到了办公室内,把电话打给了徐茂和。之前答应借给职工们入股本金,再加上自己的100万股本,现在有至少一百五十万的资金缺口。

    这段时间虽然两个厂子合计起来没少赚钱,但是也就将将能够年底还贷还账的,李宪思来想去,只能从那批车床上面动手。

    得知李宪要出手车床,徐茂和不干。

    这一段时间以来,他已经将车床的行情摸透,目前北方普遍使用的沈一20全新车床价格大约是18万每台,五年内二手的在13-15万元之间。而40床,价格则差不多要翻出一倍!

    但是年前的这段时间,北方大部分的工厂都已经停工,现在一是销路不好找,迅速脱手只能牺牲利润。第二也是工业部响应十四大号召,已经对工业加工企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马上就要在2月份施行。

    到了那个时候,机床价格肯定还是要窜一窜的。

    所以得知李宪想迅速变现,徐茂和苦口婆心道:“老弟啊,你办厂到底缺多少钱啊小来小去哥哥帮你凑凑,在国外没听你的是老哥错了,但是这回你一定得信我,就等两个月,机床价格至少还能再往上涨三成!”

    面对徐茂和言语中的自信,李宪犹豫了一下,将一百五十万的资金缺口说了。

    听到这,电话那边的徐茂和当即拍了胸脯,“我他娘的还以为是多大的口子!行了,你别犯愁了。明天吧,我把钱给你转过去!”

    卧槽、

    听到这,李宪惊呆:“你他娘的有这么多钱,当初带北面去咱俩是不是就发大了!我还干个毛线的纸厂啊!”

    电话那边的徐茂和都快哭了,“谁他娘的说不是啊!别提,求你别提了,现在我这心里还跟被刀扎了似的。回来之后,我一看到存折上的钱就几把闹挺!明明有机会在这后面多加个零啊!”

    “……”

    李宪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不过入股的资金解决了他还是松了口气,在电话里跟徐茂和说回头给出个借条,这钱算是抬的,给利息。

    徐茂和急眼了:“是不是打我脸是不是打我脸七十多台机床你都放心搁我这儿,就找个哑巴看着,一百五十万的事儿还用给我出借条给利”

    听到电话那边的喋喋不休,李宪烦了:“那行了,别墨迹。明天刹逼楞给我汇过来,急用!还有,王铁成不是哑巴。人家媳妇刚跑了心情不好,你给我伺候好了!”

    “嗯呐!好嘞!”

    被骂了一通,徐茂和倒是满身舒爽。

    ……

    次日,李宪在区政府呆了整整一天,在国资委,区政府,职工代表共同会议上,带着律师将股份有限公司的事情敲定。

    方案如同之前定下的一样;李宪拿出100万,占50股份并控股。区政府除出人参加财务管理和厂党委之外,对厂经营事宜不过问。

    人员方面,李宪亲自出任公司总经理。业务经理由陈树林担任,生产经理则用了赵栋梁。

    员工方面李宪目前还不打算动,马上就要过年,现在需要的稳定,年后有的是时间收拾。

    方案顾及到了各个主要利益方,所以进行的异乎寻常的顺利。有了bl区出面,市工商局用最快的速度办理了执照。

    1993年1月1日,元旦。

    bl区新北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在结束了区市主要领导悉数到场发表了讲话,并亲自参加了公司剪彩仪式之后,李宪组织了一个酒宴,邀请几个主要领导参加。

    因为是市里的改革试点项目,几个领导为避嫌婉拒。

    可是虽然饭不吃酒不喝,一些话该说得说。李宪之所以将区政府拉进公司里,看中的不仅仅是纸厂本身的资产,更是看中政府资源。

    现在公司已经成立,该要的东西,必须得要。

    当几个领导听说李宪想让区里联系省电视台,给新浪特优卫生纸在省台上广告的时候,都有点儿意外。

    “小李啊,现在厂子刚刚完成了股权变更,现阶段是不是稳一稳更好点儿”刘万发沉吟一番,问到。

    “不行啊刘书记。”李宪微微叹了口气,“现在公司成立了,但是我们目前的产品,就只有新浪特优卫生纸一种。这样的产品结构,如果遭遇了其他规模比我们更大企业的觊觎,那我们可就被动了!事实上,大庆辉煌造纸厂已经开始准备对这一块动手。为了保护住我们目前的优势,现在最重要的事儿,就是立刻在市场上打出我们的品牌,扩大我们的经销商渠道和市场覆盖面积。并推出新的,有竞争力并且能迅速盈利的产品!”

    由不得李宪不急,之前周小波说的那番话,这些天就像是根刺一样,扎在他的嗓子眼儿里。在一种随时可能到来的威胁之中,他连呼吸都不顺畅。

    伍正思听到他的理由,奇道:“广告倒是行,让宣传部那边儿和省台联系一下应该没问题。可是你说的新产品……是啥”

    面对这个问题,李宪呵呵一笑。在办公室的抽屉里,拿出了一个小包当着众人的面打开。

    “手绢”

    看着李宪手里那四四方方白白细细一片,上面还带着花纹的东西,众人一头雾水。

    “不、”李宪摇了摇头,“这,就是咱们新北纸业公司的第二款产品,新浪餐纸!”

    “餐巾纸干啥用”

    听到伍正思发问,李宪不怪他没有常识。这一段时间来,他已经让销售股出去考察了一遍,在冰城,沈市,常春甚至是更远一些的荷北,山关等省的主要城市的大饭店做了摸底。

    虽然各个饭店目前已经供应了纸巾,但大多都是较为劣质的卫生纸,高档一些的外资酒店饭店,则是直接用手帕。

    虽然市面上已经有一些造纸厂开始做小包装的面巾纸,但是大多外销,不注重国内市场。 一流小站首发

    高端的面巾纸,仍然处于市场的空白!

    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国内经济和人均收入的上浮,酒店越来越多,但是因为计划经济体制对市场的不敏感,与之相应的配套还匮



第116章:欢欢喜喜过大年
    93年的北林还比较落后,虽然是市区,但是在年节气氛上其实和农村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离开了纸厂,想着自己约莫快俩月没回去了,李宪去了当地的大市场。

    距离过年不到十天功夫,大市场里已经是热闹非凡;

    零下三十多度的三九天,市场的大门口锣鼓喧天,民间自发组成的秧歌队在拥挤的市场通道里卖力的欢舞,向各个摊位讨着喜钱。

    小贩们在地上支着简陋的摊子。什么花红果,冻柿子,冻梨,冻豆腐,冻豆包,拿起来能当兵器用戳死人的带鱼,上面印着光腚娃娃的日历,手写的对联等在后来已经不常见的东西琳琅满目。

    过道上,一个个把自己浑身上下捂的严严实实的小贩,拿着上面印着美元和金元宝的财神爷画像,逢人就道恭喜发财。

    想着自己现在也是买卖人,当一个小贩贴上来的时候,李宪也留了张财神爷笑的最和蔼喜人的。

    虽然大市场里商品重复单一,可是每个摊子前面都是喜气洋洋的人。那里面透着的浓浓年味,却是二十年后早已消失的。

    从商品极大丰富的时代回来,除了美女之外,市场里基本没有李宪能看上眼的东西。

    这算是穿越后遗症。

    不过在中华过年就是这么回事儿;年货不一定是要让自己喜欢,更多的是让别人欢喜。

    带着这种矛盾,李宪在大市场里选了些还能入得眼的手工果子糕点,和儿时相当难忘但是现在吃起来似乎又没那么美味,有点儿过于甜腻的猫眼儿糖球。

    出了市场,在挨个大街小巷游走求些过年喜钱的秧歌队的喧天锣鼓之中,又跟街面上站着四处打量,时不时跑到某个行人面前低声嘀咕一番的那种人,用现金换了一些商场的电器券。

    国营商店里买了干休所那些老头经常嚷嚷憧憬的录像机,和李洁之前跟自己要过的录音机。又买了套《雪山飞狐》和几盘郭富城的磁带,李宪才觉得差不多了。

    不过到了商店门口,看到一个货架子上挂着的一件红的喜人的包包袖羽绒服,他止住了脚步。

    “老板,这件羽绒服多少钱”

    看着李宪手里那寻常人家根本消费不起的录像机和录音机,摊主眼睛亮了,寻思了一下,伸出一根手指,“哎呀,小老弟儿眼睛毒啊,这件羽绒服姐卖的老好了。一百块钱一件,老弟给谁买啊她穿多大号的”

    李宪歪着头,将右手的东西放在了地上,照着自己的下巴比了比:“大约这么高,挺瘦的。还有,别忽悠。你这衣服要是五十我就看看,一百我可就走了啊!”

    ……

    又给李友,邹妮和李道云一人买了套衣服,直到确定自己实在拿不动了,李宪才乘车回到了林业局。

    两个月没回来,路边的积雪又厚了几分。

    三轮蹦蹦车停在了新浪纸厂的门口。

    临近年关,新浪纸业的大门上已经挂起了大红灯笼。灯笼虽然是旧的,可是在厂子的新气象之中红得愈发鲜艳。

    当李宪大包小包的走进厂大院,立刻就有眼尖的工人跑了过来,一面打着招呼,一面将他手里的东西接了过去。

    因为产能的限制,就算是业务进展的再迅速,这边儿一直也没怎么变化。

    不过李宪并不想放弃这块自己的根据地,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靠着林区的新浪纸业虽然成纸产能小,但是在地理位置和生产原材料方面,具有更加突出的优势。

    他准备趁着过年这段时间,将目前手里的业务做一个剥离。将林业局这边的成纸生产停下,彻底变成新北公司的纸浆厂。

    卫生纸这个行业,一重品牌二重纸浆。现在虽然北林方面成了李宪最主要的生产部分,可他留了个心眼儿,将新浪的品牌攥在了自己手里。现在,纸浆这方面自然也不能放过。

    厂里虽然还在生产,不过也同时在做着年前的大扫除。

    李宪到了车间,将张大功和徐德全叫了过来,把自己想将车间改造的事情说了。对于将新浪纸业改造成纸浆厂的决定,二人自然是没意见。

    不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业务的重要性来看,改造成纸浆厂都合适。而且明显对纸厂以后的发展更加有利。

    让二人尽快启动,尽量在二月二之前令老厂具备最低日二十吨纸浆的产能后,李宪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刚刚走到二楼的走廊,就见到一个袖子高高挽起,露出一截藕段般小臂的人儿,正费力的蹬着暖气片。她个子太矮了,够不到窗户的上沿,只能将自己全身崩成一道纤细玲珑的直线,拿着笤帚扫着走廊的棚顶。

    清理的很细致,也很有规章。先是用笤帚将蛛网和灰尘扫掉,然后再用半干的抹布将窗框擦净。

    许是太过用心,并未注意到自己那短短的薄袄下漏出了一截白嫩的腰肢,当然也没注意到李宪走过来。

    “把东西就放这儿吧,一会儿我自己拿进去。”直到李宪对身后拎着年货的工人说话,苏娅手里的活儿才停了下来。回头看向李宪,眨了眨眼睛笑了。

    待工人说了拜年嗑后离去,李宪才抬头看了看她,咧嘴笑道:“喂,好久不见,想我没”

    苏娅一愣,然后皱起鼻子吐着舌头,用拿着抹布的那只手的手指在脸上刮了两下。

    不要脸。

    李宪抹了抹鼻子,抿嘴一笑。

    苏娅灵巧的从暖气片上跳了下来,站到了李宪面前,指了指他,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然后投过来一个询问的目光。

    李宪暗自一乐,直接做了一个浮夸的抽风动作,卖力的抽了好一会儿,才在苏娅惊呆之中“虚弱”的解释道:“自从被你打了之后,时不时就这样。”

    啪叽,苏娅手里的抹布掉在了地上,用双手捂住了嘴巴,眼睛里也立刻浮上了一层雾气。

    “噗、”见她这番模样,李宪憋不住了。

    苏娅立刻反应了过来,一跺脚,捡起了地上的抹布,用力的砸到了李宪的胸口。

    “哎哎哎!”看这姑娘扭头要跑,李宪一把将其拉住,“给你带了东西,你看看合不合适。”

    说着,他打开了地上的一个包裹,从里面拿出了那件红色羽绒服。

    &n



上架感言
    按起点的规矩,上架之前例行要说点儿什么,顺便比比惨。

    今天哥们儿就不比惨了,相比于其他桥洞底下捡垃圾吃的作者,本蠢高低一天还能吃上一碗泔水汤和三根榨菜。

    除了闺女才八个月大,一个月奶粉辅食吃进去我十分之的肾,老婆说再赚不来钱就离婚之外,想一想日子其实过得还不错。

    不比惨,咱谈什么呢

    理想吧。

    二蠢之前是写黑科技类和汽车工业类文的,成绩还过得去。按照正常的职业发展计划,应该是再开一本同类别,这样的话能揽住之前的读者和粉丝,成绩也有个保障。

    但是写一本乡土类的重生文,一直是我的理想。

    没错理想这个词听起来很傻笔,但是这确实是我的理想。

    《二大爷》这本书大约去年六月份就已经构思成型,并已有了大纲和开头。但在老书收尾的时候,我并不敢把它发出来。

    我不知道之前380万字的写作经历,能不能将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

    但是最后,理想的冲动和抑制不住的写作激情,让我直接将一本已经有了完整大纲细纲和五万字存稿的黑科技类文塞进了回收站。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般的速度发送给了我的责编,然后又迅速的收到了回复——可签约,发书吧。
1...3334353637...2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