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蠢蠢凡愚QD

    “你是”

    李宪颔首一笑,“是这样的赵处长,我之前在干休所郑老那边得知咱们林矿大仓那里有一批闲置的铝锭,想过来看看处里有没有意向处理。”

    听到这,赵亮随意的打量了李宪一遍:“啊、你说的郑老是咱们林政处的老处长郑唯实吧你是他什么人”

    见到赵亮态度的微微转变和先问关系的交流方式,李宪心中好笑。不论这个时代还是二十年后,他遇到过的体制内人士,似乎都没有太大的改变。

    为了方便交流,他扯了个小谎:“一个长辈。”

    赵亮哦了一声,深深的点了点头,推测出李宪和郑唯实的关系应该不能太亲近。

    不过他也不敢大意。

    赵亮是处长,郑唯实也是处长,但是两者之间是不一样的。多种经营管理局虽然是个局,但是论起权利和在以林业为主的林业局里的影响力,跟林政处不在一个档次上。

    可虽然是这么说,毕竟郑唯实已经将退下来了,赵亮倒不至于对李宪过分热情。

    只是有了这层关系,他跟李宪交了实底;林业局里有一些加工单位和企业,需要用到少量的铝锭,原本是不打算处理的。不过想到资产管理处还要费心力的去经管这些生产物资,一年下来丢的倒是比用的多,倒也是个麻烦事儿,考虑到这些具体情况,处里现在也确实有意将其处理掉。

    价钱嘛,就按照市价的80来算——两千五一吨。

    不过就一样,处理不准备分批处理,想要的,就必须全部25吨全部买下。言下之意——一吨半吨的,就不要瞎耽误功夫了。

    而且除此之外,处理不管运输,买了之后自行找车运走。

    这,倒是让李宪稍微有些为难了。

    二十五吨铝锭,每吨两千五,那可就是六万多块啊!

    他现在手里满打满算就六千来块钱,原本打算是一边赚钱,一边尽可能的将那些铝锭吃下。

    可现在一把掀,自己的本钱……严重不足啊。

    看着李宪失神,赵亮不禁摇头,看起来又是一个想占便宜的。听到价格之后就怂了。

    这年头人心浮了,很多人都想占占公家的便宜。面前这位,可能又是一个脑子一热就来投机的。

    &n




第30章:你得给我立字据
    趁着单位还没有下班,赵亮立刻让财务过来给李宪出了个定金的票据。

    为了稳妥,赵亮特地让财务票据上面写明了,一个月内交付尾款,否则定金失效不退。而李宪比他想的更多,怕赶明铝锭价格变动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又让其在票据上面特地表示了如果在一个月内这些铝锭出问题不能交付,定金五倍赔偿。

    双方都怕对方反悔,这件事儿反倒好办了。

    从多种经营局出来,已经是大晌午。

    “赵处长,那就这样。今天我还有些私事,就不请您吃饭了。等回头铝锭交割完了,肯定好好的谢谢你。”

    资产处门口,李宪客套到。

    赵亮哈哈一笑,握着李宪的手紧了紧,“那都是次要的,不过老哥还是提醒你一句,尾款的事情你要尽快,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里交上来。”

    “那是肯定的!”李宪答应的干脆,但是嘴里有点儿苦。

    他娘的,自己原本想的是稳扎稳打。可特么现在突然就变成了赌徒,实在是有点儿悲哀、

    二人相互客套了几句,便分手告别。

    正当李宪心事重重的走出多种经营局的大门时,办公楼里另一拨人也正谈笑着鱼贯而出。

    其中一人看到李宪忧心忡忡的向外面走去,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嗯他怎么在这里”

    看着赵亮望着李宪的背影出神,那人转了转眼珠,走了过去。

    ……

    李友之前已经告诉了李宪吃饭的地方。

    那是家叫做聚宝的饭店,门面不大,但是胜在还比较干净。他到的时候,众人才刚刚开饭。

    看着儿子似有心事,李友便询问起来。他还不知道李宪已经把分配的事儿给搅黄了,还以为是为了这事儿而犯愁。

    面对李友的询问,李宪嗯嗯啊啊的应付了过去。

    毕竟以现在这个时代的思维,毕业之后的分配工作是影响一辈子的事,他担心现在要是把实情说出来,怕是一顿父爱如山掌是少不的……

    还是等阵子稳定下来再说吧、

    李宪这么想着。

    一群人高高兴兴的吃了饭,便一起开着拖拉机向林业局北的开去。盖房子所需要的砖石水泥等原料,都在这有卖。

    其实采购这事儿李宪挺不在行的,特别是这些小件儿,需要的就是一个水磨功夫。一分一厘的砍价,他嫌太烦。

    和李友走了几家经销处,废了好几个小时,才最终搞定。

    趁着李友带着众人去提货装车的功夫,李宪在附近转了起来。林业局北其实是后开发出来的,基本没人居住,都是一些厂子。

    邦业林业局h县城其实都不大,城镇消费现在刚刚有抬头的趋势,所以这些厂子看起来都不甚景气。

    李宪溜溜达达的,也没看见类似后世那种车来车往不断的火爆场面。

    无意之中,他看到了一家瓷砖厂。想着新房主体完成之后要给墙体贴瓷砖,李宪便负手走了进去。

    和刚才自己逛的几个砖厂的不景气比,这名为“”邦业林业局瓷砖厂”的地儿,简直可以用冷清来形容。

    偌大的厂子,竟然连一台提货的车都不见。

    走到经销处的时候,他便听到一阵喧闹。

    往里一瞧,一个约莫四十左右岁的汉子,正在指着个醉汉大声批评。

    大致的意思,就是厂子里因为产品严重滞销积压已经停止了生产,而你们销售处的还不思进取,大白天的吃喝打牌不务正业云云。

    被批评的人看样子差不多五十岁了,面对汉子的指责,打了个酒嗝,道:“杨厂长,你可别用那些大道理压咱。行情啥样你心里应该有数,现在局里边没有建造工程,咱瓷砖销量不好,那是我们销售处的问题吗”

    杨姓厂长见对方根本就没在乎自己,直接拍了桌子:“局里没有工程,你们就不会往老百姓那推要都是你这种想法,咱们厂子还有什么出路大家伙儿等着一



第31章:致富的道道
    瓷砖厂其实开始不是这个样子的;

    在杨宏山刚刚接了厂长的时候,厂里有八十多个职工,每年除去库存损失之外可以创造效益两万元左右。这个效益,很差。可对比林业局其他的企业来说,还算比下有余。

    坏就坏在杨宏山到任的第二年,正赶上国务院颁布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号召。这个号召在地方企业的衍生,就是轰轰烈烈的“破三铁”。

    破三铁说的就是“铁饭碗”,“铁交椅”和“铁工资”。

    是国家针对存在已久的“企业办不好,厂长照样当。单位亏损了,职工钱样拿。生产任务少,库存清不了。”三个现象,给出的一个实验性解决办法。

    实指国营生产单位的劳动用工,人事和分配制度。

    这个政策一出来,杨宏山就奉为至宝,直接给厂里改了革。

    破三铁改革是啥情况

    其实就是解除了企业与基层工人之间的众人劳动契约。工资不再是恒定值,职工不再是终身制,工作也不在是铁板一块,而是根据效益和绩效上下浮动,而且厂里还有权利辞退业绩极差的职工。

    瓷砖厂的改革风风火火的搞了起来,在杨宏山的铁腕之下,不出俩月厂里就辞退了二十多人。改革轰轰烈烈的干了三个月,厂里业绩蹭蹭的往上窜。

    可是坏就坏在,虽然三铁破了,可是当时的劳动保障跟不上去——下岗的三个女职工无依无靠,跑到商业局门口喝了农药。

    瓷砖厂不是个例,在全国其他省份地区,这种破三铁的副作用也都在上演。

    于是乎,在91年五月份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研究会上,通过了暂停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受到农药事件的影响,瓷砖厂的改革也被商业局紧急叫停。

    经过高压改革再回复到以前的常态,杨宏山这个始作俑者彻底的失去了威信,甚至作为破三铁的执行者,被厂子里的所有职工仇视起来。

    暗地里,人们给杨宏山起了个新外号——毒死三。指的,就是逼得三个女职工喝农药的事。

    在那之后,这位雄心勃勃的新厂长彻底失去了对厂子的控制力。

    职工们认定了自己的铁饭碗是动不了的,局里不会不管自己的死活,所以愈发肆无忌惮。今天销售部里的一幕,其实在近一年来,已经在厂里各个部门上演了无数次。

    杨宏山虽然不太信李宪,可是在已经对瓷砖厂的销售部门彻底失去了控制的情况下,他还是决定试一试。

    仓库,几个库管看到杨宏山带着一个陌生人进来了,站都没站起来,自顾自的嗑着瓜子。

    杨宏山对此已经习以为常,指着堆积如山的瓷砖箱子,对李宪道:“就是这些了,一会儿我就给你出个合同,只要这些瓷砖你给我弄出去,利润全归你,一万块钱奖金你立刻拿走!”

    李宪没搭话,而是在偌大的仓库里溜达了起来。这里看看,那里翻翻。

    瓷砖厂的商品,都是一些比较常见的装修瓷砖。库存主要有三种;

    一种是30x30的地面防滑砖,就是在李宪看来颜色土掉渣,上面图案模糊不清还带着防滑纹的那种。

    一种是15x8的,比苹果plus大一些的那种条形浴室砖。

    另一种,则是直接用石英烧出来,形似锅巴的小马赛克瓷片。这东西李宪小的时候还玩儿过,上面一道道的小沟壑,用来磨铅笔尖倒是极好用。

    三种瓷砖的价格都不贵,据杨宏山介绍,防滑砖成本勾七分钱一块,浴室砖勾四分钱一块,而那个小马赛克已经是放了三年多的东西了,给钱就卖。

    对于这个价格,李宪感到满意。

    煞有其事的和杨宏山签了协议,留下了厂里的电话号码之后,李宪直接找来了王清河几兄弟,开着拖拉车先行三种瓷砖一样装了半车。

     



第32章:村里最靓的房
    要是李宪这话放在一个月之前说,王家兄弟几个肯定抬屁股就走。

    可是在经过了用核桃皮大赚一笔,特别得知李宪能把棺材卖个那些个名号听起来吓得人腿软的老干部之后,王家几个兄弟对李宪的脑筋,就只剩下了一个字;

    服!

    虽然六兄弟里有四个不知道“服”字怎么写。

    现在李宪说要给他们找一个发财的道道,众人兴奋起来,眼巴巴的等着李宪传经授道。

    见到几人一脸的虔诚,李宪心中暗笑。在那块稿纸上画画写写,用王家兄弟几人能听懂的方式,将几种后世比较常见的,施工相对简单的墙体装修方案,跟他们详细的讲解了一遍。

    其实这个东西不难,说白了就是一个类似拼图的活计。王家几个兄弟虽然文化浅,但是脑子都不笨,不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大致明白了其中的道道。

    可看着这样一个五岁小孩儿都能看懂的东西,王家几个兄弟不禁疑惑了。

    说好的发财的道道呢

    就这么个用水泥瓷砖在墙上“画画”的小把戏,能赚钱

    看着几兄弟泛起嘀咕,李宪颔首一笑。

    “别小看这个,发大财不敢说。但是抢了先机,给你们兄弟赚个老婆本,富富有余!”

    一听这个,兄弟几个激动的脸呼吸都变粗了。最夸张的王老五,裤裆里都支起了小帐篷……

    ……

    次日一大早,瓦匠就按照李宪的安排到了位。

    为了给大哥大嫂一个惊喜,李宪嬉笑着让二人下地干活儿,等晚上回来再看效果。

    李清家的房子就是砖墙打底,上面嘛都没有。红砖光秃秃的裸露在外面,看起来相当原始。

    可是在这个时候,家家户户的房子都是这样。家里条件好坏,也就体现在房子大小和间数上面。

    就连几个来帮工的瓦匠,对李宪要给房子墙面打水泥贴瓷砖的想法感到新奇。

    众人按照李宪的要求,不加沙子调好了水泥,便开始按照李宪的指挥开始给房子贴砖。

    这活儿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不过李宪当然是不会让自己准备赚钱的生意变得太容易复制。为了避免这个,他为李清家的房子设计了一套拼彩的方案。

    外墙部分是蓝色浴室瓷砖打底,然后用白蓝相间的马赛克瓷片做渐变过度,再之上,则是用纯白色的浴室砖做成“臣”型的参差排列。

    四个瓦匠加上很快就学会了打水泥和抹墙面的王家六兄弟,足足十个人,干起活儿来速度极快。

    水泥跟得上,干活儿的人手多。李清家里的两间砖房,只用了一小天的功夫,就已经完工了一半。

    众人施工的时候,周围的邻里还没有什么感觉。可是当一间房已经完成,整体的外墙效果初步显现的时候,可是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

    下午四点多,火辣辣的太阳已经染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李清那间原本红砖裸面的房子,已经全然变了模样。蓝白相间的外墙,在渐变的颜色下显得上轻下重,看起来格外清新。虽然瓷砖上面的水泥还没有清理,可是在阳光的照射之下泛出片片光华,与周围邻里那土里土气的红砖房相比,简直气派非凡!

    此时的房子周围,已经为了不下三四十号人。周围邻里,以及那些得了消息前来看稀罕的人,看着那闪亮亮的房子,啧啧连连。

    他们这辈子都想不到,原来平方,也可以这么气派!
1...7891011...2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