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蠢蠢凡愚QD

    正在人们开始打听瓦匠师傅,将房子弄成这样得多少钱的时候,李宪一脸憨笑的将一块“如对墙体效果满意,有意装修者,请去东头找李宪”的牌子,挂到了院墙上面……

    今天第一间房子装好,李宪算了笔账。水泥和瓷砖,成本一共用了四百块钱不到。其中马赛克和浴室砖,大约用了六十多箱。屋里的地面现




第33章:你脑子里长了颗摇钱树
    李宪虽然大学是在外地上的,但是在邦业县一直生活到高中,对于邦业这边的情况了解的还是很深的。

    林区的婚嫁习俗不好,在整个地区都是出了名;

    没有穿越回来之前,李宪参加过一个儿时玩伴的婚礼。

    在那场婚礼之中,他得知男方为了娶个媳妇,光是彩礼就给了整整三十万。就这,还不算房子轿车,以及金钻首饰之类的东西。

    据说一场婚礼下来,男方老人足足掏出去一百二十多万。

    这种大手笔,让没结婚的李宪暗暗咋舌。但更加恐怖的是,这仅仅是林区的一个常态,不是个例。

    要知道,即使是在2018年,林区的人均收入才不足5万元一年。家里一个儿子结婚,几乎把老人一辈子赚的钱都掏空了。

    当时林区有句很经典的话,管儿子结婚叫“砸老子骨头渣子榨髓油”。儿子结完婚存款几十万,老子欠债几十万的比比皆是。

    然而讽刺的是,当时的邦业林业局年轻人婚后“三高”,在地区内也是出了名的。所谓的三高,就是结婚彩礼要的高,男方债台筑的高,婚后离婚率高。除此之外还有一高——男女双方因离婚财产分配导致的民事案件数量高。

    虽然现在的林区婚嫁风俗还没有发展到后世的巅峰状态,可是也已经糟糕的可以。

    林区的环境相对闭塞,好面子好攀比的恶习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最容易滋长。从王凤之前闹着要新房的事情上就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现在在林区新婚的标准配置,就是两间大砖房。但是这只是最基本的,按照现在的行情,几乎每家嫁闺女的,都会要求男方有至少三垧耕地和彩礼若干。

    这个若干就很有讲究,男方人家若是富裕,那就多则一万少至五千。若是条件一般,那至少也得两三千。

    总之就是看行情要。

    所以,即使是在现在这个年代,每一个刚刚结了婚的小年轻,都是林场里那最有钱,消费力最高,而且最喜欢攀比的一波人。

    自认为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去改变这种习俗的李宪,决定用它赚钱。

    昨天在得知瓷砖滞销之后,他就已经将主意打到了这个上面。

    本以为交代完了王凤,让其帮着自己宣传之后还需要等上几天才能得到效果。想着反正也是没事儿,李宪便准备借林场的照相机给李清的样板房照相,做出大幅的宣传照片,以方便对周边林场进行宣传。

    可是还没等他借到照相机呢,就陆续有林场里的年轻夫妇找上了门儿来。

    面对李宪给出的7块钱一平方的价格,众人自然是嫌贵。但是李宪很敏锐的发现,几乎嫌贵的都是男方,而当男方或递烟讨好,或拿乡亲之谊砍价的时候,一旁的小媳妇都是一脸不爽的样子。

    结果不言而喻。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李宪足足接了十二份的新房墙体装修订单,价格无一例外——7块钱一平!

    在这十二份订单之中,几乎最后都是小媳妇拍的板。

    说实在的,李宪对自己的这一笔生意很有信心。但是他死活也没想到,生意会火爆到这个程度。

    他承认,他低估了这个时代年轻人的消费力。

    可是这么一来,原本的计划被全盘打乱;面对一下子涌来的十二份订单,王清河六兄弟加上几个瓦匠根本不够用了。

    李宪一面让王清河在林场之中寻家境不好,没有多少耕地的年轻人,一面直接找到了林场的会计,将照相机借了出来,紧急的拍摄了李清的“样板房效果图”,然后洗了出来。

    忙完这些,他又直接马不停蹄的赶往了林业局。

    ……

    瓷砖厂。

    杨宏山这两天去商业局开了次会,之前局里对于瓷砖厂的效益就已经很不满意。在这次的会议上,商业局局长王文庆透露了局里打算关停转让一批亏损企业的消息。这,让杨宏山格外忧心。

    回到了厂里,他立刻召开了一次厂大会,说明了厂子目前的困难;积压库存出不去,厂里的生产进行不了,再这么搞下去厂子就危险了。

    大会之上,他是苦口婆心,情真意切。

    可是起到的效果,却跟



第34章:终非池中物
    李宪惊讶于杨宏山的眼光。

    这个看起来窝窝囊囊的厂长,应该是看到了一股新的装修潮流即将在林区拉开,然后就做下了要盘下厂子的决定。

    这让他对这个时代的人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这是一个不缺胆量的时代。

    不过对于请自己做副厂长的提议,李宪倒是没多大的兴趣。按照他的想法,搞瓷砖这个生意,仅仅是自己严重缺钱,找到一个能给自己带来进项的事情先干着。

    东北这里的冬季太长,瓷砖生意的利润有限,而且一年之中的旺季更加有限。对于这种只能凭借奇招圈快钱,于长远没有多大发展的的事情,李宪才没有兴趣。

    说白了,现在自己搞装修又倒腾瓷砖,也只是属于以个短线过度,为得是给那一批铝锭攒足资本。

    所以面对杨宏山的招揽,他委婉的拒绝了。

    人各有志,不能强求,杨宏山自然是感到可惜。

    不过对于李宪他暗暗上了心,他觉得,这年轻人和自己见到过的这个年纪的人不一样。

    在现在整个林业局都已经开始躁动,一批人已经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而打拼的大背景下,杨宏山觉得这个比自己小了一旬还多的年轻人,未来不好估量。

    那句话怎么说

    蛟龙遇,终非池中物。

    嗯,用在李宪的身上,杨宏山觉得很合适。

    既然李宪没有和自己一起干的想法,他便叮嘱了几句今天的对话切不可对外透露。

    似乎是为了封李宪的嘴,又似乎是不死心刻意拉拢,杨宏山大手一挥,这一批瓷砖的成本价,又给降了两成。

    ……

    在仓库提了货,李宪便让王老三等人开着车带着瓷砖先行回去,他则是独身前往到了了邦业县城。

    邦业县其实从城区面积上算来,要比林业局大的多了。可是在辖区面积上,却没有覆盖了四分之一小兴安岭的邦业林业局相比。

    下面的十几个乡镇也没有什么发展,大部分都是以种大豆为主要经济来源。若不是县里有一个轻化工厂,两个纺织厂和一些类似大豆加工和木材加工企业,邦业县怕是早都成了远近闻名的贫困县了。

    事实上,这座坐落在林区的小城,因为省森工集团大力开发林业,确实显得没有什么存在感。

    在李宪的印象之中,往后再推十年,很多本地人在外提起“邦业”的时候,都会遭到一句“哦,你说的是那个林业局吧”的回答。

    而此时的邦业县,和十年后还没法比。比起林业局的繁荣,县里的街道都显得冷清了不少。

    不过李宪的整个中学时代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虽然现在看来县城里比十年之后有着诸多的不同,可好在商业区和主干道没有什么变化。李宪轻车熟路的便来到了商业街。

    现在瓷砖和装修的活儿马上就要向除了之外的其他林场扩展,他需要一个别人能联系到自己的渠道。

    之前想到的bp机,看来是不得不买了。

    在商业街打听了一下,李宪才得知整个县城,只要供销大楼才卖bp机这么高端的东西。

    到了地方,李宪才知道了所谓的高端消费场所竟然也可以是这个样;一个单层占地不足四千平米的小三楼,里面黑压压一片,基础照明黑的跟高速隧道有一拼,里面的柜台一列列的排在一起,各种百货和农产品乱糟糟的陈列着,不论是雨衣成衣还是寿衣,都用吊绳挂在铁架子上。

    带着套袖的售货员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整个供销大楼里顾客都没有卖货的人多。

    当找到了柜台,说明自己要买bp机的时候,那售货员竟然上上下下把李宪打量了三四遍。

    末了,甩了一句:“摩托罗拉数字的,主机一千二。要看吗”

    李宪嘴一咧,在兜里掏出了钱,放在了柜台上。

    见了钱,那售货员才从柜台里掏出了一个盒子,将里面挂着一个到极致的金属链的摩托罗拉寻呼机拿了



第35章:飞奔在通往幸福的大道上
    看到李宪这全新的派头,在场的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幸福250这款摩托是尚海市自行车厂仿造捷克ja250生产而来的一款摩托,在90年代以前曾经风靡一时。虽然在92年,幸福250已经将因为还在使用上50年代的二冲程发动机而慢慢失去了竞争力,可是在林场这可还是个稀罕物!

    这东西看着便宜,但其实用着可不便宜。妥妥的油老虎,可不是一般家庭能用得起的。

    李宪想着马上就要将装修生意拓展到其他的林场,现在各林场之间是没有客车的,比如他如果想从林场到七五林场,那么只能坐客车先去林业局,然后再坐客车颠儿到七五去。

    太不方便,也太浪费时间了。

    这么一来自己还真就需要一个交通工具,恰好在摩托车经销处看到了这台运输过程之中被砸坏,大修过的处理摩托车,直接就买了下来。

    待李宪将摩托停在了地基旁边,周围的人立刻围了上来,七手八脚的摸着摸那,叽叽喳喳的询问价钱。

    看着众人羡艳的目光,李宪感觉……这时代特么的装逼真是太简单了、

    人家一点儿愉悦感都没有呢,嚯嚯嚯嚯嚯、

    想着,他有意无意的挺了挺腰。腰带上,一个闪亮的银色链子很给面子的掉了出来。

    “寻呼机!”

    人群之中的王老五惊呼一声,一下子窜到了李宪的身边,将他的蓝色运动服掀了起来。看到里面那黑黝黝的摩托罗拉,这小子发出了一声尖叫。

    “宪哥,这又是摩托车又是寻呼机的,你发大财啦!”

    在社会生产力极为有限的时代,大摩托小传呼,已经妥妥的土豪装备。

    林场虽然小,但是每到冬天就会有许多名为老板,实则二道贩子的人过来山里倒腾木材。

    其中不乏一些南方的大老板,这些老板出手阔绰,而且气派极足。而他们挺得直直的腰板以及上面的寻呼机,给冬天在林场负责给木材装车的王老五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潜意识之中,他认为bp机就是有钱人的象征。

    事实上不仅仅是王老五。

    在众人看来,能在腰上别个够寻常人家两年生活费物件的,那都算得上是做大买卖的人了。

    见到李宪这两个新物件儿,众人看他的目光都变了。那些王清河找来的汉子们,不知不觉间脸上就带了一丝的拘谨。

    乖乖、

    李家老二成了老板啦!

    这边的喧闹,也将正在做饭的邹妮和刚刚从苗圃里回来的李友给惊动了。

    看到自己的儿子骑着大摩托,别着bp机,李友的脸立刻就沉了下来。

    他拨开人群,走了上去。“你小子这是弄得什么幺蛾子这得花多少钱”

    看着根根本本一辈子的李友心疼了,李宪呲牙一笑:“爸,这你就不懂了吧。这可都是生产工具,买了是为了多赚钱的。”

    李友被他给噎了一下。

    “摩托买了也就买了,平时下个山倒也方便。那小黑盒能赚钱瞎几把折腾……”

    一想家里现在花的钱倒也是这臭小子倒腾来的,就气呼呼的嘟囔了一句,负手离去了。

    李宪倒是没想到,两个在后世看来low逼到无底线的东西,会给自己带来这么多的愉悦感。

    作为一个有见识,有思想的大好穿越青年,他觉得自己堕落了。

    这种没事儿就想着炫富装逼的思想,很危险。

    足足在众人羡艳的目光下沐浴了半个多小时,他才恋恋不舍的将众人召集到了一起,说起了正事。

    王清河一共招揽来了42个人,算上王家六兄弟和另外的四个瓦匠,队伍已经扩大到了52人。

    他将这些人分成了十组。王家几个兄弟和另外的四个瓦匠被安排了组长。王清河则是被李宪任命为“林场施工队队长”。负责协调十个施工队,安排车接送的任务。

    确定了人事结构,李宪当众宣布了工资;每天底薪五块,并按照工程量提成。一个施工队,干完一间房子提五十。

    这。大大的激发了众人的积极性。

    贴瓷砖的方法几个瓦匠已经大致跟众人说了,虽然要一点儿技术和耐心,可并不是什么累活。一个施工队五人,如果加加紧的话,一天大约能干两间房子。

    也就是说,这一天的功夫,可就是二十五块钱的工钱!

    冬天去林场扛木头才多少钱一天啊

    看着众人兴奋的目光,李宪又抛出了另一个炸弹;各组组长每天有额外的二十块钱拿。



第36章:遥控指挥
    几个林场的情况都差不多;只要有了第一家,并装修完毕,之后的订单就尾随而来。

    将自己的寻呼号发布出去之后,李宪的的bp机响个不停,无一例外都是来询价和定装修时间的。

    面对陆陆续续纷至沓来的三十多分订单,李宪觉得自己不能继续在林场呆着,而且自己应该找个帮手了!
1...89101112...2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