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农女悠然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素面妖娆

    “红英哪,你掐我一下,看我是不是在做梦。”他心情激动地道。

    杨氏抿唇一笑,当真就用力地掐了一把男人的胳膊。

    “哎哟。”谢保顺吃痛叫了出来,“好疼,不是做梦!”

    “哈哈。”大家都笑了起来。

    韩青山笑着道:“保顺啊,你们一家如今终于风雨过后尽开颜了,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呀。”

    “那是自然。”谢保顺乐呵呵地道,“老哥哥,晚上等墨辞回来后,你们过来吃个团圆饭吧。新屋开火,大

    家一起凑个热闹。”

    韩墨辞肩膀的伤并不严重,好得差不多后,便又回衙门当差去了。

    “成,”韩青山爽快道,“晚上我们一定过来,好好陪你喝几杯。”

    到了晚上,他们捉了只五六斤重的大鸭子,韩墨辞从城里带了坛好酒过来了。

    大房之前住在谢家后院,因地方有限,就养了几只鸡,没有喂养鸭子。

    谢悠然便叫二丫把鸭子杀了,又从自家捉了只养得肥实的大公鸡,洒了血,祭了灶王。

    卷起袖子准备干活的时候,被二丫给赶出了灶房。

    “姐,你陪墨辞哥说话去吧,这里交给我就行了。”小丫头笑眯眯地道。

    谢悠然瞧着晚上也就自己家人一起吃饭,没那么多讲究,二丫一个人也应付得来,便爽快应了,“行,那我就等着吃现成的了。”

    谢保顺陪着韩青山在堂屋闲话,杨氏在哄孩子,三丫给二丫打下手,谢悠然便领着韩墨辞去了后院转悠,告诉他,这里她准备弄点什么,那里她准备弄点什么。

    她实现了自己对家人的承诺,让家人住上了大




第338章 姐妹情深
    韩青山的表情也僵硬了一下,随即若无其事的笑道:“那都是以前闯荡江湖的时候留下的。我年轻的时候,是个行镖之人,经常要走南闯北去送镖,路上难免会遇到贼人,受伤更是家常便饭。正因如此,后来年纪大了,便选择了退隐江湖,跑到烟村来定居。老弟,我身上的旧伤吓到你了吧”

    “那倒没有。”谢保顺释然,道,“原来青山兄弟以前是镖师啊,难怪墨辞的身手这么好,敢情都是你教的。虎父无犬子,甚好。”

    韩青山叹了口气,道,“他的武功的确都是我教的,只是,我却不希望他再走上打打杀杀的路,所以当初他执意要去衙门当差,我还坚决反对过。可儿子大了,不听爹的话了,说什么也不好使了。”言辞间,很是失落。

    韩墨辞轻轻叫了一声:“爹。”

    谢保顺也安慰道:“做捕快虽然是个危险的活计,但好歹也是吃官家饭,墨辞得县太爷重用,将来定有大出息,老哥你也别担心,墨辞身手这么好,一般的宵小也不是他的对手,不会有事的。”

    韩青山埋怨道:“还不会有事前几天那肩膀上的伤是怎么来的说了不让他去衙门当差,他非要去,当捕快有什么好别看着表面风光,实际上却是个贱职,将来孩子都不能入仕,能有什么大出息”

    提到入仕,谢保顺眸中的光彩也黯淡了几分。

    他读了一辈子的书,考了好几次,却始终只是个童生。这是他心口的痛。

    从他放弃了下场之后,家里人便不敢再当着他的面提到读书入仕等字眼。

    骤然听到韩青山说起,难免有几分惆怅。

    韩墨辞见未来丈人神色有几分不对,便紧急叫停了韩青山:“爹!你别说了。”

    多喝了几杯的韩青山,这时也察觉到了自己的失言。

    他轻拍了一下自己的嘴巴,自责道:“瞧我这张嘴,一喝多了就胡言乱语,保顺你别介意……”

    “我不介意,”谢保顺摇头,道:“入不了仕就不入,当官也未必是件好事。再说了,即便当不了文官,也可以当武官嘛,西陵律法也没有规定捕快出身的不可以去考武状元,不可以当戍边的大将军。墨辞,你不用顾忌这个,人活一世,率性而为,想做什么尽管放手去做,别被些虚名给束缚,一辈子活得都不自在。”

    他这话是发自内心的,看样子,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整,他倒是什么都放下了。

    谢保顺又道:“我是想明白了,读书进仕有什么好有的人考了一辈子,考到八十岁还是个秀才,一辈子都过得苦巴巴的,为了那顶乌纱帽,为了功名,把自己一生都耽误了。我觉得,与其活成那样,还不如像我现在,有能干的闺女,有可爱的儿子,夫妻敬爱,家庭和睦,再做点

    小生意,赚点小钱,不缺吃不缺喝不缺住的,就挺好。”

    韩青山释然道:“保顺,你可算是想通了,来,老哥敬你!”

    偏厅里,哄睡了儿子正要到前堂来的杨氏,听到丈夫的一席话,终于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眼角忍不住有点湿润了。

    这些年,丈夫一直郁郁不得志,她也一直提心吊胆,生怕他心里有负担。

    如今听他终于放下了,她也放了心。

    本来嘛,他们庄户人家,不能期望太多。

    天下那么多读书人,又有几个能考上功名,入朝为官的

    既然没有当官的命,不如安安心心做个商人,至少,一家人在一起,衣食无忧,平安喜乐,这就是最大的福报了。

    好酒好菜加一番敞开心扉的肺腑之言的后果就是,两个爹都醉趴下了。

    韩墨辞帮着谢家人将谢保顺给弄到了后院躺下,这才扶着自己的爹,踉踉跄跄地回去了,废了老鼻子劲儿,才将人安顿好。

    且不说杨氏是如何伺候酒醉的丈夫,单说姐妹花三个。

    平素都是挤在一张床上,都习惯了,这乍然分开,一人一间闺房了,反倒有些不适应。

    姐妹仨洗洗躺下,却是无论如何都睡不着。

    三丫年纪最小,平时都跟姐姐们挤着睡的,如今一个人躺在偌大的床榻上,有点害怕。

    她咬了咬唇,索性抱了枕头,一骨碌就下了床。

    蹑手蹑脚地出了门,准备去找大姐姐,结果刚一转身,就发现了同样抱着枕头的二姐。

    她也正好出门,看样子,也是准备去大姐姐的房间。

    廊下挂着灯笼,灯光朦朦胧胧的,照在姐妹俩面面相觑的脸上,颇有几分戏剧性。

    两人都穿着单薄的寝衣,披散着黑色的柔顺的长发,彼此都抱着枕头,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不消片刻,不约而同噗嗤一笑。

    &nbs



第339章 开分店
    新屋之事,伴随着谢家人的入住而终于告一段落。

    之后,谢悠然便把心思大部分放在了铺子里的生意上。

    昭阳地处西陵的西南边,这儿气候潮湿,多雨水,尤其是每年的四到七月份,更是梅雨季节,人们完全靠着吃辣来驱寒除湿!所以这里到处可见得风湿疾病的人,尤其是梅雨季节一到,那些医馆里到处可见排长队等着针灸治疗风湿老寒腿的人。

    也因此,谢记的麻辣烫生意也特别的红火。

    住进新屋后的第三天,一场春雨伴着春雷如约而至。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立春过后,庄户人都在盼着这场春雨呢。

    有了雨水的滋润,地里的冬麦就会尽情地疯长。

    田里有水了,春耕也省事了不少,刚育出来的稻秧,也在飞快地生长。

    而老天爷似乎也在帮着谢家,从他们开始盖房那雨就一直憋着,直到他们新屋落成,搬进去住之后,那憋了许久的雨,才终于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

    这一下,就下了一整夜,像是老天爷的眼泪,无休无止,绵绵不绝。整个昭阳城都笼罩在烟雨中,直至天明时分,雨才慢慢停歇。

    东方渐渐泛起了鱼肚白。被雨清洗过的花草树木在晨光中愈发显得干净,连空气都是那么的清新,风里似乎还带着花香的味道,甜甜的,好闻极了。

    一早,谢家姐妹刚到铺子,何海就兴匆匆地迎了上来报喜:“大姑娘二姑娘,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何海从袖子里取出一张契纸,神色不无得意,“姚记,拿下了。”

    本来应该早就能拿下的,但这几天那姚老板家里出了点事,回了老家一趟,昨儿个才回来。何海一直密切注意着隔壁的动静,一看到姚老板回来,就赶紧找去了。

    姚记生意惨淡,老板一直在赔钱,急于脱手,所以,何海一上门,他就同意转卖了。

    只不过,这价格上,两人谈了许久才谈拢。

    谢悠然接过那契纸一看,果然是隔壁姚记饭馆的店契。

    “效率可以啊海子,”她赞许地道:“花了多少银子”

    提到这个,何海的神色就更加得意了,“托大姑娘的福,一百两。”

    一百两姐妹俩都有些意外。

    姚记跟谢记的房屋面积是一样大的,格局也一样,都是前堂后院式的,当初谢悠然拿下谢记还花了一百二十两呢,所以给何海的预支也是一百二十两银子,没想到他只花了一百两就将铺子买到手了。

    二丫忍不住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何海嘿嘿一笑,道:“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软磨硬泡,那姚老板家里出了点事,急需用钱,我卡死了只给他一百两,他没办法,最后同意了。”

    说着,将剩下的那二十两银子双手奉上,归还给了东家。

    “

    干得不错,”谢悠然夸奖道,“小伙子大有前途。”

    何海被她夸奖,神色难掩兴奋之情,想了想,又忍不住搓了搓手,问道:“那,大姑娘,你之前答应我的事……”

    “我说到做到,”谢悠然笑道,“从今儿起,你就是这麻辣烫的掌柜了。”

    何海大喜,“多谢大姑娘,我一定好好干,不让东家失望。”

    “行,你去忙吧。”

    打发走了何海,姐妹俩来到了隔壁。

    姚记饭馆的招牌已经取下,随意扔在了一旁,铺子里空荡荡的,显示着一副颓废之象。

    何海办事牢靠,一百两的银子买下了这间铺子,连带着铺子里的桌椅板凳一应俱全,都给她留下了。看来,这姚老板也是赔惨了,所以才愿意亏本将铺子抵出去。

    嗯,收拾收拾,这将是他们谢记的第一家分铺。

    二丫也很激动,问,“姐,你打算将这间铺子用来做什么”

    谢悠然笑道:“晚上回家,咱家开个家庭会议,我再告诉你们。”

    下午的时候,将铺子里的事交给二丫和何海,她便提前回了村。

    谢保顺和杨



第340章 野菜大餐
    谢悠然很激动,她拿出小铁铲,挖了一大捆的藠头放到背篓里。

    当下满载而归。

    回到家,杨氏见她挖了这么多野菜回来,很是不解。

    “大丫,你挖这么多野菜干什么”

    当初他们家穷得吃不上饭的时候,全靠这些野菜充饥,不知道吃了多少。

    所以杨氏现在一看到野菜,就有些反胃。

    谢保顺也有些奇怪,“我说大丫,你该不会是还想着把这玩意儿拿来吃吧”

    野菜还没吃够还是如今生活好了,所以忆苦思甜

    谢悠然笑,“说对了,今儿晚上,我就请大家吃野菜。”

    夫妻俩一听她真要吃野菜,都愣住了。

    他们眼下丰衣足食,吃香的喝辣的,可是一点也不想再吃野菜了。

    当年真是吃多了,吃伤了,导致现在看到野菜就反感。

    但谢悠然打定主意,一定要让他们尝尝她亲手做的野菜大餐。

    将野菜分类洗好,她挽起了袖子,进了灶房。

    家里人口多了,二丫又是个喜欢下厨的,所以家里这间灶房盖得很大,跟西边的两个耳房的面积是一样大的,一走进去,感觉格外的宽敞。

    大灶也砌了两口,灶房里该有的家伙什一应俱全,应有尽有,外人乍一进去,就会恍若进入了一个大酒楼的后厨一样。

    谢悠然没让杨氏插手,自己在灶房里忙活了好几个时辰。

    等晚上二丫到家的时候,她的野菜大餐已经完成,荠菜饺子也已经下锅了。

    一家人整齐地围坐在堂屋里的八仙桌旁,个个都用新奇的目光望着满桌子的野菜。

    马齿苋、蒲公英和灰灰菜都是凉拌的,苋菜炒了鸡丝,蕨菜跟扣肉做成了一道菜,香椿炒鸡蛋,薄荷炒肉片,还有一盘香辣可口的腊肉炒藠头。

    主食则是荠菜馅的饺子,煮好了上桌,小元宝似的冒着热腾腾的气,躺在陶碗里,引诱得人胃口大开。

    谢悠然放下最后一个荠菜汤,双手一拍,大功告成。

    “爹,娘,二妹,三妹,尝尝我的野菜大餐。”

    二丫已是迫不及待举起了筷子。

    她率先尝了一个饺子。

    荠菜肉馅的饺子,满口余香,味道厚重,但又不至于太腻,非常的好吃。

    等等,里面的猪肉,很脆,吃起来特别的香,跟往常用的肉好像不一样……

    “姐,你这肉馅里放了什么”她连忙虚心请教。

    谢悠然笑了笑,道:“是油渣。我用半肥半瘦的五花肉炼出了油,取其油渣剁碎,和焯水后切碎的荠菜和在一起做的馅儿。”
1...9899100101102...1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