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凌越仙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妹姒

    此时,范嬷嬷走进,碧冬也不敢露出笑模样了,板着脸恭敬地打起了帘子,在范嬷嬷走进去之后,悄悄地松了口气,才吐出一点儿小舌头,却没想到范嬷嬷像是长了后视眼一般,转过头,给了碧冬一个眼刀。

    碧冬小身板一颤,小脸唰的一下就去了一半的血色。

    “好了,嬷嬷。”沈柔凝娇声替碧冬解围,笑道:“您就别吓唬她啦。瞧她那小脸……”

    沈柔凝开了口,范嬷嬷就放过了碧冬,转过脸,严厉的脸上起了一些和蔼的笑意,朝着沈柔凝行了礼,口中道:“……四姑娘也太惯着她。”

    只这一句,也就没有多说。

    毕竟四姑娘也仅仅是十来岁的小姑娘。会喜欢有个同龄小姑娘在跟前快活地说笑,也是理所应当的。若是都跟夕颜一样沉闷,那对四姑娘才不大好呢。

    “嬷嬷怎么这会儿来了”沈柔凝也没有在碧冬的问题上多说,娇娇地笑了笑之后,对沈嬷嬷道:“嬷嬷尝尝我这儿的茶……是采了冬日山上温泉边上的茶树叶子,我亲自揉炒出来的,味道与旁人的都不一样呢。”

    说起来,这冬天里温泉边上的嫰茶叶,还是邓长年采给她的——

    她一个旁人眼中的娇小姐,就是有些自由,但要想在大冬天又是冰又是雪的时候往山上跑,那无论如何都是不行的。

    她也不会冒那个险。

    除非有许多人一起陪着去。

    范嬷嬷端了茶抿了一口,赞了几句,扫了一眼在边上侍立的夕颜,而后收了笑,看着沈柔凝,缓声道:“嬷嬷这次来,是有事儿同四姑娘交代。”

    说罢就闭上了嘴。

    沈柔凝会意,挥手让夕颜下去了。

    很奇怪,她竟然从范嬷嬷的话音里听出了叹息惆怅之意,对接下来范嬷嬷的话,便有了些期待。

    范嬷嬷略做迟疑,道:“之前老爷接到了京城三爷的信……三爷信上说,请老爷上京,参加春闱。”

    沈四老爷沈重晏早在成亲前就有举子身份,是绝对有资格参加春闱的。春闱一般在三月初,沈家村离京城慢走也不过两三日的车程,肯定来得及。

    只是让沈柔凝不解的是,春闱三年一次,中间庆隆帝登基的时候就加开了一次恩科……她的父亲这前几次春闱都没有半点要去参加的念头,怎么这一次突然就起了意

    以沈柔凝对自己父亲的了解,她觉得,在沈四爷的生命中,这功名啊富贵啊显达啊儿女啊什么的,全都不如自己的妻子重要。沈四爷完全可以守着沈四太太,心甘情愿一辈子不出这个村子。

    范嬷嬷见沈柔凝俏脸上露出的不解,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又开口道:“沈三爷的意思,是请四房一家人一同进京里去。”

    三房一家人都去

    沈柔凝越发觉得古怪起来。

    沈四爷是去参加春闱,拖家带口合适么再说,京城沈家那处房产宅子,也就是沈三爷一家现在正住着的那处,听说并不宽裕,仅仅是个四进的院子,恐怕都没有现在他们四房祖宅的院子大。

    但相对的,三房人丁却不少。

    沈三老爷沈重墨比沈四老爷大了五六岁不止,成亲也较早,原配江氏留下了一儿一女,嫡长子沈五少爷沈端槐已经成亲,嫡长女沈二姑娘沈柔冰也已经年满十六,正在相看人家。继室牛氏是在沈大姑娘不满两周岁的时候嫁进门的,听说性格不错,又是好生养的,很快给沈三爷养育了一对双胞胎女儿,而后就连续生养了两个儿子,都立住了,序了排行分别是六和七。

    而且,沈柔凝记得,就在不久前京里还送了信回来,说是三太太牛氏又给沈家添了一个女儿。沈大太太往京里送贺礼的时候,她还给添了一个亲手做的布偶兔子做心意。

    这么一大家子人,又是要讲究的人家,丫鬟婆子挤在一起,一个四进的院子只怕将将够住吧!

    那三房四个主子带上一二十的下人去了,怎么安置!

    总不能住在客栈里!

    若仅仅是沈四爷一个成年男子,那就好安置多了。

    不论从哪里看,邀请他们四房一家人入京小住,实在有些古怪了些。

    不过,这邀请虽然古怪了些,但又不是什么隐秘事,并不至于让范




088
    (最近几章先别订,七月七号之后再来。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忙碌无暇,加上成绩差,老公都劝我放弃了算了,我都已经做出放弃的行动没更新了,但快到月底的时候,突然心生惶惶不得安宁,不仅没有觉得轻松反而心情更糟糕脾气跟着坏掉……思来想去,又决定继续回来努力码字。这本书我写的很吃力,很累,但就在熬夜码字的这几天里,再不觉得惶惶了。这些感受,说给你们听。占坑,是因为一点点小利益,更是鞭策自己,不要偷懒,欠着账呢。以下,已完本《江南春》占坑。)

    沈四爷听了沈柔凝说罢,若有所思。

    “哦凝儿都读了哪些书”沈四爷回过神,笑着问道。

    “就是从藏书阁拿出来的那些呀。”沈柔凝道:“《风物志》、《见闻录》什么的。书上说,东方有大海,一望而无际,波澜壮阔,让人心折;南方有深泽,有各种猛兽毒虫,外人却步;西方有沙漠,黄沙漫天,不辩方向,却有骆驼这种牲畜能月余不吃不喝负重行走;而北方的冬天九月份就会下大雪,直到次年三四月里才会冰雪消融……”

    “爹爹,您从前去看过没有”沈柔凝注视着沈四爷,认真地问道。“二伯父就见多识广的。只是他忙的很,每次回来,都急匆匆的。”

    沈氏这一嫡支有四位老爷。

    沈大爷是族长,经营祖地,管教族人,同族人们一起打理着这沈家村附近近千倾的土地。沈二爷联络外界从事经济商事,为这个家族赚取了不少银子;沈三爷科举有功,算是沈氏在官场上的代表人物,虽然他如今才是从五品的小官……

    只有沈四爷,什么都不管,是个闲人一个。

    “爹爹,我私心想着,若是爹爹您能做个小官,我们一家人就能跟着您一起到任上去见识一番了。”沈柔凝说的话有些天真的想当然:“地方官三年一任,爹爹您三年换一个地方做官……一个三年又一个三年,那我们不是能见识许多地方了”

    “将来与人交谈,也不至于口拙吶言,被笑话是无知的乡下人。”

    说道此处,沈柔凝的小脸上有些委屈,道:“邓家表哥以前就是这么笑话人的。”

    沈四爷闻言温和地笑了一下,安抚沈柔凝道:“你邓家表哥是同你说着玩儿的呢。”顿了顿,他又道:“之前爹爹少年时候也有游历,不过并未走的太远,倒是不曾见识过冰雪大漠。”

    “我还以为爹爹都瞧过了,所以才不想出门呢。”沈柔凝俏脸抑郁,露出失望之色。她心底盘算着,这个话题也差不多了,便在沈四爷摸鼻子怔忪时候,转而提起九少爷沈端榕的课业来:“榕儿今天又得夫子夸奖了吧真是不错!”

    沈端榕才七岁,已经显出了天资聪颖来。

    他的课业很好,小小年纪,已经读到《尚书》了,很不容易。族学里的叔祖夫子对他寄予厚望,常在背地言到,沈端榕会比沈三爷和沈四爷还要优秀,好好教导,前途不可限量。

    要知道,沈四爷不到二十岁就中了举。沈三爷更是中了进士了。

    对于有这么个聪颖懂事的儿子,沈四爷也是非常喜爱的。他留在家里没事的时候,也时常给沈端榕说书,抑或是说些其他的,启发他举一反三,不拘泥于书。

    “我听大伯母说,今年要让四堂兄下场呢。说是有了秀才功名,将来才好说亲。”

    沈四少爷沈端槐是沈大太太的嫡幼子,今年已经十六了,也跟着族学里的叔祖在读书做学问。叔祖是中过举的,教导他们这些小辈,也是绰绰有余。

    相对来说,沈端槐的天资就远不如沈端榕。

    他去年才勉强过了童生试,对于一个五岁开蒙,成日里唯一的正事就是读书之人来说,这水平只能算是一般般,不值得什么。

    “你大伯娘乐观了。”只有妻儿在,沈四爷没有避讳,摇头道:“槐小子只怕还有些不成。他还是有些毛躁稚嫩,再用功两年,才比较有把握。”

    沈四爷闲在沈家村,有时候也会去族学看看,解个惑说个传奇典故什么的。对于其中族中子弟的进度水平,他也是心中有数的。

    恩,以族学叔祖的意思,待再过几年,他年迈精力不济时,就让沈四爷接替他,也算是不白养沈四爷这么一个大男人。以沈四爷的学问能力,也是足够了。

    “也不知道榕弟将来是个什么水平,什么时候才能中个秀才回来。”沈柔凝将话题移回到沈端榕身上。

    “你弟弟呀……”沈四爷看着认真端坐听两人说话的沈端榕,温和地笑道:“肯定不会差。”

    这是他与她的孩子,怎么会差

    沈四爷将目光投向自己的妻子,满目柔情。

    不过,凝儿的话,也有一些道理——

    凝儿那么小就能读书有感,想要见识一番外面的山水风俗,觉得这山村生活太过于无趣……那自己的妻子会不会也是一样想的是否就是因为她一直闷在这小村子里,才郁郁不得欢颜

    她是京城繁华之地养出来的最好的女子,诗书文章并不比他差……她曾经是天之骄女,来往者如今定然已经成为了京城贵妇,而她自己却反而成为了村妇……所以骄傲如她,才心意难平,日日冷漠

    沈四爷又回想了一下自己妻子偶尔翻阅的书籍,除了诗词,似乎果然就是些游记地理一类的,再想想女儿的话,心中渐渐有了个念头。

    还有两个孩子。

    他窝居山村不要紧,这是他选择的生活……但两个孩子呢他再如何,也需要替他们多想一下。尤其是沈端榕如此聪颖灵敏,若是耽误了,未免太可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沈四爷不是不知道这样的道理。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走出了学堂,游历过许多地方。自然深知,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说,开阔眼界,是多么的重要。

    纸上得来终觉浅。

    当年,他娶到了满心所爱之人,一直如觉在梦,只觉得拥有了她就是拥有了一切,其他所有都不再重要,这愿日日夜夜生生世世守着她……他领着她回到几乎与世隔绝的沈家村……沈四爷细细反思,他如此选择,是不是错了

    太过自私了

    即便她从来不开口,他也应该考虑到妻子的心思的。

    沈四爷暗暗埋怨自己这些年的愚蠢。

    以为自己对她好,其实未必。

    于是,在一双儿女离去,夫妻二人洗漱之后,沈四爷不禁问自己的妻子道:“君怡,你觉得我们……回京怎样”

    沈四爷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的妻子。

    烛芯轻轻一爆,沈四爷清楚地瞧见了自己妻子一向面无表情的面容上有了些动静。

    这让沈四爷得到了鼓励。

    他顿时兴奋起来,道:“虽然如今距离春闱开考只有不到五十日了,但我这些年也没完全将书本放下,突击一阵,再把握一下时事策论,想必成绩怕虽不能位列前几,但也能金榜题名。”

    山村并无娱乐。

    他又不用忧愁生计,平日里也是以书为伴的。虽然没有刻意侧重于科举,但其实所有广博的涉猎都是积累,都能成为他的助益,让他在做文章之时言之有物,而非空泛之谈。

    沈四爷的自信,并非盲目的自信。

    “中了进士,咱们就谋求外放。”沈四爷继续兴致勃勃地说道:“就像凝儿说的,三年换一个地方,四下里看风景,日子是不是能很快活如今山居虽然安逸,但久了,也就不是滋味了……”

    沈四爷说到此,越发地意识到,他十年前隐隐想要一辈子不出山村的想法是多么地愚蠢。他们才不到三十岁,未来还有大把的时间,又非是那无知的小民只为了生计奔波劳累的顾不上想些其他的。

    算一算,他们成亲,已经十一年了。十一年,有十年都是日日对着一样的风景人物,已经太久了!再继续下去,如何能忍耐!

    他之前那是欢喜的傻了!才没考虑这些个!

    沈四爷深深自责之余,又继续说道:“或者,我也可以像三哥一样,用心为官……”说道做官,他的声音稍微弱了些,显然并不特别的热忱,却还是道:“我才不到而立之年……用心一些,这有生之年,未必给你挣一个不错的诰命。”

    “你再面对那些昔日姐妹,也不会觉得……”沈四爷抿了抿唇。

    比起文章科举,官场上波谲云诡要难以把握多了。

    沈四爷有自知之明,并不敢将话说的太满。官居一品什么的,太难,但四品三品,应该还是可以的。当然也要看时机……沈四爷觉得,他也不是什么迂腐之人,官场上的那一套……恩,似乎并不算特别难以忍受。

    沈四爷想的有些出神,没有察觉到自己妻子双眸之中的一抹幽光。

    沈四太太却始终没有开口。

    在沈四爷又絮絮叨叨地说到两个孩子的愿望和他们的成长。许久没有得到回应,沈四爷转眼看向枕边的妻子,以为她像从前许多次一样,在他的絮叨中闭上眼睛已然入睡,却没想到看到的却是一双幽深的双眸。

    烛火如豆。

    &nbs



089
    (最近几章先别订,七月七号之后再来。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忙碌无暇,加上成绩差,老公都劝我放弃了算了,我都已经做出放弃的行动没更新了,但快到月底的时候,突然心生惶惶不得安宁,不仅没有觉得轻松反而心情更糟糕脾气跟着坏掉……思来想去,又决定继续回来努力码字。这本书我写的很吃力,很累,但就在熬夜码字的这几天里,再不觉得惶惶了。这些感受,说给你们听。占坑,是因为一点点小利益,更是鞭策自己,不要偷懒,欠着账呢。以下,已完本《江南春》占坑。)

    “你若是这一科能够金榜题名,也依旧是人人称赞的青年才俊。”

    沈大老爷抿了一口茶水,缓声问道:“老四,这些且不提,只说在四弟妹的心中……你设身处地想,不论当初发生了何事,她是愿意所嫁之人是外地没个出息的举子呢,还是愿意所嫁之人是位青年才俊,年纪不大就中了进士”

    三十岁的进士,也绝对能够称得上是青年才俊。

    “要知道,京城许多官宦人家,可是很乐意将女儿嫁给新科举人新科进士的。古来如此,才会留下许多‘榜下捉婿’的美谈。因而,当年四弟妹嫁给你,不管她心中作何想,是否别有内情……在外人眼中,她嫁给你这个十**岁、不到二十的新科举人,这门亲事都是合适的。”

    沈家也是有传承有历史的大族,不是那些根基很浅的乡绅。
1...2425262728...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