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越仙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妹姒
陈氏嫁过来,所嫁之人又是少年举人,绝没有丢人一说。
沈四老爷愣住了。
他从未这般想过。他一直都觉得,陈氏嫁给她,是极其委屈的,极其难堪的。因而她才这这么多年来,从未提过关于京城的一个字。
没想到,原来,他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不堪。
当年匆匆定下的婚事,有无奈不得已,却也并无多少被挑剔之处。他娶她,她嫁他,也是合适的,被世人道好称颂的。
“大,大哥,”
因为太过于震惊,沈四老爷说话有些结巴,面上的表情也格外奇怪。他站起来,艰难地直着脑袋,问沈大老爷道:“您,您从前怎么不这么说”
若他早意识到这个,若是他早意识到这个……
沈四老爷咬着唇,不知怎么的,眼前有了些模糊的水光。
“当年,你大哥觉得你尚需磨砺,学问上才能更近一步。而且,老三比你大几年,总得让他先考一科试试。”沈大太太替沈大老爷开口解释起来:“你也知道,三弟爱面子。”
“你压几年,磨砺一番,再进考场,名次也能靠前一些。”
就算大了五六年,沈三老爷沈重晏在读书做文章上面虽然也不错,但却不如沈四老爷。一科中举,沈四老爷名次在前十,而沈三老爷却在五十多名。这让一向很爱面子的沈重晏内心觉得难堪,沈氏兄弟一决议出世就双双中举这样的大喜事,他也经常拉着脸,不见个笑模样。
次年春闱,临考之前,沈四老爷就遇上了陈氏,再无心于科举。
沈大老爷权衡一番,也就什么话都没说,替沈四老爷娶回了陈氏,看着沈四老爷欢喜地过起了小日子。三年又三年,沈大老爷瞧着沈四老爷一心扑在陈氏身上,完全想不起别的,心头也不是没有恼怒焦虑的。但几次提起,沈四老爷都没当回事。
“又加上适逢夺嫡之争,京城不那么太平,我觉得你出去并不是时候,便没有说太多。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你的年龄,耽搁几年,也还耽搁的起。”沈大老爷补充说道。
当然,沈大老爷冷眼瞧着沈四老爷这几年的表现,更有失望意冷,觉得勉强他去科举出仕遭到抵触也没个意思,又加上大兴立国才五十余载,沈氏奉行的是保守之策,不愿冒险早出来,原本是以为有一个沈三老爷沈重墨在前面也差不多够了,未来再缓缓筹谋不迟,便也就一直没有同沈四老爷说太多话。
但沈三老爷信中说言极有道理,他不得不重新估量一番了。
沈四老爷不来找他,他也要派人将他喊过来的。
“有误会在前,而你又蹉跎这几年,只怕陈氏心中已经当成胸无大志之人,瞧你不上,又怎么会给你好脸色”沈大老爷缓缓说道:“你这么着紧陈氏,却是连她心思都猜不中半分,真真是个榆木脑袋!”
“天下女子,谁不想自己夫君是个有能耐之人!她是官宦书香出身,难道会喜欢上一个窝在山村无所事事的闲人!你又不是大儒高人,难道还真以为自己是个高洁隐士了!”
“你说说看,陈氏如何给你好脸色!”
“如此简单的道理,你怎么就一直想不明白!真真是蠢!”
沈大老爷对自己这个最小的弟弟很了解。他十分清楚,此时此刻,说什么光宗耀祖富贵显达,都不如说沈四太太对沈四老爷的期望之心有用。
果然,沈四老爷心神震动,略一思索,就道:“之前是我想岔了。我这就回复三哥,这次春闱,我会参加。还请他代为安排科考事宜。”
“你想明白就好。”沈大老爷欣慰而笑,重重地拍了一下沈四老爷的肩膀。
沈四老爷心中有了决议,很快就告辞离开了。
他走之后,沈大老爷才将书桌上的一本《史记》翻开,从中拿出一个信封出来,抽出薄薄一张信纸,反复看了好一阵子,才放下来,重重地叹息一声。
“老爷……
090
(最近几章先别订,七月七号之后再来。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忙碌无暇,加上成绩差,老公都劝我放弃了算了,我都已经做出放弃的行动没更新了,但快到月底的时候,突然心生惶惶不得安宁,不仅没有觉得轻松反而心情更糟糕脾气跟着坏掉……思来想去,又决定继续回来努力码字。这本书我写的很吃力,很累,但就在熬夜码字的这几天里,再不觉得惶惶了。这些感受,说给你们听。占坑,是因为一点点小利益,更是鞭策自己,不要偷懒,欠着账呢。以下,已完本《江南春》占坑。)
二月二,宜出行。
稀薄的晨光之中,沈柔凝终于踏出了这个她生活了十来年的小山村。
站在村口回望,晨霭之中,青山庇护之下,绿水环绕之中,一片粉墙黛瓦的小山村宛若一副最美的山水画,安静而柔美。
沈柔凝心头突然涌出许多不舍。
沈四太太同沈柔凝站在一起。
“但愿,你将来不会后悔。”
沈四太太在轻柔的晨风之中突然开口,声音轻轻细细如同呓语,只让沈柔凝怀疑是自己听错了。
“母亲刚才说什么”沈柔凝抬眼看沈四太太的侧脸,出声问道。
晨风吹动沈四太太额角的面纱,那一道肉红色的伤疤亘在如同羊脂美玉一样的肌肤上,仿佛是冬日一片洁白雪地上残落的一枝殷红的红梅,有一种别样的触目惊心。
沈四太太冷漠的面容上似乎有了些怅然,听到沈柔凝问话之后,最后向那个静谧美好的小山村看了一眼,目光难得地落在了沈柔凝身上,轻启粉唇,淡淡地道:“走吧。”
说罢,便向停在路边的马车走过去,在范嬷嬷的搀扶下,上了车。只是在经过送别的沈大太太等族人身边之时,淡淡地点头示意。
只是一个主动示意,已经让沈大太太等人感慨良多。
沈大太太对沈四老爷道:“看来,这些年都没提出让四弟妹回趟娘家,真是你这个做人夫君的失责……这女人心思,即便是四弟妹不开口,你也要多想一想……日子,总能往好里过。”
“是,是,大嫂说的是。”沈四老爷连声保证道:“我以后会多留意的。”
果然,是他往日里做的不对不够。怨不得君怡待他冷淡。
“凝儿。”沈大太太向沈柔凝招了招手,柔声教导道:“到了京里,要谨言慎行,照顾好你弟弟……万勿因他人恶言而乱了自己的修养……”
“我明白的。”
沈大太太说的委婉,沈柔凝却抬起俏脸笑了笑,道:“若是别人说我是乡下来的,我肯定不会生气恼恨。因为她说的对,我的确是才从乡下山村出来的呀。”
沈柔凝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故意眨了眨眼。
沈大太太不禁笑起来,嗔道:“在大伯娘眼中,什么样的贵女闺秀,也比不上咱家的凝儿。”
沈柔凝才是沈大太太真正养大的小姑娘,情分非同一般,自然是最好的。
终于,一番话别之后,太阳升起之前,沈四老爷骑着高头骡马护送着沈氏四房主仆,启程往建宁京城去了。
沈柔凝和沈端榕姐弟乘坐了一辆马车。
沈四太太并不与自己儿女亲近,她独自占了一辆马车。范嬷嬷在陪着她。
“小姐。”范嬷嬷微微叹息着开了口,道:“也不知道京城如今是什么样子了。”
“该叫太太。”沈四太太淡淡地瞥了范嬷嬷一眼,道:“至于京城,大抵就是那样吧。”
“恕嬷嬷多嘴……”范嬷嬷留意着沈四太太的脸色,道:“这十来年,嬷嬷冷眼瞧着,四老爷待您的心是再真没有了……少爷也和姑娘也是聪慧惹人疼爱的,您……”
沈四太太神色立即冷了下来,将手中棋子重重往棋盘上一落,打断范嬷嬷的话,冷声道:“嬷嬷!”
“你年纪大了,是非也不分了么!”
“他沈重晏谋算我陈君怡如此,行那般卑劣行径,又有何脸面资格谈真心实意!莫要侮辱了这几个字!”沈四太太面若寒霜,扫了范嬷嬷一眼,道:“这样的话,嬷嬷以后别再说了!”
“若是嬷嬷不愿意留在我身边,回京之后,大可以离去!”沈四太太道:“我必然赠给嬷嬷厚厚的养老钱!”
沈四太太这就是说,若是范嬷嬷再不识趣地提起这个话题,别怪她翻脸赶了人!
范嬷嬷老脸一僵,本还想替沈四老爷辩解说他不是那样的人,当年之事怕有误会……但范嬷嬷又是深知自家小姐的秉性,只怕她再说什么,沈四太太立即就会赶她离开,再无转圜之地,便只能闭上了嘴。
又过了一阵,沈四老爷上了马车,范嬷嬷便退到了马车外,坐在了车辕上,看着一路的隐隐的嫩绿之色,不禁轻叹一声。
当年……
以沈重晏的人品,即便是心中万分爱慕自己小姐,又怎么会谋算她的名声,迫使她下嫁……那沈重晏真的不是能做出这样事情的人!
而这么多年,有那个当丈夫的能够做到如沈重晏这般深情不悔!
奈何自家小姐心中认定如此,偏执如此,无论如何也不肯正眼看沈重晏一眼,更别提认识他的优点好处,听他说话,解开误会,好好过日子了。
自家小姐心中也是苦的很……
范嬷嬷叹息一声,遥望京城方向,先想:但愿进了京,自家小姐能听的进夫人的劝吧。
车子走的不快。
车厢内,沈柔凝盘腿坐在宽大的座位上,正和沈端榕隔着一个棋盘对坐着。
“京城人多,寸土寸金的,没几家宅子是宽裕的。三伯父家住也是一样……”沈柔凝一边落了个子,一边同沈端榕道:“所以咱们去了,肯定不会有单独的院子给我们住。”
“恩,我估计,我肯定是要同哪位堂姐挤在一起的。而你,或许能和父亲母亲一起住个院子。”沈柔凝看了沈端榕一眼,道:“也可能跟你两位堂兄弟一起,这要看他们是不是独自住着。”
“我们和三伯父家的堂兄弟堂姐妹们都不熟,也不知道他们都是不是好相处的性子。”沈柔凝轻声道:“我想对榕弟你说的是,若是他们嘲讽你是乡下小子没见识,你千万不要往心底去。”
“我们的确是从乡下小山村出来,这一点他们说的也没错,所以不值得恼怒。”
“而我们有没有见识,并不是他们说有就有,他们说没有就没有的。既然他们说了又没什么实际意义,所以我们也不必同他们计较。言语拌嘴,只有不懂事的小孩子才乐此不彼,我们虽然是乡下人进城,也不做那样低级的事情,逞口舌之利。”
“当然,若是他们言语涉及到对父亲母亲,对长辈不敬,那你也不必客气。虽然我们是客人,但都是一家人,很有必要教他们什么叫做尊敬长辈。”
“那该怎么做”沈端榕认真问
091 入宗,杂役弟子
(章节修正功能被锁定,联系编辑暂时没有回音,所以89和90两章上传到公共章节作品相关处了,大家返回目录就能找到了。唉,错误还是不能犯啊,没脸见人了都。)
李邦对二人颇为客气。
听说凌越想要领炼器堂的差事,李邦还特意地劝了几句,见凌越坚持,这才答应下来。
少见有杂役弟子就立志钻研炼器一道的。女孩子更是少之又少。但凌越坚持,又不是找他要什么好差事,他总不能不替她安排,也很容易安排。
到了山门,谢过了宋青峰,李邦抛出了飞剑放大,叮嘱了两人小心坐好之后,架起飞剑,向上掠去。
从清平镇看玄清宗,只能看到无数山峦楼阁隐于云雾之中,如同在天空之上,缥缈难寻,如同传说之中的仙境一般。待真正踏入山门,玄清宗的真实掀开了一角,这才发觉玄清宗之大,大的让人难以想象!
李邦的飞剑很稳,也很快。
足足半个时辰,四周云雾散开,峰峦之间露出大片的楼阁屋舍,他们方才在一处宽阔无比的广场上降落下来。
筑基殿。
这名字多直白朴实。
凌越和庞统在筑基殿登记了姓名来历,领了身份牌和一个储物袋,而后被送到了炼器谷与那里的执事进行了交接,说明了情况,算是安定了下来。
山谷很大。
靠着山背最中间,是一个形如熔炉的巨大的大殿。杂役弟子居住的,是离熔炉殿很远的外围,一大片屋舍连绵,彷如城镇一般。但与凡间城镇不同的是,这里行人很少,几乎都是十分年轻的面孔。
一个小院,应该是四人合住。
但炼器谷的杂役繁重枯燥,往往需要上面指派才有人来,所以倒并不拥挤,还有不少空的院子。两个人直接挑了一处无人的院子。房间不大,布置简陋,但凌越觉得还挺不错的。
“没想到,我们成了邻居。”温实有跟着庞统回来,有些感慨。他同样接了炼器谷的杂役,之前才完成了一批,就住在离凌越不远的小院。
“这就是缘分么。”凌越应了一句。
温实有将一个储物袋交给凌越,从凌越手中接过报酬,眼神有些复杂。
五百下品灵石。
他还是平生第一次拥有这么多的财富。
半晌,温实有抚平了纷乱的心绪,拿出五十灵石,道:“还请温师妹将灵液卖给我一些。”
这没问题。
两人很快完成了交易,凌越道:“期待温师兄平安归来。”
温实有动了动嘴唇,告辞离去。
“老温,那两个人什么来历莫不是哪儿来的倒霉鬼”一个人跟上温实有,两人并肩而行,回头看一眼后面差不离的小院,开口问道。
“人家与我们不同,有灵石有靠山更有实力,你别去瞎招惹。”温实有回到自己的小院,关上院门,将五十块灵石和五瓶灵液给了同伴。
崔顺。
这是他的生死同伴。
胆子小,又爱逞能。喜欢到处打听四处结交,却又不是真正的擅于钻营,就算是讨好别人,也往往让人生厌,瞧不起他。而他自己又不自知……
若不是崔顺几次救他,他绝对不会跟这样的人走在一起。
“咦老温,你发财了!”崔顺接到东西愣了一下,随即大喜,忙不迭地将东西收好,道:“你说出去有点儿事,就是去发财去了啊!老温,不够意思啊,怎么不叫上我!怎么弄到的说出来我听听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