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爪章鱼
“合作对我又没好处。”米嘉说。
“就算只有一半的利润,这么大个项目做起来,也足够吃饱了吧”金永高说。
“谁说有一半利润的”米嘉说,“太康那种大公司,怎么会真心诚意和我这种小人物合作呢与其在他们的体制内挣扎,不如在外头真刀真枪拼一把。”
“也许他们是真心合作的呢,不接触一下吗。”金永高说。
“那也要先打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成色。”米嘉说,“战场上拿不到的,也别想在谈判桌上拿到。大家势均力敌打不下去了才有谈判的必要。”
“这么大的生意,我是看不懂了,不过我觉得,还是合作的好。毕竟你没经验。”金永高说。
这人未免太交浅言深了吧,上百亿上的生意,居然敢这么开口米嘉暗暗起了警惕的心思。
“正因为没经验,所以才要自己干。太康的老板又不是我爸,他干嘛要给我好处我没经验随便就让人给玩死了。”米嘉说。
“你有聂处长啊。”金永高说,“还有……安公子不是吗”
“不论我的背景是谁,也不可能随时看着我不让我上当。要是我上了当,被人玩死,那我还有什么用事后有人帮我报仇了,对我也没意义,其他人已经不可能信任我了。太康既然明知道我的背景还要来跟我投标,那就说明他们根本不会给面子。”米嘉说。
“好吧。”金永高说,“那我只能祝你
第一六四章 农业项目
这倒是很有道理,米嘉投不到旧城重建的项目,手里的钱就要全部退回去。要是手里有个项目,至少能留下一部分。
金永高拿出一张规划图给米嘉看,花园岛的预定范围很大,已经建设的面积不过是预定面积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还没使用的面积比现在的面积大一倍。
孟若婷带米嘉去吃的那条便宜餐馆街,也在规划图上。这些地都已经划拨了,但是还没拆迁,要拆迁又得麻烦。
“这块地多少钱”米嘉问。
“刚才你不是说了吗,十亿。”金永高说。
“我只是随便举个例子,还真是十亿啊”米嘉说。
“我还以为你知道呢。”金永高说,“这么大块地,十亿很划算了。过几年市道好了,建几百套别墅,加上几十栋楼,能赚大钱。”
“那你怎么不自己留着”米嘉说。
“我等不了,天天都为银行利息发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经济才会转好。你还年轻,你能等。而且你手头有钱,拿了地就可以搞开发,开发个几年经济应该转好了。我现在还欠着一大笔钱,再要搞开发又要借钱,风险太大了。”金永高说。
在花园岛旁边的地,位置很好,地块大,要拆迁,十亿的话,其实价钱不算高。
“容积率多少”米嘉问。
“批的是35,你要做高档社区的话最好控制在3,花园岛现在是25。”金永高说。
“三点五吗。”米嘉说。
这个容积率在市中心是很低的,不过在市郊已经算高了。容积率越高,看起来越是繁华,但是住起来就不舒服。
容积率低,看起来就会觉得绿化好,住起来也舒服。
“包括一大块商业区域,商业区得容积率是7。”金永高说。
米嘉一算,“这能赚的钱可不少。”
“是啊,项目很好的,噱头很够,你甚至可以说收购了花园岛。”金永高说。
“收购花园岛”米嘉问。
“花园到这个项目,已经开发的区域全都卖出去了啊,我已经没有了。剩下这些还没开发的,全被你买了,那不就是把花园岛项目买了去。”金永高说。
听起来很诱惑,条件很好,问题是太好了,米嘉还是要打个问号。金永高又不是他爹,凭什么对他这么好。
再说了,这块地价值十亿,股票价值一亿,而且地是金永高自己的,股票是他朋友的。怎么看都应该先谈这块地,然后再谈股票。
可金永高却是先谈朋友的股票,再来谈自己这块地,轻重倒转,这是在掩饰什么
“你朋友那个公司是怎么回事”米嘉问。
“我朋友是做农业的,开始在东北租了大片土地种水稻,碰瓷五常米。做了几年亏了本,于是转型做林业,在我们省租了大片山林,现在搞上市,想找人炒作。”金永高说。
“租山林是什么样的操作”米嘉对这个一点不懂。
“就是把整座山头都给租下来啊,我们国家山林是属于国家的,也有部分属于集体,不管属于国家还是集体,都不能买卖,只能租。租约很长,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都有。”金永高说。
“那主要赚什么钱呢”米嘉问。
“靠上面的木材啊。山林蓄积的木材,只要砍下来就能赚大钱。”金永高说,“树木一年一年长,蓄积的木材一年比一年多,山林也就一年比一年值钱。就是所谓的绿色银行,你什么都不干,财富也能增长。”
听起来很合适宅男啊,有了钱买一大片山林,每天什么事都不用干,钱自己就跑来了。
不过还是那句话,这么好的事,要是容易做的话别人早就去做了,哪里轮得到米嘉。
“那么为什么还需要炒作呢”米嘉问,“应该说为什么还需要上市既然这么好赚钱,自己闷声发大财不好吗”
“主要问题是砍伐证。”金永高说。
“砍伐证”米嘉问。
“你租了山林,山上的树是你的,可你并不能随便砍树,必须要去林业局拿到砍伐证。”金永高说。
这个米嘉好像听说过,他父母住在乡下,有时候也会跟他说说乡下的八卦。有人砍了自家田上的树,被林业局抓了,因为没有证。
当时米嘉没问是什么证,现在想来,应该就是砍伐证吧。
“这个砍伐证好开吗”米嘉问。
“普通人当然不好开,要讲环保封山育林呢。上市公司要开,当然有自己的办法,不过这些办法不能明说,所以没法子保证收益。按照正规的流程,公司的收益率会比较低,所以需要炒作。”金永高说。
“正规的流程,收益率是多少”米嘉问。
“算上财务成本的话,应该是刚好平本,没有利润,有时候亏一点,有时候赚一点。”金永高说。
“也就是说正规流程没有利润,也没有分红。”米嘉说。
“要不然干嘛上市呢,像你说的闷声大发财多好。”金永高说。
“不能用不正规的流程来赚钱吗”米嘉问。
“当然可以,但是不如上市赚得多,而且始终有危险。你搞定了这一批林业局的领导,换届了呢纪委检察院要业绩了呢”金永高说,“还是搞上市稳妥。”
“为什么上市就稳妥了”米嘉问。
“上市了就有影响力了啊,上市公司的老板,轻易不会抓的。上市了,有钱了,包下更多的山林,影响力就出来了,你随便把上市公司的老板抓了,影响经济怎么办抓几个下面行贿的小喽啰交差就行。要不是上市公
第一六五章 投标开始了
米嘉回到办公室,张之就冲了过来,差点没对他拍桌子。
“老板你上哪里去了!我找你半天了。”张之瞪着眼睛问。
“去见金老板了。”米嘉说,“你有事不会打我电话”
“我打了,你没听。”张之说。
“打了”米嘉一看手机,果然是打了。
当时米嘉在和聂处长说话,调了静音,之后又和金永高说话,谈的都是几亿几亿的大生意,哪里会理会电话。
“到底什么事啊”米嘉问。
“投标开始了!”张之说。
“投标”米嘉问。
“旧城重建的项目投标。”张之说。
“怎么忽然开始了,不是还要过几天嘛”米嘉吓了一跳。
“我怎么知道,反正就是忽然开始了。”张之说。
米嘉赶紧登录政府网页,资源中心里面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角落上,多了一条三旧改造的项目,正是龙津的旧城重建。
上面列明了旧城改造的范围,要求和条件,和米嘉记忆中差不多。这么大片地方,全部都要拆迁。
不但要拆迁,还要求合理合法,不能有任何违法拆迁行为,否则就要取消项目,重新招标,还要追究法律责任,已有损失,由投标公司自己承担。
难怪人家不想做这个项目,一看这个条件,立马就要打退堂鼓。谁敢说拆迁完全合法的,一家都没有,就算政府自己的项目也不可能。
只不过政府得要脸,所以不是自己干,而是把最困难的部分承包出去让别人干,拆迁的时候同样也是各种做手脚。
除了拆迁以外,还要按照政府修好道路,通水通电,地下管道等等。还有各种公园,绿化之类。
幸好大路还是政府修的,地产公司只要修小路支路,水电地下管道也是和政府的现有系统接驳,可就是这样,花的钱也会非常厉害。
因为拆迁区很大,里面除了主要道路,其他都是要地产公司来弄。而且做之前要先设计,设计好了还要交给政府批准。
这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无底洞,你做个方案,谁知道政府会不会批准。
或者政府批准了,你做到一半发现出了问题,还要再报政府进行修改。要是政府不同意,那不就被逼死了
这里还提供了详细的规划图,仔细看可以看出来,政府提供的规划图和米嘉给的规划图有些细微的地方不一样,大致还算相同。
投标不需要资质,谁都能去投,不过要交一千万的押金。这点钱对有志于做这么大项目的人不算什么。
投标的时候要说明现有资金多少,怎么筹款,什么时候开始项目,什么时候完工。
其中控制最严的就是拆迁,投标了要立即进行公告开始拆迁,不能拖延,拆迁开始立即谈判,谈判的时候不能强迫人家选择。
人家愿意要钱就得给钱,人家愿意置换就要置换,不能说人家想要钱硬逼着人家要置换,或者人家想置换硬逼着给钱。
幸好没规定一定要原地置换,要不然根本不会有人投标。另外谈判的时候必须要充分告知对方权利,不可诱骗,不可强迫。
要把拆迁标准详细说清楚,建筑物怎么个算法,住宅怎么个算法,商铺怎么个算法,没产权的怎么个算法,违规搭建的怎么个算法。
这么拆迁很先进,很人道,很文明,就算联合国来了也无话可说。问题是龙津这么个穷地方,搞这么高大上,根本不接地气。
住在旧城区的,大多数都没钱,教育程度也不怎么样,信奉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
本来人家就虎视眈眈要趁着拆迁发财,现在你流露出一股弱者气息,人家开口当然更加大。
要不要得到先不说,反正先把价钱开出去。大家都这样开价,谁开低了自然觉得自己吃亏,拆迁价格翻着筋斗往上升,谁都不肯退让。
拆迁当然会失败。
现在米嘉放了猛料,让拆迁户心里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拆迁当然会更加困难。
“怎么办”张之问。
“写标书投标呗。”米嘉说。
“要怎么写”张之拿出笔记本来。
随便写就行了,米嘉很想这么说。可惜不行,必须要保证不能中标,得让太康中标才行。好容易来了这么个冤大头,决不能放跑了。
既然政府最看重拆迁,那就从拆迁开始说。
“拆迁我不保证不出事。”米嘉说。
“啊”张之问。
“记下来,拆迁很有可能会出事。”米嘉说,“现在拆迁户的要求太高了,根本没法子满足。必须要让他们降低要求,才有可能拆迁成功。”
“这……怎么能这么写”张之说。
“就这么写。”米嘉说,“拆迁的补偿价格,预定控制在一万块钱左右。这个价格不包括土地,是建筑物的价格。土地价格另算。”
一块地如果没有建楼,而是一层的平房,那么土地证和房产证是合一的。可除了这种意外,一般而言土地证和房产证不是在同一个实体手里,都是分开的。
尤其是那些老公房,房产证是发了下去,地产证根本不知道在谁手里。这就产生了很多纠纷。
拿着房产证的当然觉得应该把钱都赔给自己,拿着地产证的又要分一份,造成了大量纠纷。
米嘉不管三七二十一,没地产证的统统一万,有地产证的另算。
“一方一万价格会不会太低了这可是拆迁啊。”张之说。
平时这些老房子的价格只有七八千,要是条件特别差的,可能只要六七千。可是一旦拆迁,个个都叫着三四万,五六万。
&
第一六六章 零元投标
“什么”张之问。
她并不是没听清楚,她听得很清楚,只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零。”米嘉说,“我出零元竞标项目。”
“一般预计投标金额是十五到二十亿。”张之说。
“支出太大了,这个项目不可能赚钱的。”米嘉说。
“政府拿出这么大一片地来,你想不花钱就拿下那政府给你白干”张之说。
“怎么叫白干,政府可以得到一大片美丽的城区啊。”米嘉说。
“做完项目的话,那些大楼不是全是你的吗!”张之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