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和知了
“你个小孩子家家的,瞎打听啥!”
老太太一听她还问道上了,说了她一句,不让她打听。她正不服气,她娘也顺着老太太的意思接着说了,“听你奶的,你还小呢,这些事情别打听。”
她娘都发话了,只能低头哦一声,算是过去了。
时辰不早,家里事情还挺多要忙活,大家西屋又说了会话,老太太就下院家去了,家里她娘和于瑶李婶子,也开始忙活。
李婶子要跟她娘后厨做饭,拦不住,她娘只能由着她。于景于瑶他们好不容易回来一次,明天要过去南山一趟看看的。要看看南山的老院子,还要看看大舅大舅妈,都是应当的。
于瑶屋里开始收拾东西,带到南山去的东西。给大舅大舅妈带的茶叶、糕点、酒和布料,还有她娘让收拾出来的好些家里的菜和肉,也都收拾出来不少,都要带过去。
除了这,还有家里的一些辣酱、糕点、烧鸡也都给装了好些。
她和丫头也过来帮忙,帮着撑口袋、叠衣裳,又家中里外的搜罗了些吃的用的,都给装进了包裹。
等都收拾好,后厨她娘和李婶子饭菜也准备的差不多,要该吃饭了。
正好,先生他们也下来了,人一多,就热闹,吃饭喝酒都是如此,加上他们都有的聊,话也投机,这酒呀,是越喝越来劲,一直喝到大半夜,最后还不尽兴,喝的差不多,不知道是谁提议的,说是这会的天气正好,月色也明朗,就要把桌子放到当院,大半夜的一般对着月亮一边饮酒作诗。
她爹哪里懂得这般风雅之事,但无法,也只能跟着。
她娘和于瑶加上李婶子一块帮着把桌子酒菜都给搬到当院,又点了好几个煤油灯,怕有蚊虫叮咬,就把去年晒干的艾草给点着了好几根,驱蚊驱虫。
小小和二小也在当院凑热闹,只她和丫头两个屋里坐着,趴在窗户边上,透过窗户,看外头又大又圆的月亮,皎洁的月光,他们觥筹交错的声音,读书作诗的闲情雅趣。
她听的也不真切,声音大的只偶尔能听到一两句,但是笑声一阵阵的传来,很有感染力。
虽说明天一早说好的要去南山,但是大家还是尽兴的吃喝到很晚,吃的酒虽说多,但还没醉,微醺的样子,正好。
吃好酒,东屋沏着茶水,她爹他们又东屋坐着喝了好一会茶,才散去。
她娘她们也把当院收拾干净了,几个屋子也都烧好炕、铺好床,收拾的很是妥当。
秦恩跟着于景去南山,本来于瑶和丫头也要跟着回去看看的,但是丫头昨天一早起来有些咳嗽,虽说不厉害,但于瑶也不想带着她再折腾,就没跟,让秦恩和于景回南山去看看。
家里有客,她爹娘这次没跟着。加上种地那会,南山的地也都是他们过去种的,也算是刚回去,这次就没跟着。
是一早出发的,秦恩赶车,带着老多东西,大大小小一车刚好能拉下。
于景和秦恩在南山是要住一宿的,快的话明天中午能家来。住一宿也是和南山的几家亲戚凑一块,吃个饭,走动一下,要不然离得太远,又不常回,怕生疏了,所以于景每次回南山
第四二零章:家来的
知道他们来,门前早就站满了人,多是看热闹,叽叽喳喳的说说笑笑,看到玉林前头走,就远处看个不停,交头接耳的说着悄悄话。
张老四和大狗子二狗子也在门外站着,还有村子里几个长辈,跟着一起迎人。
都是来看玉林的,一看前头的小伙打扮起来也是玉树临风,加上玉林场面话也会说,外人跟前是一点都不怯场,刚一到大狗子家门口,玉林就已经笑嘻嘻的和看热闹的人熟络的聊过了几句。
还没等她到跟前,大奶奶屋里听到动静,知道人到了,领着大花也从院子里出来,把她们这些女客迎了进去。跟着一起来的还有西苑张家的几个媳妇婆子,也都乐呵呵的一道说笑着屋里来。
她一边走着一边回头四下张望,她爹和玉林这些男人们还在外头说话见礼。自从大狗子中了秀才之后,张家算是起来了,十里八村有名望的人家,也都联络起来,混个脸熟。
大狗子变化也不少,有些日子没见着了,远远看着,个子好像一下子蹿出来的,高了不少,身段很是修长,而且言行举止既有读书人的儒雅,同时也有他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成熟。
好似是感受到她的眼光一般,她刚往那边看了一眼,三秒钟还没到,大狗子就猛的转过头来,和她对眼了。
她咧嘴恶作剧似的笑了笑,就看大狗子先是一愣,然后含蓄的也是一笑。
这下换成她愣住了。按说她和大花、大狗子、二狗子来往是不少的,特别是前几年,大花还在家的时候,差不多每天都能见着。只这几年大了加上也忙,走动的少了些。印象中大狗子笑的不多,平日里也是不苟言笑很是深沉的样子,这回竟然还回了她一个微笑,可不得惊着她了。
本来她笑是要吓他的,没成想,倒是让大狗子把她给吓着了。
正有些发愣,还没反应过来,大花说话声把她给拉回来了。
“小姨,丫丫,”大花见着她和于瑶最是高兴,屋里和大家都打过招呼之后,就颠颠的拉着她俩的手,很是亲热,“你们可来了,我家来之后就想过去看呢,我奶说上院有人,不让我去。”
“这下好了,可见着了,可见着了。”挺大的姑娘了,屋子里人还多,大花一个不注意,拉着她俩的手高兴的还蹦跶起来了,等意识到,看屋子里的人都笑着看她,还有些不好意思,脸本来就红彤彤的,这会更是红了。
大家就笑了起来,惹得大花更是羞的不行。
大奶奶炕里做着,李婶子和她娘坐在大奶奶两边,说着话。炕里炕外站着坐着也有好些人,她四下正撒摸屋子里外,就见大花娘穿戴整齐的端着茶水,笑模样,屋里来了。
“喝茶喝茶。”
她娘赶忙下地,要把人给拉到炕上坐着,屋子里其他几个媳妇婆子也跟着劝,但大花娘硬是不上来。
“就让我忙活忙活吧,这两天身子骨比往常好多了,能下地,还能帮着干点活计,就让我忙忙,让我忙忙。”
“你这病刚好了些,可折腾不得,好生养着才是道理。”
“大日子,今儿大日子,我这个当娘的也躺不住,下地端茶送水心里舒坦,舒坦。”
大花娘看着是精神不少,虽说还是清瘦,但是看说话做事,可比人们口中说的病怏子差的远了,就单单这么看,真真的没的啥大毛病。
大花娘还要拿茶壶倒水,她话眼见手快的把茶壶接过去,“娘,我来吧。”
“唉,唉,”大花娘一听大花叫娘,眼眶立马就红了,看着大花不说话,一直盯着她倒茶水,然后一个个的分派了人,还看个不停,“娘来,娘来。”
茶壶的水倒完,大花娘接过去就要去蓄水,大花拦着,“娘,你炕上坐着,陪李婶子和我二娘说个话。”
说完,大花架着她娘的胳膊,用了点力,地上站着的几个媳妇也帮忙,一下就把大花娘给拉到了炕上,她娘和李婶子炕上又把人给拉过去,挨着坐着。
大奶奶从头到尾都没说一句话,看了两眼,接过茶水之后就一眼都不看的喝茶水,但是有一句没一句的还是和李婶子说着话。
大花娘炕上坐的也不踏实,一直小心翼翼的看着看那,话也不敢多说,问一句说一句,多数时候都是很扭捏的干坐着,手里抓着好几个粒瓜子,但是一直没吃,只一个劲的拿在手里攥着,可见是紧张的。
她看在眼里,心里也是为大花娘觉得悲哀,真是一失足,再后悔都是隔着鸿沟的。老了老了的,坐下一身病不说,这会儿子出息、姑娘有能耐,离开了那么些年,也是亲近不起来了。
她们在西屋,男客在东屋,大狗子和他爹陪着说话,因为大奶奶年纪大、大花娘身子也不好,大花屋里说了几句话,就和几个婶子一起去外屋张罗饭菜,隔空偶尔屋里来,跟她和于瑶说上几句。
她和于瑶要下地帮忙,大奶奶是说啥都不让,就连去外屋要和于瑶说上几句,大奶奶也拦着,说是要说话,就让大花屋里来,她们可不能去外屋。
没法,只能屋里听着。
玉林见过大花爹之后,东屋又说了好长时间的话,最后大花爹领着玉林,跟着大狗子还有二狗子,西屋来了,说是要见见老太太。
“大奶奶,”玉林上来行礼,一边行礼一边唤人,和她的叫法一样,叫大奶奶,转头叫她花娘,“婶子。”
“哎,哎,”大奶奶高兴的,以前就听了不少玉林的好话,这会见着真人了,看着是比说的还好呢,可不欢喜,乐呵呵的拉着玉林的手,打量个不停,还一个劲的说着,“好孩子,好孩子。”
大花娘也怯生生的打量了玉林好几眼,但不敢多看,只偷偷的。
玉林在西屋并没有多待,和大家打过招呼之后就算是见过了,说了几句家常,就又跟着大狗子他们回了东屋。二狗子今儿也是有模有样的,穿戴很是整齐,新衣裳,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偶尔还学样一般的从头到尾的打量玉林,小脑袋瓜也不知道寻思的啥。
模模糊糊、懵懵懂懂的怕是也知道,这以后是要叫姐夫,往后大花是要跟他一起过日子的,所以二狗子每次打量完玉林之后并不是很开心。
同村住着,过来陪客的都是相熟。加上李婶子之前也来过一次,见过面,很能聊的来。和玉林也见过面了,大家都满意,所以更是有说不完的话,别提有多高兴了。
来到古代她也算见过好几户成家了,要说成家难也难,但是容易倒也是容易的。比如眼下大花和玉林,算下来还是真的不难。两人情投意合,门户也当对,大花一家对玉林也是好个打听,肯定权衡过,两家难处都有,但能接受和愿意共同承担,这就成了。
大花虽说害羞,但也欢喜,那打心底里散发出来
第四二四章:来人
自己的学问长进她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点数的,她一天下来看个两三个时辰算是多的了,相比大狗子他们一整天书卷不离手,就说他起点高,这么长时间下来,可不得落下她挺多。
今儿在学堂一对比,高下立马就分出来了。
该背的文章人家张口就来,用词、典故也说的头头是道,哏都不打一个。轮到她,磕磕巴巴倒是也能背下来,要是和大狗子一般,说的丁是丁,卯是卯,可还差的远呢。
嗯,受打击了,看来学问这东西落下一天都不好跟,何况她最近荒废了有些日子,更是不好赶了。好在她现在意识到了,还不算晚,努把力,不说考功名,总是不至于落下太远。
跟着学了一堂课,时辰差不多,她还要家去准备午饭。她爹娘去了四姨家,午饭只能她张罗了。
她爹是当天晚上回来的,说是孩子生了,白白胖胖的大小子,招人稀罕。她娘要在四姨家多待几天,四五天的样子,到时候她爹再套车过去接。
这几天她过的是相当的忙碌,每一分每一秒都安排了事情。恢复了早起,梁时行不在,她还是照旧和小小、二小去上院背书,背的差不多,家里开始准备早饭。
准备早饭的时候,她也是书卷一直随身带着,嘀嘀咕咕的背上一两句,整个早饭做下来,也能背书好几段。
吃好饭,她先把中午需要做的饭菜备下,然后换上男装,跟着小小和二小去学堂。听大半个上午的课,然后再家里准备午饭,下午也是照旧。她是知道自己落下不少课业的,所以晚上她开始了挑灯夜读的生活,不再和以前那样画个画、琢磨个故事,而是正八经的开始背书看书,全是圣人的文章学问。
不厌其烦。
她是有了紧迫感,也自觉再浑浑噩噩下去,时间飞快,眨眼就过了眼下的正当时,后悔都来不及的,还是要好好把握才好。
虽说不用考功名,文章她现在也开始跟着写了,以前也写过,但是少,多是背背书卷,融会贯通,现在她开始动笔写文章了。
每天晚上她都会写上一篇,不管好坏,字数多少,第二天她都一并拿给先生,让他老人查看,也不失是一件趣事。一开始是有些文言的句法用的不对,印象中的白话文说多了,一时半会总是不好改,挨了先生好多训。但是好在她文章内容新颖,言辞也多有改善,先生才脸色好些。
她娘家来之后,她就相对清闲些,但山上苞米已经及腰,谷子也过膝,开始要给地里锄草了。
好在瓜地早熟的西瓜已经熟了,大热的天,把西瓜摘下,洗干净,用篮子装上两三个,续到井里拔上一个上午。然后大中午的时候拿出来,割开,一瓜两半,人手捧半个。拿着勺子,在正中间挖上一口,吃在嘴里,那是凉了全身,甜在心头呀,很是美。
自从她家头一年种了西瓜和香瓜,第二年的种子就有人要了去,这也就几年的工夫,家家不管房前屋后,园子大小,都有一块瓜地,种的西瓜香瓜也是喜人。
家里香瓜长势也好,长的大的,也泛了白,熟了。
家里间苗的时候雇了人,这会到了锄二遍草,她爹娘就寻思自己辛苦些弄弄就是了,不多花银子雇人了。
她爹娘又开始早出晚归的日子,她家里除了去学堂,还多了项任务,就是上午正热的时候,井里拔着的西瓜,她要看着时辰拿出来,然后给她爹娘提到山上去,大热天吃一个解解暑。
中午她家里做饭,做好了,就门前喊上一声,她爹娘听见了,就山头应下,然后家来吃个饭,歇个晌,过了晌午头,再接着山上去。
忙了几天,就等来了于景府城的来信。
说是一切安好,李叔府城找人算了日子,也一并把信递过来了,给的文诚。就近的好日子,两个月后,还说要是成,回了信,府城就开始张罗了。
给她单独的信里还多说了几句梁时行,说是这次梁时行回了府城,三天两头的就往于景那边跑,心心念家里他当初种下的这些瓜果蔬菜,算着日子。按于景的说法,怕是过不了多久,梁时行府城就会待不下去,还是要再来家里一趟。
因为只是猜测,不确定,所以没和她爹娘说,只在给她的心里念叨了念叨,让她有个准备。
“唉,”她看完信,叹了口气,“还是别来的好。”
好不容易家里恢复正常了,她也有心好好弄弄学问,这要是梁时行再来一趟,她还是要避嫌,课业就又得落下不少。
信看过,心里有数,她都会烧掉,不了留,已经成了习惯。以前是因为信里有些账目相关的,不好留着,现在就是没的紧要的,她也没有留着的习惯了。
该知道的,该记下的,她都记在心里,不忘。
大花的事情就是妥了,虽说还有些日子,但礼还是早准备的好。山上的草弄完,又去了趟四姨家,待了几天,回来之后就和下院二姑一起做针线活计了。
大花娘还病着,做不来,大花奶年纪大了,加上头几年坐下的病,也是不能太辛苦。虽说还有几个婶子,自从大狗子中了秀才之后走动的勤了,但活计都一般,马马虎虎,粗糙的不行。加上人也是面子上的体贴,并不上心。所以给大花弄嫁妆填箱的事情,她娘和二姑就家里张罗了。
女孩子出嫁,需要准备的也挺多。
除了一些必要的填箱,比如酒、布料、首饰、糕点这些,买就能买的到。只要有银子,是不费劲的。需要张罗的是手工活计,针线活费时费力,也是心意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