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宝妆成
于奶奶就是不信任他们。
季林要做面子,于奶奶被他烦的要死,直接说把人情折算成钱。
季雅知道后,总算找到了一个宣泄口:
“原来就是来要钱的,早说就好了,要钱我可以给她!”
架势特别唬人,还把季家人骂的狗血淋头,一说要钱,于奶奶在季雅心中的气势就大跌。
“你住嘴,于阿姨怎么可能是来要钱的!”
要来要钱,肯定得趁老爷子活着时候来,老爷子都死了,还来要钱算怎么回事儿。但季林的确是松了一口气,能用钱解决的事还好,季家虽然不是大富大贵,的确是不缺钱的。
季雅不能出国,乔治也为爱留在了华国。
这个钱乔治就愿意出。
“我可以给她美元!”
美元是最受欢迎的世界货币,连华国政府都心心念念想要的外汇。
季林怎么会同意让乔治出钱,那不就从欠于奶奶的人情,变成欠乔治的
季林把家里的存款清了清,也才2万块。他是家里的老大,出大份儿,其余人都出小钱,每家都给1万。这笔钱不是什么小数目,季家别的人又不像季雅是赚美元的,1万块得是一家人多少年的工资
麻烦还是季雅惹出来的,季家人虽然听季林的要求给了钱,对季雅十分不满。
季雅自己也出了2万。
季林凑了8万块,送到于奶奶手里。
“于阿姨,您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季家都义不容辞,这点钱您先拿着,您看您在商都那么远的地方,平时我们当小辈的也照看不到。”
季家给了8万块钱!
这种时候,季林的智商倒是上线了,知道能多给就别少给,以后于奶奶不能再拿当年的恩情出去说事儿。
于奶奶轻哼,小聪明就使的挺溜,季淮辛的儿子也就这水平。
“行了,钱我收下了,以后再不会找你们季家的麻烦。”
8万块华币,在黑市慢慢兑换,能换**千美元。夏晓兰将来要帮她找儿子,这钱应该够夏晓兰出去一趟。季林和于奶奶相互都比较满意,刘芬看着桌上摆着的钱,也感觉在做梦。
季家送来这么多钱,于奶奶还收下了
“季家现在就剩下个面子值钱了,之前被汤市长找过麻烦,又传他们得罪了周家,这时候我再跳出去说季家忘恩负义,季淮辛多年挣下的名声就全完了!他们现在是拿钱封我的嘴呢。”
刘芬似懂非懂:“那也给太多了……”
多吗
季家也是看人下碟。
因为于家以前豪富,于奶奶眼光高,季家知道老太太不好对付,才会拿8万出来。
要是换了一个不识字的乡下老太太找上门来,哪怕对季家同样有大恩,季家顶多给800块钱就打发走。
&nb
598:去学院扑了个空(2更)
伍行长办事就是靠谱。
夏晓兰觉得这服务,已经是世界级,多赚钱多买国债券,伍行长就是能满足一切幻想解决一切麻烦的哆啦a梦!
伍行长其实也有类似的想法,只要能替夏晓兰同学帮忙,夏同学能带给他很多优质客户。
于奶奶吧是上了年纪,伍行长真不好推销国债券。
但一个老太太能拿8万来存钱,证明了伍行长的理论:有钱人才会认识有钱人。
夏晓兰一个人在他们支行办理业务,介绍了好几个人过来办业务了。
伍行长带着刘芬跑前前后的,花了两天功夫,确定了一家店面。
是个平房,以前开过百货商店的。
现在百货商店搬到了更大的地方,这房子就空了出来。产权倒是很明了,和二七广场的小楼不一样,完全就属于个人的。不过是单位没有想好用来做什么,暂时就空着。
有伍行长的人情在,对方说随便给点租金就行。
肯定不能随便给,夏晓兰不愿意占这种便宜,以后翻出来都是事。该怎么给就怎么给,谁也挑不出理,也不会害的帮忙的人去蹲大牢。房子租金没想的贵,虽然是京城,西单也挺热闹,但这里不是市中心。
以后京城会发展的多快,于奶奶是想不到,以她的眼光来看,这房子的地段还不如二七广场呢。
看在是皇城的份儿上,于奶奶勉强给出2000元年的房租,夏晓兰要签10年是有原因的,租房的最怕房主临时变卦,到时候生意正好呢,往哪里搬都是伤筋动骨。
2000元年的房租这人没意见,房子空着也是空着,这也是给单位创收。
但一下子要租10年的话……好像太长了。
这人只同意租5年,伍行长在中间说和:“你这还能做主,当然要多租两年,以后她们再找别人续租,哪有你这么好说话”
说来说去的,最终同意了租8年。
2000元年的房租是没有变化的,从85年元旦起算,一直到1993年的元旦到期,这期间每年的房租都是同样的。于奶奶知道夏晓兰稀罕房子,连二七广场的小楼都想要,京城的房产她会拒绝也就在合同上补了一条,单位要想卖这房子,夏晓兰能优先买下来。
同意租房的主任还笑:
“单位怎么会卖房我们的房子永远都不够分,不够住。”
别看是平房,以前还开过商店,要是分给单位的职工居住,不会有人挑剔。这年头没有厕所算啥,用痰盂解决个人卫生每天拎着去公厕的人多了去!
于奶奶也觉得单位的房子不可能卖掉。
夏晓兰拿着租房协议看,一面看一面笑:
“那可说不准呢!”
90年代破产的厂子还少么
大规模当个体户,就是90年代那些下岗工人的开启的风潮。
工人下岗,厂子打包卖掉,有些人利用职务之便,以极低的价钱买入国有资产,完成了资本从国有到私有的转变。夏晓兰也想捡这样的漏,当然她没有国企的关系,想这样操作很难。
但买点原本属于单位的房子,还是有希望的。
反正夏晓兰挺高兴的把协议收好了。
还有另一处店面是要给‘luna’的,这事儿夏晓兰不可能自己做主,要过问陈锡良的意见。陈锡良在家里安装了座机,夏晓兰打电话过去,接电话的是一个女人。
说的是粤语,夏晓兰能听不能说,和对方沟通失败。
只听懂陈锡良不在家,还让夏晓兰不要打电话去家里了——夏晓兰莫名其妙,这该不会是陈锡良的老婆吧
“
599:我相信周诚(1更)
探视!
夏晓兰大早上就从京城出发,一路颠到冀北省。
到石家庄下车,又转车,是满怀着小雀跃的心情来见周诚的。学院说不能探视,甚至不能帮她叫周诚到门口见一面,夏晓兰就挺犯愁了。
“同志,您看我大老远过来,就在门口见一面,说两句话行不”
别说像夏晓兰这样标致的,平时学院连个母蚊子都不容易见到,夏晓兰求人时特别楚楚动人,心智稍微不坚定点的,很容易被她打动。
学院的哨岗立场很坚定,没有被美色给动摇立场,看着夏晓兰摇头:
“对不起,这是纪律规定!”
纪律是没有讨价还价余地的。
说不能见,那就不能见,生死大事,可能才会惊动学院的领导得以通融。
夏晓兰软语相求没用,更不可能像对付县一中门卫老赵一样用香烟腐蚀学院的岗哨。在部队里,这一套是行不通的,夏晓兰才不敢给周诚乱惹麻烦。
那就是不能见了
夏晓兰在学院门口打转,想看看有没有其他学员出来,能打听下周诚的消息。
她等了一个多小时,好不容易碰见一个人,才刚刚开口,哨岗就客客气气请她离开……这么漂亮个女同志,在门口转来转去,简直太考验学员们的意志力了。
夏晓兰没办法,暂时先返回了市里。
她找到个电话打到周家。
关慧蛾比她还吃惊:
“你去陆军学院了你这孩子怎么不说一声,你说不能探视不对呀,不是到了一个月吗”
夏晓兰闷声不响的跑去陆军学院,关慧蛾怎么会生气,反而她还是高兴的。两个年轻人处对象,说明夏晓兰终于对周诚上心了,俩人分开一个月,能探视的时间就第一时间跑去陆军学院。
少去部队探视,那是周国斌对关慧蛾说的。
哪个当兵的,家里父母整天去部队看的,就算有那条件,也太黏糊糊了,部队领导知道后还以为没断奶呢!
对夏晓兰就没这限制了。
当兵的也要解决个人婚姻大事,当军嫂本来就很辛苦,当兵的不能离开部队,还不允许女方去探视,那让女方怎么坚持
这种情况,符合探视的政策,怎么会看不到人。
关慧蛾觉得情况不太对劲:“你先等会儿,我问问你周叔叔。”
夏晓兰守在电话旁边十几分钟,关慧蛾的电话就打了回来。
“你周叔叔说了,周诚那里有点特殊情况,你先回京城吧,电话里不好说。”
真的是有异常情况啊。
夏晓兰的心也有点揪着了。
没什么耽误的,夏晓兰立刻买了回京城的车票,火车票还是从别人手里加价买的,回到京城都晚上10点过,关慧蛾说会派车来接她,果然有小车等在站台外。
车窗摇下来,周国斌居然也坐在车上。
“周叔叔,您等很久啦”
周国斌有多忙,夏晓兰是知道的。以为是让司机来接,没想到周国斌亲自来了。
“没等多久,你先上车吧,到家再说,这么晚了,你晚上就在家里住下。”
这个时间点,回寝室吧也晚了,要去什刹海住,刘芬和于奶奶都会担心。夏晓兰还想自己该去哪里凑合一晚,周国斌的意思是让她去周家住。
夏晓兰想了想也没太扭捏,反正周诚不在家,周家又不是让她和周诚睡一间屋,暂时住一晚也行的。
“那要打搅您和关阿姨
600:第一次留宿(2更)
夏晓兰打听不到的消息,周国斌倒是知道的清楚。
周诚在部队里发展好,说一点都没有家里的关系也不实际,起码这种消息,周家能问到。
潘保华是十分优秀的军人,周诚当初就和潘保华分到了同一部队。周诚还是新兵蛋子的时候,潘保华就是别人嘴里的“兵王”,年年全军大比,潘保华都是排前面的。
潘保华退伍,是因为和别人产生冲突,将对方致残。
冲突是事出有因,可潘保华的确违反了纪律,上面的领导要保潘保华,潘保华才是提前退伍……要不,潘保华要上军事法庭的。
潘保华这样的人,退伍后很容易对社会造成威胁,部队还给潘保华安排了工作,潘保华根本没去报道。这人纠结了一些同样的退伍兵,直接就去了南方。
周国斌知道周诚和潘保华的关系好,当时潘保华的事情闹得很大,周家也暗暗出了一些力,对方也是有来历的,死咬着潘保华不放,潘保华只能退伍。
周国斌的意思,以前俩人关系再好,潘保华退伍后,和周诚就是两条路上的人。但周诚依然和潘保华联系密切,周国斌上次就出言警告过,没想到这一次周诚去闽省抓走私,还是和潘保华牵扯到了一起。
部队也有理由怀疑周诚和潘三交换情报,连夏晓兰都见过潘三两次,周诚和对方的关系密切着呢!
周国斌这个当老子的都怀疑周诚,他儿子就不是循规蹈矩的。
夏晓兰相信周诚
周国斌觉得欣慰,又有种“果然是年轻人”的无奈。
因为夏晓兰够冷静,周国斌认为一些事可以和她讲深一点。周诚被隔离审查的事,要不是夏晓兰去陆军学院扑了个空,这件事周国斌连关慧蛾都没说。
关慧蛾也是第一次听说其中的关节。
周家男人有事儿就喜欢瞒着,周诚当初主动上前线,也是先斩后奏。关慧蛾和周奶奶都不知道,后来知道了,周诚都在前线呆了一年多,还能把人叫回来
那段时间,关慧蛾整晚失眠,得了神经衰弱,全靠药物才能入睡。
药量越来越大,周诚要是再不回来,关慧蛾自己就撑不住。等周诚从前线调回京城,关慧蛾的神经衰弱不药而愈,晚上也能睡踏实了!
也就因为这个,周国斌没有告诉她。
夏晓兰说相信周诚不会有事,关慧蛾十分赞同:
“周诚办事有分寸,潘保华要是参与走私,周诚不会和他来往,更别说交换情报。去陆军学院进修是为什么,周诚自己心里没数”
是填补文化短板,也是韬光养晦低调两年。
临时把这批学员送去打击走私,不在周家预料中,但周诚也不会瞧见机会来了,就急冲冲的往上扑,甚至和别的走私犯交换情报!
那非要把周诚选成是负责行动的副队长,还不允许周诚表现的太能耐啊
韬光养晦也不是这么个养法,周诚在战场上敢保留实力,会让多少听他指挥的兵受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