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宝妆成
王建华觉得两人是志向相投的,毕竟高考结束的那天,两人能谈整整一晚,夏子毓说的每一句话,都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志同道合的人生伴侣,王建华曾经这么定位他和夏子毓的关系。
是什么时候,两人之间不再有那么多可说的,相处时,更多的是沉默
比如现在。
他迫切想要夏子毓说点什么,来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气氛。然而夏子毓此时眼神涣散,真的很难再照顾男友的小情绪。
可能是过了几分钟。
也可能是过了几个小时那么久。
夏子毓勉强聚拢了残余的力气:
“所以,她拿了竞赛特等奖,明年还能当交换生”
这不应该是夏晓兰的人生啊,在夏子毓的规划中,夏晓兰应该名声尽毁,被夏家人厌恶,最终在乡下嫁个鳏夫或老光棍,再好看的容貌,困在贫穷的乡下蹉跎几年,不过也是个稍微好看点的村妇了。
而她自己,则找了前途大好的王建华,考上大学,离贫穷的老家远远的,成为人人羡慕的城里人。
还是过得最好那
种城里人。
可她的规划只实现了前面一小半,以20岁出头的年纪来说,她和夏晓兰的人生不过是刚开始。
就是这一点,让夏子毓勉强打起精神。
这才哪儿跟哪儿呢,她才22岁,夏晓兰20岁!
夏晓兰暂时占了上风,不意味着她不能翻盘。夏子毓的眼神重新坚定,起码有一点她是能确定的,王建华绝对不可能重新选择夏晓兰!她花了快两年的时间,终于让王建华和她站在了统一战线,瞧王建华现在的样子就知道了,夏晓兰的成功,带给他的不是欣喜,而是难受。
“建华,只是一个英语竞
648:一纸调令(2更)
教育需要改革派。
改革是经过多次讨论,慎重决定,慢慢试点的。
更多时候,教育需要的是“稳”。
就比如说“高考”,77年恢复高考后,要把英语加入到高考科目中,教育部也用了几年时间慢慢来加重英语的分量。开始是一些特殊专业需要英语成绩,然后是英语分数只按照30,直到去年,英语才以百分制完全算入高考成绩。
这样的决定,绝对是教育部慎重研讨过的。
那77年恢复高考,78年就说要考英语,有多少人会
总得给学生们一个过渡的时间,让学生们学习累积,慢慢的改革,不会伤筋动骨。
高教司的工作也很重要,学生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基础教育很重要,高校的教育更是不容含糊。王广平在高教司搞得恶评一片,当初替他奔走,让他从农场返城复职的人也面上无光。
老同志的判断是很准的,王广平不适合高教司的工作。
上头一了解情况,一把手就知道王广平要凉。
王广平现在是彻底没事可做,机关单位不能开除人,有的是办法收拾人。领导加胆子是看得起你,最怕的一种情况就是领导彻底无视你。
分派的工作轮不到你,别人忙的飞起来,只有你一个人闲的蛋疼。
王广平还发现唐副司长经常冲他笑,莫名其妙的,司里把王广平给孤立了。就连之前给王广平通风报信的小高,也察觉到不对劲。要想拍领导马屁,也要瞅清楚形势啊,王司长这办公司从早冷到晚,没一个人找王司长汇报工作,他再傻乎乎往前冲,是不是太二百五了
“詹科,詹科您指点下迷津……”
小高不知道王司长是犯了什么事儿,担惊受怕的。
詹爱群呵呵笑,“小高,你怕什么,你又没做什么缺德事。”
连主动给王广平沏茶续水的人都没了,王司长口干舌燥,不得不端着茶杯走出办公室找水瓶。刚拉开门就听见詹爱群说的话,小高也瞧见了王司长,他还在犹豫自己是不是该坚持雪中送炭,詹科已经冷哼一声扭头就走。
这么不给王司长面子
小高将肩膀缩成一团,蹑手蹑脚也跑了。
王广平端着茶杯站在门口发了半天呆。
司里的气氛如此不正常,王广平知道情况不客观了。可一把手忙的飞起,根本没给王广平单独汇报工作的机会。好像高教司每个人都特别忙,高校考试周来临,司里要搞一个调研。唯一不忙的只有王广平,他回家的脚步特别沉重。
“让建华叫夏子毓回来吃饭。”
王广平终于拉下了脸面。
冉淑玉立刻明白,情况很不好了,现在需要夏子毓出面顶缸了。
王建华回家时却是一个人。
“夏子毓呢”
“子毓身体不舒服,考试压力也大,她病的很严重,昨天都发烧到了385,哪里还有精神来吃饭!”
王建华知道夏子毓为什么压力大。
之前挨了处
分,夏子毓身边的人都疏远她,她怎么集中精神到学业上一到期末考试,夏子毓可不就紧张么。、
偏偏这边,又有夏晓兰拿了英语竞赛特奖的刺激,双重压力下,夏子毓就病倒了。
家里的困境需要夏子毓出面,那些话在王建华肚子里滚来滚去,看着夏子毓高烧到通红的脸,王建华没能说出口!
“她是不是知道了,故意说生病,不想和咱家扯上关系”
冉淑玉疑神疑鬼:“建华,你看妈妈不是不接受她,你
649:为什么是党史办(3更)
“司长……”
王广平的嘴里像塞了颗大核桃,面皮抖动,一句囫囵话都说不出口。
党史办这种冷衙门,是退居二线,是养老,是留给老干部发挥余热的,而他今年才五十出头,还有十几年的事业黄金期。
八年前,正值壮年,事业前途大好的王广平被下放到农场改造,他没有崩溃,他苦苦熬着,坚信自己能重新得到重用,能返城,能复职!
八年后,他果然等来了返城。
王广平是想大展拳脚的,却被安排在教育部。
一时难以接受这种情况,王广平也低落了一阵子。但他是不服输的,很快意识到教育部高教司也有好处,能帮上儿子王建华的忙。王广平调整好心态积极求进步,做的多却错的多,现在直接一竿子把他发配到“党史办”。
这个打击,比当年下放农场还大。
下放农场是时代的特殊原因,下放的也不止王广平一个人,还有其他人一起呢。大家都心里都满怀着希望,后来果然大规模返城了。
现在是王广平一个人被调职去冷衙门。
他这辈子,还有翻身的希望吗
王广平表情灰败,手抖的厉害,拿不稳薄薄的调令。
司长亲自将调令捡起来,重新塞到王广平手里:
“广平同志,去了新单位,也要继续努力。”
还拍拍王广平的肩膀当成是勉励,王广平脚发软,浑身无力,一瞬间的功夫,精气神都被抽走,看上去比司长年纪还大。
不知道怎么走出办公室的。
唐副司长代领单位的同志,对王广平依依惜别。
“和广平同志公事,是很高兴的,希望将来我们还有公事的机会。”
唐副司长一边说一边心里在呸,他是说着玩的,谁要和王广平公事。党史办也是正经单位,唐司长不想这么早去享清福,感觉自己还能奋斗在教育领域很多年!
王广平抬眼看这个出名的老好人。
“是你……”
唐司长握住他的手摇晃,“是我!是我舍不得广平同志,可我也要尊重组织的意见,唉,难忘广平同志对我的关照啊!”
唐司长笑眯眯的,王广平都成手下败将了,话说的好听点也死不了人。
这些话,听在王广平耳朵里就是承认。
他被调职,有唐司长的原因!
他还以为这个老好人没有动静是不追究,没想到如此阴险,王广平眼睛一瞪想发怒,却又硬生生忍住。高教司在别的地方不算大热门,在对一个大学生来说,权力真的很大。王建华还在京城师院上学,如果和姓唐的翻脸——王广平反握住唐司长的手:
“以往工作中若有得罪之处,还请多多见谅。”
别的同志还在呢,王广平说这话,就是斗败的公鸡向唐司长服软了。
唐司长笑笑,不再说话。
詹爱群才不和王广平握手呢,她就是看笑话的。
王广平收拾了个人物品,离开了返城后的第一个工作单位。他知道自己没机会再回高教司了,现在倒退休前,还有机会从“党史办”爬起来吗<
br />
王广平已经不年轻了。
那么多的年轻干部等着提拔,谁会想起被扫进党史办的他!
事情,是如何变成这样糟糕局面的,王广平脚步一个踉跄,抱着个人物品,摔在了台阶下。
……
“调去了党史办”
夏晓兰刚考完试,关慧蛾就在等她,第一时间为她带来了这个消息。
夏晓兰真是长出了一口气。
她不介意王广平当多
650:认可(4更)
在鹏城!
鹏城也历来是走私的重灾区,周诚在鹏城也不奇怪。
夏晓兰心里痒痒的,知道周诚的消息,就是拿着羽毛在她心上挠痒痒嘛。虽然知道周诚有任务,不会在鹏城的大街上乱逛,夏晓兰还是抱着希望,万一能遇上周诚呢
“阿姨,寒假我想去一趟鹏城。”
关慧蛾轻轻嗯了一声。
她为什么要反对夏晓兰去碰运气,要不是周国斌拦着,关慧蛾自己也很想去碰碰运气。她也很想念儿子,当营长又咋样,周诚也才20岁出头,忽然被隔离审查,关慧蛾也怕他会委屈。
“你准备哪天走走之前来家里吃顿饭吧,老爷子说的,去老爷子住的地方。”
这个肯定不能推迟,夏晓兰爽快的同意,“哪天都行,看周爷爷和奶奶什么时候有空吧。”
周家二老又不上班,退休生活哪天没空
不过周老爷子虽然不上班,那也不是谁想见就能见的。哪怕是领导干部,想拜访老爷子,也得看老爷子的心情。
就算是周家人,也没有天天去打搅的,老爷子退休后图清静。
夏晓兰礼貌周到,关慧蛾却不太满意,这是没把自己当周家人,才这样客气——也是,和周诚还没谈婚论嫁呢,男女双方家长还没碰过面,女孩子都是要矜持的。
夏晓兰不仅要去周家吃饭,她在京城也的确有事,竞赛赢了,期末考试结束,她总要去看看自己的两家店。
哦,算上“luna”的店面,就是三家店。
不过“luna”也在西单,夏晓兰不用跑两个地方。寝室里大家都在收拾东西,对外地学生来说,离家半年,总算要回家,都挺激动。
现在回一趟家特别麻烦,拿出手机来抢票是不存在的,连传呼机都没有,更何况手机。
别管有钱没钱,别管是华清的,还是京城师院的,只能亲自去火车站抢票。扛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挤上车,和出门打工的农名工没哈差别。
“小六,你买到票没有”
杨永红风风火火的进来,手上捏着火车票。
“我过两天再回去,老大你这是买到票了”
杨永红挺高兴:“可不是吗早知道运气这样好,我就扛着行李去了,不说啦,车票是下午的,我马上还要去火车站。”
杨永红给了夏晓兰一个拥抱,手腕有力,骨骼粗壮,把夏晓兰给勒的喘不过气,勒完了夏晓兰,杨永红提着两个大蛇皮袋,风风火火就跑下楼。
“老大,记得坐车去,别省钱走路啊,小心错过火车!”
夏晓兰大喊一声,杨永红背对着她挥挥手,大蛇皮袋提在她手里仿佛没有重量,夏晓兰看着就想笑。
苏静和吕燕是京城人,两人收拾东西就能回去。
其他人陆续买到了车票,夏晓兰是最后一个离开寝室的。她把寝室门锁上的时候知道,大一上学期就这样结束了。
这半年收获了什么
奖项好像成了次要的,夏晓兰收获了几个可爱的室友!
刘勇对这边的装修很上心,夏晓兰带着奖杯去找刘勇,刘勇把奖杯摸了又摸:
“好,真好!你们瞧瞧,我外甥女厉害吧全国大学生比外语,她都是第一名!”
&
nbsp; 刘勇没炫耀过他有多少钱,也没炫耀过他认识啥大人物,外甥女是他整天提在耳边的。老工人和新工人,谁都知道刘老板的外甥女是华清高材生……他们家里要有这样的小辈,那也会忍不住炫耀。
刘勇拿着奖杯心想,夏家那群狗东西,要知道晓兰还能出国,还不气死啊
还有夏大军那不要脸的,居然让杜家大少爷来找晓兰,刘勇恨得牙痒痒,夏大军发财了,咋能忘了亲娘和亲兄弟,刘勇决定好心通知下夏家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