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宝妆成
“白姐,你这生意要是一直没起色也不行,没想过转行吗”
白珍珠也在考虑这问题,她都干个体户了,也不觉得丢脸。但卖水果她是有经验的,从哪里进货,货该怎么卖她都知道,如果转行她又能干啥。
卖水果当然是赚钱的。
后世人们腰包瓷实后,在口舌之欲和营养均衡两端徘徊,水果越吃越贵,有人甚至习惯性用水果来代替正餐。在83年做水果生意就马马虎虎了,哪怕羊城经济比内地城市富裕。
大环境就是如此,卖吃的能发的是小财。
夏晓兰卖两件衣服出去的利润,白珍珠的水果摊卖一天也不一定能赚到。
倒卖女装的利润,又不如倒卖电器。
夏晓兰问白珍珠是否想过改行,白珍珠老实点头:
“想过开个猪肉铺。”
猪肉铺
猪肉摊子倒不愁赚不到钱,不吃水果行,长期不见油荤却不行。
白珍珠显然早有打算,夏晓兰人聪明,她就说出来请夏晓兰参考下,“我去乡下收生猪,自己宰杀自己卖,一头猪也能赚点钱,一天能卖两头,赚的比我之前那水果摊也不差多少。”
生猪的收购价是才几毛,一头猪出肉率在65左右,售价却能比收购价贵一半,赚的就是中间的差价。以现在的肉价,白珍珠一天宰杀一头猪,全部卖光的话能赚大概20元,两头就能赚40元。
不是人人都有夏晓兰的野心,对83年的白珍珠来说,一个月赚近千元,已经能在羊城带着她奶奶过很好的生活。这个收入的前提是她每天能保证收购到两头猪,并且宰杀完毕,将它们全部卖出去!
想也不可
099:想批发棉衣(7更)
在白家蹭了顿饭,夏晓兰和刘芬就告辞了。
刘芬还以为只是来看朋友的,却不知道夏晓兰已经初步说服了白珍珠。鹏城特区高速发展,83年早早涉足,如果能在鹏城站稳脚跟,夏晓兰以后还犯啥愁啊。
两人到底要干哈,还要白珍珠去看看鹏城此时的具体情况。
夏晓兰对鹏城最早的印象都得是千禧年之后,83年的鹏城特区她也没亲眼见过,但她很想亲眼见证!
服装批发市场还是那么热闹。
秋装和冬装还好,夏天的短袖论"斤"称,裤子以"打"来论。
夏晓兰哪怕第一次本钱不足,也没进过便宜货,有的牛仔裤一打12条才80元,批发价不过几块。夏晓兰进的货是不是外贸产品不好说,质量上起码甩一打80元的牛仔裤一大截。
这样一看,她赚的钱似乎不够多,可新颖的款式和过硬的质量,让她每一次进回去的货都被人抢购。
夏晓兰想进点棉衣。
商都的冬天最冷时会零下好几度,11月就能感受到凌冽的冷风。
轻薄保暖的棉衣应该能卖出去,夏晓兰想进一批回去试试水。毛呢大衣洋气,可它不抗冻,夏晓兰也没打算放弃这个市场。
可走了一圈,摊位上都没有棉衣。
跑了两趟,她也知道这些人是啥钱都能赚,只要有顾客要,他们肯定能捣鼓到棉衣。干脆就直接问,夏晓兰拿过两次货,拿货时间的间隔短,可见货卖的很好,再加上她这张脸,批发摊位的老板对她印象很深刻。
“棉衣,你能要多少”
还是之前批发毛衣的老板,他的货比别的摊位贵,质量和款式都经得起考验。
他的摊位上也没有棉衣,但夏晓兰一听这话,就知道有戏。
“要看价位和款式、质量……都满意的话,先带10件吧。”
听说夏晓兰只要10件,老板懒洋洋的。
10件也赚不到多少钱,夏晓兰也不催促,照旧挑选着摊位上的货。好些人的摊位上买来买去都是那些款,这人的摊位上却时常有新款,以夏晓兰的眼光都看得上,摊主拿货的源头绝对是83年国内服装厂的佼佼者了……起码是潮流设计上的领头羊。
夏晓兰第一次才带了900元的本钱,进的货并不多。
第二次她的本钱翻了一倍,这次刘勇出了2000块的本钱,夏晓兰的本钱扩张到了5000元。
她拿的货一次比一次多,之前进单价贵的衣服还迟疑,现在挑款式特别时髦的衣服时眼睛都不眨一下。本钱厚就有底气,夏晓兰能承担一时卖不到的成本积压了。
老板看她气定神闲的一点不着急,想了会儿跺跺脚:
“明天你还来不来,带几个款式给你看看。”
最多他再跑一趟厂子里,一次拿10件是小生意,他指望着夏晓兰后期会大量进货呢。
夏晓兰抬起头来,“先把我今天选的算算价。”
她一口气挑了有1500块左右的衣服,刘芬是说不出那些衣服哪里好看,有些款式在她看来太大胆,可夏晓兰每次批发回去的衣服都能卖掉,刘芬肯定不敢瞎提意见。
夏晓兰和老板约定了时间,又去别的地方挑了点裤子。
她上次穿在身上招揽顾客的一套搭配很受欢迎,除了毛呢短外套,询问特别多的还有脚上的白皮鞋。方头粗跟的皮鞋有种特别的味道,好几个女客人追着要买,夏晓兰总不能从脚上把鞋脱下了吧
她这次准备顺便进几双鞋。
能从商都女人兜里掏出钱来的爆款商品,夏晓兰都不打算放过。
皮鞋还是沪市的货更受欢迎,不过夏晓兰从羊城拿货回去,
100:孝顺就得用钱堆(8更)
羊城人爱吃早茶。
早年是上了年纪的人提着鸟笼子,喝茶吃点心炫耀自己带来的爱鸟,现在养鸟的人不多了,吃早茶的习惯却还保留着。不过工作日吃早茶的年轻人不多,夏晓兰比较惹眼,她点了几个有名的茶点给刘芬尝鲜。
刘芬活了这么多年,还没到饭店里吃过饭。
哪怕她当年嫁给夏大军,也是没摆过酒的。她记得那是63年,家里日子实在过不下去,她哥刘勇犯愁家里俩个妹妹怎样养,托媒人给刘芬找对象。媒人说夏家有三个儿子,个个都是壮劳力,刘芬嫁过去肯定能吃饱肚子。
那时候田是集体的,每天都要上工挣工分,夏家老大已经结婚,家里有五个壮劳力,可不是比别人家日子要好过不过刘芬记得清楚,所谓吃饱肚子,不过也是结婚前两天吃的是面条,第三天就换成了面片汤和红薯稀饭。
结婚就是从七井村搬到了大河村。
夏晓兰生下来是个丫头片子,夏奶奶不满意,夏大军也失望,更没人要给办满月。
月子里刘勇不知道哪里搞来一只鸡送来,刘芬分到两只鸡翅膀,其他部分到了谁肚皮,刘芬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在夏家她就没吃过啥齐齐整整的饭菜,夏老太当家,有点好东西也不会给她这个不会生儿子的儿媳妇吃。
说来讽刺,刘芬吃的最齐整丰盛的一餐,就是她和夏大军离婚,刘勇大喜,请了几桌村民吃饭……李凤梅做了哪几个菜,刘芬依然记得清楚。那也是农村人自己搞的酒席,像今天这样吃早茶的酒楼,让刘芬坐立难安。
在安庆县吃的汤面,在商都吃过的驴肉汤,都是小摊小店。
夏晓兰带她来的酒楼太气派了,刘芬怕被人笑话……她又庆幸自己早上出门前穿着夏晓兰昨晚给买的新衣服,不然今天就给晓兰丢人了。
精致的茶点很快摆满了一桌。
“妈,尝尝这个蟹黄包子。”
“豉汁排骨。”
夏晓兰慢慢给介绍,生滚牛肉粥、水晶虾饺、炸春卷、叉烧包、酥皮蛋挞、金钱肚……再配一壶铁观音,83年两个人能点上这么多,真是豪客。
旁边两老头儿就在嘀咕说有钱,他们用羊城话说,刘芬听不懂,夏晓兰很坦然回答:
“带我母亲来尝尝鲜。”
羊城人不爱说普通话,说普通话的都是外地人,外地人都穷。
夏晓兰这外地人堂堂正正的摆阔,让两个老头儿也无话可说。人家不是炫富,是有孝心。他们家里的儿孙不见得能为了长辈花这么多钱。
“太多了,太多了……”
刘芬说的最多的就是这三个字,翻来覆去的。
夏晓兰对付她十分有经验,只说已经送来了,不吃也不会退钱。满满一桌呢,刘芬不说话了,现在大家食量都大,其实哪有吃不完的,只是经济承受不起,大多数人都是一壶茶配两个点心,能闲聊两三个小时。
夏晓兰就是带她妈来吃东西的,哪有那么多闲聊。
好吃吗
自然是好吃的。
用料多么实在,她选的又是老字号,每一样茶点都在水准之上。后世一些老字号搞成了连锁店,每天的客流量太大,夏晓兰吃着茶点就感觉挺一般。
现在么,还没被时代的浪潮改变,能多享受几次,自然要抓紧时间。
刘芬听不懂羊城话,左右的茶客们在嘀咕些啥,但那些人的羡慕她能感受到。羡慕啥呢,羡慕她有个好女儿,刘芬意识到这一点,嘴里的东西好像更好吃了。
她把排骨往夏晓兰面前推:
“晓兰,你也吃。”
她不知道蟹黄包子、酥皮蛋挞做起来有多费事,认为肉才是好东西,就把排骨留给夏晓兰吃。
夏晓兰也不解释,欣然接受了刘芬的好意。
母女俩这边吃着正欢,酒楼还有一些用雕花门窗隔起来的雅座。
两个中年男人坐在哪里,桌上摆了茶点两三盘,却能坐上等的雅座。见同伴多看了两眼大堂里吃早茶
101:防寒服和鸭绒服(9更)
老板比夏晓兰还吃惊:
“你连防寒服都知道”
后世的人谁不知道防寒服。但它真正流行起来,是在80年代末期,厚尼龙面料当衣服的外层,能防止水珠和风渗透,先谈防寒再说保暖,隔热和薄膜材料和保暖的涤纶……它和棉衣根本不一样。
轻便保暖,尼龙面料还能染出各种鲜亮的颜色。
夏晓兰摸着轻便蓬松的防寒服,有点迟疑。
刘芬偷偷捏了一下,觉得里面装的不太像棉花,外面的料子滑溜溜的,也不是棉布。这是啥袄子啊,人家会不会骗晓兰
“晓兰——”
刘芬提高了声音,她是胆小,害怕夏晓兰被骗的担忧战胜了胆小懦弱,这就是为母则强。
“妈,我再看看。”
防寒服都有了,羽绒服会不会也出现了
“羽绒服呢,你能搞到不”
老板想了一会儿,“你说的是鸭绒服吧,你要的话也有。”
鸭绒服是刚兴起的,原本也有这衣服,不过是给登山运动员穿的,都管它叫“登山服”,普通老百姓既买不起,也不晓得哪里有卖。还是这两年经济稍微宽裕点,有老百姓能承受着价格了,自然就有制衣厂生产——名字叫鸭绒服,其实技术不成熟,并不能把鸭绒部分单独提出来当填充物,衣服里填充的是鸭毛。
这人根本不怕夏晓兰嫌贵,鸭绒服是个新鲜事物,但它的批发价还不如毛呢大衣!
毛呢大衣夏晓兰都能卖出去,一次就敢拿10件以上。
毛呢大衣才是最贵的,夏晓兰拿的货,质量和百货商店一样,却又卖的比商店里稍微便宜,再加上她挑出来的款式新颖,连商都市的裁缝都要偷偷扒版。
老板守着摊位走不开,叫了个朋友帮忙,过了一小时就给夏晓兰拿来了鸭绒服的样品。
这和防寒服又是不同的手感,夏晓兰摸到了衣服一根根的毛梗子,放在鼻子下能闻到淡淡的鸭毛味儿,的确是83年的羽绒服无疑。
再一问批发价,防寒服批发价男款是22元,女款20元,颜色不限款式不限。
鸭绒服要贵6块钱,男款28元,女款26元。
一件鸭绒服的批发价仅仅是毛呢大衣的一半……夏晓兰有种把剩下的钱全进防寒服和鸭绒服的冲动。不行,这些衣服都是短款,远不如棉衣或者军大衣便宜。
拿回商都,真的有人买吗
比起保暖效果好的鸭绒服,商都女人们或许更愿意穿毛呢大衣。贵的气派,贵的人尽皆知,穿上身也不如防寒服和鸭绒服臃肿。
小姑娘里面穿一件薄薄的打底衫,外面过膝盖甚至到脚踝的羽绒服,这种穿衣风格还不流行。
夏晓兰猛然抬头,“你拿货的服装厂,生产过膝的鸭绒服和棉衣吗”
老板很警惕的看着她,这是要越过自己直接从厂子里拿货
转而那股气又散了,没有几百件的订单,厂子连机器都不会给你开。
“你是零售,能拿多少货,只能挑这些款式。”
拿几十件货,的确不可能制定款式定制,服装厂要出稿,要打版,要进布料……这一通折腾下来,别说几十件,一个款1000件产量以下,厂里对这样的订单连看都不会看一眼。
算了,她这本钱折腾不起来。
尽管夏晓兰有信心谈个先付定金再支付余款的订货方式,哪怕跳过批发商环节,直接以出厂价拿货,500件要上万元,1000件就要2万。
把她和刘勇的家底搜刮干净,估计也凑不出1万。
她舅舅这次生意没亏本还差不多……不要急不要急,夏晓兰叫自己冷静。急就容易犯错,赚钱的机会有很多,动不动就把全部身家压进去,完全不值当。
她是要长远发展的,又不是在玩梭哈!
“防寒服
102:国棉厂的资产(10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