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凌云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何以心
孙康刚要开口,沈和摇摇头。皇帝眯着眼睛,看了一眼孙康,道:“孙康啊!你如此年轻,又如此能力出众,还耿直稳重,你为何不像他们那样附和太子呀”
孙康起身,跪下道:“臣不敢。”
皇帝道:“你今天公然维护大臣,揽罪责,你还是有胆量的,所以你不是不敢,而是不想。”
孙康面不改色,没有说话,皇帝看着二人,犯:“今天朕就是
想听听你俩的真话,是关于太子的。”
沈和道:“陛下,太子仁德备至,行事果敢,颇有先帝之风。”
皇帝摇摇头,道:“这一点先帝曾经也说过,只不过太子还太年轻了,涉世未深,许多事情看不清楚,有的时候行事果敢并一定就是好事,而是鲁莽。”
沈和心里一咯噔,没有说话,皇帝道:“他瞒着朕收回锦衣卫指挥使权,你们以为朕不知道朕有的时候虽然看不见,但是还可以听得见。”
沈和面部羞惭的道:“锦衣卫擅自调动九门禁军,触犯了国家法纪,是老臣失职,请陛下责罚。”说罢跪了下去。”
皇帝摆摆手,道:“都起来吧!地上凉。”二人起身,坐回原位。”
皇帝又道:“太子不单单是在敲打你,这也是在试探朕呐!收回锦衣卫指挥使权,如此不动声色,却又是雷厉风行,这不是什么好事。”
沈和道:“但是这恰恰说明,太子有大魄力,敢想敢做,我大明朝幅员辽阔,万邦环饲,要的就是这种魄力。”
皇帝道:“所以朕并没有戳破他,朕也就当不知道,但是太子骨子里那种独断却让朕不放心呐!”说完看了一眼孙康,孙康低头不语。
沈和顺着皇帝的目光也看了一眼孙康,知道皇帝要有意提拔孙康,想要将孙康进入内阁,为以后的朝局铺路,沈和心中有数,但是没有说话。
皇帝看着孙康,微微一笑道:“孙康啊!你要学会去和太子相处,你要主动靠近他,发现他的不足,立马纠正。”又道:“一个真正的能臣不一定能力有多出众,也不一定为皇帝出多少治国良策,但是一定要发现皇帝的不足,并且能够大胆的提出来,及时纠正,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臣,你知道吗”
孙康道:“臣谨记陛下教诲,不敢有忘。”
皇帝点点头,看着二人,道:“说吧!你们还有什么事情瞒着朕”
二人大惊,心里直打鼓,不知如何开口,孙康几次欲言又止。
皇帝眯着眼睛,观察着二人,道:“既然你们都不说,那朕就给你俩起个头吧!”
二人顿时惶恐不安。沈和刚要说话,皇帝却先开口,道:“山东、湖北两省的数万大军是不是化整为零,悄悄到了霸州”此话一出,二人立马如坐针毡,战战兢兢,惶恐不安,皇帝又道:“大同府守备刘怀忠是不是也秘密调到了霸州”皇帝说着话,眼睛始终是眯着,看不出任何的情绪和表情,但是话语中的重量却是泰山压顶一般。
二人心道:“没想到皇帝都已经知道了,而且知道的一清二楚,这是为何”二人心里直打鼓,所以更加的不知所措,要知道这件事的后果,不亚于发动了一场政变。
沈和孙康二人噗通一声跪下,匍匐在地,沈和道:“臣擅自调兵,罪该万死,请陛下责罚。”
皇帝挣扎着坐起来,旁边的宫娥手捧痰盂和茶水,皇帝喝了口茶,漱了口,复又看着二人,道:“是不是边关
第226章:畅怡园
沈和与孙康坐在值班房休息室等待着皇帝的召见,果然,没过一个时辰,就有一个小内监跑过来,道:“阁老!”却发现孙康也在这里,没有回去,一笑道:“呦,孙大人也在,省的奴婢到大理寺跑一趟了。”
沈和心中有数,故作姿态的道:“公公有何事”
小内监道:“回阁老,皇上召见二位,在畅怡园等着二位呢!”
孙康看了看沈和,只见沈和点点头,道:“公公先回,我二人随后就到。”
小内监还不忘啰嗦一句,道:“千万不要让皇上久等。”
沈和道:“知道了,就来。”
小内监走后,孙康起身道:“看来正被你我说中了。”
沈和起身,正了正乌纱帽,道:“走吧!到那里见机行事,切记不要再鲁莽了。”
孙康道:“是,阁老。”
畅怡园,乃是建文皇帝登基之后修建的皇家内园,虽然不大,但是奇花异草,四季如春,虽不是金碧辉煌,但也是雕梁画栋,鸟语花香,不落俗套,当年朱棣就非常喜欢在这里办公和召见大臣处理国事。
到了朱高炽,由于身体羸弱,见不得外面风凉,所以很少去,改为在谨身殿办公和处理国政,但是此次皇帝竟然在畅怡园召见二人,这里面的用意值得玩味。
二人来到畅怡园,园门外的小内监跑进去通报了一声,回来道:“二位大人,请吧!”
在小内监的引领之下,只见皇帝正躺在暖阁中小憩,闭着眼睛,虽面色平静,但难掩憔悴,四周摆放着火炉,身上盖着锦被,一缕清香从香炉内冉冉升起,几个宫娥手捧药罐痰盂等物件,伺候左右。
二人立在暖阁之外,跪下轻声到:“臣沈和叩见陛下。”“臣大理寺孙康叩见陛下。”
朱高炽眼帘动了动,眯着一条缝,无精打采的道:“平身,赐坐。”
二人道:“谢陛下。”
只见两个宫娥搬来两个绣凳子,二人欠身而坐,与朱高炽只隔着一层竹帘,但是透过竹帘的缝隙,二人发现此时的皇帝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无精打采,二人均是眉头一皱。
朱高炽没有说话,而是闭着眼睛,也不知道是不是睡着了,二人坐在对面坐如针毡,面面私觑,气氛平静中带着一丝难以捉摸不透的气息。
过了半柱香的功夫,皇帝终于半睁开龙眼,看了一眼二人,随即又闭上,声音舒缓的道:“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朕呐”
二人一愣,互对了一下眼色,沈和欠身试探性的道:“不知陛下指的是什么”
皇帝道:“看来你们果然有事情瞒着朕。”又道:“就从今天的朝会开始说吧!”
沈和道:“陛下,太子成婚,册立太子妃,时机未到,皇上龙体欠安,如果此时太子举行大婚,显然不合时宜,那满朝文武虽多有附和,但都是奉承之言。”
皇帝叹口气,道:“朕当然知道,这些人看朕不行了,一个个心里都在打着算盘,都想趁机奉承太子,不过,这也无可厚非,朕心里有数。”
沈和道:“皇上圣明。”
皇帝看着二人又道:“如今满朝文武没几个是正直无私的了,看来就只有你们两个能和朕说说话了。”
孙康刚要开口,沈和摇摇头。皇帝眯着眼睛,看了一眼孙康,道:“孙康啊!你如此年轻,又如此能力出众,还耿直稳重,你为何不像他们那样附和太子呀”
孙康起身,跪下道:“臣不敢。”
皇帝道:“你今天公然维护大臣,揽罪责,你还是有胆量的,所以你不是不敢,而是不想。”
孙康面不改色,没有说话,皇帝看着二人,犯:“今天朕就是
想听听你俩的真话,是关于太子的。”
沈和道:“陛下,太子仁德备至,行事果敢,颇有先帝之风。”
皇帝摇摇头,道:“这一点先帝曾经也说过,只不过太子还太年轻了,涉世未深,许多事情看不清楚,有的时候行事果敢并一定就是好事,而是鲁莽。”
沈和心里一咯噔,没有说话,皇帝道:“他瞒着朕收回锦衣卫指挥使权,你们以为朕不知道朕有的时候虽然看不见,但是还可以听得见。”
沈和面部羞惭的道:“锦衣卫擅自调动九门禁军,触犯了国家法纪,是老臣失职,请陛下责罚。”说罢跪了下去。”
皇帝摆摆手,道:“都起来吧!地上凉。”二人起身,坐回原位。”
皇帝又道:“太子不单单是在敲打你,这也是在试探朕呐!收回锦衣卫指挥使权,如此不动声色,却又是雷厉风行,这不是什么好事。”
沈和道:“但是这恰恰说明,太子有大魄力,敢想敢做,我大明朝幅员辽阔,万邦环饲,要的就是这种魄力。”
皇帝道:“所以朕并没有戳破他,朕也就当不知道,但是太子骨子里那种独断却让朕不放心呐!”说完看了一眼孙康,孙康低头不语。
沈和顺着皇帝的目光也看了一眼孙康,知道皇帝要有意提拔孙康,想要将孙康进入内阁,为以后的朝局铺路,沈和心中有数,但是没有说话。
皇帝看着孙康,微微一笑道:“孙康啊!你要学会去和太子相处,你要主动靠近他,发现他的不足,立马纠正。”又道:“一个真正的能臣不一定能力有多出众,也不一定为皇帝出多少治国良策,但是一定要发现皇帝的不足,并且能够大胆的提出来,及时纠正,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臣,你知道吗”
孙康道:“臣谨记陛下教诲,不敢有忘。”
皇帝点点头,看着二人,道:“说吧!你们还有什么事情瞒着朕”
二人大惊,心里直打鼓,不知如何开口,孙康几次欲言又止。
皇帝眯着眼睛,观察着二人,道:“既然你们都不说,那朕就给你俩起个头吧!”
二人顿时惶恐不安。沈和刚要说话,皇帝却先开口,道:“山东、湖北两省的数万大军是不是化整为零,悄悄到了霸州”此话一出,二人立马如坐针毡,战战兢兢,惶恐不安,皇帝又道:“大同府守备刘怀忠是不是也秘密调到了霸州”皇帝说着话,眼睛始终是眯着,看不出任何的情绪和表情,但是话语中的重量却是泰山压顶一般。
二人心道:“没想到皇帝都已经知道了,而且知道的一清二楚,这是为何”二人心里直打鼓,所以更加的不知所措,要知道这件事的后果,不亚于发动了一场政变。
沈和孙康二人噗通一声跪下,匍匐在地,沈和道:“臣擅自调兵,罪该万死,请陛下责罚。”
皇帝挣扎着坐起来,旁边的宫娥手捧痰盂和茶水,皇帝喝了口茶,漱了口,复又看着二人,道:“是不是边关
第227章:愤怒的刘怀文
三人出了畅怡园,孙康道:“阁老,皇上的话学生有些疑惑。”
沈和道:“什么疑惑说来听听。”
孙康皱眉道:“皇上的意思是不是要限制太子的权利”
许劲松也道:“是呀!听皇上的意思,今后什么事情都要先向皇上汇报,太子那边……!”
沈和一笑,道:“皇上的意思确实是如此,一来是向太子传递一个警告,二来也是为了我们方便行事。”
孙康道:“怕只怕这会让太子更加对我我们产生误解。”
沈和道:“今日之事,太子已经对我们心生芥蒂了。”停顿一下,又道:“你们记着,所有事情还不能对外公开,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人心震动,如今当务之急倒不是太子,而是北边。”
许劲松道:“阁老,目前锦衣卫已经全面对北边进行监视,还有太子那边……。”
沈和看着许劲松,道:“你想说什么”
许劲松道:“太子那边我采取了一些非常规手段,只怕……!”
沈和道:“有些事情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也是必要之举,如今有了皇上旨意,你还有什么可担心了担心的你是怕太子对你事后清算”
许劲松连忙道:“卑职定当恪尽职守,不敢懈怠。”
沈和道:“那就好,你去吧!”
许劲松转身走了。孙康道:“许大人的肩上担子也不轻呀!”
沈和点点头道:“老夫当初刻意将他提拔到锦衣卫,看重的就是他身上的那股劲,表面上不动声色,关键的时候心狠手辣,这样的人干锦衣卫指挥使再适合不过了。”说完继续向前走。
孙康凝眉注视着沈和,脑海浮想联翩,叹口气跟了上去。
白门胡同内,蓝英注视着李仁泰与阿术,眉宇间尽显怒意,道:“怎么会如此大意连连出事”
李仁泰低头不语,目光阴沉,阿术恨得牙冠紧咬。蓝英道:“先是被沈和逃过一死,如今又被泄了机密,这可如何是好”
李仁泰抬头道:“主人,或许事情还没有那么糟糕。”
蓝英道:“什么意思”
李仁泰道:“按理说朝廷肯定早已觉察到了我们,可是却是迟迟没有对我们动手,这里面难道没有蹊跷”
蓝英盯着李仁泰,道:“说明白点。”
李仁泰道:“之前监视我们的锦衣卫被我们清除了,他们没理由不怀疑我们,如今又窃听了我们的机密,难道说他们也在做着某种准备”
蓝英眉头一皱,道:“你是说,他们想将我们一网打尽”
阿术冷笑道:“笑话,我们有二十万铁骑,城外还有三千怯薛军,一网打尽痴心妄想。”阿术显然气急败坏,昨夜的事情让他颜面尽失,十分窝火,一扫往日的镇静,又道:“主人,就算没有关外的二十万大军,只要您一声令下,我三千怯薛军就能将京城拿下,活捉狗皇帝。”
蓝英怒视着他,道:“你闭嘴,你以为对方和你一样废物吗他们如此安静,就越说明他们在做着某种准备,你那三千怯薛军说不定已经被人家掌握了。”
阿术无言以对,羞惭不已,面色铁青,不再说话。
蓝英道:“舅舅,是你们太大意了,如今我们唯一的王牌就是太子了,可是如今老皇帝还在,即使我们有太子罩着又能怎么样太子依旧只是太子,老皇帝一日不死,我们就动弹不得。”
李仁泰道:“如今京城了又来了一个高手,武功又绝不在老夫之下,要不然事情就简单多了。”
蓝
英道:“你想进宫行刺皇帝”
李仁泰看着蓝英,没有说话,但是答案已经写在脸上了,蓝英低头思索,嘴里念念有词,道:“这个张孝霆怎么忽然到了京城此人一日不除,是要坏大事的。”
蓝英抬头道:“先不管这些了,太子那边已经答应了,会很快接我入宫,只要我入了宫,我们就掌握了主动权。”
阿术冷冷的道:“如今他们最为忌惮的是我们关外的大军,只要我们不动,他们就会投鼠忌器。”
李仁泰点点头道:“阿术将军说的没错,只要我们按兵不动,他们就不会贸然动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