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江湖凌云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何以心
    孤明道:“那你先站一边,不许走动说话,为师要替你师姐运功疗伤。”说完孤明走到床边坐下,胡宝云盘腿而坐。

    孤明身手暗运真气,双掌缓缓贴在胡宝云的双肩上,胡宝云顿觉一股暖流,游走全身,舒服至极。

    苏晨曦坐在一边看着,过了半个时辰,孤明收功起身,胡宝云的脸色没有之前的苍白了。

    孤明看着胡宝云道:“你觉得怎么样”

    胡宝云道:“徒儿觉得好多了,多谢师父。”

    孤明点点头道:“这两天先在此处住下,等你好点再上路不迟。”

    胡宝云低着头道:“让师父费心了。”

    孤明道:“你好好养伤,其他的不去多想。”说完转身看着苏晨曦,晨曦见师父目光凌厉严肃,吓的低头不敢说话,恨不得将脑袋伸到衣服里面。

    孤明道:“晨曦,为师必须要交代你几句,你可记清楚了。”晨曦吓的不敢大口喘气,只是点点头。

    孤明道:“你现在虽然叫我一声师父,但你已经是九华山的弟子,你也已经长大成人,过了天真烂漫的年纪了,不是三岁小孩,你应该学着如何去自立,自强,而不是整日的嘻嘻哈哈,无所事事,就知道闯祸。”

    说到这里,孤明的口气变得严厉起来,就连胡宝云也为苏晨曦担心,孤明看着晨曦,接着道:“九华山乃是武林大派,花阁主又是英年才俊,几位长老也是德高望重,你能在九华山那是你的造化,你心里应该想的是如何为师门增光与而不是任性而为,你想想,你每到一个地方就惹祸,而且都是大祸,你心里就真的没有一丝内疚吗”

    此时的苏晨曦坐在椅子上,脑子里面一片空白,嗡嗡作响,真想找个地




第42章:阴谋家
    花宇肃然的点头,若有所思的道:“那师太说,此人武功不是中原路数,是何意”

    孤明道:“早年间贫尼也曾云游四海,到过西域,贫尼觉得此人武功里面参杂这印度瑜伽功法在里面。”

    吴成峰道:“难道师太是说此人是天竺番僧”

    孤明摇摇头道:“此人深藏不露,贫尼也不好肯定,但他绝不是中原人士。”

    武御风道:“我观那萨克陀对此人有些畏惧与敬重之色,会不会二人之间有些关联。”

    方严凌道:“不管有何关联,总之都是中原武林的祸害,那黑衣人武功如此高强,中原武林中有谁能克制他”

    花宇道:“依我看,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少林的宏光大师,再一个就是道衍了。”

    吴成峰点点头道:“嗯,不错,此二人的武功也算是进入了化境。”

    孤明道:“此人来到中原是何目的,不得而知,不过此人绝对是敌非友,今后众位小心了。”

    吴成峰道:“要想在中原武林立足,靠一些阴谋诡计,永远也不能得逞。”

    花宇苦笑一声道:“孤明师太说的是,不过现阶段,我们三大派都在圈禁之中,有些事还是要先抛开一些。”

    孤明点点头道:“花阁主说的对,如今多一事不去少一事。”众人又聊了点天下武林大势,各自回房歇息。

    几人在客栈又过了两天,胡宝云精神了许多,下楼来与众人一起用餐,刚吃没多久,这时从外面进来一行人,原来是丐帮帮主萧劲岩,身后跟着数名丐帮弟子,萧帮主见是花宇、孤明等人,笑着上前打招呼道:“这么巧,原来诸位在这里,真是太巧了。”

    花宇起身抱拳道:“萧帮主别来无恙”

    孤明也笑道:“萧帮主何原到此”

    萧劲岩一一相见毕,看着众人道:“实不相瞒萧某正是要去少林。”

    孤明与花宇对视一眼不语,吴成峰却道:“难道萧帮主也知道了”

    萧劲岩点点头道:“数天前萧某在江南听帮众弟子传报,说朝廷派遣大批锦衣卫去了少林,萧某一想,这锦衣卫去的地方,准没什么好事,果然,后来又听说锦衣卫围了少林,萧某觉得不对劲,于是决定丢下帮中事务,匆匆的赶往少林,一探究竟,没想到众位也在此。”

    孤明点点头,笑而不语,花宇笑道:“萧帮主,在下也实不相瞒,我们正是从少林而来。”于是索性就将所有缘由都告诉了萧劲岩,只隐去了石守坚的事情,萧劲岩听完大惊,半天无语。

    花宇笑道:“多谢萧帮主大义。”孤明也点头示意。

    萧劲岩道:“哎!如今三大派都被圈禁,这叫什么事”

    孤明道:“萧帮主宽心,这也只是暂时的。”

    花宇道:“是,就凭萧帮主的江湖地位与为人,难道还有人敢不服吗”

    萧劲岩惭愧道:“花阁主过奖了,可是你们可知朝廷这是何用意”

    孤明摇摇头,花宇欲言又止,萧劲岩道:“花阁主不防直说。”

    花宇看了看孤明,道:“可能朝廷是不想江湖中人太过于对立,不想出乱子吧!”

    萧劲岩听完,呵呵一笑道:“萧某以为还有一层意思。”

    花宇饶有兴致的道:“萧帮主请讲。”

    萧劲岩道:“就像你刚刚说的朝廷不想与武林太过于对立,这是其一,其二就是很明显这是朝廷在向武林释放一种善意,我说的对吗”

    孤明笑道:“萧帮主说的有道理,实不相瞒,在少林之时我们也已经想到了这一层。”

    萧劲岩听完没有说话,而是看着众人道:“难道你们以为这样天下就太平了吗武林就安稳了吗”

    花宇道:“萧帮主何意”

    众人都不知萧劲岩话中意思,都盯着他,萧劲岩道:“我得到一个可靠消息,汉王朱高煦正在图谋不轨,此人自来心高气傲,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丈着当年靖难之功胡作非为,在自己的封地乐安州,无恶不作,还私自招兵买马,如今他手中的军队远远超出藩王的限制,如此下去,汉王朱高煦日后必反,只是时间问题。”

    花宇无奈道:“虽如此,怎奈我等皆是一届武夫,朝廷之事我等也是无能为力。”

    萧劲岩叹道:“真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都说这天下太平,可是这天下哪天平静过,皇帝连年大兴土木,造宝船数次远下南洋,弄的国库早已空虚,再加上几次北伐,更是民不聊生。”说到这里萧劲岩不禁惆怅起来。

    孤明笑道:“萧帮主忧国忧民,我等皆不如。”

    萧劲岩摆摆手道:“惭愧,说到底萧某也只是花子头,空有一身虚名,又有何用”

    花宇笑道:“可我听说当今太子,徳厚仁义,必定是一代明君。”

    萧劲岩道:“但愿吧!”又道:“既然各位都平安无事,少林萧某就不去了,帮中还有事务,告辞。”说完走出客栈。

    看着萧劲岩走远,花宇道:“萧帮主真英雄也。”

    吴成峰道:“只是江湖中这样的人太少了。”

    孤明道:“看来这汉王是真的有所行动了。”

    花宇道:“依我看,汉王最起码现在还不敢造反。”

    胡宝云道:“为何”

    花宇笑道:“很简单,老皇帝还健在,别忘了天下是他们父子共同打下来的。”

    胡宝云道:“也就是说,只要老皇帝还在一天他就造不了反”

    坐在一边的方严凌道:“最起码现在汉王还没有这个实力。”

    武御风道:“老皇帝一死,就说不准了。”

    吴成峰道:“千百年来都是如此,为了那把椅子,兄弟手足相残,血流成河。”说完叹口气。

    阚苏宜恨恨的道:“他娘的,都是吃饱了撑了。”

    旁边的苏晨曦道:“师父,你要骂脏话。”众人都笑了,阚苏宜撇撇嘴,别过头去,闭口不言。

    孤明道:“宝云的伤势也差不多了,也该回山了,要不然朝廷的人又要找茬。”

    花宇看看胡宝云,有些无奈的道:“那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各自回山吧!”

    苏晨曦依依不舍的和师姐告别,孤明与胡宝云又嘱咐了晨曦一番,众人收拾好东西,出了客栈,花宇直送到庐州城南三十里方回,各自回山不提,自此三大派没有朝廷的恩许,不得私自下山。

    回到玄音阁的花宇,晚上来到玄女池,静静的站着,看着星空点点,那人也站在那里,目光中带有一丝幽怨,又好像参杂着些许惆怅,那人转过身来,看着花宇道:“你我还有秘密可言吗”

    花宇没有说话,就这样静静看着他,心中好像有着另一番思绪,好久才道:“你想见她吗”

    那人身子一颤,就像平静的湖水起了一丝波澜,随即又恢复平静道:“你都知道了”

    花宇点点头,那人叹口气道:“我们已经见过了。”

    花宇目光微变,感觉这个人从没有如此的平静,如此的释然,虽然此时的他一向如此,只是内心深处在颤动着,没有表现在脸上,花宇道:“她知道吗”

    那人转过头,背对着花宇,一切都好像那么心安理得,那么的平静,又是那么的突然,嘴角闪过一丝苦笑,摇头道:“他是如此的天真纯洁,就像一块美玉一般,玲珑剔透,你忍心去雕琢吗”

    花宇道:“那既然如此,你此时又在想着什么”

    那人道:“我在想,许多事都被时间所淡化,可又有什么东西能淡化时间呢”

    花宇不语,那人又道:“我没有打算,只想好好的过我自己想过的生活。”

    花宇道:“你还是有打算的。”

    那人发出一丝苦闷的笑声道:“打算,什么打算一切的一切到头来还不是虚无缥缈。”

    花宇道:“如果你想,我可以帮你,找一个无人知道的地方,让你们父女团聚,过上你想要的生活,你应该有你的自由,你原本就不属于这里。”

    那人道:“你要放我走。”

    花宇道:“去过你心中想要的生活吧!现在的你也只是个普通人。”

    那人道:“十多年了,这玄女池的水总是那么的清澈,每天都在清洗我的内心,这一池水不就如同那白驹过隙的时光吗”

    花宇道:“时光易逝,清水长流,到头来你还是你,没有任何的光环,也没了牵挂,有的只是那一丝平静。”

    那人看着花宇道:“一碗青灯,一间草庐足矣!”

    花宇转身走下玄女池道:“就让我来帮你吧!”那人看着花宇远走的背影,没有表情,或许他内心真的是释然了吧!又或许他真的不想打破此时的平静,像心中所想的那样了此一生。

    京城的夜晚,还是那么肃穆,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一个身穿宽大斗篷的人,出现在了郊外的一座破庙里,没过一会,就有一个黑衣人也闪了进来,犹如鬼魅一般无声无息。那黑衣人道:“让侯爷久等了。”

    斗篷人从袖中拿出一个卷轴递给黑衣人道:“将这个东西送往乐安州汉王府。”

    那黑衣人惊道:“是何东西要上我亲自跑一趟”

    斗篷人道:“此物干系重大,麻烦你跑一趟了。”

    黑衣人道:



第43章:岁月如梭
    一场风波过后往往能带来一阵平静,或者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谁又能说的清楚呢!

    一晃八年过去,往事如烟,岁月如梭,这一年是永乐二十二年,发生了一件大事。

    大明朝一代雄主永乐皇帝在北征班师途中驾崩了,这位靠“靖难”登上帝位的雄主,与太祖皇帝并称为“万世不祧之君”,葬于长陵供奉于太庙。

    而国师道衍也随之归隐,居于长陵,对于道衍来说,他的这一生或许并不一定轰轰烈烈,但却足够充实,充满传奇,足以被后人不断评说,至于是非对错,那也是“生前身后事”。

    不甘于破庙里吃斋念佛的他,当年毅然决然的辅佐燕王走上了造反谋天下的道路,最后虽加身国师,但是回首过往,不禁感叹毕生杀业太重,借用一首酒肉和尚的一首临终感叹来慰以寄托:笑看生平因与果,今日方知我是我。

    自此道衍隔绝于天下,隐迹于武林,再也无人见过他,或许随着老皇帝的驾崩,他那世俗情缘也随之烟消云散了,这也许就是他的一种归宿。

    老皇帝驾崩后,帝位顺利的传于太子朱高炽,这就是大明朝的仁宗皇帝,改年号为洪熙,第二年为洪熙元年。

    为了防范其他的几个兄弟藩王,于是就将这些藩王封地的财政与军政也收回朝廷,选派文官去总理地方事务,架空了这些藩王,进一步的削弱了藩王们的势利与野心。

    但是对于最有威胁的汉王朱高煦,仁宗皇帝却采取了麻痹政策,为了稳住这个咄咄逼人的兄弟,仁宗只收回了财政权利,地方军政大权依然握在汉王的手中,保留了汉王的私人卫队,而此时汉王的私人卫队已经达到惊人的两万多人,远远的超出了朝廷的规定,已经是一支军队了。

    前来投靠汉王的谋士门客数千,每日在汉王府上进进出出的马车络绎不绝,尤其是到了晚上那更是车水马龙,夜不闭户,消息早就传到了京城。

    沈和,字太中,号元宜,江陵人,永乐五年进士,当年进入翰林院编修,即“庶吉士”,永乐十年进入内阁。

    仁宗继位后,任内阁首辅,总理朝政,永乐八年到二十二年的五次北征,有三次是此人所策划,深受太宗皇帝赏识与信任,太宗皇帝驾崩前曾牵着沈和的手道:“太子心仁性弱则阳刚不足,愿卿倾力辅之。”就这样沈和成了托孤之臣。

    沈和为人低调,不喜张扬,但是城府极深,做事内敛而不羁。

    当夜,沈和在内阁中料理公务,锦衣卫指挥使许劲松进来道:“阁老。”

    沈和抬头道:“原来是指挥使。”

    沈和让坐道:“许大人深夜到访,必有要事,说吧!”

    许劲松看着沈和道:“刚刚得到密报,汉王府最近异常活跃,人来人往。”

    沈和点点头,道:“可有其他发现没有”

    许劲松摇摇头,道:“汉王羽翼已经丰满,如果朝廷再不有所行动,会吃大亏呀!”

    沈和道:“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鲁莽行动只会打草惊蛇。”

    许劲松道:“那皇上的意思是”
1...2526272829...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