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穿越寻侠记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寂寞宇宙

    没错,就是给青龙剑种下了生死符,而不是给钟离权种下的,修真者与武者不同,修真者拥有神识,想要避开修真者甚至神仙神识的探查和警戒栽种生死符几乎不可能,但是李智云却能在青龙剑里种下生死符。

    那么问题来了,给青龙剑种下生死符有什么用呢答案也很简单,人体里面的生死符发作时可令中符者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那么滞留在青龙剑里面的内力发作之时,就可以形成爆炸的效果。

    虽然不能让青龙剑这种没有生命的物质痛楚难挨,却能令它炸得粉身碎骨

    尤其是他给青龙剑种下的这些生死符完全有别于逍遥派的生死符,他是以降龙十八掌的内劲手法种下的,降龙十八掌是契合易经六十四卦的卦义而生,与同样脱胎于易经六十四卦的青龙剑相生相克,可以说世上若是有谁想要炸碎钟离权这柄青龙剑,最基本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懂得降龙十八掌。

    李智云之所以这样做原本并不是为了毁掉这件法宝,他只是想要更好地控制这把青龙剑,谁料到这个后世八仙中的老二居然玩起了老赖。

    行你老赖是吧那我就给你限高,想坐飞机高铁出行门也没有炸了你的交通工具,自己在天上慢慢飞吧

    高空之中,失去了青龙剑的汉钟离立即从高速变成了龟速,只气得暴跳如雷,却又不敢立即返回到地面跟李智云一决高下,打打不过,讲道理他也不占理啊,输了不给钱,这赌品实在太差。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这一次变故,此后汉钟离就再也没脸玩剑了,逢人则称玩剑玩腻了,重新找高人炼制了一柄大蒲扇作为随身法宝,这就是为何史料记载汉钟离曾经修炼青龙剑法、但后来却只用一柄扇子当武器的原因。

    不说汉钟离在天上欲哭无泪,一边寻思如何找回这个场子一边愤愤离开,只说地面上莲子湖心岛上,第三个“嘉宾”出场了。

    这一次站出来的是少林达摩院首座昙宗大师。

    昙宗大师说话比较直爽“阿弥陀佛,贫僧不想与李施主比武,因为贫僧自认武功远远不如李施主”

    李智云闻言就有些奇怪,道“大师既然不想与我比武,难道是想跟我比喝酒吃肉么”

    昙宗大师老脸一红道“李施主说笑了,佛门弟子忌食荤腥,怎能与施主比较这个。”

    李智云想起后世电影少林寺中那个昙宗,貌似那个昙宗在众多弟子的怂恿下也啃了一只狗腿,不知道这位真实的少林高僧是否也会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强忍住调侃的冲动,反问道“那么大师你找我作甚莫非只是想说说话那你坐在原位上也可以说啊。”

    昙宗大师宣了声佛号说道“施主所言正是,贫僧就是有事相询,之所以站到此处,却是表示对施主的尊敬。”

    李智云点头道“既然如此,大师有什么想问的就问吧。”

    昙宗大师道“自从千佛崖顶初见施主至今,贫僧亲眼看见施主你精擅我少林多种绝技,不知施主是否认可贫僧这个说法”

    李智云道“你说的没错,我的确会使你们少林寺的武功,怎么了这有什么不妥么”

    “当然不妥”一个更为严厉的声音响在昙宗大师身后,随着声音一个身材高瘦的中年和尚步入场中,正是沩山密印寺主持,灵祐禅师。

    灵祐禅师走到昙宗大师的右侧,领先昙宗大师一个身位,看向李智云冷冷说道“据老衲所知,少林寺自从立寺以来从未收过俗家弟子,你这少林武功又是从何处学得”

    灵祐禅师这话说得没错,少林寺还真的没有收过一名俗家弟子,要想修习少林武功,必须拜入山门剃度为僧。

    李智云多少也了解少林寺的一些规矩,知道古往今来少林寺的第一名俗家弟子正是当今武林中赫赫有名的“神腿张”的儿子张小虎。按张小虎就是电影少林寺中李连杰扮演的那个主角

    张小虎之所以拜入少林寺,是因为王世充奉当今皇帝杨广的旨意督挖运河,派出侄子王仁则负责管理那些身负武艺的民夫,由于王仁则性情粗暴待人刻薄虐待民工,导致了他与神腿张之间的一战,结果仗着人多势众杀死了神腿张。

    神腿张的儿子张小虎为报父仇投奔少林寺,为了拜入少林,张小虎可谓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昙宗大师的女儿白无瑕的帮助下拜师成功,授业师父就是此刻在莲子湖心岛上跟李智云说事的昙宗大师。

    只不过不论在哪个时空,这件事都发生大业元年之后,也就是说此时的王仁则还没有跟神腿张产生交集,少林寺自然也就没有收过俗家弟子。

    回到眼下,即使知道灵祐禅师所言不虚,李智云也不免有些不爽,看向灵祐问道“我的少林武功是从哪里学来的与你有关系么还有,你又不是少林寺的和尚,凭什么在这里说三道四”

    灵祐森然道“天下佛门是一家,你偷学少林寺武功,昙宗师弟不好意思找你质问,老衲却是看不下去了,所以要替昙宗师弟跟你讨一个说法”

    李智云听了这话就怒了,却不理灵祐禅师,只看向昙宗大师问道“你敢说我的少林功夫是从你少林寺里偷学的么”




第三四六章 讲道理
    这个时代里的少林寺远不如后世规模宏大,别看史料记载中他们拥有一支战力不俗的僧兵,但若是论及寺院的规模和寺产的收入乃至僧众的数量,则远远不如后世的唐宋元明清等朝代。

    事实上少林寺是从十三棍僧救过李世民、并协助李世民打败了王世充以后才开始弘扬光大的,而在隋炀帝初掌江山的大业年间,少林寺不过是天下众多寺庙之中较为普通的一个罢了。

    只不过寺院规模小就有规模小的好处,单说一个好处就是便于管理,由于不收俗家弟子,加上从事杂役的执事僧数量较少,寺内僧众的成分就比较单纯且清晰,说白了就是不易被外人混入寺中。

    既然外人无法混入少林寺内,也就谈不上窃取藏经阁中的武学典籍,所以从未发生过寺内绝技外泄江湖的事情,更不会像后世宋代那样,被波罗星、萧远山和慕容博等人偷成了筛子。

    然而也正是因为少林寺内的武学从未外泄,才显得李智云会使少林武功兹事体大,所以当李智云反过来质问昙宗“你敢说我的少林功夫是从你少林寺里偷学的么”,昙宗终于强硬起来,斩钉截铁地说了两个字出来“当然”

    除了偷入少林寺盗窃秘籍或者是偷窥僧众习武,还有什么方法能够学到少林寺正宗武学要知道昔日王仁则偷遍天下诸多门派世家,学得各类武功不下数十种,都没能从少林寺中学到一点皮毛,这便是少林寺防范严密的体现。

    只不过不论少林寺的防范如何周密,也挡不住如此神奇的李智云,不说别的本领,只说在郑思远的火龙和钟离权的青龙吞噬碾压之下、他都能从容规避化险为夷,若是把这本事用在偷入少林寺上面,又岂是少林僧众所能防住的

    所以昙宗大师愈发认定了李智云的少林武功是偷入少林寺藏经阁中学来的,原本他早就想要找李智云说道说道,却苦于技不如人,只能隐忍不发,直到灵祐禅师来到千佛山下。

    灵祐禅师和昙宗大师的师父有着极深的渊源,他来到山东自然是为了灵石,而当他遇见昙宗,听昙宗描述过李智云的武功之后,立时有了主意,说你只管去找他理论我自有办法让你战而胜之。

    昙宗大师对灵祐禅师的保证半信半疑,尤其是今天,当他亲眼看见李智云连胜铁拐李和汉钟离之后,就更是心怀忐忑了灵祐师叔你究竟有什么办法能让我打败李智云怎么想都貌似不可能。

    所以昙宗大师在出场之后首先摆出了极低的姿态,说贫僧不是来跟你李智云比武的,就是为了留有余地,免得真打起来一败涂地。

    昙宗大师如此低调,灵祐禅师却是信心满满,当他看见昙宗唯唯诺诺之后立即跟着出场,在给昙宗打气撑腰的同时震慑李智云。

    或许是受到了灵祐禅师的鼓舞,又或许是眼见灵祐禅师都跟李智云怼上了,自己若是再唯唯诺诺就对不起灵祐禅师的帮忙了,所以昙宗也强硬了起来,怎么着我就认为你李智云是偷学的。

    看见昙宗大师突然强硬起来,李智云就不禁好气又好笑,问道“你说我偷学你少林武功,可有什么证据比如时间,比如地点,比如目击旁证,你且说来听听,正好此间汇集了天下英豪,也让大家做个公证。”

    昙宗大师立即语塞,强辩道“以李施主这般身手,要进少林寺偷学武功不费吹灰之力,又岂能被敝寺僧众发现你现在让贫僧说出时间地点和目击人,这不是强人所难么”

    围观众人纷纷点头,均觉得昙宗大师这话说得没错,就凭李智云这本领,别说是偷进少林寺,就是进入皇城禁宫甚至上天入地都没问题了,只要他不想被人发现,谁能发现得了

    于是纷纷看向李智云,想听听李智云如何辩解,却见李智云不屑笑道“你这话听起来像是那么一回事,可是你却忘了一件事情。”

    昙宗大师连忙问道“什么事情”

    灵祐禅师却冷冷笑道“你也不用狡辩了,就凭你这本事,难道敢做不敢当么”

    李智云听了这话,原本不屑的笑容立即消失,冷眼看向灵祐禅师说道“你这秃驴是活腻了么昙宗大师要跟我讲道理,我就跟他讲道理,怎么你又穿插其中胡搅蛮缠,要是不想讲理那就少给我啰嗦,直接开打就是”

    灵祐禅师闻言大怒,喝道“打就打,莫非你真以为你是世上无敌了么”

    旁边昙宗大师连忙相劝,一拉灵祐禅师的袈裟说道“灵祐师叔,正所谓道理不辩不明,且让弟子与他理论一二,看看他能讲出什么道理来。”

    占住理再打人,这是从古至今人类活动中不成文的一条规矩,即使是贵如君主的杨坚要征讨高句丽之前都得先写一篇檄文通告天下,以正出师之名,更何况是一向标榜“讲道理”的佛门高僧

    灵祐也知道占住理的重要性,于是便退后半步,任由昙宗看向李智云说道“李施主,你说贫僧忘了一件什么事情,尽管说出来。”

    李智云冷哼一声说道“你刚刚说过,凭我的武功要进你的少林寺易如反掌,不会被阖寺僧众所觉察,这句话是否可以证明我的武功高过你少林寺所有僧众呢”

    昙宗大师闻言点头道“善哉善哉,李施主所言极是,敝寺武功最高者就是贫僧,而且就是贫僧也对李施主甘拜下风,少林寺内其他僧众就更不用说了,确是比李施主差得太远”

    李智云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昙宗,听后者说完了这句话,然后点头道“好,那么我再问你,既然我的武功已经远远超过了你少林寺所有僧众也超过了你,我还去学你少林的武功干什么”

    “这个”

    昙宗大师顿时无言以对,围观众人也都连连点头,对啊人家李智云一身上乘武功不知凡几,甚至天级武学也能层出不穷,又何必去学你少林寺的粗鄙武功

    没错,少林寺的绝技的确是很厉害的,但若是跟李智云这些武功比起来就不免相形见绌了,虽不至于说是天壤之别,但至少李智云的武学要比少林武学高那么几筹,这一点在场众人尽皆认可。

    华夏文言里面素有“舍本逐末”,“因小失大”、“舍近求远”等等成语,说得就是这么个意思,就好像如今的李智云手握千斤灵石价值亿万,由怎会在乎别人那区区的千百两金银

    圈外席间杨素见状就忍不住暗暗好笑,心说你这和尚还想跟李智云讲理这不是自找没趣么

    当初李智云在金銮殿上可是舌战过高颎的,而且还赢了,若是比较口舌之利,只怕三国那位舌战群儒的诸葛亮来了也未必能赢,你一个少林寺的武僧如何能是他的对手

    想到此处,忍不住脸上露出了笑容,却忽然惊觉自己把两个李智云混为一谈了,这事根本讲不通,又不禁哑然失笑,笑过之后却又心头一凛,莫非这两个李智云真的有什么密不可分的联系不然何以文韬武略同样相似

    再把目光看向李智云时,却听昙宗大师再次辩驳起来,昙宗大师的反应也很迅速,只语塞片刻就接道“李施主此言差矣,岂不闻世上没有最高的武功,只有最高的武者,少林寺僧众的武功低微只是因为我们天赋有限,却不是少林绝技等级低劣。不然昔日我达摩祖师如何能够威震大江南北”

    这话说得同样很有道理,众人便不禁纷纷点头,是啊,你要说少林寺的武功不行好像也不对,当年的达摩老祖可不是一度称雄武林,打遍天下无敌手么

    李智云又被昙宗大师的说法逗乐了,道“你还真能说,真不愧是当和尚的,就是会念经,我明白你的意思,你的意思是说我偷学你们少林寺的武功之后,我在少林绝技上的造诣就能跟你们的达摩老祖并驾齐驱了,是吧”

    “阿弥陀佛。”昙宗大师只宣了声佛号作为回答,意示默认。

    达摩,全称菩提达摩,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姓,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南朝梁武帝时航海到广州。

    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卓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后出禹门游化终身。东魏天平三年卒于洛滨,葬熊耳山。

    达摩在华夏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经二祖慧可,三祖僧、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便尊达摩为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禅宗祖庭。

    达摩的故事广为流传;一苇渡江,面壁九年,断臂立雪,只履西归,横扫当时华夏武林,世间更无对手,其成就为世代武林强者所景仰。如果练了少林绝技就能臻抵这样的境界,那么就不能说少林武功对李智云毫无吸引力。

    众人大多如是想法,就看向李智云,想听听李智云如何申辩,却见李智云不慌不忙地说道“既然你提起了菩提达摩,那么我问你,你可知道菩提达摩的师父是谁”

    昙宗闻言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望空合十行礼,同时说道“少林寺志上记载,贫僧祖师的师父有两位,一个是般若多尊者,授他武功,另一个是求那跋陀罗,授他佛法及四部楞伽经藏于本寺”

    李智云知道这楞伽经就是后世少林斗酒僧玄通撰写九阳真经并夹入其中的那四部经书,后来被潇湘子和尼摩星偷走藏进了苍猿腹中。

    楞伽经的事情无需与昙宗讨论,他随即打断道“既然你知道般若多尊者是菩提达摩的师父,那么你可知道般若多尊者的内功是什么”

    昙宗听了这话就皱了皱眉,只因此事已经涉及到少林武学的隐秘,实在不便当众说出,但若是不说出来就没法与李智云辩论下去,于是决然说道“是易筋经和洗髓经”

    后世少林武僧之所以武功比不上他们的前辈,天地灵气逐渐淡薄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洗髓经的丢失,早在宋朝以前少林寺就没了洗髓经了,因此不论阖寺僧众如何勤学苦练,也终究练不到达摩老祖的水平。

    其实何止达摩老祖,就连二祖慧可等前辈高僧甚至此刻的昙宗大师都是后来的少林僧望尘莫及的。

    要知道这时候的少林寺可还没有丢失洗髓经,仍处于二经并存的鼎盛时期。

    “错”李智云当即否定了昙宗的回答。

    昙宗不禁愕然道“怎么可能错这可是本寺寺志上记载的事情”

    少林寺一向有写日记的习惯,即少林寺志,由每届方丈负责撰写,记录从创寺以来发生的重大以及重要僧侣的生平过往乃至箴言语录,直至清朝都不曾间断,所以后世清朝的韦爵爷才能从玄澄的口中得知历代少林高僧的典故。

    李智云却笑道“你们那寺志上面已然写错了,洗髓经和易筋经只是般若多尊者传给达摩的两门内功,但是般若多尊者最擅长的一门内功却没有传给你们的祖师,你知道那是什么功法么”

    昙宗茫然道“这个贫僧的确不知,不知李施主可否见告”

    李智云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问道“你可知道我修炼的内功叫做什么”
1...160161162163164...2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