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寨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羊三泰
坐在下首的文妃才开口道:“贱妾不想多言,但又不能不忠告皇上,游玩狩猎固然开心,不能因游猎而废国事,近闻女直作乱犯界,不知宁江州战事如何,还是早回上京为好。”
天祚闻言脸色一沉,说道:“有萧老将军坐镇宁江州,还不放心既然众人都如此欢心,奈何因你一人而败众人之雅兴”
文妃听罢默然无语,其余嫔妃轮番劝酒,天祚频频举杯。
这时,老臣太傅萧天翼进行宫跪禀,说有要事相奏,可是,天祚只哼了一声照饮不误,天翼长跪不起。见此,李处温侧头凑近天祚耳边嘀咕几句,天祚这才挥了挥衣袖,众嫔妃鱼贯退下。
只见天祚面色不悦,问道:“萧大人有何事相奏”
天翼奏道:“皇上,渤海军都统耶律谢十阵亡,萧兀纳兵败宁江州,大药师奴投降女直,反叛阿骨打已占据了宁江州,萧兀纳自缚前来请罪,已在帐外等侯圣上发落。”
天祚一听酒意全无,大惊失色,问道:“宁江州丢了朕没想到萧兀纳丢城失地啊,他还有脸回来见朕传他进宫!”
萧兀纳踉跄而进,跪地请罪道:“臣兵败失地有负圣恩,任皇上发落。”
天祚大怒,手拍案几吼道:“你丢了宁江州还活着回来来人!打入牢中,然后押回上京听候处置!”
萧兀纳有话想说,天祚岂容分辨,命人将其押走。
天祚怒气未消,呆坐无语。李处温劝解道:“皇上,成败得失不在一城一地,圣上勿忧,蛮荒部落作乱占领了宁江州,阿骨打只不过是一时得势,来日再派精兵强将定能将其剿灭夺回城池,不必当做心病。”
天祚略一点头自责道:“阿骨打呀,阿骨打,朕悔当初没杀了你!来人,传朕旨意,各大臣前来议事!”
诸位大臣陆续来到行宫依次而立,天祚看了看诸位大臣,说道:“女直酋长阿骨打犯上作乱,搅得朕狩猎不得安宁。朕令萧兀纳出兵征讨,没想到为逆贼所败,现宁江州已被女直所占,各位爱卿,剿灭乱贼夺回宁江有何良策”
大臣们面面相觑,一齐沉默不语。这时,还是老臣萧天翼奏道:“皇上,女直部落虽小,其人骁勇善射,阿骨打多谋,手下猛将极多。自擒我叛贼萧里海以来,其势日见扩张。我兵经久不练,如遇强敌,稍有不利,诸部离心,不可制矣。我军新败贼势正盛,依臣之见,莫若发诸道之兵,以威压之,庶可服也。”
那边萧天翼话音刚落,萧奉先向前一步奏道:“皇上,若出诸道之兵,疆界空虚,宋国一旦乘机北犯,我腹背受敌。到那时,不但我燕云十六州不保,大辽江山亦岌岌可危,此策断不可行。”
阿息保听了萧奉先反对出重兵平乱,于是奏道:“天翼大人言之极是,阿骨打羽翼已丰,应发诸道之兵讨之可一鼓而就,免蹈上次之覆辙呀。”
李处温捋了捋山羊胡子看了看萧天翼和阿息保,奏道:“二位大人多虑了,出诸道兵马有失我大国之威,贼兵虽一时得势,亦不足为虑!”
萧天翼深知萧、李二人狼狈为奸一唱一和,待李处温话音一落,奏道:“皇上,阿骨打乃枭雄之辈,需出重兵一举剿灭,斩草不除根,必为后患呐。”
天祚闻言,一时没有主见,说道:“各位爱卿休要争吵,各执其词各有道理,归根结底就是出多少兵为好。”
天祚话音刚落,李处温又奏道:“皇上,出重兵耗钱粮费时日,依臣之见,派一万精兵绰绰有余。”
萧奉
第八十章一触即发
宁江州城头上“完颜部”大旗随风飘扬,它也在向世人昭示:这里已不是大辽的国土,而是女真人的天下。阿骨打占领了宁江州,遂命闍母、银术可驻守此城,自己率大队人马暂离宁江州返回会宁。
临行前,他反复叮咛闍母和银术,宁江虽小干系重大,犹如蜀、魏争夺之街亭,天祚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并嘱托二位要做好迎敌准备。二位勃堇一再表示说请酋长放心,有我二人在宁江州不会再属辽国,即使天祚亲来亦不足为惧。
阿骨打还是放心不下,再次叮嘱道,若战事紧速派快马通报。于是,阿骨打离开宁江州,二将目送女真大队人马远去。
宁江州首战告捷,会宁城一片沸腾,将士们在分发分缴获的战利品。蒲察夫在两名侍女搀扶下,拄杖而来。
蒲察夫人,完颜颇剌淑之遗孀也。颇剌淑,景祖劾里钵之四子袭节度使,追封庙号肃宗,论辈分蒲察夫人是阿骨打的婶母。
老妇人看着缴获的铠甲、马匹还有耕地之农具,笑逐颜开。
这时,希尹陪阿骨打迎面而来,二人见到蒲察夫人倒身跪拜,老妇人道:“免礼”,伸手扶起二位。
阿骨打找来一把藤椅请老妇人坐。阿骨打说道:“婶母亲临,看来今天是高兴啊。”老夫人满脸笑容,说道:“初战大捷,缴获这么多东西,婶母能不高兴吗侄儿才兼文武,没有辜负先王的希望。”
阿骨打毕恭毕敬地回答:“这都托先王和婶母的福啊。”
蒲察夫人让侍女又找来两个木凳,命二人坐下叙话,平时不爱多说话的蒲察夫人,今天饶有兴致,说道:“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高兴啊。”
“侄儿今天也高兴,愿听婶母教诲。”阿骨打道。这位指挥千军万马叱咤疆场已年届五十的完颜部酋长,在婶母面前毕恭毕敬,就像一个听话的孩子。
老夫人意味深长地说道:“婶没事儿常想你叔父颇剌淑说过的那句话,阿骨打不在乌雅束之下,事实也证明他确实没看错人,正因你即酋长之位,继先王之志,我们女真才有今天的大捷。婶儿高兴,我们女真后继有人啊。”
“侄儿能干出一番事业,多亏诸位勃堇戮力同心,更多亏婶母的指教。”阿骨打道。
老夫人放低了声音:“是啊,有你们这些人,我女真就大有希望了,脱离了辽朝暴政脱离了苦海,现在兵精粮足。侄儿,将来咱们也要建立一个国家,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也是历代先王的遗愿啊。”
建国也是阿骨打心愿,阿骨打答道:“多谢婶母教诲,我阿骨打铭记在心。”
天色渐晚,希尹说道:“老妇人人年事已高,还是早回去休息,改日再前来奉陪叙旧。”
老妇人道了一声,好吧。希尹和阿骨打将老妇人扶起,侍女前来搀扶,二位目送她老人家离去。
第二天,阿骨打在毡帐内与众勃堇议事。
阿骨打坐在土炕之上,土炕上铺着芦苇编制的草席,草席略显得有些粗糙。一张独板棕红色案桌摆在阿骨打面前。其他都人坐在两侧的“万”字炕上。土炕和万字炕下有烟火通道相连,通道一直延伸帐外,烟囱高举过毡帐。
阿骨打正襟危坐,扫视了一下众人说道:“各位勃堇,此次举兵,我将士效力上下同心,越过扎只水攻克宁江州,首战大捷,我女真军民士气大振。今将归降之兵仍以旧制分与各路,整饬军队厉兵秣马,以待军令。”诸勃堇精神振奋情绪高昂,纷纷表示一定操练好人马,随时听候调遣。
在这几天时间里,阿骨打完成了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他把军队整编了!
原先女真人打仗。虽每次都有一位总指挥,但下面具体上阵时,都是按家族血缘,扎堆往上冲的。这太原始了!虽上阵父子兵有凝聚力,可一来不利于统一指挥,二来兵权分散。阿骨打没绝对权威…
现在,完颜阿骨打建立了猛安谋克制,每300户为一谋克,每10谋克为一猛安。这样由他管理千夫长、千夫长管理百夫长、百夫长再管理下边小兵…层层具体,如臂使指。
晚秋时分,会宁城外起伏不平的山岭上野草枯黄松柏浓绿。
一天,黄尘古道上,宁江州信使飞马而来。在木栅筑就的城池门外下马,守城士兵横刀拦住,信使出示腰牌,守城士兵仔细查看后示意放行。
信使直奔议事毡帐而来。毡帐外侍卫又将其拦住,信使再次出示腰牌,侍卫又仔细辨认一番,让他止步帐外。
此时,毡帐内正在举行会议。希尹宣读立功将士名册,阿骨打对有功将士进行奖赏,并对阵亡士兵,家属赏黄牛一头,作为抚恤。
侍卫进屋半跪禀报说,宁江州快马信使有要事求见。
第八十一章官军围剿二龙山
清风吹过,有些凉嗖嗖的味道。深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身在北地的青州,气候变化自是极为明显。
初升的朝阳完全露出头来,笼罩着万物的薄雾悄然消退,似乎在宣示着大事的到来。
秦明一身戎装,身着甲胄,手提狼牙棒,身下骑着一头黑棕骏马,一副威风凛凛,霸气之相。在他后面,跟着整齐有序的青州兵马,熙熙攘攘地离了青州而去。
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仅仅是三山的匪患,便成了整个青州,或者说慕容太守的心腹大患。若不是因为种种官场上的利害关系,慕容彦达早就吩咐大军剿贼了。
事实上,慕容太守也曾出兵围剿,只是这三山的贼匪实在太过狡猾,又占着好的地理,而官府的兵丁实则是战力欠佳,遇到一点难啃的骨头,便各个畏缩不前。
慕容彦达若是真要准备彻底清除三山的匪患,必然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若是没有朝廷的兵马援助,单单是财力、物力,不知得需要动用慕容太守多少关系,这要耗费多少钱财。这对于视财如命的慕容太守,实在是宛如丢了半条命一般。
故而,长久以来,那三山虽说是他慕容彦达的心腹之患,但是,在三山皆没有表示出强烈的野心和出格的动作之前,慕容彦达最终衡量再三,选择了睁一眼闭一眼。
除了最初一年,派遣了黄信扫荡三山,最近慕容彦达一兵一卒也未派遣。
不过,这一年不同了。林冲落草梁山,晁盖劫夺生辰纲,慕容彦达必须做做样子。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怕出名猪怕壮。晁盖落草,二龙山一时间实际大增,自然是引起了官府的忌惮。
青州太守慕容彦达紧急找来青州兵马总管秦明,商议应对二龙山的对策。
于是秦明出马了!
秦明将门出身,又在边军效力多年,征战沙场,什么场面没有见过,哪里会在乎二龙山的贼人。
接到慕容太守的军令,秦明顿时吩咐下去,整顿兵马,继而点将开拔,直奔二龙山。
秦明觉得,此时的自己,神清气爽,正好适合于战场厮杀。他秦明倒是想看看,那名满江湖的晁盖,那气势正盛的二龙山,究竟有何能与自己相抗衡。
镇三山黄信也是一身甲胄,手中提着自己的丧门剑,也是颇有一番气势。
“那晁盖江湖名气极大,尤其是听说此人打破几处富户,居然还给周遭百姓借粮米度日,说句实话,我黄信对此人,倒是颇有几分敬意。“
”确实!毕竟做山贼做到这个份上,也算是难能可贵了。如今的官府之中,又有几人,能有这如此胸襟!”
秦明、黄信师徒二人,策马而行。
“不想师父居然如此推崇这晁盖!”见师徒赞同自己的言语,黄信有些诧异地看着秦明。
对于晁盖,黄信心头自是不敢小觑。但是他没想到,连自己的师父,贵为青州兵马指挥司的霹雳火秦明,都竟然如此对着晁盖另眼相看。
“唉……非是我秦明目中无人!”,听黄信这般说,秦明叹了口气:“实在是如今的世道,那些州府的父母官,能有几人有着如此的侠义心肠。”
秦明自是本领,可谓目无余子,青州官府中只有清风寨武知寨花荣,徒弟黄信看在眼中。
说着,秦明打开了话匣子。
“也难怪这王伦、晁盖等要啸聚山林。如今这天下盗贼四起,官家又只管吟诗作画,朝廷大事,皆被一些奸佞小人把持,只管保奏一些歌舞升平,太平盛世之言,糊涂官家。“
”上行下效,朝廷中枢如此,地方州府更是沆瀣一气,污秽不堪。官官相护,只管替当权者,有钱人看家护院,谁人去理那些穷苦百姓的死活”说道气愤处,秦明不由高声。
“师父慎言!”见秦明这般说开来,黄信顿时朝着
第八十二章官匪之间的碰撞
这一日,二龙山下,两军雁别翅排开,旌旗招展。二龙山这边,晁盖居于正中,身骑一匹神骏的枣红马,一身器宇轩昂之色。其余众人,分立晁盖左右两侧。
晁盖等人对面,身着甲胄的青州官军,正打着旗号,出现在眼前。
晁盖放眼看去,只见那当先一人,虎背熊腰,怒目圆睁。那人盔上红缨随风而动,如烈焰飘忽,身上一袭猩红色的锦袍猎猎作响,腰间束着狮蛮宝带,端的一副好派头。
这还不止,此人手提一根狼牙棒上,密密麻麻镶嵌着铜钉,坐下骑着一匹黝黑色的宝马,浑身漆黑发亮,神峻异常,宛如獬豸。
见状,晁盖一笑赞叹道:“好一个霹雳火秦明!”
宋江环顾二龙山众人,发觉也只有晁盖能与之匹敌,不由得刮目相看。
“想必阁下便是那青州兵马指挥司总管,青州兵马统制,霹雳火秦明”,晁盖看着眼前那神武不凡的秦明,朗声笑道。
“不错!”
秦明见得晁盖等人在此,倒是没有丝毫惊慌,反倒是饶有兴趣地打量着眼前的晁盖等人。
话音落下,秦明再度打量着先前说话的晁盖。“想来这位,应该便是名满江湖的托塔天王晁盖了。说实话,我秦明心头对于你晁盖,还是有着几分敬意的。”
说着,秦明没由来想起了梁山的王伦,由衷说道:“若是这天下的强贼真如你这般,真有这几分为民之心,倒也不失为一桩好事!”
“多谢!”晁盖闻言,不由莞尔一笑:“我晁盖便当秦统制此言实在夸奖我晁盖吧!不过……”晁盖说到这里,话锋一转:“若是秦统制当真看得起我晁盖,便请秦统制退兵吧!”
“我晁盖可以拍着胸脯作保,我二龙山丝毫不会为祸乡里。只是我等一干意气相投的兄弟,受不了太多的繁文缛节及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方才寻这样一个清静之地,与世无争,还请秦统制体谅!”
听道晁盖如此说,那秦明还未发话,却见那秦明身旁的一员鹰钩鼻的战将尤观冷笑一声:“好一张巧舌如簧的利嘴!我看你这贼寇倒是有一番去勾栏里说戏的天赋,莫不如早早解散了山寨。否则,天兵来此,顷刻之间,便教你等灰飞烟灭!”
“呵!”闻言,入云龙公孙胜更是耐不住了,大笑着喊道:“是哪家的鹌鹑,没有关好笼子,居然跑到这里来学人语人不人鬼不鬼,端的好笑!”
“大胆!”黄信知晓尤观是慕容太守心腹,在旁帮腔。
“狗贼安敢无理!”那尤观闻言,顿时一脸青黑之色,他没想到,如今朝廷青州兵马来此,这贼寇居然还敢如此嚣张。
“晁天王!”秦明见状,也不由神色冷淡了许多:“我知你二龙山颇有些实力,但如今我青州兵马既出,绝不是郓城那等乌合之众足以比拟。若是你等投降,我秦明保证,一定尽力维护你等周全!”
“多谢秦统制好意!”晁盖一笑,摇摇头说道:“我众兄弟,绝无贪生怕死之辈。投降之举,怕是极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