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俩的穿越日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最爱喝椰奶
第三百三十三章 目标
阅读设置
关闭
确定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父子俩的穿越日常》,微信关注“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第三百三十四章 关卡
阅读设置
关闭
确定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父子俩的穿越日常》,微信关注“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第三百三十五章 书
阅读设置
关闭
确定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父子俩的穿越日常》,微信关注“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第三百三十六章 抄书
赵保国觉悟过来,对待书籍慎重几分:“这可能当传家宝了。”想到林家那藏书楼,赵保国心里就有点儿痒,啥时候自家也能搞这么一个,留给子孙后代,以后读书也不怕钱买,没地儿买不是。
“晒多长时间了”院里搁着凳子书箱,书就摊开来摆上头,看着满满当当的,都是赵保国看过的,还有许多注释,一本写不下了,还另手抄了,他都没舍得扔。
摆开来看一院子,其实收拢了也没多少,也就两箱多的样子,比起林家那满满一楼,九牛一毛之数而已。
“自己摸两下呗。”赵二牛手在屁股上蹭两下,起来就去翻,嘴里头说:“差不多就得了。”小心的翻几页,摸着不见湿润,就合起收。
赵保国就去拖箱子,把摆边上的皮毛拿出来往里垫,赵二牛抱一叠书过来,顺着就往里头放,还交代儿子:“摆好看点儿。”
赵保国笑:“搁箱子里头放着,还得要好看”给谁看呢
嘴上是这么说的,手上还是注意了几分,一本本的左右都对得整齐了些。
“好找点儿吗。”要乱七八糟的往里头搁,以后要想起找哪书本,不翻个底儿朝天能找着
爷俩儿一边闲话,一边把拿出来的书又都收回箱子里去,李虎见收得差不多,就连忙叫空青空明来帮着往书房里抬。
这书他们当下人的哪敢去碰,金贵东西呢,万一不小心弄坏了,算谁的就不多殷勤了,主子不提叫他们帮忙,他们也不主动冒头。
这搬搬抬抬的,那就得有点眼力见儿。
接来直到成亲前,赵保国就虽说林夫子叫他拿回家,也没说是送给他的,只是给他看,可就是现代那些白话文的书,也没说看一遍就能懂了的。
更何况这是些没人指点,基本就看不明白的古文呢。所以古代就流行抄书了,借书来抄,抄了不就能慢慢看,还能不白银子就白落一本,多划算。
像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就爱这么干,问关系相近的同窗借书看,借来了就赶紧抄一本留着,然后原本再还给同窗,人也得看呢。
要不然就去书坊接抄书的活,先交押金再领纸墨,然后就抄书,抄书的时候仔细着点儿,那还能余下几张纸留给自己用呢。
既得了润笔费,还能加深学问,抄得多了就能攒出坊里自己眼馋许多却又囊中羞涩买不起的书籍,可以借来抄,顺便多抄一本自己留着了。
这没钱,自然就这么拮据,得精打细算着。家中富裕的就不用这么麻烦,想要什么书,使银子买就是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吗,到哪里都不能没钱。
可这儿又有个问题了,虽说没钱万万不能,可有钱也不是什么都能买着的。古代人重视知识,有点儿啥好书那除了亲近的人可以一观,还能随便叫人借了去看想都别想。
所以流通在市面的书籍,都是那大通货色,例如科举要考的四书五经,律法农书之类的。就这么些全读了,考个童生是可以的。
可要再想往上考,就不是死记硬背能够做到的。所以读书人求知若渴,偷书都不算偷呢。
大儒的手注,名家的书稿,官员往年曾作过策论,那都只在上层社会流通,底层的贫寒学子,哪有门路搞到这些个,所以寒门难出贵子。
赵保国是好运道了,入了林夫子门下,又受到看重,不吝于指点。更与林栋交好,但凡要借个什么书,感情好了就好说话,没有不应的。
&n
第三百三十八章 马聪来信
回到家刘大正抱着一筐木屑往厨房去,见他回来问了个安,然后才离开。赵保国点点头,直接就往他爹那木工房里去了。
“不说明天就搬了”看他爹蹲在那里打磨,赵保国蹲过去挨一块儿:“搁那边儿做去呗,省得搬来搬去的还麻烦。”他爹住的那一进院子,给专门留一间当木工房的,还有一间专门摆放收回来的好木料。
“就这两下工夫了,还非得留到明个儿做”搬家少不得要忙活几天,当然是先做好省点事。儿子挨得近,就耽误他做事儿,于是推推他:“这么近干啥挡着我干活,远点儿。”
赵保国就干脆站起来往外走:“得,那我就碍您眼了。”
赵二牛扭脸就看见儿子往出走,骂了一声小犊子。
赵保国一出他爹那屋,就见李虎风风火火从院子外头进来,一见他眼睛都亮了:“郎君,幽州来信了。”一溜奔过来就把信递给他。
那不是就是马聪从他一家子去了幽州后,每一旬他跟林栋都有写信托商队送过去,可一直就没见着回音,心里难免担忧,怕是出事。
来信了就好,至少人还安全吗。头前杳无音信,大抵是半途中出了什么岔子,幽州战乱,信送不过去也未可知。
赵保国高兴得很,拿了信就往屋里去。
在书房里看信,确实是马聪报的平安信,说的是他一路上过去的碰到过的情况,沿府的风土人情,或遇见的趣事,又碰上了马匪云云,好在他们家镖师出身的,还是抵挡住了,受伤是免不了的,又说自己被护得好好的,连根毛发都没掉。
后头就是抱怨了,抱怨嫡系的一些情况,比如眼高于顶等等,半点儿本事也没有,还指望着他们家入伍呢,还看不起人等等。
赵保国看完了才觉得不对,这信里的内容,一看就是老早老早前的了,从内容上来分析,应该是马聪到了幽州后安置下来就写信托人往徐洲送了。
马聪前年去的幽州,那路得多远,寄封信两年才到地儿
从信件里分析,他们从广陵这边出发往幽州,因着路上不太平的缘故,还耽误了些行程,可路上也只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他在那边安置下来,走走亲戚什么的,最多也只用半个月。
怎么两年前的信,现在才送到
是路上商队忘了送还是出了啥事儿
一人也想不通,赵保国就连忙去跟他爹说一声,然后去林府找林栋了。
论交情,马聪跟林栋是总角之交,比跟他认识的时间更早,给他的信都到了,那林栋那儿肯定也有。
“我查了。”赵保国都觉得里头有问题,林栋也早早的感觉到了,看了信就立马叫人去查信使,把内情问清楚了,正想派人过去找他呢,谁成想他自个儿就来了。“带信的是边关走商,也是请了镖局护送的,可谁成想路过陈留,被马匪拦截了,幸好那马匪头子看中那走商的郎君,是个读书人,就想留下来当个军师帐房。这才留了他们性命。”
想想也是倒霉得紧,林栋感慨着:“去年大周各地都乱得很,哪洲哪府都有贼寇马匪做乱,当时朝庭就命各洲各府派大军镇压剥匪,那商队领头人的郎君,也算胸有沟壑了,不知怎么的就跟充洲军一个伍长搭上了线儿,内里外合之下,在一处山谷把那些马匪全给坑了。这马匪都没了,他们可不就得救了”
 
第三百三十九章 亲事
得补救呀,现在他大小也算个官,手底下也有人手了,连忙就叫亲卫去调查可靠的往徐洲去的商队,想托人给送信过去,当然这商队领头人,必需得是本地人,那才能对这事儿上心呢。
就这么兜兜转转,一封信是送了两年才到。
赵保国都无语了,这都算个什么事儿。
林栋把信折起来放:“俞校尉也算信守承诺了。”本来他如今已是官身,便是当没发生过,他们也不知道情况,更怪不过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