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俩的穿越日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最爱喝椰奶
原来还能这么简单粗暴的处理。
赵保国算是服了,既然有王府庇护,马聪的小命算是保住了,再用不着东奔西跑的四处流亡,只等他养好伤,再调查出害马家破门的罪魁祸首报仇就成了。
只若不是宁家,那是谁家呢
林夫子思忖一会儿:“若说是宁家所为,以宁家主的为人,我是不信的。”想了想便起身:“此事你不用多管,为师书信与你姜师兄一封,托他的人脉调查一番。”他依记得当初老跟着冉之后头,厚着脸皮上他家来请教学问的一个小个子,好像是被调到幽洲下头渔阳去了,经营了这么些年,在幽洲一地应也有些人脉关系。
转到案台后提笔就书信一封,晾干好拆好,便使人去送信。
赵保国:夫子完全就是大佬。
他猜林夫子的学生,是不是遍布整个大周了
既然此事由夫子处理,他就不用过多插手了,再说想插手呢,好像也无从下手,
第三百六十五章 琅琊突变
战场之上,有时候争的只是一时一刻,更何况三个月过去,也不知道幽洲那边的战况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林夫子怔怔了好半晌,方才道:“可有详细战报”没有具体的信息,他也不敢出什么主意。
靖亲王便拿出一封信件递给林夫子,示意他看。
林夫子也不顾忌身份之别,抢了过来急急打开瞧。
赵保国也探过头去看,林夫子看他一眼,没说话。
林夫子细细看着,突然瞳孔一缩,面色变得惨白,额上也渗出细细密密的汗来,拿着信件的手都在轻轻颤着。
赵保国察觉到了他的状态,只以为是因着大周战败而难过,便安慰他:“胜败乃兵家常家,夫子不必过于忧虑。更何况如今我大周兵强马壮,粮草充足,便是一时不查叫异族钻了空子,也能立时打回来。”
林夫子镇定下来:“恒儿说得极是。”又看向靖亲王:“王爷不过担忧,幽洲有司徒将军坐镇,想来异族闹不出什么乱子。经渔阳三城之事,定当更加严密勘察,不放过一个奸细。”
靖亲王点点头,虽有忧虑,可到底鞭长莫及,做不得什么,也不能做什么。
“先生以为,本王是否应派一队人马前往幽洲关注战事,以免幽洲的探子得到的消息总是过时。”
林夫子思忖一番:“也可。”派自己人过去打探,得到的消息总会更详细些,他们也好及时做出应对。
衙门那边的人,陆陆续续来了,跟林夫子一样,以为是旱情的事情发生了变故,谁知道是这个大个雷,当场就炸得不知所措。
靖亲王就把赵保国刚才劝林夫子的话说了一遍,便就转移了话题问起云阳关近日的情况,异族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苏太守就上前回话:“王爷放心,云阳关由萧兵曹派重兵把守,异族根本无法突破,接连几个月,三五不时的攻击关卡,丢下不少异族尸首。”完全是来送死的吗,也不知道异族怎么那么傻,明知道是送死呢,偏偏还一个劲儿的来。
靖亲王点点头,刚要开口,外头有个士卒急吼吼冲进来,直接就倒地不起,吓了众人一跳。
靖亲王刚欲发怒,待看清那士卒的模样,怒火便转为急切:“发生了何事”
赵保国也吓了一跳,赶紧跟着夫子上前过去,那士卒满面疲惫,盔甲带血,整个人都起不来了,还支撑着眼皮:“琅琊城危,太守着小将求援,请王爷派军支援。”话一说完,举起血字粗布的手便落下,眼皮也搭上了。
赵保国伸手探了探那士卒的鼻息,半点也无,再又搭上了他的脉,一丝跳动也没有,转脸对众人摇头:“他死了。”
众人被人突然如其来的战报打得晕头转向,林夫子当机立断,向靖亲王请求:“请王爷即刻派人前往琅琊打探消息,并调大将领军随后跟上,以备不时之需。”此事不管为真还是为假,琅琊出了事是肯定的。
其它人也反应过来,都对靖亲王请战。
靖亲王满面铁青,一道道命令下去,整个王府便运转起来。
幽洲是鞭长莫及了,可琅琊却是他的封地,又近在咫尺,若琅琊城破,战火直接就能在徐洲点然,他如今居于广陵,又哪里逃得了。
他也不想逃,自然要正面应对。
“异族!异人!”靖亲王怒火冲天:“好得很哪!”非要他们还在徐洲的探子也好,奸细也罢,通通揪出来砍了脑袋。
探子前一脚去往琅琊打探消息,后脚武校尉潘校尉便领军一万,轻装上阵,只带了一日干粮,大军
第三百六十六章 赵二牛
人分作两拨,一拨要杀他,要救他的人,就只一拨,还只独身一个。难道出手助他逃脱的,才是宁家之人
马聪心里未免升起一股怨愤,若有心相助,为何不救下他母亲这股子怨愤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是一时冲昏了头脑罢了。
本是他的救命恩人,救了他的性命,他却埋怨人家不肯以命相救么就没有这种道理。
想是势单力薄的缘故。
莫非害他马家之人,是有心挑拨马家与宁家的关系马聪原也不算多机敏,此事内幕重重,又千头万绪,他也理不出个所以然来,到底是宁家还是不是宁家呢
赵保国就道:“夫子本书信一封去往并洲的姜师兄处,本欲请他着人打探一番,好查出幕后凶手,可谁知事不凑巧,偏生之前有幽洲战报传来,渔阳辽西辽北三城皆破,战报起码是五月前的事了,如今幽洲还不知如何,此事便只能搁下,马兄也不需着急,我们再想法子从旁处入手调查。”
帮着调查一下,在不影响自家的情况下也是作为朋友的应尽之义,再多的就不能插手了,毕竟这是马家之事,理应由马家人来处理。就是马聪呢,想必也不愿意他多做什么。
赵保国想得很透澈,朋友相处也得有个合适的分寸。
马聪忽然闻得幽洲出了这么大的变故,也不由得一惊:“怎会如此”当初他在时还好好的,虽说时不时有异族扰关,可幽洲地处边境,下辖九洲三十八县,就没有不重视防卫的,民风彪悍且不提,光是一小县之地,都有千名精悍士卒。
而司徒将军坐拥十数万大军,麾下又尽是精兵强将,个个兵韬谋略皆是不凡,再加上朝庭给送过来的军事重器,他在城墙上看到过,异族都没法儿靠边儿。
就这……还能叫异族钻了空子还连下三城
很是出人意料。
见马聪一脸不敢相信,赵保国也心有戚戚:“王爷已收到确切战报,料想不会不如实。”
鞭长莫及呀,幽州的战事,他们也插不了手,只能看着干着急了。
马聪一脸沉思,赵保国伸手拍了拍他肩膀:“别多想,幽州战事,朝庭自有应对,我大周人才济济,光是武将之家就不在少数,料想也出不了什么大事。”
“太热了,回屋去歇着吧。”赵保国伸手一把去扶,马聪就着他的力道起来,慢慢吞吞的往屋里去,动作不敢大了,免得扯动伤口。
赵保国陪着他坐了会儿,然后就离开靖王府。
“郎君,咱们上哪儿”大头从门房里出来,那守门的大叔还特别周到的,给他塞了一水囊,喜得大头连声道谢。然后接过王爷下人牵过来的马匹,牵着跟着自家郎君往街道上去。
“去庄子上。”赵保国琢磨着去看看他爹那儿咋样了,能不能放开手,总不能跟长在人庄子上似的了。
大头也翻身上了他专用的小母马,跟着郎君后头,慢慢吞吞的出城,要跑起来,城里头是不许的,只能慢慢走。
出了城,发现方向不对呀,见郎君闷头在前面,大头策马赶上前,并着走:“郎君,这道儿好像错了。”
怎么朝北走了呢那庄子是在南面儿的。
“没走错,去找老爷。”赵保国道。
哦,也没说清楚。
大头诺了声,跟着往北方走了。
到了庄子上,赵二牛正蹲在鸡笼边儿瞅着,也不知道在瞅啥,浑身一股鸡屎味儿,头发上
第三百六十七章 愁事
老百姓日子苦着呢,就是养只鸡呢,那贫寒人家还得咬着牙勒着裤腰带儿呢,紧巴巴一年两年的,才能省出几十个铜钱来换小鸡回家养。
可真穷了,那钱也省不下来,赚都没地儿赚的,想买都买不起,所以这养鸡,那也得是那稍富裕点儿的,日子过得下去的人家。
平日里连饭都不咋吃得上的,找了差事儿换了银钱,那也得去换粮食填肚子,养鸡想想就成了。
赵二牛就睥睨着他:“所以说你这人,这么大岁数,咋还四五不着六的呢养鸡是好,可那也得有个度,养多了能好这鸡生蛋蛋生鸡,不到一年,就咱这广陵,就能再多翻个好几倍,到时候好几百万只,再过几年又是好几番,估计人都没地儿落脚。”
赵保国就愣了愣,这数也不是这么算的呀,鸡还能养上一辈子大了该卖就卖,该吃就吃呀,谁还能把个鸡当祖宗似的养老送终不成
这时赵二牛又说:“你说说,这么老些鸡,都搁这嘎达挤着,一个着了病,一片儿就得全传上,回头再生个鸡瘟啥的,病死了也是肉,这老百姓也不舍得直接扔哪,人再吃了不还得传上到时候一个传一个的……”
说着还十分惶恐:“咱爷俩儿起的点子,可孽可就造大发了。”
赵保国张了张嘴,简直不知说什么好了。
这不杞人忧天呢吗别说有没有他爹担心的那么夸张,就是真有了,那也没道理就怪在他们爷俩儿身上不是,一开始的,不还是为着那蝗灾才出点子的
赵保国就觉得他爹有点悲观,想太多了。
“这样,您呢,也别想太多。”赵保国道:“这养了鸡哪有不吃的,老百姓不舍得吃,那肯定也得养着下蛋呢,下的蛋不得卖呀这事儿我早想到了,还跟王爷商量出个法子收购市面上的鸡蛋,保证不叫鸡蛋价大幅度下降。”
就把头前跟王爷出的那主意简单跟他爹说了下,赵二牛听了眉眼就舒展开来,笑着:“这法子好。”只要能换银钱,老百姓也不舍不得再藏着掖着放坏了。
赵保国又把自己的第二手准备跟他爹说了:“那皮蛋咸蛋能放,我把方子给您儿媳妇儿了,叫她让人去做试验来着,回头瞅瞅市面上蛋价要浮动得太夸张了,就开个咸蛋作坊皮蛋作坊啥的,收鸡蛋腌呗,反正比生蛋能放,还能卖到别的地界儿去。”
鸡蛋是不愁了,可鸡还是问题。
“也没事儿。”赵保国道:“到时候做熏鸡风干鸡什么的,比蛋还能放呢。”
赵二牛问:“你会做啊”
赵保国呆了下:“这不有您吗”
赵二牛就哼了哼:“你还给我派上差事了”合着儿子盘算得这么好,说都不说不一声,光看着自己在那儿发愁了。
赵保国是没看出他爹在别扭啥,就只道:“啥派不派的,不也是做好事儿顺便还能给您以后的一批孙子赚个家底儿啥的。”
赵二牛就忍不住笑开:“一批你当下蛋呢”
这天晚上爷俩儿就一并回城了,先去王府一趟,把这边的事情交代清楚了,然后才提出不再住在庄子上盯着。
王爷也不在意,反正都学会了不是。
回到自家后,痛痛快快的睡了一晚,第二天赵保国才把马聪家的事儿给提了提。
赵二牛听了直叫造孽。
“是可惜了。”赵二牛跟马老家也是有过往来的,也记得当年他们初到广陵时马家的庇护之情,马老爷看着彪
第三百六十八章 琅琊事
等琅琊太守发现这群人完全是外强中干,就是个纸老虎时,那派往广陵求援的士卒已经快马离开了小两刻钟,再想叫人去叫回,时间上都来不及。
那就算了,琅琊太守破罐子破摔,反正敌人数量多得很,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到,再说城门破了被异人攻入琅琊也是真的,他也没谎报军情。只不过异人不济事,攻入城内还当真引起了一阵骚乱,可当惶惶不安的百姓发现这些人的体魄跟他们差不多,别看一脸凶神恶煞的模样,真动起手来,力道比他们普通老百姓都不如。
这就都激动了,毕竟斩杀敌首,那也能得到赏赐的,异族他们拼不过,这些弱鸡,手无缚鸡之力,居然还有那么大信心,觉得能把琅琊攻下来
于是还不等琅琊太守做出应对呢,结果城内百姓群情奋涌,拿着菜刀棍子什么的就上场了,入城的异人心里还纠结着要不要下手呢,是不是真要杀人呢,没等纠结出什么来,就被普通百姓枭首了。
这就尴尬了。
琅琊太守很是惊诧:“就这点战斗力,他们哪里来的信心,觉得自己有本事打下琅琊的”完全是中看不中用吗。
一群乌合之众,也就人数上可以一观,论战力战力还不如普通民户,论意志那哪像个将士有那制住百姓的,刀搁脖子上了,半晌都没能下去手,反倒叫他琅琊百姓抓住空子给反击了。
当然了,这些异人也不全然都是没用的,其中也有几个狠角色,那下手叫个狠,手起刀落杀人如麻,苏太守看见都觉得自己脖子一凉,连忙就叫大将上去缠住。
可再有本事,人数也少,多的还是普通异人,没什么战斗力,下手杀人还手软,不敢。
这就是拖了后腿儿了。
异人一方的首领,再怎么安排得好,战法也出众,可手底下人不好使,那就都没用。
到了攻入城里的异人死伤大半,少数逃亡,还有一些被俘虏了的。
而外头的异人,一见城里的情况,不顾领头将士的军令,居然……一哄而散了
正巧又撞上从广陵来的援军,追击着逃散的异人,如砍瓜切菜般,杀了个七七八八。
琅琊太守被这神鬼莫测一般的发展给惊呆了,原以城门人该亡了,谁成想人那么多,居然这么不中用一日都没能坚持下来,反倒叫他白白捡了个大功劳。
喜得见牙不见眼了。
本来是高兴着的,可谁知庆功宴才开到一半,又有守城将士来报,说外头又来了好几万敌军,正在城门口叫嚣云云。
好几万呢,若不是异人,他们怕得提心吊胆了。可谁叫是异人呢,那样的战力,再来几万也不怕。
琅琊太守一点也不担心,庆功宴接着开,只叫一个校尉去城墙上应对,看着点儿就是了。
可潘校尉却有不同意见,他的意思是哪怕敌方再弱,他们也不能轻视,就拉着一并来的武校尉,穿戴好盔甲跑去城门迎战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