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朝工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鲨鱼禅师

    倒不如往外跑跑,横竖也是继承家传,还能赚一笔外汇,何乐而不为?

    只是驸马们都不是傻逼,这卖命的事情,家里人能干?

    不过老张却也不含糊,给了个门路:说来巧了,怀远郡王这光景,正要招人押运驼队呢,这介绍人过去,听说也是有个花红。能使唤家伙的,少说也能混个十贯二十贯。

    原本驸马们心说狗日的江南子简直不是东西,这一听介绍费就这么高,顿时心里就长了草。

    祖传的业务还没丢,跑外汇也不错啊,再说就算死人,死的又不是本驸马。




第二十一章 跳
    在大部分驸马眼里,那位改元贞观之后入京的某条江南土狗,简直就是敛财老仙,法力着实深厚。

    敛财老仙法力无边,既然仙人都指了路不管前面是万丈深渊还是地雷阵,跳就完事儿了。

    乱跳肯定会死人,老张也不是说真要坑人,实际上西域缺人,不是今天的事情。程处弼来信武汉,平均每个月六七封信外加信号机急件,除了保持联络之外,主要就是要钱要人。

    在贞观朝这当口,老张在某些方向上钱是不缺的。杀人放火才烧几个钱?跟大建比起来,毛毛雨都谈不上。

    建设远比破坏投入多得多得多!

    杀人放火烧钱可以接受,烧人最不能接受,偏偏程处弼的位置,还就是个烧人的差事。

    加上忠义社的牲口们各家也有业务在丝路上,丝绸之路利润高,所以也是杀人放火之路没有保镖跟着,还是别上路的好。

    老老实实做生意的,肯定是需要保镖保护一下自己的小命。当然了,这些在唐朝老老实实做生意的,出国之后就难说了,可能偶尔也会见钱眼开见利忘义什么的。这时候,自家的保镖兼职个马匪,也是可以理解。

    只可惜,想要搞兼职,首先得被招募过去。现如今,混有活力社会团体容易,混成符合国法的有活力社会团体,那就比较难。

    王祖贤为什么能够成为河东河北河套三地名宿?北地好汉中的头面人物,人送独臂大龙头,刀客中的刀王。还不是因为他是正规军出身?至于儿子会抱大腿那都是细枝末节。

    李思摩为什么能够在河中西域畅通无阻?还不是因为他是皇帝老子的鹰犬爪牙,而且在突厥铁勒诸地杂胡中有人脉?跑哪儿都能跟人族长酋长豪帅攀交情,关键是辈分还高。比如薛州薛不弃,比如契苾部扛把子何力,见了李思摩,必须喊叔啊。

    这种人,能在西域丝路上烧人玩,这是本事,这是见识,这是能力!

    全天下想要豁出一条命搏个富贵的人多得是,可又有几个有门路有胆色有眼力呢?

    机会也得给了才有。

    驸马们围着张德几近作呕地跪舔,为的,也就是这么一个机会。

    老张一封书信,就能让他们家族子弟在河中西域立足。至于之后的事情,全看好命还是歹命。

    且不说苏勖裴律师之流,就算是贺兰僧伽阿史那社尔该拍的马屁还是要拍。这些个做驸马的,管你汉胡贵贱,有门路就是爸爸!

    要说门第,苏勖乃是苏威之后,老张这种寒门土鳖,原本给他提鞋的资格都不够。倘若没有某条土狗乱入唐朝到处搞事,苏勖每天要干的事情,也就是喝点小酒吟诗作赋。

    武功县出来的豪门,需要看谁脸色?

    要不是同样有武功县出来的清河崔氏闪了腰,苏勖大概就信了。

    和老家那些还在装逼的兄弟们不同,能够在中央遍看风云的老铁们早特么悟了,这年头,想要装逼,还得牛逼。

    可牛逼的方式越来越艰难,形式也越来越复杂,光靠种地加读书,大概是不太行。苏勖一看风头不对,当时就请了张德吃饭。

    是个实诚人,厚道。

    苏慎行宴请江阴子,可吃出甚么名堂来?

    长安城平康坊的高档娱乐会所内,一把年纪的老头子们在那里闲聊着。

    哎呀,吃个屁啊。苏家郎就差把姬妾都送给江阴子玩弄,吃甚么吃。

    嘿,只怕是不成的,送甚么都要,切不可送女郎。谁不知道江阴子在长安城乖巧的很,隆庆宫那里盯着,送甚么天仙也似的女郎,也是被打杀了了事。

    那苏勖可是有甚结果?

    听说啊,老夫只是听说啊!

    有个老头儿环视四周,搂着怀里的美娇娘再三强调,是听说啊!

    快说!

    众人顿时不耐烦,催促着让他说。

    怀远郡王和‘刀王’,都从苏家招募了人手。

    甚?也没见着‘刀王’有人在长安城啊,这就招募了人手?

    如今镖局做得甚大,在敦煌碛西都有分局。不拘招募多少人手,都在敦煌宫登记造册,朝廷是知道‘刀王’手里有多少人的。

    这是自然。

    怎么看王祖贤混得都跟郭解似的,只不过,王祖贤跟郭解不同,他主要业务是给朝廷做外围,根子被朝廷捏着,敢捞过界,朝廷就敢打黑。

    苏家拿了多少人出来?

    这个数。

    打听到消息的人,伸出两根手指头。

    二百?

    那是苏家!

    噫!两千人!这当真是啧啧。

    豪门的底蕴就是这么给力,打群架也不怂谁啊。而抽了两千丁出来,搞不好苏氏在老家还有点难受,不是因为人手不够,而是依然要坐吃山空。

    这几年民间掌握土地越多的豪门,日子越不好过,压力空前的大。关键谁也不知道李皇帝会不会还要继续搞事,肢解世家,就是摆在朝廷案头上的。

    没瞧见弘文阁只有一个大学士,而这人是马周吗?

    两千人,这放西域,都是大国了吧。

    你以为是在西域?嘁。

    有人不屑地冷笑一声,这光景,安将军攻克河中要地,举凡用人,最近那也是河中地。要是狠一点,倘使跟着阿史那的疯狗骑了骆驼,跟着西突厥跑了也未可知。

    这般厉害?

    如何不是?乔公旧年回京述职,一众驸马跟着闲聊,这才知晓,乔家竟然有人跟着疯狗前往西突厥。突厥余孽如今攻城略地,哪有恁多兵力?这便从疯狗手中借人,乔家子弟有一个弓手团,还有旗号,每逢对射,便是乔氏子弟出战。每战必有‘开弓钱’,拔营有‘出行钱’,攻城有‘攻坚钱’战后还有分红,这都是贞观二十一的事情。

    大家都是驸马,乔师望肯定是不一样的,毕竟是名义上的西域军方一把手。他不需要走谁的门路,他自己就是门路。

    乔氏出来卖命的子弟,本家是组不了一个团的,但乔氏还有大量的家生子。原本应该成为农奴雇农的泥腿子,放下犁头拿刀头,赚的比以前种地多多了!

    只不过外界不太清楚这其中的水有多深,基本上每一个出来卖命的泥腿子,赚一贯的卖命钱,一半要上缴到敦煌宫。也就是说,卖命钱有一半是皇帝老子的。问为什么?因为皇帝老子批准你卖命,给了你机会!服不服?

    肯定有不服的,不服的肯定死得快,花红赏金是没有了,抚恤金倒是有一笔。

    当然钱入账敦煌宫之后,皇帝老子按照规矩,还会返还大概两成,这个两成,就是乔师望的。

    有人羡慕有人怨恨,总之,有门路的就不想走乔师望这条路子。阿史那思摩又不可能私底下跟人搞小动作搞小联盟,被皇帝老子知道,死的人就不是别人,而是他阿史那思摩。

    这也是为什么折腾了多年之后,恰逢这么一个好机会,老张在长安城重新闪亮登场,就会有一窝的世家豪门老铁过来攀交情,而其中又以驸马们为主。

    跟皇帝老子比起来,江南子总算还要可爱一些不是?。



第二十二章 等
    钱倒是好说,这人上哪儿去弄恁多人?!

    见老张在办公桌前抓耳挠腮地看信,梅姬给他添了茶之后,才小声问了一句:是程将军又来信了么?

    正是。

    其实一开始李丽质也不知道程处弼跟张德这么多年还一直联系,在她看来,一个边地宿将,一个地方诸侯,八竿子打不着,搞不好还会被皇帝爸爸惦记。可偏偏程处弼跟家里人闹翻不说,还偷偷摸摸跟张德一直有联系。

    若非两人都是人到中年的好汉,差不离就是时下流行的狗男女那点私奔破事。

    隆庆宫之主震惊,四大宫婢耳朵太好听了一些时候,更是惊诧莫名。掰扯着手指头一算,合着十好几年前就脑后有反骨了?

    亏皇帝老子还说程处弼是自己的冠军侯

    这不是冠军侯,这是冠军猴儿!

    耍猴皇帝被瞒着这么多年,可见两个三十来岁的中年油腻大叔也不是省油的灯。

    又是要人?

    不然你以为,老夫缘何跟那些个还留在长安的驸马吃饭?

    开春还没正经事干,还在长安京城瞎浪的驸马,不是废物就是宠物,圈子里面就是端茶递水地干活,相当不受人待见。

    换以前,就算驸马全家老小被皇族揩油,怎么地也有皇亲国戚的派头。现在么,巨贾需要借驸马的那顶绿帽子时候,大概会买账。

    西域用人甚多么?

    梅姬好奇地看着张德,她小心翼翼地坐在一旁,隔着一点距离,大概就是看不见书桌上信笺内容。

    确定怀有狗崽之后,四大宫婢就歇了下来,新晋宫婢是她们以前的副手。也有在内府局被训练过,遴选到各公主府时候,其最优者,自然是被隆庆宫之主截了下来。

    不必伺候人,自然就要轻松一些,养尊处优,没几天功夫,那种多年揣摩的贵女姿态,比那些土豪之家的封君夫人还要气质到位一些。

    这不是多不多的事体,西域诸地,把全天下的人都填进去,都是不嫌多的。

    朝廷现在找到的方法,就是疯狂消耗民力来消化吞下去的地盘。不是什么狗屁地盘都会被朝廷盯上看中的,没有令朝廷垂涎的资源,要来何用?还不如听九鼎放炮还有个响。

    更何况,除了资源之外,西域就是丝路的中转站,更是关陇的门户。地缘政治上砸多少人力物力财力,都是不需要动脑筋的事情。

    现如今西域的主要工程,一是修路,二是修乌堡。修路自然是不必多说,但修路也只是加强草场和草场,绿洲和绿洲之间的交流,真正重头戏,全在乌堡上。

    原本老张悄悄摸摸盖的信号机,都是选择在据点和驿站,现在国有化之后,朝廷的胃口就不一样,围绕信号机做文章,凡是有信号机的地方,都要扩大建成乌堡。

    短期内投入极大,长期来看,就是彻底把西域消化干净。

    围绕这一系列的工程,迁入引入大量蕃人鲜卑人党项人羌人不是无缘无故的骚操作。

    而是混居杂居之下,想要统合这些杂七杂八的蛮夷,必须要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天条。

    这个天条就是打上汉化补丁,听从唐朝的法律,遵从唐朝的习俗,跟从唐朝的脚步。

    朝廷的塘报上,可能是寥寥数语去其风貌,背地里的东西,重修一本《蕃书都绰绰有余。

    帝国精英分很多流派,武德朝以来到贞观朝初期,都是世家豪门的精英为主流。但伴随着异军突起,地方豪强跟皇帝老子里应外合两相夹攻,老世族的溃败,以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的暴力崩解为标志,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温彦博时代的那些路数,彻底被放弃不用。

    国虽大,好战必亡。但唐朝已经不是国虽大的问题,它是国超级大,我特么随便浪两下别人就灭亡了,我有什么办法?

    新晋的帝国精英不管是跟从皇帝的还是反对皇帝的,在榨干最后一滴奴工血汗之前,都不会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清。

    在贞观二十二年皇帝累倒之前,帝国的财政,已经足够支撑全国大城市的小学教育。曾经大量的民间私塾,朝廷通过赎买的方式进行国有化。蒙师只要通过地方考核,就能顺利拿到编制,虽然薪水不高,但这个工作天然体面。

    当然也不是没有疯子想要把这个业务推广全国各州各县,但毫无疑问,这个投入,就有点夸张。

    只在大城市中进行这个操作的原因,无非就是朝廷要从这些地方大量抽税。

    至于小学教育国有化会被吹成多大的德政多大的功绩,基本只看圣人可汗陛下的心情。

    西域同样有大城市,至少政治上的大城市是有的。朝廷自然是要给予福利,而这些福利的背后,依然是帝国精英们的精心策划。

    算计总归是要成本的,只是人力成本尤为突出。

    当年博陵崔氏被定点流放,绝非是脑洞一开的结果。但西域这地界,把五姓七望全部填进来,也是不会嫌弃的。

    谁叫帝国上下吃着碗里瞧着锅里,刚上了西域妹子,就瞄着河中小娘呢?

    把妹泡妞需要的硬件有很多,要么长得帅,要么有气质,最不济,器大活好也是可以的。倘若这些硬件都没有,那就需要更硬的开元通宝。

    古来圣贤皆寂寞,因为他们没有钱。

    大唐帝国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以及各路大小股东高管中层,他们以前可能缺钱,但至少这几年不缺。

    于是他们选择做贤者的时间,一般都是完事儿之后。

    只是大家都有钱,为了泡妞,争风吃醋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这时候就要看各自的本领,各自的手段。

    似程处弼之流的军汉,想法就粗暴的多,一条大腿抱到底,老子只负责无脑干仗,剩下的事情,就看哥哥您嘞。

    十几年下来,老张别说绞尽脑汁了,连胆汁都被榨的一滴不剩。别的都好说,人力资源就是个无底洞。他既不能把青少年催熟,也不能把知识技能塞进成年人脑袋里,更不能把杂胡蛮夷突然就洗脑成汉人。

    这种时候,抢人就是一场大战,而且还是帝国内部的狗咬狗。

    梅姬的眼界格局虽说提高,但让她看穿其中的脉络道理,却又是对牛弹琴。
1...661662663664665...8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