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大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一夕秋月
张延龄这么一说,作为和张延龄一同航行过一段时间的夏言自然是确信不疑,也不由得十分震撼道:“看来地果然是球体,我们所生活的地方的确是应该叫地球!”
“失陪!”
夏言说着就拱手跑了出去。
王守仁见此忙喊道:“夏侍郎,你要去哪儿了”
“去京师大学!若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是地球,那陛下所制作的地球模型就是真的!下官得再去看看!”
夏言说着就又忙吩咐着一名兵部官吏:“把当年三宝公公的航海资料也带上,跟本官去京师大学!”
张延领见此也来了兴趣,忙跟了过来:“夏侍郎,等等本侯,本侯和你一起去!”
……
一个时辰后。
一木制地球仪前,夏言和张延龄以及王文素三人皆目不转睛地盯着这地球仪。
“建昌侯,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是真的”京师大学现任祭酒王文素问着张延龄。
张延龄点了点头:“是真的!只是不知道这沧海陆地与这地球仪上的是不是真的一致。”
“是一致的,三宝公公的航行记录与本官航行记录一结合,再加上建昌侯您的记录,所经历的地方和陛下这地球仪上的陆地沧海标示一模一样,我们最初从大明海越过满剌加(马六甲)后,应该进入的是印度洋,然后绕过佛得角,进入了大西洋,你们看,建昌侯最开始单独穿过的那片海应该就是大西洋,然后你们登陆的地方应该就是美洲,然后建昌侯再经过的一片大海应该就是太平洋!”
夏言说着就无比兴奋地一拍桌子:“若我们真在地球上,若这些皆是真的,那陛下所言就是真的,那么天下就还有这么多陆地未被我们大明发现,还有这南极,北极到底是什么样子,真如陛下所言,有极昼与极夜”
“陛下真神人也!”张延龄不由得说了一句。
“古人云,地居天中,其体浑圆,以应天度,中国当居
第264章 下诏:全球都是我大明的
朱厚照见张延龄如此坚定地认为地是球体的理论,也颇为欣慰的笑了笑。
在朱厚照看来,让大明的人相信承认“地球”这个概念是很有意义的,这样,能让他们开始学着去质疑古人的一些观念,甚至基本上古人的不同假说,也让他们知道是需要自己通过实践验证的,这对于汉人的思维的开发是很有帮助的。
除此之外,让大明的人相信“地球”这个概念,也能真正开拓大明人的视野,让他们确信自己的帝国不是世界的中心,外面的世界还很大,甚至有很多可以挖掘的财富与资源。
远洋航行带回来的财物证明了这一点,而“地球”概念的深入人心,则是在理论与意识上让大明的人知道大明帝国不是中心之国,外面还有许多需要大明去抢占的资源。
此时,夏言和张延龄无疑是最先承认“地球”这一概念的人,尤其是夏言,作为一名政治家,他比张延龄想得更远的是,大明应该如何应对这个地理上的大发现。
因而,夏言这时候就立即拱手道:“陛下,臣可否借陛下书桌上的地球仪一用”
夏言很顺畅地就把朱厚照书桌上的木制地球仪唤作了地球仪,而朱厚照也没觉得尴尬,只点了点头。
“谢陛下!”
夏言说着就来到地球仪面前,指着地球仪说道:“陛下请看,现在大地是圆球自然是无可置疑,既然如此,这上面的陆地也许是真的存在,香料群岛(印度尼西亚)以南这块大陆如果真的存在,还有这南极之地,北极之地,以及建昌侯经过的那片大陆(南美洲)如果也存在,那么,我们就不能等闲视之!
且据臣和建昌侯这些年航行的情况来看,许多陆地还没有多少人与城镇,如非洲之地,甚至当年三宝公公的航行记录里也提过他们的船队曾去过香料群岛以南的一块大陆(澳洲),也几乎没有人烟,如此来看,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没有涉足之地。
而现在,西夷之国如佛郎机,则四处立碑言其为他们的领地,我大明不能步其后,岂不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大明得尽早占得这些无人或蛮荒之地,不然只怕将来,徒让西夷之国得了先机,若当年两宋之蒙古,最终成为我中原大患!
是故,臣请陛下当立即练强军,兴海事,在西夷之国未瓜分尽地球之前,扩充我大明之疆土,以四海之利实我大明!”
夏言说完就拱了拱手,情绪激昂地看着朱厚照。
张延龄也拱手道:“陛下,夏侍郎说得对,那些西夷之国三四条船就敢(达伽马开辟新航线时就三条船)开疆辟土,满载黄金而回,我大明即便是当年三宝公公下西洋的船就有两百余艘,两万多官兵,怎么能输给他们!臣也请陛下把所有新大陆都划归大明!”
“准奏!”
朱厚照早就想把大明变成一个日不落帝国,只是苦于没有很多人主动提出来,因而只能依靠自己皇帝的权力利用行政命令开海殖民,如今难得有朝中一个文官和一个勋贵主动奏请自己这个皇帝夺占全球之地,自然不会不答应。
朱厚照答应后,夏言和张延龄忙异口同声道:“陛下圣明!”
不过,接下来,夏言和张延龄也都在心里暗笑陛下接下来会怎么做。
朱厚照只看向了刘瑾:“备墨,拟旨!”
说着,朱厚照便道:“昭告天下,地球上所有的陆地和海洋皆为大明皇室所有,只有大明的子民获得皇帝允准后才有用开垦和定居这些土地和海洋的权利,还有这些陆地还有海洋上的高空,也是我大明的领空!”
夏言不由得大惊,他看了一眼地球仪,发现陛下这句话等于把整个地球都变成了大明的领土。
朱厚照心想葡萄牙和西班牙这时候已经签订了瓜分世界的条约,言大西洋以西属西班牙,大西洋以东属葡萄牙,甚至西班牙还直接宣称与大西洋毗邻的领地皆属于西班牙王室,自己作为大明皇帝,怎么能让他们的野心得逞,天下只能属于大明的!
至于那个条约,没有自己大明帝国承认的条约能算条约吗,就算是教皇主持的又如何,大明又不用给他罗马教皇面子。
因而,朱厚照直接就下达了这样的旨意,且直接对夏言吩咐道:“现在,朕任命你夏言为南洋大臣兼近卫军海军部提督,总督海洋军政事务,领兵部尚书衔,负责统管大明所有航线与新领土建设(殖民地建设)!”
夏言没想到皇帝朱厚照会让自己直接统管这海洋事务,心里也自然是十分激动:“臣领旨!谢陛下厚恩!”
“建昌侯张延龄听旨,朕加封你为昌国公,以表彰你环球航行之功,且朕决意命名南美洲那段海峡为建昌海峡,设建昌省,立三司,任命你张延龄总督建昌军政,替我大明开疆辟土!建昌省的辖区有多大,就看你昌国公能开辟出多大的疆土!”
朱厚照向张延龄吩咐道。
虽然要再次冒着生命危险远离家乡,甚至要去蛮荒之地,但见朱厚照要
第265章 达芬奇背唐诗与开辟新航线
张延龄带回来的大量香料、乌木、番薯以及白银,让大明的官僚们不得不相信这位侯爷真的进行了一次远航。
而且,大明的官僚们也开始不得不接受地球这个概念,甚至也因此,使得大明越来越多人开始接受这个概念。
尤其是,在地球上的人没有掉下去是因为地球有引力这个解释传播开来后。
不过,也不是所有大明朝的人都有兴趣去关注这个引力到底是怎么回事,去研究为什么地球有引力。
大多数人还是该吃饭的吃饭,该睡觉的睡觉。
当然,也有例外的,王文素现在就在纠结着地球为什么有引力这个问题。
大明朝的富庶,以及大明皇帝朱厚照对汉家墨学等自然科学的重视,使得王文素这类大明科学家能有足够的精力去研究学问,而不用担心生计问题甚至是人生理想的问题。
咚!
京师大学,一栋红墙绿瓦三层楼阁上,王文素将一颗苹果举在手里一放后,这颗鲜红的苹果就落入了楼下的一池碧潭中,带起一缕缕涟漪。
待水面恢复平静后,王文素又将用石头雕刻的一模一样的苹果一放,这颗石苹果再次落入了楼下的一池碧潭中,带起一缕缕涟漪。
“人在地球上不会落下去,是因为有引力,现在可以看出来,重量不同的物体落入水中,造成的波浪明显有差别,可见这重量越大,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就越大,只是不知道这引力到底怎么计算出来”。
王文素绞尽脑汁地思索着,然后又企图将重量相同但体积不同的两个泥块与石块往水潭里丢。
又是咚的一声。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年过花甲的京师大学文科汉文系留学生达芬奇正巧在这水潭边的苹果树下背唐诗,因此不由得被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却见是王文素,只先躬身作了一揖,然后拿着手里的正德三年翰林书社版《唐诗三百首》准备去别处背唐诗。
但在路上,达芬奇还是不由得在心里感叹了一句:“在这个帝国,艺术家和科学家是真的富足而又可以认真地进行自己的研究,都不用担心饥饿的问题。”
达芬奇感叹之后就不由得更加笃定了要学会汉文,在大明进行艺术与科学创作的想法,因而,便再次背起了唐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
达芬奇发现学汉文也挺难的,尤其是这东方帝国的古诗,只得拿起书本再从右往左看了一遍,心想:“听说这首诗是一个叫骆宾王的汉人七岁时写的,七岁就能写出这么难背的诗,这个帝国的汉人其聪颖度真让人觉得可怕!难怪他们能发明这么多东西!”
虽然达芬奇觉得汉人很聪明,但王文素却没觉得自己多聪明,他发现他依旧无法确定力以及地球引力的计算方法,作为一名数理学家,他对自己的智力感到了很大的怀疑。
王文素只得再次求见了朱厚照:“陛下,恕臣愚昧,故不得不冒昧打扰陛下,臣实在无法找到计算力的方法,这样,臣也无法确定这地球的引力怎么去计算,还请陛下赐教!”
朱厚照很理解王文素的疑惑,毕竟现在还是正德十二年,伽利略和牛顿这些经典物理学的奠基人还没出现,现在还是地理大发现时代,天文学大发展的时期,甚至哥白尼提出日心说都才刚刚过去四年,布鲁诺更是还没出生,而王文素要想一下子就想到经典物理学里的所有推算方法自然也是不可能的。
“这个不难”,朱厚照顺口说道。
“这还不难臣想了许久都没想出办法来!”王文素心里如此想道,旋即,拱手道:“还请陛下赐教!”。
“那既然如此,朕先问你,你能确定力这个东西和什么有关”朱厚照问道。
“臣能确定是越重的物体在同一高度下落时产生的力越大”,王文素说道。
“这就够了,你想既然如此,你可以视为力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这个正比的意思就是物体重量越大,力就越大,然后你再自己造个符号表示一下,比如像这样”。
朱厚照向教一个初中生一样,用毛笔在宣纸上写下了f∝m:“这就表示力与重量成正比”。
朱厚照已经把阿拉伯数字与拉丁字母以及一些自然科学需要用到的一些特殊字符推广到了京师大学,因而此时王文素看着这个公式也不陌生,只在一边乖乖点头。
“然后你就设定一个系数,用g表示,你假定g与重量相乘就是地球对这物体产生的引力,不就是f=mg,接下来你就不可以只需知道物体重量和这个g是多少就能知道力多大了吗”
朱厚照这么一说,王文素恍然大悟起来:“陛下圣明!”
朱厚照只淡淡一笑,他倒没觉得这个有多难,毕竟这在后世一个中学生就能掌握,不过,他也能理解王文素为何这么震惊,毕竟这种思维方式对于他这个时代的明朝人而言的确是一个很大的启发。
王文素得到朱厚照启发后,也知道自己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测定g是多少就可以,但也因此,他比找朱厚照之前更加疯狂,开始思考着如何去测量g。
朱厚照知道后也很是支持,表示王文素如果需要帮忙可以直接找学部,学部不得推诿。
&nb
第266章 发行公债与皇帝的特权
夏言在两广地区的大明官员商议着开辟新航线之事时,大明皇帝朱厚照也抵达了南国广州。
朱厚照来广州自然是要近距离看看大明两广开海以后的具体状况。
当然,朱厚照也没有大张旗鼓,只轻车简从突然出现在了广州府,这样既可以避免对从京城到广州府的沿途百姓生活造成干扰,也可以给两广地区的官员来个猝不及防,使得自己这个皇帝可以看到最真实的两广地区情况。
广州府的皇家行宫是朱厚照在正德十年令皇家税务总局出资,并下旨让大明各府修建的别宫之一。
如今,朱厚照也自然可以直接将这广州府的皇家行宫作为了自己这个皇帝的临时驻跸之处。
朱厚照现在正看着地图,看的自然是两广地区的地图。
而且,朱厚照现在还纠结自己要不要也在这两广地图上也画上一个圈,但随后一想也没有必要,毕竟现在的香港都还没有呢,小渔村自然也还得等将来贸易密度更大后再画圈也不迟,而现在一个濠镜也能足以满足整个大明海地区的贸易中转。
看了一会儿两广地图,朱厚照觉着有些无聊,只起身来到格子玻璃镶嵌的玻璃轩窗前,把摆在窗前的一艘一级战列舰模型拨动着,问道:“现在,夏言和两广的官员讨论的怎么样了,我大明的大帆船何时能大规模停泊在果阿城”
“回陛下,昨天商议出了结果,两广官员都表示会配合夏部堂开辟出这条新航线,另外,夏部堂已经按照您的指示,开始在两广官员的帮助下,召集两广地方乡绅和各大商行负责人,准备在濠镜开建大明证券交易所,而新成立的帝国海贸总公司就将挂牌,到时候由所有大明子民参与购买公债,以组建开辟新航线的舰队与航运公司!”
刘瑾回道。
朱厚照点了点头,不由得有些担忧地问道:“你说他夏言能开办成功吗”
“夏部堂是得了陛下的谕示,内臣相信他一定可以的,何况,陛下您这次给他配的助手里有跟着京师大学的王祭酒(王文素)学了数年珠算之术的学生,也有跟着徐总管(徐经)一起办了好几家银行的户部官员,开办这个证券交易所应该不是问题,而且,夏部堂自己也是陛下您在京师大学所传授的学生,陛下您应该放心才是!”
刘瑾这么一说,朱厚照也点了点头,心里想道:“只是不知道这些两广地区的官绅百姓们愿不愿意认购官府发行的公债!”
……
朱厚照的担忧明显是多余的。
在大明证券交易所刚在广州府筹建好,且为帝国海贸总公司开辟新航线筹集资金的公债刚开始发售后,就有许多两广许多官绅百姓来认购。
朱厚照本来以为没多少人,所以,就和刘瑾微服来到这里准备用在户部注册的假户籍证明发笔小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