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随身空间:回到过去开网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璇源

    要不是现如今正好是年底,公社的事情太多,他实在走不开,他非得一块儿跟来省城不可。

    不过,他虽然不能来,却让他媳妇于芬在安排好孩子后,就立即赶往省城,看有没有什么能够帮得上忙的地方,给常老太太搭把手。

    于芬素来对丈夫言听计从,几个孩子直接甩给了邻居,唯有小女儿常月比较难缠,没法子,她就将小女儿带来了省城。

    于芬匆匆赶来医院之后,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就问常老太太有没有什么难处,需要用得上她的。

    常老太太也不矫情,立刻回答有!

    不过,需要帮助的不是常家人自个儿,而是她的恩人。

    常老太太就将盛思源所说,详细地复述了一遍给于芬听,然后交代于芬:这儿不需要你了,你要做的就是立刻回去组织人手,哪怕是翻个底朝天,都要把恩人的姐姐给找出来。

    常老太太所说,常月一字不落,都听进了耳朵里。忽然,她心念一动,问道:“一枝阿奶,你说恩人的姐姐叫一枝”

    常老太太忙说是,虽然觉得不大可能,但她还是试着问道:“怎么阿月,难不成你有听说过她”

    “今年三月份出嫁的,秀水乡人,小名叫一枝……”常月咬着手指,思量了片刻,随即肯定地说




第264章 推入火坑
    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得知怂蛋儿子没能把人给追回来,常老太太顿时又急又气,劈头盖脸的把他给教训了一顿。

    常明义明明是儿子,却生生被骂成了孙子,要不是这会儿常老太太心慌意乱,没心思多费口舌,他绝逼会被骂成狗。

    不就是没把盛思源给追回来吗这有什么打紧的反正盛思源不是说了嘛,明天她还会过来的,倒是再把盛艺芝的消息告诉她不就行了。

    不行啊!

    刚刚常明义去追人,常老太太也没闲着,就开始向常月追问盛艺芝在婆家的处境如何。

    不听不要紧,这一听,常老太太心痛万分,眼窝子浅的张云英更是泪流满面。

    是的,盛艺芝的处境相当不妙,不,确切的说,应该是糟糕至极。

    老盛家给盛艺芝找的那个所谓的好婆家,其实就如盛思源所猜测的那样,就一火坑,还是深不见底的那种。

    盛艺芝的婆家姓杜,杜家有三儿两女,大儿子是大队的记工员兼会计,二儿子是民兵队长,三儿子则是大队司机。

    大女儿已经结了婚,在乡供销社里当店员。至于小女儿,她之前在县里读初中,今年秋天学校开学没几天就停课了,她便回到了村里,不久之前,家里给她在村卫生室谋了个差事。

    咦杜家看上去没毛病啊,这不挺好的一个家庭吗

    嗯,杜家的家境是挺好的。这不,杜老头和杜老太才五十出头,别人在这个年纪,还要下地挣工分,可他们老两口早早地就在家颐养天年,屁事儿不干了。

    可问题是,家境再好有什么用杜家的人不好啊!

    杜老太是众所周知的恶婆婆,就不多说了,这儿要说的是盛艺芝所嫁的杜老三,就那大队司机,说得更直白点,就那给生产大队开拖拉机的。

    &



第265章 骇人听闻
    “什么这么冷的天,晚上让媳妇儿穿着单衣跪在院子里头”

    “什么不给媳妇儿睡屋里,动不动让她睡猪圈”

    “什么媳妇儿饿极了,多吃了一口饭,就掐住她的脖子抽她大嘴巴子”

    “……”

    明明是新社会了,可同桌讲得这些事儿,却像是发生在旧社会里的故事。不,就算是旧社会,除了个别的地主恶霸,也没有人家会这么作践家中媳妇儿的吧

    “这算什么”她同桌又讲了前天中午发生在杜家的事儿。

    这些天,杜家正忙着给小女儿相看对象。前天中午,他家心仪的人选跟着家人一起上门拜访,不知怎的,那人就多看了她三嫂几眼。

    一送走那家人,杜家小女儿立马就发作了:拿扫帚抽,拿门栓打,拿石头砸……反正只要是触手可及的,她都会抄起来毒打她三嫂。

    原本她三嫂还会伸胳膊护住头脸等要害部位,到了后来,她三嫂已经陷入了昏迷,倒在地上根本无力抵抗,她就直接上脚踩。

    当天为了给那人留个好印象,她全身上下都精心打扮过了,脚上穿的农村里极为少有的皮鞋,踩在人身上咯吱咯吱作响。

    要不是同桌的妈妈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及时叫来了大队书记进行调解,恐怕杜家的三媳妇就被活活踩死了。

    “这还不算完吶,”同桌一脸鄙夷,“都把人打成这样了,还不给送去瞧医生。昨儿个天一亮,就把睡在猪圈里的媳妇儿拖了出来,让她照常给一大家子做饭。那媳妇儿伤得很重,动作就慢了些,呵,结果又挨了一顿拳打脚踢。”

    说到这儿,同桌脸上显出了与她年龄不符的沉重,叹了一气说



第266章 做人最浅显的道理
    我的好孙女诶,你这话说的,一点儿都没有安慰到你奶我好伐!

    常老太太眉头紧锁,开始思索起了对策。

    “娘,弟妹带着阿月赶路赶得这么急,肯定还不曾吃中饭吶!咱不能让她们一直饿肚子,得赶紧弄点儿什么给她们吃,垫吧垫吧才是。”孙槐花忽然开口提醒说。

    “吃吃吃,就知道吃,你猪啊!”常老太太被打断了思绪,顿时恼怒不已,对着孙槐花就喷,“到底是阿月他们想吃,还是你想吃啊想吃你倒是说呀,说呀!一天到晚拐弯抹角的,你不累,我听着都累!”

    常老太太嘴巴不饶人,可想到一大家子早饭都没顾得上吃,就急匆匆的赶了过来,确实是饿坏了。

    于是,她忙从包袱里掏出了几个黑面馍馍,给大家伙儿分了分,就连孙槐花的那份儿也没少给。

    孙槐花张口大嚼着黑乎乎的馍馍,可她心里并不满意:好不容易来趟城里,咋就不给吃顿细粮呢

    常老太太的侄子给钱和粮票的时候,孙槐花就站在一边。虽说不清楚具体的数额,可让一大家子吃顿细粮,这应该是够的。

    孙槐花正打着常老太太口袋里那叠钱和粮票的主意,眼尖的她就见于芬又悄悄塞了个鼓鼓囊囊的信封给常老太太,一个没忍住,就叫嚷说:“娘,这几天为了给阿荣看病,全家人都累得够呛,怎么也得吃两口细粮补一补才行!”

    常老太太心下极其厌烦这个自私自利的混账媳妇,冷哼一声,就不再搭理她。

    “是得补一补,先得紧着阿荣补身子,要是还有的多,得给恩人送去才是。”张云英见婆婆没搭理弟妹,生怕弟妹尴尬,便接过了她的话茬,“至于咱们这些大人,还是算了吧。”

    张云英说这话原是出于好意,可孙槐花并不领情,翻了个老大的白眼儿,低声咒骂了一句:“败家娘儿们!”

    张云英好心没有好报,顿时眼眶微红。

    眼见张云英不敢回嘴,孙槐花顿时趾高气扬,便开始装起了大尾巴狼,教训起了长嫂:“好不容易弄到点儿钱粮,给阿荣吃就算了,谁让他是咱家唯一的男孙呢可恩人哼,说到天去,她也是个外人。好东西不紧着自家人吃,却要拿去送给一个外人,你倒是说说看,你这不是败家是什么”

    都被骂到了脸上,可张云英却不敢和孙槐花争持,默默退后一步,又靠墙角缩着了。

    孙槐花见状,越发得意了:“再说了,她是不是恩人还不一定吶人家大夫可说了,阿荣送来的有点晚了,这针打下去,活应该是能够活的,可难保会不会留下什么症候。

     



第267章 偷瞄
    话分两头,常家的故事先告一段落,再说盛思源这边。

    姐弟俩从公交车上下来后,盛思源支使盛志信去买车票,她自个儿则蹭蹭蹭跑去了车站隔壁的邮局,把手里的糕点和铺盖给寄了出去。

    糕点是寄去了沈海,给了那个两年以来一直坚持给盛思源一家寄东西的人。

    盛思源这趟出来,本是打算给那人寄些熏鸡、腊肉和香菇木耳等山里货的,可这不是头脑一发热,全拿去换铺盖了吗没办法,只好拿着程玉心送的糕点凑数了,幸而这些糕点看上去很高档,倒还拿得出手。

    除此之外,盛思源还给那人寄了大米和藕粉,大米约莫20斤重,用布袋装着,藕粉约莫5斤重,用牛皮纸包着。这两样看上去是盛思源从麻袋取出来的,实则是她趁着盛志信这个小跟班不在,直接从空间里“偷渡”出来的。

    与上述这些吃食一起的,还有一封盛思源早已准备好的信,一并给那人寄了过去。

    至于铺盖,则是寄去了安丰乡,给了盛思源的外公一家。

    讲真,那床铺盖,盛思源原是想留着自己盖的,可在住院区走了一圈,看到好些个面色发青的病人缩在病床上,身上却只盖着一条薄被,不知怎的,就想起了她外公一家——大冬天的,那么一大家子人,却只有两条又薄又破的被子能用。

    小舅、小姨和表妹倒还罢了,一想到外公外婆这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严寒中瑟瑟发抖,盛思源心里就怪不落忍的。

    那床铺盖,自家需要吗当然需要!可外公一家显然更加需要。算了算了,还是先紧着他们用,至于自家的,自个儿以后再想办法好了。

    当然了,盛思源不会光寄铺盖。从空



第268章 招摇过市
    盛思源在那儿胡思乱想、自娱自乐,可她那小跟班却不肯放过她,悄悄扯了扯她的衣摆,见她不肯理会,渐渐用力了起来。

    这年头的布料质量堪忧,盛思源生怕盛志信再扯下去会把她的衣服给扯烂了,只得将那一网兜水果从盛志信那儿拿了过来,从里面拿出了苹果橘子梨各一只,然后就用麻袋把网兜罩了起来,塞进了自个儿的座位下面。

    话说,盛思源本打算把那一网兜水果一并寄走的,可她之前没有用这儿邮局邮过东西,不知道这儿会不会搞暴力运输,担心遇上些不靠谱的装卸工,对包裹又扔又砸的,好好的水果会变成水果酱,就没敢贸然的寄出去。

    后来想到今天是盛志信的生日,没法儿弄水果蛋糕给他吃,索性就多给他些水果他吃得了,便将一网兜水果都丢给了他,让他随便吃。

    作为最后上车的几个人之一,当盛志信提着水果从车头走到车尾时,一路上几乎所有的乘客都在对他行注目礼。

    这一网兜里装着的不过是些苹果、橘子和梨子等寻常水果,在物资丰富的前世,谁都不会多看它们一眼。可这儿是最为艰苦的年代,水果绝对属于稀罕物。

    尽管说供销社里标出的水果价格都很平价,比如说苹果三毛钱一斤,橘子和梨子都是八分钱一斤,还不要票,貌似谁都买得起,可问题是缺货呀,这么廉价的水果,没有关系的一般人别说是买了,就是想看一眼都没门儿。

    盛志信拿着那么多难得一见的水果招摇过市,想不引来注目都不行。

    当时盛思源就意识到了她做事有欠妥当,不该让盛志信这么明晃晃的拿着水果上车,应该在上车之前藏起来的。

    可一车的人都看到了,这会儿再藏似乎也没什么意义了。因而,盛思源便没有多管,还让盛志信继续拿着。

    &nb



第269章 风土人情
    那年轻妇女想将水果还回去吧,可看闺女吃得香甜,实在是不忍心将水果从闺女的怀里夺走;想给钱吧,但水果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真不知给多少才合适,而且人家好心好意地送水果,这要是给了钱,未免显得太过生分。

    就在她不知如何是好之时,盛思源开口说,他们姐弟多少年没有回乡了,对家乡一点儿都不熟悉,想请她给他们讲讲桃源县的风土人情。

    那年轻妇女一听这话,顿时松了一口气,忙不迭的讲了起来。

    要说这个年代的人就是实诚呢,不过是两三个水果罢了,那年轻妇女出于感激,恨不得将自个儿所知道的、关于桃源县的一切都事无巨细地说上一遍。

    同行了两个多小时,她那张嘴就没有停过,说得嗓子都快哑了,搞得盛思源很是不好意思,在娘儿俩临下车时,硬塞了一包梨膏糖给她,让她好好润润嗓子。

    讲真,盛思源让那年轻妇女讲这些,不过是为了安她的心,省得她老是觉得过意不去。可听着听着,盛思源还真从中得到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比如说吧,姐弟俩之前曾随父母坐车回过几次乡,在印象中,开往秀水乡的汽车并不是直达,一路上停停走走,会停靠桃源县城以及沿途的十几个乡,除了县城里的车站还像样之外,这些个乡就没有正经的车站,只有一个简陋的站台,附近基本上什么设施都没有——这些情况他们都知道。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县车站的后头就有一个黑市。

    此前自由市场一度被迫关闭,附近十几个乡,甚至临县的农民,就偷偷摸摸地跑去黑市用农产品换些日用品回去。

    这种黑市交易一经发现,绝对会被严惩不贷。可现在物资奇缺,正规的供销社、商



第270章 悔不当初
    谁都知道南江省的木材质量极佳,出品的家具更是冠绝天下,就有不少手中有粮的人跑来黑市里淘换了起来,甚至连些外省之人都闻讯赶来了。

    如果是小宗货物,可以手提肩扛,或者用扁担挑过来,可要是大宗货物,那就必须要用到车了,即便搞不到马车、牛车,一辆简易的手推车那也是必须的。为了运货,黑市那边经常会有不少车子出现。

    那年轻妇女听说姐弟俩从秀水乡下车后没人来接,得要步行回村子,就建议他们提前下车,在县车站就下,然后去趟黑市,在那儿雇辆车坐回去。毕竟,姐弟俩看上去不差这点儿租车的钱。

    盛思源是个懒的,一想到秀水乡的那个所谓车站距离梁店村可不近,少说也有三十里,就不怎么想动了。

    要知道,三十里路,脚程快些的,差不多三个小时就可以走完,可姐弟俩不是人小腿短嘛,那就费老鼻子劲儿了,少说得要花上五个小时。这么长的路,如果可以,盛思源当然不想要走。

    因此,盛思源决定采纳那年轻妇女的建议,就从县车站下车。

    盛志信就有点不乐意了,他觉得吧,三十里路算什么,随便走走也就到了,何苦花那冤枉钱去坐车呢

    再说了,从县城下车不划算呀!到县城的车票只要两毛五,可到秀水乡的车票却要三毛五,这要是提前下了,就相当于白送了一毛钱给客运公司,他二人加起来就亏了两毛吶!这可就亏大发了!

    然而,盛志信反对无效。车一停靠在县车站,盛思源一手拎着水果,一手拖着盛志信就冲下了车来,辨明方向后,径直朝那年轻妇女所说的黑市飞奔而去。
1...3132333435...9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