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之巧凤再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席拉




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王庄
    杨氏点头赞道:“就该是这样儿,都是本家族人,厚此薄彼的最容易引起矛盾。可别花了心思出了钱大老远的带回来,最后还不落个好儿。”

    有杨氏帮忙整理礼物的事情,江巧凤也趁机可以偷个懒。在县城里面休息了两天之后,江巧凤打算去大王庄那边瞧一瞧。

    毕竟她好几年都没回来,这次回来不去族里看望一下也实在说不过去。而且再过几天,唐世泽那边住处安排好了之后,她就要启程去庆州府了。

    江巧凤特意征求了苗姨娘的意见,问她要不要跟着一起过去,苗姨娘想了想便摇头拒绝了。

    “我过去多不自在呀,他们说的话我又听不懂,去了也是给大家添麻烦。你是回去探亲的,别到时候还得一直顾着我,你把直方媳妇儿带过去就行了。”

    江巧凤能理解苗姨娘这种想法,仅仅是因为姻亲的关系而强迫彼此尴尬地坐到一起说着彼此双方都听不懂语言,光是想想都觉得累得慌。

    虽然李宝珠也有类似的感受,但作为江巧凤的儿媳妇,她一个晚辈是没有办法拒绝的,只得硬着头皮跟随婆婆去乡下走一遭了。

    不幸中的万幸,唐锦华夫妇也与她们一块儿同行,有唐锦华在她要自在许多,同时一起过去的还有江网扣夫妇以及天祥天佑两兄弟。

    江家的马车显然是不够用了,又在车行雇了两辆。江网扣担心一下子去了这么多人,大伯家一点准备都没有,到时候现去镇子上买菜都来不及,所以他还特地从县城买了不少的鸡鸭鱼肉带回去。

    三河县到得胜镇不过才几十里路,马车走得再慢一个时辰也能到了。夏天天热,众人赶早卯时中就出发了,到了得胜镇江小十那边时,不过才辰时中的样子。

    江巧凤等人下车与江小十见了面,说了几句话又赶往大王庄去了。江小十送走了江巧凤之后,也没心思做生意了,雇了辆牛车带上妻儿也回大王庄去了。

    几辆马车进村之后,立即吸引了众多村民的目光。夏天天热,趁着早凉去地里干活儿的村民大多也回来了,路上碰见了江网扣免不了好奇问上几句。

    “网扣啊,你家才几口呀,咋地回趟老家还要四五辆马车难不成你嫌天气太热了挤得慌,干脆就一人坐一辆”

    江网扣晓得人家是跟他开玩笑,他笑着跟人解释道:“老哥你也可真会说笑,网扣我是那么张狂的人么是我妹子巧凤她带着女儿女婿回来了!”

    “巧凤回来了”

    “是呀!”

    江巧凤在马车里听见外头有说话声,忙掀了车帘子跟大家打招呼。

    “对呀,我这两天刚回来。过来看望我几个伯伯还有哥哥们。”

    “巧凤你女婿是不是那个中了举人的呀”

    “是呀!”

    “巧凤你真是个有福气的。”

    说实话,江巧凤根本都不认识这些村民哪个是哪个,但她一律都是和颜悦色地跟大家打招呼。做人不能太高冷了,大王庄毕竟是她这个身子出生长大的地方。乡里乡亲的她若是再端着架子与人说话,那也实在说不过去了。

    马车进村之后就走得慢了些,早有孩童飞奔到江家各房报告江巧凤与她哥哥回来的消息了。

    待江巧凤她们在江大伯门口下车时,江大堂哥以及其他几房的族人已经站到门口迎接她们了。

    江巧凤把李宝珠介绍给了族人,族人们也让新娶的媳妇儿以及这几年出生的孩子来



第六百一十九章 讲话
    第六百一十九章讲话

    想到这些,唐丽华决定还是跟他们实话实说了的好,不然以后他们在外头丢了人还不得把她给恨死呀。

    “铺子里面卖的那种可以吃的燕窝跟我们平时看见的燕子窝不一样的。是几种比较特殊的燕子用它自己的唾沫加绒毛做成的窝,其实说穿了大家吃的都是人家燕子的口水加鸟毛啦!想想是不是觉得很恶心呀”

    “啊,原来是这样的呀。丽华你怎么懂得这么多,什么都知道。”

    “有钱人的世界搞不懂,居然把口水和羽毛当珍品吃!”

    小孩儿们很快就丢开燕窝的问题,转而研究起各自收到的小礼物来。女孩子们多是一些小首饰,比如头花呀,耳环,头钗呀什么的。

    男孩子们小玩意儿没敢送太多,大多都是笔墨纸砚这些平常都用得着的。江家的男孩子现在都去家塾启蒙几年,成绩好的就送到镇上或县里的书院当中去。

    女孩子们虽然没法儿去学堂读书,但是因为有江巧凤与唐锦华在前头做榜样,兄弟们从学堂回去后也都会教她们识字。多深奥的不敢说,但是读写这些基本上都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江巧凤与伯娘嫂子们在厢房里面说话,侄儿媳妇们都主动去厨房忙中午饭去了。

    中午饭很是热闹,江大伯把村里几个有名望的人也请过来一道入席。王三伯作为江家的老熟人朋友了,自然也被请过来喝酒了。这些年江家族里有什么事儿,都是请他帮忙参详的。

    王三坐到席上喝酒,心中是感慨万千。他可是亲眼看着江家一族是如何起来的,不过才十多年的时间,就由一个普通的族群发展成附近几个村子都不容小觑的大族了。

    虽然眼下江家靠的都是唐大人以及李举人这两个女婿,做的又多是一些商贾之事。但是看看江家这一辈儿小的,个个儿都送去学堂读书了。

    不管这一辈儿将来有没有能读出来的,光凭江家有这个培养子弟的意识,家族兴盛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江巧凤她们这群女眷以及孩子们在厢房里面另外开了几桌。等到大家吃喝得差不多了,江巧凤开始跟她们讲起了正经事。

    “各位伯娘,嫂嫂们,巧凤我今儿有几句话想跟诸位说一说。”

    屋内众女眷看江巧凤神情这么严肃,心中也猜到她一定是有什么要紧事跟大家说了。

    大伯娘年纪最大,辈分也最长,她开口说:“巧凤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江巧凤:“族里的男孩儿们都送去读书了,这事儿是对的。但是读书这种事情大家也知道,多少还是要看天分的。”

    “对呀,都是一个先生教的,我家那两个孙子回回考试都是个末等,害得我都没脸面出门了。”

    江巧凤:“嫂子你就别太在意了,每个孩子的天分不同。虽然有的人读书不成,可是人家经商有天赋啊。又或者有的人学文不成,但是学武却是个奇才呀。

    当然了,不管有没有读书的天赋,最基本的读书写字总是要会的吧起码将来写个信呀,记个账什么的不成问题吧大家都知道,这识字的人走到哪儿都要被人高看一眼的吧”

    “是是,巧凤说的这话有理。”

    “但是我今天要说的是——”江巧凤扫视了屋内所有人一眼,看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自己身上,她才又继续说道,“读书之余我



第六百二十章 苗姨娘病倒
    第六百二十章 苗姨娘病倒

    “谁跟你说读书没用的”大伯娘罕见地冲着那个出声的侄儿媳妇发火了。“你个鼠目寸光的东西!”

    挨骂的媳妇不敢吱声儿,只是觉得自己很委屈,她见大家都拿异样的眼神看着自己,羞得她根本就抬不起头来。

    “你们当中是不是也有人这样想的”大伯娘眼神犀利地扫视了一圈儿在场的年轻媳妇们。“读书识字没用吗咱不说别的,就说说这管着我们老百姓的有几个是大字不识的

    士农工商,这天底下第一等人就是读书人。我们做农民的想要出人头地,想要不让人欺负就得去读书识字。

    巧凤刚才的话说得还不够清楚吗让孩子们读书,是想让他们成才有出息的,不是叫你们把孩子养成个懒汉。以为成天捧着个书本就可以家里啥活儿都不用干了”

    大伯娘可是听自家老爷子念叨过多少回了,读书兴家,读书兴家。像他们家每回有点儿什么事都要请王三过来帮忙。为什么还不就是因为家里没个读书识字的,一点都不懂得契书里头有那么许多的弯弯绕绕么。若是没有个读书识字的王三在一旁帮衬着,只怕家里被人骗了还得帮人数钱呢。

    大伯娘一席话说得在场的晚辈们一个都不敢抬起头来说话,最后还是二伯娘打了个圆场后屋里的气氛方才慢慢缓和下来。

    只是这么一来,江巧凤觉得自己也不方便再多说什么了。万一再有人因此挨训,回头在心里记恨自己一个外嫁女多管娘家的闲事,那也太得不偿失了些。反正她已经把自己的建议告诉大家了,至于她们愿不愿意照做那还得看她们的意愿才行。

    江巧凤与江多福他们并没有晚上留宿在大王庄的打算。所以下午申时中,太阳已经没有中午那么火辣的时候,一行人离开了大王庄回三河县去了。

    江巧凤在三河县又住了几日,直到六月二十四日唐世泽派人来告诉她庆州的房子已经准备好,她们可以启程去庆州城了。在拜别了爹娘与兄嫂之后,江巧凤带着儿女以及苗姨娘去了庆州。

    江巧凤她们到达时,唐世泽正在衙门与上任知府办交接去了,并不在家。城里空闲着的且能安置下她们一大家子的院子并不多,所以还是租了两座靠的比较近的院子。

    一座三进的院子江巧凤夫妇带着苗姨娘以及两个未成年的儿女住,另一座二进的院子则是唐直方夫妇,与从前在北方差不多。

    最初几日的忙乱过后,日子很快平静了下来。江巧凤在庆州城生活过好几年,对城里的一切都熟悉得很,所以对她而言根本就没有什么适应一说。

    只是苗姨娘与李宝珠她们那些从来没有在南方生活过的人,却是老大的不适应。北方夏天即使白天也热得很,但是到了晚上太阳一下山就凉快多了。哪里像这儿,都到了晚上亥时了,屋子里头依旧是闷热得叫人难以入睡。

    一路的奔波再加上对这边环境的不太适应,苗姨娘很快就病倒了,而李宝珠则是一下子瘦了好多。

    这可把唐世泽给担心坏了。一番延医用药之后,苗姨娘的病情总算是好转了不少。可她依旧是食不下咽,夜不能寐,每天除了喝几口稀粥之外旁的什么都不想吃。

    “哎——早知道我娘受不了这边的酷热我就不应该带她过



第六百二十一章 制冰
    下人很快买了五斤硝石回来,江巧凤也不清楚这些硝石到底能做多少冰,便让人称了一斤先做做实验。

    按照当初在书中看到的,准备了大小两只木桶。五大碗水倒进小桶,再将小桶放在大桶里边,大桶里也装了些水。江巧凤让人把俞秀姑把硝石放到大桶里,然后让她们离得远点儿。

    唐丽华跟在江巧凤身后好奇地问道:“为什么离得这么远没听说硝石进了水以后会有什么危险啊”

    江巧凤叹口气道:“你就饶了我吧,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初学的那点儿化学知识早还给老师去了。我现在除了还记得水的化学式是h2o以外,别的我啥都不记得了。

    反正我只记得做化学实验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天知道最后会起什么样的反应呀。咱还是小心点好,不然毁容都是分分钟的事儿。”

    唐丽华笑道:“瞧您这样儿,知道的晓得您是在制冰,不知道的还以为您实在做炸药呢!”

    江巧凤才不在意唐丽华说什么呢,“你倒是年轻,又比我过来得晚,不晓得你现在还记得多少”

    唐丽华立即蔫儿了下去,支支吾吾地说:“其实我当初学习也就一般般,现在当然也是跟您一样忘得差不多了。”

    江巧凤没跟唐丽华计较,而是忽然想起来冰箱制冰也要好久的,这硝石制冰恐怕也没多快。

    “秀姑,将这屋子的门锁上,过一个时辰再来看吧。”

    俞秀姑应了,找了个锁把门锁了,然后便忙旁的事情去了。

    中间去看了几回,都没完全冰好,直到下午午觉睡醒了起来后,中间那个小木桶里的水方才完全结成冰块。江巧凤让俞秀姑把那小木桶里的冰倒进一个事先准备好的木盆里头,又往小木桶里继续加了两碗水继续制冰,想看看一斤硝石最后到底能将几碗的水制成冰。

    俞秀姑看看木盆里头的冰,心中惊讶极了,没想到这大夏天的夫人还能变戏法一样变出冰块儿来。不过她在夫人身边待久了,匪夷所思的事情见多了。夫人变银子那才叫厉害呢,变个冰出来又有什么可稀罕的。。

    江巧凤看看强作镇定的俞秀姑,心中也有些好笑,不过这些跟她又没啥可解释的。

    “你把这木盆里的冰给老太太送去吧。小是小了点儿,但总算是聊胜于无吧。”

    “是,夫人。”俞秀姑立即捧着木盆往苗姨娘屋子跑去。天气太热,她怕跑得慢些冰就融化了。

    “别让姨娘吃冰,我怕肠胃不适!”

    “知道了!”

    苗姨娘下午眯着了一会儿,这会子已经醒了,蔫蔫儿地躺到床上任由身边的丫头给她摇扇子。

    “哎——”苗姨娘连叹气都没啥劲儿了。“这扇子扇出来的风一点都不凉快,也是热的。”

    面对这样酷热的天气,史嬷嬷也没辙了,她只能劝苗姨娘:“您把心放静些,那样或许感觉会稍微好一些。”

    “哎——”又是一声长叹,苗姨娘再没出声。

    “史嬷嬷”俞秀姑进了苗姨娘的屋子,听见屋里没什么动静,以为苗姨娘还在睡觉就小声喊了史嬷嬷一声。

    “我在呢,秀姑你过来有什么事情”史嬷嬷边说边往房间门口走来,一下就看见俞秀姑捧着个木盆过来了。

    “你捧着个什么东西”俞秀姑还没来得及回答呢,又听见史嬷嬷吃惊地喊了一声:“冰你这木盆里头放的可是冰”

    “是——”俞秀姑话音还未落下,就听见苗姨娘在屋里大声问:“冰什么冰”

    &



第六百二十二章 想皇帝所不敢想
    冰块儿凝结的过程非常慢慢,四斤硝石的那个由于量少,也做得早一点,在太阳落山的时候就做成了,可十斤的那个才凝了一半儿。

    当俞秀姑与王昭君两人合力把几十斤重的冰块抬进江巧凤屋子里的时候,唐世泽的眼睛都瞪直了。

    “你这冰块儿是从城里哪户人家弄来的我先前让人在城里找了好几天都没能找到一块儿冰,看来还是夫人你有门路呀!”

    江巧凤还没说话呢,俞秀姑与王昭君两个就已经抿着嘴儿在偷笑起唐世泽来了。

    唐世泽仔细回忆了一下自己刚刚说过的话,没一点毛病呀,可是为什么这两个丫头都在偷偷笑我

    “巧凤”唐世泽不好跟两个丫头计较,只能找江巧凤问个究竟。

    两个丫头见机不妙立即放下大冰桶退出了屋去,留下他们夫妻二人说话去。
1...138139140141142...1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