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巧凤再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席拉
江巧凤:“嗯——我再仔细考虑几天,看看书院都需要设立哪些部门,回头想好了再请你帮忙补充一下。房屋建好了之后,景观这些就要由你来设计了。”
“好,夫人有命,岂敢不从。”唐世泽自然是一口应承了下来。
江巧凤说干就干,她拉着唐丽华与她一起设计书院的功能。她们两个按照现代学校的功能,给学院设计了,主校舍、先生休息室(办公室)、山长室(校长室)、杂物室、藏书楼、学生宿舍、沐浴间、厨房、餐厅等。
她们俩也晓得自己并不懂建房子,所以这些只是她们对书院建筑的一个粗略规划,然后再由有经验的瓦匠师傅们来具体执行。建房子这些都难不倒师傅们,唯有一个要求让师傅们感到十分难办,那就是江巧凤提出来的想让房子带取暖功能。
江巧凤的想法说起来很简单,完全就是参照北方暖炕的做法来做的。
暖炕是由秸秆或是木柴等物经过燃烧产生的热量经过烟道,从而让炕变得暖和起来。
按照江巧凤的设想,在校舍的地面下,也有烟道通过,这样一来屋子里面起码要暖和许多。
江巧凤认为自己的想法在理论上来说绝对没什么大问题,就是不晓得具体实施起来效果如何了。
只是南方这边的师傅对于暖炕是一窍不通,根本不晓得怎么砌才对。
领头儿的师傅姓张,今年有五十出头儿了脸上看起来看着虽然有些老气,可能是一直都没断过劳动的缘故,身板儿看起来很硬朗。
张师傅这会子听了江巧凤的要求后,一张脸顿时抽成了
第六百二十七章 书院开学
江巧凤对于山的高度没有太大要求,她又不是去修仙的,要那么高山头做什么。这座山头地势比较平缓,一点都不陡峭,确实很适合盖书院。而且山坡上植被也比较多,夏天的时候肯定要比山下凉快得多。
衙门有人好办事,只花了二十多天的功夫,江巧凤不仅买下了那座小山,顺带着还把小山周边的一圈儿的土地都给买了下来,总共花费了一万多两的银子。
建房的事情不用江巧凤操一点心,但是书院的名称却叫她想破了脑袋。她与唐丽华两人想了好几个书院名字就没一个能满意了的。最后她还是把取名儿的事情交由唐世泽去头疼,没想到人家张口就来了一句:“不用那么太在意名字,我看叫青松书院就好了。”
“轻松”
“对呀。”唐世泽说,“青松不好么四季常青,既挺且直,品格高洁,可是岁寒三友之一呢。”
“好——好——”江巧凤藏起心中的尴尬,大声称赞这书院名字取得好,取得妙。
青松书院的事情随着名称的确定暂告一个段落,江巧凤开始琢磨起女学堂的事情来。
母女两个商量了好几天,一致认为她们老家的舆论宣传手段可以借到这里来用用。只不过要把那边的网络与电视等媒体宣传手段换成了这边的戏曲而已。
为此,江巧凤特意捡起了穿越前的老本行,写了一部描述女人读书有大用的故事出来。
唐丽华看了江巧凤写的故事后笑道:“感觉总体写得还算不错,虽然这故事情节一般般,但是应该很对这里老百姓的胃口。
真是看不出您穿越之前是干这一行的呀。可为什么之前问您,您总是不肯如实相告呢”
江巧凤尴尬地笑了笑:“那还不是因为我是个扑街嘛——你问我是做什么职业的,我说是写网络小说的。
然后你肯定又会问我写的是哪本小说,结果我说了之后你说你从来都没听说过,那我得多尴尬呀!我一个扑街也是要面子的好吧!”
唐丽华这下再也没忍住,咯咯地笑了起来。
江巧凤:“你还笑,再笑我可生气啦——”
唐丽华:“好好,我不笑。惹恼了您,回头不给我嫁妆那我不得哭死。”
江巧凤写的这个故事叫做《刘三娘》,内容大概就是一位叫做刘三娘的秀才娘子在夫君去赶考却中途失踪之后如何撑起家庭的故事。
故事重点放在了这位秀才娘子因为识字有文化,从而给家里规避了不少的风险,后来终于熬到了她相全回来大团圆的结局。
江巧凤只写了故事大概,戏曲编词这些她可是一点都不懂,那还是要交给人家戏班子里的专业人员才行。
江巧凤找来了这一带颇富盛名的戏班子,出银子请班主把这个戏给写出来,然后还出银子让一些小戏班子排练好了之后下乡给老百姓们免费演出去。
r />
戏曲排出来时秋收已经结束,种地的农民们就没那么忙了,所以听到到有戏可看,都一窝蜂地跑去瞧热闹。
秋冬季整个农闲时候过去时,这个戏曲已经成为整个庆州府境内老百姓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了。
与戏曲一起流传开的还有句“一个好媳妇旺三代”的民间俗语。老百姓们听到这话无不点头称
第六百二十八章 夺爵流放
经过王先生与唐直方、李博文三人共同考核与商议之后留下了六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年龄从十一岁到十三岁不等。
他们六人头一年在书院读书期间的束脩费包括伙食和住宿费统统都免除,家里只要负担他们的笔墨纸砚这些学习用具就行。
凑巧下一年春天就有童生试,过了县试的依照名次奖银五两到十两不等,并且免一年束脩费以及食宿费。过了府试的依照名次奖银十两到二十两不等,同时免除书院一年半的所有费用。
至于县试、府试、院试都过了直接考中秀才的,一次奖银五十两。同时书院在三年之内不收该学生的任何费用。
书院学生去参加乡试,书院里面会发放盘缠,免除他们一切后顾之忧,只要专心考试就行。
至于考中了举人的,则奖银一百两。不过一般的学生考中举人之后,基本上就不用再为银子的事情而发愁了。
一切如江巧凤所料,凡是有门路的富家子弟基本都没人愿意来这个新开的名不见经传的青松书院。
所以青松书院目前除了这六位学生以外再没有别的新生了。王先生虽然在他自己的那个圈子里还算小有名气,但是到了庆州这里却是一点效用都没有的。
六个学生,三个先生,可无论是先生还是学生,谁都没有懈怠。因为他们是冲着第二年春天的童生试去的。只要书院这几个孩子考试能考出好成绩来,还用担心以后会招不来新生么
这座庆州境内,距离庆阳不远的无名小山也由于青松书院的缘故被江巧凤等人唤作青松山。
山上距离青松书院大概一里路的距离以外还另外修建了一座超大的院子。大院子里边儿还套着六座小院子,苗姨娘、江巧凤与唐世泽夫妇、唐直方夫妇、唐锦华夫妇、还有唐丽华与唐小睿也给他们一人留了一座院子。
这样一来大家既可以住到一起,相互之间还能保持一点儿距离,也省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太近了而产生各种矛盾与摩擦。
就在江巧凤打算筹备女学堂的时候,京城传来了老皇帝驾崩的消息,成功上位的居然是一直都不大显眼的六皇子。这可真如江巧凤所说一般,能不能成功坐上皇帝宝座这事儿有时真的要看运气。
六皇子上边儿那几个有实力的哥哥斗来斗去地,谁都没能得了好,结果最后叫他给捡了个漏。许多时候真的是做多错多,不做不错。
正因为六皇子他想着上头能干的哥哥们那么多,怎么着也轮不着排行第六的他呀。所以一直都置身事外,从来没想过要去争一争。结果就因为他啥都没干,竟然意外的得到了老皇帝与上边几个哥哥的一致认同。
毕竟他们之间都撕破脸皮打成那样儿了,要是让对头上了台,那他们还不是死路一条啊。正是因为所有人都认为只有六皇子上位才不至于让皇室内部同室操戈,所以他才这么莫名其妙地给捡了个皇帝做。
新皇上位,为了显示他对兄弟们的友爱之情,所有皇子一个没动。不过之前充当皇子打手,上蹦下跳搞出不少事情来的那些勋贵与官员们就倒了大霉了。
不少勋贵被趁机夺了爵位,其中一个就是定远伯府李家。只是李伯熊与金氏他们夫妇的现在具体情况如何,江巧凤夫妇暂时还不知道。
第六百二十九章 李家遭遇
李家的十六岁以上的男丁共有十二个。除了李伯熊父子三人外,老伯爷还有三个弟弟以及五个侄子都一起流放到边城。
一路上有二掌柜不住打点,李伯熊父子三人在食宿方面都得到了优待。在得知家小都有妥善的安置后,他们一直抑郁寡欢的心情总算得到了点改善。
李伯熊父子三人倒是没受什么大罪,可他的父亲与三个弟弟以及几个侄子们一路上却是吃了不少的苦头。
这么两厢一对比之下,老伯爷与三个弟弟可是不愿意了,嚷嚷着想叫李伯熊也帮他们打点打点,叫他们也好少受点罪。他们不知二掌柜底细,还以为是李伯熊手底下得用的下人呢。
李伯熊的下人还不就等于是李家的下人于是便趾高气扬立即让二掌柜去与押送他们的衙役交涉,说他们也要享有与李伯熊同等的待遇。
二掌柜自然是当场拒绝。本以为是一句话的事情,结果不光没能享受到特殊待遇,结果还在众人面前失了颜面。
老伯爷在另外三个儿子的挑唆之下冲着李伯熊发起了难。大声斥骂李伯熊目无尊长,忤逆不孝,只顾自己享受,完全不顾年迈的老父与三个弟弟以及侄子们的死活。
一起流放边城的可不止李府这一家,老伯爷这么一嚷嚷,结果给闹得人尽皆知。
旁人家或多或少也有些亲故不忘旧情暗中关照的,役卒们也趁机可以收点儿好处,你好我好大家好。这种事情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结果叫这几个都认不清形势还把自个当作昔日高高在上的权贵给嚷嚷了出来。
役卒们瞧他们几个不顺眼,加上也看出没人愿意出银子给他们几个打点,所以立即抄着水火棍上去招呼了。
老伯爷年纪大了怕一下给打死了就没下狠手,所以把李伯熊那三个弟弟给狠狠抽了一顿。几人挨了打还没记性,居然又骂起了李伯熊还捎带上了二掌柜,骂他忘了自己的奴才身份。
二掌柜哪里会白白受他这冤枉气,少不得要为自己辩解一番的。他说他家女主人得了李伯熊妻子金夫人的关照,如今派他过来还人情来了。主人只让他关照好金夫人的丈夫与儿子,至于其他人他可就不会再管的了。
二掌柜这么一说,大家伙儿就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原来是受到李家大儿媳妇关照过的一个妇人过来还人情来了。那跟老伯爷他们几个关系还真是远了去了。
而且人家只是还人情又不是来报什么救命大恩的,肯这样一路上跟着打点,已经比许多人家的至亲做得好太多了。
李伯熊被老伯爷骂得火起,终于忍不住将他自己这么多年来所受的委屈爆发了出来。父子俩大吵一架,三个弟弟想帮腔却被役卒们的水火棍给吓住了,想想还疼得厉害的屁股,都不敢再吱声儿了。
老伯爷听得自己大儿子对自己的种种控诉,他心里是又气又恨。一家子落得这样一个地步,他心中怎么可能就一点悔意都没有
几百里路足足走了一个月才到。这群昔日养尊处优的达官贵人们,经过这一路的折磨已经彻底没了脾气,只盼着在边城能分到个轻松些的活儿。
这座边城位于大梁国的最东北,与邻国的边界线不过一百多里的距离。流放到这里的犯人要做的事情有
第六百三十章 择优录取
以江巧凤的身家,她本来是不想再折腾这些事情的。但是为了给女人们提供一个工作的机会,才特意开设这些作坊与店铺。虽然她并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但是想让事情进入良性循环,总是要有盈利才能长久维持下去。
江巧凤给这些女员工开的工钱最少也有十文钱一天。有些特别累的钱还要再多一些,比如缫丝作坊里的女工,有时候一天能得二三十文。这份工钱可抵得上那些男人普通打零工的工钱了。所以还是有不少家境不那么宽裕的人家愿意让女人出来工作的。
所有作坊店铺都招满了人之后,江巧凤的女学堂开始进行疯狂宣传了。
凡是在巾帼堂读书一到三年,读写与算术能力达标之后可以到江巧凤名下的作坊与店铺做管理人员,每天的工钱至少三十文起。
同时巾帼堂还招收女先生,每个月可有两贯铜钱,单身的还管食宿。另外如果巾帼堂找不到女先生的话,女学生们读书读个三五年之后成绩优异者也可以留校任职。
这些看起来虽然工钱很高,可那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但是巾帼堂有一个优厚的条件十分的吸引人,那就是过来读书的贫家女孩子不仅不收书本束脩费,学堂还管她一顿中午饭。成绩优异者,还可以免束脩费,免食宿费。
这消息传扬出去之后,那可真有如一滴水掉进了油锅里,沸沸扬扬的到处都有老百姓在谈论此事。
有人听了之后丝毫不在意的,依旧重复着他那每天都一样的日子。有人听了之后跳脚大骂的,骂江巧凤是个神经病,为什么是女孩子而不是男孩子,不然他们家儿子不光可以读书还能给家里省下不少饭前。
当然也有人听了之后心里蠢蠢欲动的,六七岁的丫头片子在家里还小,除了吃饭以外根本就帮不了家里多少忙。若是送去那个什么巾帼堂的话,好歹每天也能给家里省口粮食呢。
要是三年以后人家还说话算数给丫头一份高工钱的工做,那家里可就赚翻了。一年下来少说也有十多二十两银子呢。即便是骗人的,开到一半开不下去了,可自己家也不亏呀,可是白吃了那么多天的饭食呢。
一时间,不管是冲着眼前每天一顿的免费午饭还是冲着学成以后的优厚工钱,前来报名的女孩子还真不少。有庆州城的普通百姓家的,有庆州城外邻近几个村庄里的,路途太远的暂时还没人过来报名。
与青松书院不同,巾帼堂开在庆州城里还算比较热闹的地方。毕竟都是女孩子,把学堂开到偏僻处也不合适。巾帼堂就是一座二进的院子,女学生们早上进了学堂后外面院门一关,根本就不会放任何男人进来的。
等到三月份正式开课时,女先生没招到,前来报名的女孩子却足足招了有四十多个。年龄由七岁到十岁不等,再大一些的都留到家里帮忙干活儿了,有的甚至已经许配了人家,那更是不能轻易抛头露面了。
江巧凤可是事先跟家长们说好了,只有认真学习的才会有机会留下来,单纯过来混饭的以后还是要退回去的。家长们自然是点头应下,他们都没出过一文钱哪里有资格说个“不”字。
江巧凤让人把她们暂时分成了两个班级,由家里几个识
第六百三十一章 女子无才便是德
为了防止这些家长们半途而废,她还让家长们在保证书上按下手印,要他们答应女孩子们在巾帼堂学成以后起码要工作三年以后才可以嫁人。若是他们中途反悔的话,那可是要把巾帼堂这几年里在孩子身上花费的银钱全部给还上的。
当然这三年当中都是有工钱可以拿的。家长们也不笨,自己心中默默算了笔账。在这巾帼堂里吃上几年给家里省了粮食,然后再做三年的工,若这工钱按巾帼堂所说的那样多的话,三年下来又是几十贯铜钱的收入。那可比收那几贯钱的聘礼强得太多了。
这笔账是怎么算都不吃亏,自家是稳赚不赔的。就是看不透这位官夫人这么烧银子是咋个回事,银子多得花不出去了这有钱人的想法是真的搞不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