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渔家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竹篱清茶

    颜竹君干脆翻身睡觉,送何氏一个黑溜溜的小脑袋。

     




第28章 湖上卖鱼,魏东池惜材
    歪着头,有些调皮地反问道:“我为什么要告诉你们你们要买鱼吗你们买我的鱼,我就告诉你们。”

    “哟,这丫头还真机灵,竟然还知道讨价还价!”魏东池稀罕得不行,更加乐了。

    傅李清也觉得颜竹君好玩,在魏东池感叹完,笑着出声道:“丫头,你们家的鱼怎么卖呀”

    “你们真要买我的鱼啊!”颜竹君只是开了个玩笑,哪知道这两人竟然当真了。

    边上的颜正然被吓了一跳,赶紧朝傅李清两人道歉,“两位可别当真,孩子开玩笑呢!”

    傅李清摆摆手,一只手撑着轻舟的边缘,颇有些慵懒,不甚在意地说道:“我们既然到了这东阳湖,自然要尝尝这湖上的鲜鱼,你们若是有新鲜的活鱼,我们还真想买两条回去。”

    颜竹君眼珠子一转,甜甜笑开了,扭头看向颜正然,活泼地说道:“小叔叔,我记得咱们昨天可是网上来两条塘鲺,不如就卖给两位伯伯如何”

    颜正然一愣,旋即拍了一下脑门,这两天家中的关注点都在建房子上面,即使有一些收获他也不能离开渔船,是以那些鱼现在还养着,他都忘了这个事情了。

    轻舟上的傅李清听到塘鲺眼前一亮,这鱼就是在鱼市也不常见,主要是不好捕捉,偶尔看到有鱼贩在卖,也是很快就被抢没了,难得今日竟然让他们碰上这样的好事,傅李清可不想错过,直接朝颜竹君两人喊道:“那塘鲺我们要了,有多少要多少,价钱你们算。”

    傅李清看着颜正然进了船舱,这才笑眯眯地向魏东池解释道:“这塘鲺肉质细嫩味美,还能促进伤口愈合,可是不可多得的补品,而且这种鱼大多在水底,渔民难以捕捞,多是靠运气,所以平常也不是想吃就能吃的,今日算我们好运,正好被我们给赶上了。”

    魏东池不懂这些,听得惊叹连连,他常年生活在帝都,帝都也有丰富的鲜鱼,但大多都是从外面运过去的,鱼的价格比肉还要贵上五六倍,还是那种有市无价的,常常一船鲜鱼刚刚到帝都就被哄抢空了。

    他家境也不是多富裕,不可能花大价钱去买一条鱼,平时吃的都是普通的北方河里产的鱼类,现在被付文清这么一说,他更加期待起这塘鲺来了。

    颜正然去取鱼的速度也很快,那些鱼都养在甲板上,直接拎到船尾就行了。

    颜竹君在看到木桶的时候还特地打开看了看,对面轻舟已经慢慢靠了过来,傅李清看到木桶里的塘鲺更加欢喜,想都没想,直接把一桶鱼都买了去,要知道,桶里除了两条塘鲺,还有一条大的鲶鱼。

    颜正然也不抬价,按照市面上二十文一斤卖给傅李清,总的得了六十几文,算是额外的收获了。

    这会儿魏东池看到颜竹君像小大人似的正经,又想起那姜太公钓鱼的段子,不禁逗弄起她来,“小丫头,你可是念书识字”

    颜竹君乖巧地点点头,稀松平常地说道:“我家爷爷以前是读书人,所以我们家的人都识字,也都念书的。”

    魏东池听了更觉惊奇,这渔家看起来很是清贫,没想到竟还有一位读书人。

    颜竹君看魏东池对他们家感兴趣,很是无奈,不雅地翻了翻白眼,可爱地说道:“伯伯,我们家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穷的,再说了,我们家贫寒,跟我们念书识字并不冲突啊!”

    魏东池一愣,还真是找不出反驳颜竹君的话来,古怪地打量了她一



第29章 工钱,平整土地
    出工的人数和时间定下来之后,剩下的就是工钱。

    颜璐两人不曾接触过这事,给人付工钱对他们来说也是黄花大闺女上花轿——头一次,好在黄亮这人看着挺实在的,颜璐便问道:“黄师傅,你们这工钱是怎么算的”

    黄亮也爽快,拍了下大腿道:“我们在府城给人家干活,都是一天十二文钱,五个人就是一天六十文钱,府城接的活大概十几天就能完成了,一个工程下来差不多七百多文,您看……”

    颜璐心下一转,五个人一天就是六十文钱,他们这房子怎么说也要建两个月的时间,大概就是三贯六百文钱,换成银子也就是四两半,倒是比他们预期的要小上一半。

    这么一想,颜璐心里高兴,便笑道:“黄师傅,这个工钱就按你说的来,我们家想赶着在过年之前搬进去,若是你们能加快速度,又不影响房子的质量,我们还可以额外支付你们半两银子如何”

    黄亮闻言,眼睛一亮,想都没想便拍着胸脯保证道:“颜伯放心,我们绝对保证把你们的房子建得漂亮又结实,要是你们赶时间,我们每天加些活也是可以的。”

    只要这个活做完了,他们家也能有五两银子的收入,这对他们家来说可是一笔大钱了,都能在村子里买上几分田地了。

    黄亮越想心里越热乎,颜璐两人离开的时候还亲自送他们到村口,这才进府城跟黄安他们几个汇合。

    翌日,黄明黄安四人早早地到了府城的码头等待颜家的渔船,昨天已经说好,今天开工,颜家要亲自过来渡他们去清浦。

    这会儿已经差不多初冬了,东阳湖上弥漫着浓浓的雾气,比其他地方还要冷上几分。

    黄家四人心里却是一片火热,即使穿得轻薄,也丝毫感受不到这湖边的湿寒。

    颜正茂划着渔船抵达港口的时候,认真认了岸上的人群,看到黄明几人还特地观察了一会儿,这才迟疑地问道:“你们可是黄亮师傅的家人”

    黄明憨厚地笑着点头,露出一口大牙。

    等四人上了渔船,这才注意到颜家的境况,他们想不通,颜家看着这般清贫,怎么有那么大的本事建两座青砖瓦房,幸好出门之前黄亮交代过他们,不能打听主家的事情,他们才憋着没问出口。

    渔船直接划到东清浦,颜家的另一条渔船此时也在这岸边停靠,颜璐和何氏守着渔船,其他孩子都跟着颜正然去了宅基地。

    颜正茂领着人到了目的地,指着高低不平的一片荒地道:“这里就是我们建房子的地方了,因为这地不平,所以我们今天必须先平整土地,工程量有些大,我还请了这附近几户人家过来帮忙一天,我们争取今天把地给收拾了,明天再开始挖地基。”

    话音刚落,一行人发现远远走来七八个汉子,这些汉子都是东清浦的村民,现在入冬,没了农活大多出去找零工干,正好颜家需要一天的零工,这些人就全都过来了。

    大家都是淳朴的村民,有的人嘴巴大一些,喜欢说人家的是非,不过干起活来倒也实在,不是那种偷奸耍滑之辈,十几个人一起收拾两亩地,一天足够了。

    何氏和几个孩子负责给他们做饭,正好这几天颜正然网了些鱼都没卖出去,颜家还有不少水蕨,再放一些米,能煮出一大锅的鱼粥,大家分一分,勉强也能吃饱。



第30章 宅子的规划,何家出事
    颜正茂兄弟两不懂这些,既然黄明说这样更结实,他们自然要听他的。

    不过在标记地基线的时候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颜家要建的是二进的院子,一进院子不用想都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二进院子主要是他们住的厢房,这一进二进的房子要连在一起,这么一来一亩地完全用不完,还生了将近半亩地,总不能围了一亩地,里面剩下近一半的土地不处理吧。

    黄明把这个问题向颜正茂反应了之后,颜正茂还没说什么,颜竹君最先跳出来,兴奋地拍手喊道:“太好了,这样娘可以种菜,我们可以种花草果树,一年都不用出去找野菜了。”

    颜竹玉也在边上附和道:“还有还有,可以养小鸡小鸭,娘说了,住在地上可以养小鸡小鸭的。”

    两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直把颜正茂说懵了,后知后觉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朝黄明笑道:“就听孩子们的,我差点都忘了这一茬了,等房子建起来,你们挑一处偏一点的地方,给我们用土坯再弄一处牲畜棚子,到时候也能养些畜生。”

    黄明稀罕颜家两个丫头这机灵劲儿,猛夸了她们一顿,这才跑去干活。

    颜正茂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尾巴都快翘上天了。

    地基线用了半天就量好了,当天就开始挖地基了,单单打地基就用了整整七天的时间,不过出来的效果颜家人都挺满意的,这房子能不能长长久久,有一大部分原因取决于地基稳不稳,这地基要是稳了,这房子撑个白来年都不是问题。

    等地基打好了,黄亮那边的活也结束了,当即投入颜家建房子的大事中。

    这些日子,颜家的男人们都守在东清浦,很少回渔船上,就是睡觉也是直接谁在宅基地边上的简易茅草棚里,大家轮流换睡,倒也能挨过去,至于何氏和几个孩子,他们也就偶尔去东清浦看看,其他时间还是住在湖上的渔船里。

    这日,何氏正在渔船里缝补渔网,颜竹君四人在边上乖乖的念书识字。

    突然有渔船快速朝他们家靠过来,何氏奇怪地看了一会儿,见渔船上的人是方老汉,正要笑着招呼人家过来玩,却见方老汉凝重地对何氏说道:“正茂媳妇,颜大哥和正茂他们在家吗”

    何氏摇摇头,温婉地回道:“他们最近比较忙,方叔可是有要事找他们我可以去叫他们回来。”

    方老汉摆摆手,叹了口气道:“不是他们的事,是你娘家出了点事,我也是今天在明湖村附近的水域捕鱼,碰上何家村村长婆娘的兄弟在湖边洗脚,听他说的。

    好像是你二姐家里出事了,听说被她浑身是伤,哭着跑回娘家了,还听说你爹被气病了,现在你娘家都乱套了,我也只知道这么多,就赶紧过来跟你说一声,看你要不要回去看看。”

    方老汉本就是热心肠的人,感激颜家那些年的帮衬,是以一听到这个消息就火烧火燎地赶来颜家了,“唉,咱们这穷人可生不起病,一生病就麻烦了!”

    方老汉的凝重并不是因为何美娘被打,而是因为文娘的爹病倒了,这穷人一生病,极有可能因为没钱医治就这么去了。

    不过这种话方老汉可不敢说。

    何氏早就被吓得白了脸色,慌慌张张地就说要回娘家。

    颜竹君他们几个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不过家里现在还有这么多银子,没有大人坐镇根本就行不通,为此颜景泰开口道:“娘,您想别慌,我们先去东清浦找爷爷和爹,跟他们说一声,东清浦离何家村也不远,我们再拐过去



第31章 大人的叮嘱,何美娘这事
    更重要的是,以前冯家很看不起他们家,要是让冯家人知道他们家现在有钱盖房子了,肯定会想方设法打听虚实,说不定还会打他们家的主意。

    何氏听了心里难受,不过颜正茂说的是事实,她也知道冯家那些人不是什么好人,再加上这回何美娘被打,何氏心里对冯家有怨气,便不再说什么,直接答应了颜正茂。

    颜正茂见此,重重松了一口气,其实还有一点他没说,那就是何文娘大伯一家也不是什么老实人,不说建房子的事情不止防着冯家,也防着何文娘大伯一家。

    几个孩子上岸之前全都被耳提面命了一番,就连最小的颜景瑜也再三保证不会说漏嘴,因为颜景泰恐吓他,要是他说漏嘴了,以后就没饭吃了,更没鱼汤喝了。

    小家伙最喜欢的就是吃的,被这么一吓,当即紧张得不行,比两个大人还慎重。

    一行人进了何家村,碰到熟悉的村民便有人朝他们打招呼,村民们这会儿看到何文娘一家子过来,皆是心照不宣,也不拉着何文娘唠嗑,直接让人赶紧回去。

    何氏的娘家住在何家村的村尾,那里过了一片田地就是何家村的后山,以前何氏常常上山找吃的。

    从村头到村尾,还有一段村路要走,村子里都是土路,冬天路上又湿又滑,几人只能踩着那些石块前行,本来脚上的鞋子鞋底就薄,在石块上走了一会儿,脚底便生疼得不行。

    最先受不住的是颜竹君,因为颜景瑜已经被颜正茂抱着前进了。

    “娘,我们还要多久才能到外祖父家”颜竹君龇牙咧嘴地问道,整个人仿佛踩在指压板上面,跳脱得跟一只猴子似的。

    何氏回头看了她一眼,立马心疼了,直接一把把她拎起来赶路,嘴里说道:“快到了,往前在走一段田间小路就差不多到了。”

    问题是这田间的小路又窄又滑,还全是泥,上面也没石子,难怪何氏会一把把她拎起来扛过去。

    看着何氏走在小路上健步如飞的样子,颜正茂都比不上,果然是从小生活的地方,这算是一种习性吗

    颜竹君脑子里晃过许多乱七八糟的想法,等她回过神来,何氏已经把她放下去了,“差不多到了,那就是你外祖家。”

    颜竹君顺着何氏的手,看到一处低矮错落的茅草屋顶,从这里看也不知道何家究竟是什么样的。

    等他们进了何家的院子,颜竹君才明白为何之前他们家艰难的时候,何氏硬要咬牙撑过去也不肯到何家求助。

    何家只有一个不大的院子,都是用土坯建成的房子,看样子有些年岁了,墙体斑驳,许多黄土都脱落了,整个何家大概也就是六间土坯房,一间做大堂,一间做厨房,剩下的全是睡觉的房间,除此之外,何家还搭了一个草棚子,用来放置柴火之类的东西。

    一家八口人住着差不多刚刚好,这次何美娘回来,只怕何家住房都要紧张起来了。

    何氏可不会想这么多,进了何家便大声喊道:“爹娘,我回来了。”

    话音刚落,院子里便出来好些人,何氏的大嫂周氏急忙过来招呼他们,“你们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周氏正愁眉不展,家里这会儿因为大姑子回来已经够乱了,现在小姑子又带着一家子回来,她头都快炸了



第32章 张氏的怨气,泼妇
    何文娘知道自己二姐的性子,不过那是出嫁前的,自从何文娘出嫁之后,她便鲜少回娘家,偶尔回来也很难碰到何美娘回娘家,这么多年了,她统共也就见了何美娘两次,这两次何美娘和冯家可没给颜正茂留下什么好印象,是以颜正茂才会这么防着他们。

    两人正说着话,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女孩扶着一个老妇人从厢房里出来,何氏一看到老妇人,立马朝她奔过去,“娘,我回来看爹,爹还好吗”

    张氏难得见到小女儿,愁苦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意,尤其是听了何文娘的话,心里多少有些慰藉,便轻笑着缓缓说道:“没什么大事,小毛病,躺两天就好了,还折腾你们一家子跑这一趟,你们日子也不容易,别为你爹的事情浪费精力了。要不是因为现在田里没农活,你爹只怕连这两天都不躺了。”

    张氏说完,目光投向何氏身后的几个孩子,慈爱地朝颜竹君几人招招手。

    颜景泰带头拉着颜竹君几人靠近张氏,礼貌地喊人之后就一直在边上站着,不吵也不闹。

    张氏看着心中欢喜,挨个摸了一遍,朝周氏吩咐道:“今天文娘一家子难得过来,你去弄些吃的,好好招待文娘一家子。”

    “诶!”周氏脆生生地应下,一点犹豫也没有。

    何氏赶紧拦下周氏,道:“嫂子,你就别忙活了,我们可不吃,这次就是过来看看爹的情况,要是爹没什么事情,我们还得马上回去,家里事情多,也不能久留。”
1...56789...1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