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速救护车司机传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机器人零号
由于今天是三叔出殡的日子,父母白天忙了一天,早已睡去,王鸽便小心翼翼的生怕吵醒他们,刚到厨房准备给自己搞点什么东西吃,却发现锅里放了母亲留出来的晚餐。
这是特意为他留的。
王鸽心里一阵感动。为了保持长时间清醒,王鸽吃了饭之后洗了个冷水澡,这才匆忙出门,赶公交上班。
可能是夜班三零一路公交车并不路过沈慧的家,这几天上夜班的时候,王鸽并没有遇到同样上夜班的沈慧。
晚上上班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只要路上公交车不出什么时候,王鸽按照时间出门乘坐公交,那就绝对不会迟到,不存在为了打卡而狂奔的情况。
十一点多的夜晚,是很少会堵车的。
在晚上十一点四十五分,王鸽就抵达了车队办公室,打卡换衣服。
孙成德一向来的很早,早已经在办公室里坐着,手里拿着笔,刷刷刷的写着什么。中班人员还没到下班时间,铁大致、徐林等人都在办公室里填写一天的出车记录。
王鸽所熟悉的这些同事凑到了一起,实属难得,这让他的心情好了不少。
“脸色不太对劲啊,家里的事儿我都听说了。人死不能复生,节哀顺变。”谢光端着塑料茶杯坐到了王鸽旁边,小声说道。
王鸽点了点头,“没事儿,看得开。”
换完衣服的他与众人闲聊了一会儿,耳机里便又响起了来自于护士站的通知。
“车队请注意,车站北路锦园小区十一栋有人婴儿在家中高烧昏迷,具体情况不明,请求出车!”
王鸽蹭的站了起来,其他人则都是没有动身。
有王鸽在车队,永远轮不上别人出车。
中班同事将车钥匙扔给了他。“油量充足,跑车站北路没问题,今晚跑得多,明天再加油也行。”
王鸽点头应声,拎着自己的水杯就往外跑。
徐林望着王鸽的背影,摇头咋舌,“这哥们到底知不知道跑的多也没提成”
铁大致快走几步,对着徐林的后脑勺就是一巴掌,操着东北普通话说道。“完蛋玩意儿!你以为谁都跟你似的整天摸鱼”
“这不是没事儿嘛,有事儿我肯定出车去!”徐林还有点不服,摸着自己的脑袋,只说铁大致心狠手黑。说要这句话,他也感觉到有些不对劲,自己居然犯了乌鸦嘴的错了。
还没来得及把刚才说的话给吐出去,他的耳机里就又响起了通知声音。
徐林苦着脸,换了别的出车目的地,他还能舒服些。可是这次通知里的事发地点是个ktv,徐林也是老司机了,现在的时间是半夜,出事地点在ktv就意味着病人十有**是个喝醉了酒的。
徐林对于醉酒病人可算是有心里阴影了,在上白班的时候他就接了一个中午喝醉酒的病人,那个祖宗抡着的酒瓶子几乎砸在了他脑袋上,还差点被吐了一身。
这回办公室里的所有人就又都看向徐林了。谁让他刚才信誓旦旦的保证来着。眼瞅着快下班了,居然接了这么个活,徐林只能认栽,抄起钥匙甩着满身肥肉迈着笨重的步伐跑了出去。
与此同时,王鸽已经在急诊部大门口接到了出诊的医生李文广和护士白楠。
李文广上的也是中班,还有十分钟左右就下班了,这个时候来了出诊任务,上夜班的大夫们还没准备好,他也就只能跟车出诊了。
在所有人上车之后,王鸽马上再次起步,按下接警按钮又马上抓起通话器进行汇报。
“李大夫,这点儿了还出诊啊!”王鸽说道。
李文广话不多,用手理顺着脑袋上所剩无几的头发。“日常加班呗。”
对于他们来说,这种事情简直就是家常便饭,要不然三十多岁的李文广的脑袋上,也不会秃成这个样子。
锦园小区位于湘沙市东北部,与医院距离比较远,有八公里左右,行驶路线需要穿过市中心。接近十二点的湘沙市市中心仍旧热闹非凡,但行人较多,车辆减少,总体交通情况比白天还是要上不少。因此王鸽在通过这一部分区域的时候还是比较快的。
警灯与警笛交相辉映,在黑夜中尤其显眼。
小区大门已经关闭,值班保安非常敬业的没有休息,王鸽顺利的进入了小区,并且在保安的指引下找到了十一栋。
对于这趟出车,他还是心存疑虑的。根据他所得到的信息来看,病人是个婴儿。
一般婴儿患病,当父母的心急如焚,基本上会选择自己开车或者打车去医院,而且婴儿身体很小,方便携带转移,有个大人抱着送到医院就行,把救护车叫到家里的情况很少。
不过也有可能是这户人家没有车,这个小区附近也打不到出租车,叫救护车也情有可原。毕竟不能指望所有的父母在孩子生病的时候都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准确判断。
“三单元五零三!”王鸽把救护车停在了楼下,下车帮忙抬推车。一行人畅通无阻的进入电梯,来到五层的三号房间。
这个屋子的防盗门上还贴着双喜字,大红色褪成了粉红色,还蒙上了一层灰,看来这家的喜事儿过去了也得有个一年半载了。
屋子里很安静,听不到什么声响。李文广的脸沉了下来,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儿。婴儿患病,第一反应就是哭,哭声震天才正常,至少说明孩子还清醒,有感知能力。可这楼道里静悄悄的,一点儿声音都没有,要么就是孩子已经失去意识无法发生,要么就是房子隔音效果太好了,外面听不到声音。
当然,后面的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三十多岁的李文广也已
第一百零五章 看似简单,实则艰难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孩子可是心头肉,小孩儿生了病那可是无比着急,生怕医生检查的不够仔细,治疗的不够彻底。
可眼前这个母亲不但没有及时送医治病,反倒是极力阻止医生靠近,这样的场景王鸽还是第一次见到。
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掏出手机准备报警,可床上的孩子在这时却突然四肢抽搐起来,呼吸变得粗重。
李文光心里一揪,这是幼儿高烧惊厥的表现。孩子一定是连续高烧不退,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虽然这在婴幼儿高烧中属于正常的情况,一般在五分钟之内不需要任何医疗手段就能够自行停止,但还是让周围的人感觉一阵心疼。
可高烧持续,也会对孩子的身体器官和大脑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情况下还会因为过热而导致休克,身体机能极速衰退,重则死亡!
“你别拦着大夫了!孩子都变成这样了,你还想着网上的那些鬼话!”孩子父亲看见自己的孩子四肢抽搐,相比是遭受了极大的痛苦,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上前把自己的老婆拉到一旁。
“大夫,你们先把孩子送医院,回头我再过去!”男人搂住了自己的老婆,也不管老婆又抓又咬,死活不放手。
白楠见状,赶紧上前把孩子报到怀里,放到推车上。王鸽也收起了手机,推着推车就往门外走。
当务之急,是先把孩子送上救护车,离开孩子母亲的监控,否则什么治疗手段都进行不下去。
李文光看了一眼扭打在一起的孩子父母,叹了口气,离开屋子之后进入电梯。一行人终于将这孩子送上了救护车,王鸽帮忙关闭了车厢门,才赶紧来到驾驶室进行汇报。
小孩儿估计只有六七个月大,还不会说话,惊厥造成的四肢抽搐已经停止,但是额头和脸颊都很红,白楠摸着孩子的额头,非常烫手。
“吸氧,量体温,测血压。”李文广掏出了听诊器,用手焐了一会儿,才把金属收音器贴在了孩子的胸口和后背上,聆听着心跳和呼吸的声音。
“符合急性肺炎症状。”李文广摇了摇头,他没看到当初孩子初诊时候的确诊记录或者病例,不然判断还可以更加准确一些。
不过,如果真的像孩子父亲所说的那样,孩子的病情已经拖了几天的话,那么就还要考虑胸腔积液的问题了。
白楠给孩子吸了氧气,又完成了血压和提问的测量。“血压四十,九十毫米汞柱,在正常范围之内,直肠温度三十九点八摄氏度左右,高烧了。”
“这当妈的,胆子真够大的。”不过李文广所庆幸的是,孩子母亲好歹还有点医学常识,虽然没让孩子口服或者注射任何退烧和抗生素类药物,却在用稀释过的酒精不断擦拭孩子的身体,进行物理降温,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保护了孩子的神经系统和内脏。
在极少情况下,除非体温达到四十摄氏度以上,或者夏天的时候失手把孩子锁到车里,环境温度过高,高温才会对脑神经造成破坏,发烧把人烧成傻子这种情况很少出现。
在救护车的常备药品中,针剂和输液剂大多都是一些用来救命的东西,例如肾上腺素、多巴胺之类的心肺循环兴奋剂,洛贝林、尼可刹米这样的呼吸兴奋剂,剩下的则是一些抗中毒抗休克和利尿的药品,退烧药和消炎抗感染的抗生素针剂还真没有。
普通的非处方口服药剂,日常当中用的上的,车上倒是还有一些。
“口服扑热息痛两克,先退烧再说。”虽然抵达了医院之后的退热点滴或者针剂比口服扑热息痛更快一些,但李文广心里惴惴不安,还是尽早用药比较好。
“孩子都这样了,怎么吃药啊”王鸽吃惊的问道。这小孩儿也就六七个月大,而且高烧这么长时间人都迷糊了,根本不具备主动吃药的能力这药吃下去还不吐了
白楠轻笑一声,对于这种事情已经无比熟练了。
车中的扑热息痛片剂是三克一片,她从车上取了个纸杯,把药片放在杯子里碾碎,倒了一些药物粉末丢掉,严格控制剂量,然后撕开了一袋葡萄糖注射液,把注射液倒了一点点到纸杯之中,轻轻摇匀,又抽出小号针筒,把其中液体吸入针筒之中,对着孩子的嘴唇慢慢的推着活塞。
虽然碾碎后的扑热息痛味道微苦,但是白楠动作轻柔缓慢,葡萄糖注射液也有微微的甜味,孩子只能让药液顺着嘴慢慢的流进去,根本就没吐出来。仅仅一分钟,杯中的那一点点药就全部流进了孩子的胃中。
王鸽看着倒后镜里护士的操作,简直惊为天人。“居然还有这种操作啊!”
“学着点儿,以后有了孩子这招可用得上!”白楠得意的说道。
扑热息痛算得上是最传统的退烧降温药品了,由于其对肠胃没有太大的刺激,不易导致过敏,较为安全,对于小孩儿退烧的话,大夫们很喜欢开这种药。虽然有研究称扑热息痛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负担,但是药三分毒,只要严格控制药物摄入量,基本上是没问题的。
就像今天的李文光,医嘱是扑热息痛两克,就是严格按照幼儿用药的体重标准来的。关于每种药品的使用剂量要求,他们必须牢记于心,在紧急情况下,李文光对于药品剂量的判断速度,相当于一个不受大脑控制的脊椎反射,准确而快速,差不多可以称得上是本能了。
而白楠也从护士的工作之中总结了经验,学到了很多东西,面对小孩儿年纪太小不方便口服药品的情况,不慌不忙。
要是换了常人,肯定是要在网上查阅一番这个药品的合适剂量是多少,是按照幼儿体重来算还是按照别的什么标准来算,再看看一片药是多少克,计算一下吃三分之一还是四分之一,考虑一下这么小的孩子怎么才能把药喂进去。
有些
第一百零七章 女大夫的困惑 中
金晶虽然是湘沙本地人,但是在美国呆了也有六七年了,一回国在惊叹于湘沙市短时间内的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是一脸懵逼。出国之前的很多地方都已经拆掉了,新建的商业街和小区还有地铁,让她感到无比的陌生。
作为一个本地人,出门仍旧需要看手机导航,就更不熟悉初诊的这些小区都在哪里了。她无法通过车厢后门的玻璃窗户观察外面,来判断自己是否已经接近目的地。
因为她不认识路。
金晶只能把脑袋伸到靠近驾驶室,透过玻璃看着方向盘右侧中控平台上面的导航信息。
从出车到现在仅过了六分钟,可导航显示直行三百米靠右,就是目的地。
“小王,车开的蛮快啊。”金晶比王鸽大上那么两三岁,叫一声小王,王鸽倒也是不亏。
“我们医院的这位王师傅,开车快着呢。曾经创造过转院改急诊,市区内一百三十公里每小时的记录,那辆车的发动机还给烧坏了。”田雨晴捂着嘴偷笑。
王鸽的这点破事儿发生了还没一个月呢,早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医院,急诊部的这些小护士们是第一个知道的。
王鸽老脸一红,这绝对不是什么值得宣扬的好事儿。“都过去了,不提了。”
金晶叼着棒棒糖笑了一声。
“大夫,虽然我管不着……但是急诊过程中吃糖是不是违反规定啊。”王鸽好心提醒道。“急诊部的张副主任,还有余主任人虽然都不错,但是他们还是比较重规矩的。”
“哦,这个啊!”金晶又舔了一下棒棒糖。“这事儿我跟他们说过,绝对不耽误工作,还有病人的治疗。而且啊……我本身就有低血压和低血糖,要是不经常补充糖分,人可就晕了。”
王鸽惊了,没想到金晶居然还有这种毛病。低血压和低血糖是作为女孩子经常会有的病,中医上被称为体弱,表现为身体疲惫无力,面无血色,受热受冷容易感冒,严重的低血压和低血糖还会造成短暂眩晕或者休克。
这种病其实算的上是一种公主命的病了,绝对不能过于劳累或者激动,否则一定晕倒。
可急诊大夫,就是这么一种劳累又容易激动的工作。
“这身体条件,还干急诊大夫啊。多危险。”王鸽说道。
金晶其实是一个不怎么喜欢聊天的人,也有可能是从国外留学回来之后感觉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平时跟科室的大夫们和护士们都很少有交流。她不太愿意跟不熟悉的人说话,但是熟悉了之后就是那种什么都说的人了。
可今天不知道怎么了,第一次跟王鸽一起出车,就感觉很愿意跟他多说几句。
可能都是心怀抱负,心心相惜吧。
而且,金晶在国外已经习惯了美国人那种快速和高效率的工作方式,王鸽开车极快,动作简约而省时间,恰恰比较符合金晶的胃口。
“从小就低血压低血糖,时不时会晕,小时候父母照顾我,上了初中高中,老师照顾我。上了大学,我男朋友照顾我。学医啊,就是为了攻克这个难题。上了本科,我查遍了所有资料,找遍了所有的病因,都没有找到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那时候我觉得学历不够高,可能碰不到那个层次,于是读了硕士,读了博士。”金晶继续说道,有些自嘲的感觉。
王鸽没有说话。金晶肯定没有找到她想要的答案,如果找到了,那她现在也就不用整天叼着棒棒糖了。
“可是后来,我越学越发现,有些事情,不是努力的去研究就能够找到答案的。”金晶苦笑了一声。
“金大夫,原来……”护士田雨晴听着金晶的故事,满心的酸楚,眼泪儿都快下来了。“好可怜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