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大侠萧金衍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三观犹在

    李小花哈哈一笑,“原来是讨债的事儿,不知欠债之人,是在何处?”

    “就在金陵。”

    “那就好办了。我们李家世居金陵,好歹大家也都给我个面子,你若不方便,不如让我来帮你处理。”

    高公公心说就在等你这句话呢,道:“有李爵爷这句话,杂家心里就有底气了。”

    说罢,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包裹,里三层外三层包得严严实实,一层层打开,里面竟是一张纸,高公公将这张纸递了过去,“李爵爷,可曾认识这上面的字?”

    李小花取过来一看,竟是一张欠条,上面写着:

    “兹有金陵李倾城欠赵拦江银十万两,特立此据。维年月日。”

    这张借条是去年李倾城在隐阳时,写给赵拦江的,后来被赵拦江当做“顺水人情”,塞给了高太监,想不到,这次前来宣旨,高远竟带着这张欠条前来要债。

    李小花哭笑不得。

    “原来这是犬子立下的字据。”李小花道,“稍候片刻,倾城便是我们李家的家主了,我会让他给你个答复。”

    说罢,将欠条交给了李倾城。

    欠条之事,赵拦江曾跟李倾城提过,李倾城只得道,“高公公,借一步说话。”

    他将高太监拉在了偏厅,又吩咐人上来香茗,笑嘻嘻看着他,高远被他弄得心慌,“怎得,你是想赖账不成?”

    李倾城道,“哪能啊。我李倾城好歹也是李家之人,李家五百年来,以诚信立家,岂有赖账的道理?”

    “那你是准备用现银,还是银票?”

    李倾城道,“公公,先请喝茶。”

    高远端起茶杯,饮了一口,只觉得唇齿清香,舌下生津,忍不住赞道,“好茶!”

    李倾城道,“味道可入公公之口?”

    “还有嘛,走的时候,给我包上点。”

    李倾城道,“这茶可不是一般的茶,乃是五百年前太祖皇帝赏给我李家的,你看到我们祠堂旁边供着的那一道圣旨了嘛,就是下那一道圣旨时的赏赐,就剩下这一壶了,如今在你口中。这茶一共给了半斤,前些年河南崔家来探,用一百五十万两银子,买了一两。按这个价格,公公刚才饮得这杯查,也差不多值个三四万两了!”

    高远尖声道,“什么?这么一口破茶,要三四万两?”

    李倾城沉着脸,“公公这话就不对了,难道公公认为,太祖皇帝赏赐的御茶,不值这些钱吗?”

    宫里当差,最怕诋毁皇室,更何况是太祖皇帝。他连说不敢,心说一口下去,三四万两没了,还好自己只喝了一口,连将茶杯往桌上放下,李倾城内力微吐,高远一个没把持住,啪得一声,茶杯落在了地上。

    李倾城惊呼,“啊!”

    “怎了?”

    “糟了,这茶杯看似稀松平常,却是大有来头。这叫一龙四凤杯,是成祖皇帝赏赐,如今世上只剩两只,除了这一只外,另一只在太庙里供着哩!这杯子若是碎了,可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欺君之罪啊!”

    高远脸色大变,“这可怎么办?”

    李倾城笑着道,“公公不用惊慌,我会替公公遮掩过去的,不过,最近我手中也没有钱,至于欠条的事嘛……”

    高远道,“一张破纸而已,你帮我挡下此事,这件事就算两清了。”

    ……

    李倾城与高远有说有笑走了出来,两人如许久为见的朋友一般,与先前高公公那副颐指气使的样子有了鲜明的对比。

    李小花道,“高公公,香案、鼎炉等接旨的器皿都已备妥当,吉时已到,请公公宣旨吧!”

    高远这才吩咐人从车内取下一个玉匣,打开之后,取出一道圣旨,尖声道,“圣旨到!”

    李小花率领众族人纷纷跪倒,“草民李小花及族人弟子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敕:应天府李家一族,虽居江南,一心为国……”

    旨意十分冗长,高公公说得不紧不慢,先是肯定了李氏家族对皇室的贡献,从当年金陵王归顺,一直说到靖难之战李小花劳苦功高,将李家祖上夸了个遍,皇帝代表皇室对李家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大祭祖之际,对李家送上诚挚的祝福。

    “素闻李家嫡长子倾城,年轻有为,又在西疆与隐阳王并肩杀敌,立下汗马功劳,特敕李倾城平阳侯一职,赏如意一只,钦此!”

    旨意一出,整个李家震惊不已。

    平阳侯是侯爵,虽然只是一个封号,并无实际的封邑,但一般皇室这种赏赐,也多用于褒奖臣子,但给李倾城封侯,却是出乎所有人预料。李小花那么大的功劳,也不过封了个定阳伯而已。

    上一次,李家封侯之人,还是两百年前,在北疆击退鞑靼部落的曾高祖,那时他在军中任定北军大都督一职。

    这是何等的荣耀?

    而李倾城所作的,不过是与赵拦江一起抗击西楚、北周联军,其中他并无出太大的力气。

    李小花率众人连磕头谢恩。

    李倾城却高兴不起来。

    别人不知道平阳是哪里,但李倾城却知道,平阳是隐阳十九城中的一个城池,所谓的平阳侯,相当于将赵拦江的隐阳王封地中,埋了一颗钉子。其真实的用意,则是牵制赵拦江。

    爵封平阳侯,李倾城自然不用去就藩,但一旦西疆战事或隐阳那边有什么变动,身为平阳侯,则必须要为自己的封地战斗,也就是说,整个金陵李家,将与隐阳的局势绑在了一起。

    皇帝这个封赏,看似殊荣,实则暗藏杀机。当然,若隐阳相安无事,这个封赏自然是极好,一旦隐阳有变,那这个封赏,将成为一个祸根。

    看来,皇宫里的那位陛下,对赵拦江在隐阳城内一家独大,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啊。

    不多时,李倾城官封平阳侯之事,便在金陵城内传遍了。高公公临行之前,李小花命人将他马车之内装了一箱金银珠宝。

    将近午时,祭祖大典已将近尾声。

    接下来,便是族内的长老会。

    李小花宣布金盆洗手,让出家主之位,按族内规矩,?将会选举出新的族长,在江湖同道的见证之下,李小花主持了作为族长之职的最后一次族内会议。

    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关于选举李倾城金陵李家新一任族长的议案,由长老会三房十六支的长老投票,只要有十三票通过,李倾城便将顺利成为新一任的李家家主。

    李小花发表了辞去家主的讲话,在族人的支持下,在朝廷的关怀下,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金陵李家这二十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经济、政治影响力及江湖地位上有了极大的提升,这是所有李家子弟共同努力的结果,如今李小花年事已高,决定将家族让给年轻一代管理,而自己则退居幕后。

    众人对李小花这二十年来对李家的贡献表示了肯定,并送去了美好的祝愿。

    一番客套下来,长老会正式进入投票环节。

    投票实行记名投票,邀请了晓生江湖金陵分会的总采风唱票,少林派计票、武当派监票,投票结果将对整个江湖公开。

    宗祠的议事堂内,长老会进入投票环节。两位剑仆开始发放表决票,由于各房事先早已有了定论,很快便结束了投票。

    总采风开始统计表决票。

    “大房,同意,二房,同意,三房,同意。”

    李家嫡系三房的长老,都投了同意票,众人开始松了口气,李倾城的家主之位,基本便是确定了。

    “四房,不同意,五房不同意,六房不同意……九房同意,十一房同意……”

    李小花本以为胜券在握,但随着唱票的进行,他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李家三房十六支,本来就是派系林立,涉及到利益分配,不患寡而患不均,李小花无法做到一视同仁,自然会几房对他不满意,投反对票也是在意料之中。

    但在收服李小树之后,只要他不作妖,李小花有九成九的把握,将李倾城送上去,但投票的过程,却并非如此。若是中间派也就算了,原本一向听李小花调遣的八房、十五房,竟也投了反对票。

    唱票完毕,同意十二票,反对六票。

    李小花沉声道:“怎得少了一票?”

    此时,十三支的李向中道,“我的票还没填好。”

    若要通过决议,必须要十三票才可以,李向中故意等到了最后,所以此刻,他手中这一票至为关键。

    李小花道,“向中,你可要想好了。”

    李向中笑了笑,“自然是深思熟虑,我们十三房在族内地位,想必大家也清楚,我也从来没想到过,自己手中竟也掌握了决定族长的一票,所以作出决定之前,我有几句话要说。”

    李小花望向李小树,李小树摇头,表示并不知情。

    “你说吧。”李小花怕他节外生枝,又补充道,“有什么要求,你尽管提便是。”

    李向中道,“一直以来,十三房属于娘不疼舅不亲的那一支,在家族之中,连像样点的产业都没有,但今日我要说的,与这个无关。家主之位,对十三房来说,传给谁,不穿给谁,没什么区别。我对倾城这孩子,也没有意见。今日只想问我们族长一个问题,若是回答满意,我自然会赞同,若不满意,对不起,我放弃投票。”

    放弃投票,李倾城则达不到出任家主的条件,那么李家三房十六支中的弟子,都有权争夺这家主之位。

    李小花道,“什么问题?”

    素来老实巴交的李向中,向李小花厉声问,“李小花,你可知罪?”

    


    





第363章 定州城外的一场谈话
    在场众人的目光纷纷来到李小花身上。

    一个是一族之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十三支长老,虽都属于金陵李家,但两人身份地位判若云泥,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之上。

    而此刻,堂堂的族长,江湖名宿,竟被族内一名长老当着天下英雄的面问责,众人不由纷纷打起了兴致,看李小花如何应付。

    李小花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李某人执掌金陵李家二十年,带着家族一步步走到今日低位,虽未立大功,但自诩也未犯下大过错。江湖同道有难,我李家慷慨相助,百姓遇到天灾,我李家开仓放粮,族内三房十六支,各有不同,这些年来虽然未做到尽善尽美,却也是不偏不倚,实在不知你所谓的罪名。”

    李向中哈哈大笑,“好一个不偏不倚。”他环顾四周,道,“当着天下英雄的面,我来细数你的罪名。”

    “第一,二十年前,我弟李向阳与你不合,多次出言顶撞于你,你为了报复,身为族子却勾结太湖盗匪,劫持镖货,陷害我弟,逼得我弟弟自杀,是为不义。”

    “第二,事情败露之后,你将十三房的十三名护卫尽数杀死,又谎称是太湖盗匪所为,是为不仁。”

    “第三,老太爷得知此事后命我前去调查,你又想方设法遮掩真相,最后他被你活活气死,是为不孝。”

    不仅是众人,就连李家之人,许多人也是头一次听说此事,不由心中大惊。二十年前,十三房在金陵家族内算是大户,李向阳、李向中两兄弟,在江湖上也颇有名气,后来李向阳因失镖之事,被迫自杀,十三房迅速败落下来,原来还有这等公案在其中。

    李小花呵呵冷笑,“嘴在你身上,随你怎么说。但事情的真相当年已有了公论,你想要为此事翻案吗?当年李向阳失镖虽有罪,但罪不致死,是他为情所困,一时想不开,自寻短见,又怎得怪罪在我身上?老太爷最后也下了定论,你现在却往李某身上泼脏水,已是犯下诽谤族长之罪。”

    “难道你想否认?”

    “证据呢?”李小花问,“难道凭你红口白牙,咬定此事,就能作数?”

    李向中道,“你李小花做事滴水不漏,我又哪里能找到证据?但我弟弟临死之前,亲口承认此事是你所为。我没有证据,但我有表决的权力!我也不需要你自杀谢罪,只要你肯跪下认罪,我依然会支持倾城来当族长。”

    李小树训斥道,“李向中,这是什么场合?哪里轮得到你来胡说八道?就算长兄有责任,也是我们族内之事,哪里轮得到你在这里大放厥词!”

    李小树虽对族长之位有想法,也绝不会做出这等有损家族名誉之事,就算这段公案是李小花所为,李向阳也不应当着江湖群雄的面抖出来,这分明是两败俱伤!

    李向中哈哈大笑,“私下里?私下里,恐怕不等我说,我们族长的刀已经把我脑袋砍下来了。”他双目通红,一字一句厉声道,“我就是要当着天下英雄的面,来揭穿李小花这虚伪的面目。李小花,你认罪不认罪?”

    这话问得极绝。

    本来是族内之事情,他却搞成了人尽皆知的江湖事,若李小花不认罪,李倾城的族长之位,怕是难以顺利成行,但若他认罪,以后金陵李家在江湖中地位,将大打折扣。

    李小草也厉声道,“李向中,你疯了嘛?你今日之所为,长老会完全有权革掉你的长老职务!”

    李向中道,“我清醒的很。我知道,说完这事后,我怕是活不过今日,但公道自在人心,我说出来,就没想着要活下去!”

    众人纷纷看向李小花。

    李倾城也望向李小花,投去询问的目光。

    李小花叹了口气,“事已至此,我不得不承认,李向阳之死,与我有关。”

    “你终于肯认罪了?”

    李小花道,“不过,却不是你想象的那般。”

    李小花又道,“当年,李向阳失镖之事,确实是我所为的,不过,他所犯下的罪名,却不是因为失镖,而是因为宁王!”

    “宁王!”

    众人又一次震惊了。

    当年宁王在滁州造反,金陵李家高手尽出,三十六名黑衣剑相几乎全军覆没,在平乱之中立下了战功,这种勤王平反之功,本以为朝廷会赏李家一个侯爵之位,结果却只是得到了京城的几句嘉奖,令人不解。

    李小花道,“宁王当年起兵谋反,在李家不知情的情况下,从家族中采办了十万担粮食,而经手之人,便是十三房的李向阳。正巧事后,他押送的镖被劫,为保全李家名声,才逼着李向阳饮鸩自杀,我们李家派出三十六名剑相刺杀了宁王,算是给了朝廷一个交代。李向中,这个解释,你可满意?”
1...238239240241242...3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