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兴霸天
不过每个利在后世的大事件,往往都难以避免对当时的伤害,所谓功在当代,泽被千秋,只是最理想的状态,此事古难全,才是常态。
所以这个“恶人”由谁来做,是十分关键的。
纣王无疑不合适。
贵族阶级,是辅佐帝王治理天下的,为了子民恶了上层,看似是爱民如子,实则国家动荡,天下大乱,最后受苦的还是黎民苍生。
顾承在大汉皇朝时,起初也没有对付八大世家,而是抓住机会,借助弘农杨氏等七大世家之力,先解决了最迫在眉睫的袁氏威胁,待得驱逐佛门,寒门武将抬头了,再压制剩下的世家,使得世家阶层再也无法把持官员。
整个过程缺一不可,无论是贪功冒进,还是犹豫不决,都会导致天下动荡。
现在同样如此,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比起世家寒门更为尖锐,顾承想要解放奴隶,却不自己出面,借由中央施压四大诸侯,东鲁由于东夷被灭,兔死狐悲,终于开始改制,西岐紧随其后。
待得费仲尤浑游说北原南疆,四方皆动,第一步已经成了。
不过封神榜的威胁悬在头顶,不仅是人界之争,仙神也开始显迹。
此时不仅是朝歌,天下各座城池的街头,都出现了些形貌非凡的道人,还有即将生子的屋舍府邸外,也有祥云盘踞,准备待孩子出生后,收为门下。
历史上商周改朝换代时便是如此,包括黄飞虎的嫡子黄天化在内,众多人族英才被仙神收为徒弟,带回天界,日后成为了第三代的中流砥柱。
这些都是成道种子,在人族实力不足时,只能眼睁睁看着人才外流。
现在,必须有所改变。
顾承回到殿中,案台上已然摊开一卷道书,正是继纵横家后,天枢十二卷的第十家——
道家!
这是最为特殊的一家,老子乃三清太上老君化身,传道于世间,乃是集三清之大成,如今顾承著书,明显是要反过来从道教挖人。
三清被幕后主使化身鸿钧所惑,太上老君麾下弟子就玄都**师一个独苗,倒也罢了,阐教和截教都将影响人世之战,正是要先下手为强。
顾承虚虚一按,道卷嗖然化分出数十道光芒,往四面八方而去。
其中一道正落向东平城。
城守府内,李靖正在外焦急的等待着,屋内不时传来妻子殷氏痛苦的声音,一位位婢女端着水盆,进进出出。
李靖出身西昆仑度厄真人门下,因资质平凡,所学有限,被遣下山,得享人间富贵,担任了陈塘关总兵。
后来东夷覆灭,顾承下旨,将他调入东平城,李靖深感皇恩,喜孜孜地上任,然后发现这里的东海龙宫凶横霸道,极不好对付。
四海龙宫在妖族统治世间时就已存在,后来东皇太一陨落,巫妖大战,一起退出历史舞台,连五方圣兽都不例外,唯独四海龙王依旧领职镇守,原本水陆两地还是
第二十六章 太乙真人(求订阅!)
长子金吒,次子木吒,幼子李狗蛋。
倒是蛮顺耳……
顺耳个屁啊!
“你这道人,何故辱我”
眼见李靖拍案而起,太乙真人也愣住,在确信那话是自己说出的后,面色沉凝,目光四处扫视。
毫无疑问,他是受到外力的影响,才说出了那个名字。
这是要阻止他收徒
不过太乙真人绝不会放弃李靖之子,这孩子是女娲娘娘座下童子灵珠子转世,更应了天命,乃日后西周伐商的先行官,不容有失。
“李将军不要误会,贫道怎么可能起这样的名字”
太乙真人运起玉虚心法,玄功护体,万邪不侵,补救道:“你长子名金吒,次子名木吒,三子当然是叫李狗蛋。”
唰!
李靖拔出了宝剑。
太乙真人再度震惊。
怎么可能
他之前没有防备,着了道倒也罢了,怎么第二回还在同一个地方摔倒
如此手段,实在不可思议,要知道他身为阐教十二金仙,无论道行根骨都是上上,更身怀重宝,隔空压制已是困难,更何况让他不自知的改口!
“到底是何邪术异法”
他转瞬间将截教知名的仙人和道法想了个遍。
三教共签封神榜后,元始天尊回到玉虚宫,将十二金仙召集,面授机宜。
由于太上老君座下弟子寥寥,基本不会参与人道之争,此次封神之事,其实就是在阐教和截教之间产生。
阐教弟子虽然不少,但比起截教的万仙来说,就十分可怜了。
如果双方同比例上榜,那截教无伤大雅,阐教必然元气大伤。
所以元始天尊顾不上同门之情,此次要力保十二金仙不失,让截教那些披毛戴角,湿生卵化之辈上榜。
这可是鸿钧老祖有言在先,各凭根行深浅,怪不得他。
不过话又说回来,所谓根行其实是很宽泛的概念,真正比到最后,还是要各凭手段。
“旁门左道,岂可令我屈服!”
太乙真人眉如一字,深吸一口气,周身浮现出一层光罩,上面隐约有九条火龙游走。
这正是乾元山金光洞的镇山至宝,九龙神火罩,是真正以九条火龙炼成,杀伐无双,一旦入罩内,九龙吞吐三昧真火炼化,圣仙境入定被炼成灰灰,即便是归元至境的大能,也要忌惮。
太乙真人展开九龙神火罩,正是要防止外力的侵扰,并予以反击,一旦那神念敢入内,就将之炼成飞灰。
“道长,我家孩儿没那福气当你的弟子,请回吧!”
他这防备让李靖倒是误会了,感到九龙神火罩恐怖的火系气息,宝剑徐徐收入鞘中,从心坐了回去。
太乙真人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再度开口:“李将军,这绝对是一场误会,你的三子注定将成为贫道的弟子,怎可能取那等名字,一定要是……李狗蛋!”
最后两个字哪吒,太乙真人本来是催动毕生法力,吐字而出,可到了嘴边却又变成了那三个字。
他身躯一震,终于露出了恐惧。
神不知鬼不觉的突破九龙神火罩的封锁,再操控他的话语,如此境界,莫非是元始天尊那一级别的存在
也即是……
混元道祖!
“欺人太甚!”
李靖则爆发了。
他虽然修行天赋不高,只学了一手五行遁术,但士可杀不可辱,这是第三次,第三次了!
长剑斩下,那九龙神火罩立刻生出反应,焚天煮海的热量滚滚而至,所幸太乙真人操控自如,立刻加以遏制,仅仅是用龙爪卡住了佩剑,让其无法落下。
“将军莫要如此,贫道这就走!”
&nbs
第二十七章 哪吒闹海(求订阅!)
“夫君,狗蛋还在跟那道人一起参悟道法吗”
夜间,殷氏一边服侍李靖宽衣,一边低声问道。
“他和那老道一直在参悟那卷道术,已经入迷了。”
李靖叹了口气,哀莫大于心死地纠正道:“夫人,说多少次了,我们的孩子叫哪吒,不叫狗蛋!”
“贱名好养活,这孩子在我肚子里待了三年零六个月,怕是日后少不了折腾,我也不希望他如何,只要能平平安安长大就好!”
殷氏抚摸着恢复平坦的小腹,脸上满是母性的慈爱与期许。
天底下的母亲大部分都是如此,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平安长大。
可惜在这个时局动荡的敏感时期,这份期许怕是实现不了了。
哪吒的人生,注定波澜壮阔。
甚至别人还有童年,他从一出生,就开始学习。
他爱学习,学习爱他。
当然,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这听起来丧心病狂的一件事,哪吒却是乐在其中。
此刻他就和太乙真人在研究道家之卷。
顾承对于道家研究的深度,自然逊于三清,但天枢十二卷分为十二家,彼此之间却是精髓互通,开拓出许多新的思路。
对于十二金仙来讲,他们在玉清一脉已是进无可进,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前路近乎断绝,此刻有了新的努力方向,自然如痴如醉。
太乙真人抛开一切,连乾元山金光洞都顾不得回了。
对于哪吒而言,他处于打基础的阶段,道家之卷的包罗万象,同样再是适合不过。
尤其是他孩童天性,白纸一张,不受限于过往的思维定式,用那奶声奶气的声音一针见血地讲出许多观念,也令太乙真人茅塞顿开,一老一少俨然成了忘年交。
太乙真人本就是十二金仙中最有“个性”的仙人,指导徒弟打人、帮着徒弟杀人、授计徒弟害人、秘授徒弟自杀、激着徒弟杀父、又暗中让同门收伏徒弟以磨其心性……
而且他对于了断人间因果的处理方式也很直接,基本有两种:
第一种是以果还因、以杀平杀,以哪吒自杀为例,自剖其腹,剜肠剔骨,还了李靖的父子之情,了却与东海龙宫的仇怨;
第二种就是灭因断果、以杀止杀,直接把与起因有关一切存在尽数毁灭,自然便无任何后果,杀石矶娘娘就是最好的例子。
太乙真人的杀性极重,阐教灭截教正式弟子,就是他开的先河,然后一发不可收拾,最后也没有入释为佛。
截教表示,我们怀疑他是混魔道的,但我们没有证据。
这样的心性,让他完全忘记了来此的目的,沉浸在学习中,废寝忘食,与哪咤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平静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虽然天下暗流涌动,要么改制文武,要么镇压奴隶,纷扰不休,但东平城却愈加的繁华。
来此处进货的行商越来越多,尤其是东海奇珍,为贵族所喜,一旦带回内陆,价值必然翻上十倍,重利之下,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如此一来,开采之民飞速增多,奴隶主甚至给奴隶放宽规定,只要采到一定量的宝物,就放他们自由。
这种激励令奴隶们可了劲地打捞,一时间海面上到处都是简陋的船只,许多奴隶甚至不顾一切地往下潜水,只为博取好运的降临。
直到视东海如禁脔的龙宫,派出了夜叉巡海,冲突爆发。
“可恶!”
当李靖收到手下将领汇报时,唰地一下拔出佩剑,大为震怒。
那一头头面如蓝靛,发似珠砂,巨口獠牙,手持大斧
第二十八章 打死龙王(求订阅!)
那红绫自然就是混天绫,本来太乙真人是为了定下师徒名分,才早早赐予哪吒,但他后来得以参悟道书,倒是很难说谁更赚了,哪吒自然也不必归还,用得理所当然。
此刻混天绫翻江倒海,不多时河水如裂帛般分来,水底有一只只怪物升了上来,正是那面如蓝靛,巨口獠牙的夜叉,手中挥动着长长的巨斧,直指上天:“你是哪里来的道童,敢来我东海龙宫放肆!”
却是不知何时,太乙真人隐去了身形,让哪吒一人虚空而立。
哪吒不惊反喜,知道这是蔫坏的老道怕自己在场,东海有所顾虑,让他放手施为。
有鉴于此,哪吒怒喝一声:“我乃东平城守李靖三子哪吒,你那畜生,在此作恶害人,速速领死!”
“哇呀呀呀呀!”
畜生之称太过侮辱,夜叉怒喝,乘风踏浪,海涛狂卷而上,举着斧头就往哪吒头顶劈来,行进之间颇有章法,竟是通晓战阵之法。
不仅数以百计的斧影呈铺天盖地之势狂劈过来,那海中还生出一股凝如实质的威压,呈四面八方,漩涡扭曲之势,与混天绫相抗衡。
确实如李靖所担忧的那样,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能从上古妖庭开始,就一直流传至今的四海龙宫,绝对有着雄厚的实力,任由哪家小辈弟子持着法宝,都不容轻辱。
但哪吒不同。
混天绫是娘胎中就开始祭炼的法宝,与他心神合一,御使起来得心应手,刚柔并济,只是一转,就将那些夜叉的战阵轰得粉碎,再往下一探,形成一个无比巨大的漩涡,将整个东海都搅动起来。
这绝不是仅凭蛮力为之,那漩涡中形成太极两仪之相,水流如幻如光,缥缈逍遥,上善若水,显然是得了道家意境精髓。
却又在流转变化中,阐述着阴阳五行衍变,还有金戈杀伐,严峻刚正,却是阴阳家、兵家与法家的手段。
如此战法多变,不仅夜叉照面之间就全部被震成齑粉,死得一个不剩,海底深处的龙宫还震动起来。
此宫又名水晶宫,本是一个特别的洞天所在,周围有水界之力护持,东海之水高悬于头顶,宫内并无水流。
可此刻宫阙震响,如同地动山摇,宫中众水族东摇西摆,立足不稳,无数水流倾斜而下,将内部冲得七零八落,威严震怒的龙吟声起,一大一小两头神龙带着无数水族往上升起,被混天绫逼得倾巢出动。
哪吒怡然不惧,屹立虚空,看着那浩浩荡荡的水军现身,在东海上排开阵势。
为首者正是东海龙王熬光和龙王三太子敖丙。
两龙如临大敌,双目洞开神光,四下扫视,却是发现不了太乙真人的踪迹,终于又将目光落在哪吒身上:“你这娃娃,到底是何人门下,来与我四海龙宫为难”
哪吒的年纪自然瞒不过活了上万年的熬光,而越是年轻越令他感到惊骇,能在这小小年纪就拥有如此造诣,必然有极大的背景,看似气势汹汹,实际上是来谈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