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诸天我为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兴霸天

    &nb




第四十三章 名家申公豹(求订阅!)
    “父亲,这就是朝歌吗”

    苏妲己掀开帷裳,看着不远方那雄伟的城池,露出惊叹之色。

    相比起七年前伯邑考和姜文焕所看的朝歌,仅仅是有煌煌巨城的雏形,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加固,朝歌已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城,国之气运所在。

    原本在苏家心中已是足够大的冀州城,与之一比较,简直沦为一座小小县城。

    “注意身份,别大惊小怪。”

    苏护低声说了一句,苏妲己扁扁嘴,把头缩了回去。

    “真大啊!”

    实际上苏护心中更为震撼,坐在马上的腰都微不可查的弯了弯,感觉自己在这座前所未有的巨城面前,凭空矮了一截。

    纣王登基时,天下诸侯共贺之,那时的朝歌还是沬邑,规模比起冀州确实大不了太多,有那个参照,此刻的观感当然更加惊人。

    自从灭了东夷后,这些年来,大商一直平稳发展,不温不火,以致于存在感远低于变法折腾的四大诸侯,如苏护这类第二梯队的诸侯,也认为中央有大权旁落的趋势。

    可现在亲眼一见朝歌的盛景,再思及不久前冀州之战的摧枯拉朽,苏护这才发现,比起发展的速度,四大诸侯拍马也比不上大商。

    待得车队入城,走在宽阔的大道上,看着两侧的奴道,苏护点了点头。

    这才正常。

    不过行走在上面的奴隶,地位固然低下,精神面貌却有了显著的改变。

    确实,以往的奴隶等于牲畜,甚至过得不如牲畜,可短短数年间,奴隶的生存条件,已经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

    这不是高层下令,而是奴隶主逼不得已。

    在四方盛传奴隶转为兵籍,获得自由的关头,再不改变,叛逃的奴隶必然越来越多。

    与其引发大规模的叛逃,造成巨大的损失,奴隶主唯有捏着鼻子,改善奴隶的条件。

    现在大商境内的奴隶与后世的雇农已经有些相似,奴隶在劳作的时候,也能留下一部分粮食作为自己的所属,虽然地位依旧很低,但至少是作为人活着。

    如此一来,成本大大增加,奴隶主将四大诸侯恨之入骨。

    苏护冷眼看着。

    很快,车队来到驿馆门前,苏护的家眷纷纷下车,走入宽敞整洁的室内。

    为屋百楹,院落数十余座,有官员亲自将苏家安排在清净上房内,再遣了人手来听候使唤。

    终于抵达朝歌,苏护来到房内,近月来积攒的疲累和压力全涌了上来。

    冀州城一战,三大诸侯的军队虽然退走,但也给苏护的统治造成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

    首先是手下将领的死伤殆尽。

    要知这个年代培养一个将领可不容易,基本都是有姓氏的诸侯才有资格,将用兵心得或以口述,或以竹简记录,代代相传,如此一来,培养一员干将,也许需要数代的积累,可失去将领,却只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功夫。

    其次还有奴隶的威胁。

    南宫适在最后一搏中,令一千散兵冲击城内,大肆释放奴隶,许多奴隶趁着战乱逃脱,由于城中混乱,已是难以捉拿,剩下原本胆怯的,也逐渐有了勇气。

    人都是从众的,冀州城的奴隶叛乱原本只是一个由头,翻不起风浪,但在城守力量大幅度削弱的关头,奴隶们开始蠢蠢欲动,就有弄假成真的可能了。

    所以苏护当机立断,让王师镇守冀州,他则举家来朝歌面圣。

    有鉴于此苏妲己可能入宫服侍陛下,黄天化也不敢怠慢,一路护送。

    如今安全的到达朝歌,松了一口气的同时,苏护又在思索夺回冀州的办法。

    这个夺回,是真正回到往昔冀州城说一不二的大权在握,而不是回去



第四十四章 奴隶主联盟(求订阅!)
    “此人就是申公豹”

    苏护仔细看去,就见这道人相貌清奇,风姿出尘,和曾经见过的方外之人并无区别,不知为何那些文士对他如此忌惮。

    按理来说,方外之人性情单一,罕与人往来,更该拙于言辞,这申公豹如此盛名,必是异数,不得怠慢。

    苏护将申公豹记在心中,往台下看去。

    邀请他的人,不在台上,而在台下。

    两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起身,遥遥行礼。

    “苏侯!”

    “太伯!仲雍!”

    双方落座,彼此打量,都是心照不宣地苦笑了一下。

    这两位说起来辈分很大,他们是姬历的大哥和二哥,也就是姬昌的大伯和二伯。

    历史上,他们是吴国的开辟者,就是春秋战国,吴王夫差的那个吴国。

    试想几百年后,吴国都是偏远之地,现在尚未开发,更是鸟不生蛋的犄角旮旯,两位西岐宗族为什么要去那个地方呢

    很简单,争位失败。

    他们的父亲,要将西伯侯之位传于老三姬历,作为两个哥哥,太伯和仲雍主动避让,迁居江东,建国勾吴。

    这种行为后来被孔子大为称赞,称之为至德,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不过对于避让是主动还是无奈,也是有争议的,因为两人故意把自己弄的像当地土人一样,身上刺满花纹,剪断头发,表示自己不能继承王位,让姬历放心。

    当然,真正的心思,只有当事人知道,至德或粉饰暂且不说,至少这一世,太伯和仲雍坐不住了。

    他们开荒江南,建立吴国,最重要的是什么

    奴隶!

    开荒那等苦力活,平民是根本不会愿意去做的,唯有奴隶,死了也不可惜。

    同样吴国最初的平民,其实也是活下来的奴隶,脱得奴籍,得了自由之身。

    但现在,西岐的奴隶转为了兵籍,谁还愿意去开荒

    这两位已经够惨了,如今雪上加霜,会出现在朝歌,而且第一时间邀请苏护,正是同病相怜。

    果不其然,苏护坐下后,三人甚欢言谈,大肆抨击,不多时身边的看客也围了过来。

    苏护发现,虽然名家辩论有两派分歧,但聚集在这里的,绝大部分都是对改制抱有极大恶感和利益受到损失的反对者。

    苏护原本还害怕星星之火,已经燎原,现在则安下心来。

    看来大部分人还是明事理的。

    其实原因很简单,风雅台不是谁都能进来的,如果没有一定的家财,会被直接排斥在外,能进来的非富即贵,基本都是奴隶主。

    奴隶主分为两个团体,一伙是富足的平民,大部分是经商发家,奴隶代代相传,也就是后世豪门富族的雏形,另一伙则是小诸侯。

    至于同意改制的,要么就是大诸侯,强盛军力,博取名声,要么则是心地善良,不忍心见到身而为人,奴隶过得猪狗不如。

    对于小诸侯而言,他们不

    需要强盛军力,强盛死了还能造反不成

    对于奴隶主而言,善心是什么东西,他们只知道,本该属于自己的奴隶,被不讲道理的夺走了,他们要复仇。

    “复仇!”

    这个词频繁出现,打动了苏护。

    它来自于名家辩论,起初是支持变法的改革一方,对于奴隶行为做出的总结。

    这些名辩者认为欺压过重,总有一天,奴隶会群起反抗,进行复仇,堵不如疏,与其将来爆发大乱,不如主动解决,给予奴隶平等的机会。

     



第四十五章 姜子牙下山(求订阅!)
    昆仑山,玉虚宫。

    广成子敲响金钟,数十道光芒从四面八方,向此处汇聚过来。

    南极仙翁、燃灯道人、云中子以及十二金仙各有洞府,平日里自然不在玉虚宫内,唯有元始天尊开坛**,亦或是发生大事召集门徒时,才会齐聚。

    申公豹赶到时,就见仙气氤氲,烟霞散彩,日月摇光,一代二代乃至三代门人,大部分都已聚集,各自见礼,侯在宫外。

    申公豹自卑心理发作,主动退到一角,默立不动。

    不过他站的位置虽然边缘,目光却不断打量各洞仙人,尤其是同辈的十二金仙,更是比较的对象。

    很快,申公豹看向三代弟子,心中生奇。

    记得三教共签封神榜后,元始天尊就召集过十二金仙,令他们收取人族皇朝良才,布局未来,以应杀劫。

    按理来说,现在三代弟子人数应该有明显的增加,可现在看来,依旧是寥寥,难不成收徒没有成功

    太乙真人立于十二金仙中,看着早早被文殊广法天尊和普贤真人收为弟子的金吒和木吒,想起本该成为自己传人的哪吒,心中不免遗憾。

    还令他十分在意的是,将那卷道书献于元始天尊后,至今也没有得到回应,不知是何说法。

    正自思忖,又有一道乌龟般的遁光从远处飞来,落入宫前,化作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

    其他道人有老中青各种面貌,白发飘飘,仙风道骨,这位则是真的岁数大。

    **凡胎,岁数一大,可不就老了吗

    “师兄,这边!”

    申公豹招了招手,老者平复了一下气息,赶忙来到申公豹身后,笑道:“师弟!”

    此人自然就是姜子牙,拜入阐教已经四十载,却一直未能修炼成仙,这份资质也算是出众了。

    差得出众。

    不过混元道祖有测算天机之能,看重的并不单单是修为,所以相比起来,姜子牙反倒是入门较早的师兄,申公豹不久前才正式收入门墙,成了晚入门的师弟。

    即便如此,姜子牙一个修仙学渣,在一群大佬面前也不敢有半点放肆,对于申公豹都是十分尊敬,师兄弟关系颇为亲近。

    申公豹看着他的模样,心中气就不打一处来,脸上言笑晏晏,与之攀谈起来,不断问他修行进境,每次考核的成绩。

    就在姜子牙被申公豹问得快要失去笑容之际,悠扬的钟声再度响起,玉虚宫开。

    四时不谢奇花草,金殿门开射赤光,楼台隐现祥云里,玉磬金钟声韵长。

    众仙和一人入殿,就见元始天尊端坐在八宝云光座上,齐齐行礼:“师尊/祖师!”

    元始天尊微微颔首,看向姜子牙,问道:“姜尚,你上昆仑几载了”

    姜子牙满脸羞惭,低头答道:“弟子三十二岁上山,至今已虚度四十载,弟子天性愚钝,虽得师尊尽心指点,却始终没能参悟仙境。”

    元始天尊并没有怪责之意:“这怨不得你,你生来命薄,无仙道之缘,可受人间之福,今时机已至,你且下山,扶助明主,身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之功!”

    姜子牙闻

    言大惊:“师尊,弟子乃真心修持,苦熬岁月,虽修行薄弱,向道之心却甚为坚决,请师尊大发慈悲,弟子情愿在山苦行,也不敢贪恋红尘富贵啊!”

    元始天尊摇头:“命缘如此,岂得违拗,此处已非你久居之地,早早收拾下山,休要多言!”

    姜子牙还待哀告,一旁南极仙翁劝道:“子牙,天数已定,自难逃躲,你虽是下山,待功成之时,或有再回之日。”

    姜子牙无奈,只得对元始天尊道:“请师尊对弟子将来指点一二!”

    按照封神演义的发展,此时元始天



第四十六章 最后的小说家(求订阅!)
    “送入洞房!”

    在一阵喧闹声中,姜子牙身穿新郎官服,面无表情地被送入了洞房。

    此时距离他下山已有月余,在经历申公豹的“折磨”后,姜子牙形如枯槁地来到朝歌,四十载春秋,风光依旧,人面不同,所幸义兄宋异人还没老死,并且十分义气地收留了他,甚至为他张罗了一门亲事。

    马洪之女,才貌双全,今年六十八岁,尚是黄花女儿。

    汝闻,人言否

    不过姜子牙的心不在娶妻生子之上,既然宋异人给安排了,也就从了。

    他们住在朝歌城郊,距离南门还有三十五里,反倒利于操办,排设酒席,邀庄前庄后邻,四门亲友,庆贺迎亲。

    今日马氏过门,洞房花烛,成就夫妻,正是六十八岁黄花女,七十有二做新郎。

    且不说一夜无话,姜子牙成了家后,也该立业,就与宋异人商量着,以何为生。

    宋异人是一个奴隶主,拥有庄园良田,奴隶耕作,家财殷实,只是近年来支出成本大大增加,不禁变得愁眉苦脸,听得姜子牙修道经历,眼珠缓缓转动,问道:“贤弟可听过冀州侯苏护”

    姜子牙道:“八百诸侯,自然听过。”

    他虽然在山上宅了四十年,但由于命数落在凡俗,玉虚门下有意无意,都将人间发生的大事告知,久而久之,也算是足不出户知晓天下事,仅仅是细节方面有所缺失。

    宋异人磨了磨牙,慢吞吞地道:“苏侯惨啊,数月前冀州城奴隶作乱,那东鲁、北原、西岐三镇诸侯不仅不予以相助,还率领奴军进逼冀州,趁机夺城,幸得王师开赴,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苏侯有感陛下恩德,将国色天香的女儿送入宫中,服侍陛下,陛下至今无后,如果苏妃能够产下龙子,就太好了,子牙,你也要努力了啊!”

    姜子牙苦笑道:“怎么又扯到了我的头上”
1...409410411412413...4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