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兴霸天
因此对姜子牙所谓的恢复祖制,和气贯于天下之说,他们表面赞同,实际上完全在敷衍。
而姜子牙也不着急,心平气和地督促,然后在税收方面提出改动,态度逐步强硬起来。
纵观历史,一个政权上台后,如果要有所作为,经济上的充足是必要的,而经济最直接的来源,就是税收。
所以各朝各代那么多政权变更,每个政权刚上台时,基本都会注意减少税收,稳定民心,但到了后期,随着当权者的贪心越来越大,苛捐杂税越来越多,经济崩溃,入不敷出,最终走向灭亡。
远的不说,早在大禹时代,就有了收税。
有个著名事件,叫大禹杀防风氏。
大致上,是治水成功后,会稽庆功大会时,一个部族首领防风氏姗姗来迟,被大禹杀死,事后又声称杀错了,令后人颇多揣测。
这个故事后来改编成了神话,什么防风氏是巨人,有三丈三尺高,一节骨头要一辆车才能装下,种种神话,其实真正的原因,不是防风氏奇异,也非大禹不能容人,而是一场对于税收,对于货币材料海贝控制权的争夺。
防风氏之死,开启了中央政权对民众收税的先河,因地方政权不配合而招致杀生之祸,也体现了这种制度对统治阶级的重要性。
大禹功成,涂山会盟,天下为公,一言九鼎,创立了第一个王朝夏,也创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税收制度——
贡法。
任土作贡,记述于《尚书?禹贡》中,这种制度很有意思,以诸侯封地距离王城的远近为依据,将天下划分为五个级别,然后在五个大级别中再细分,颇有种后世七条环路划分首度的景象。
比如距王城一百里的臣民,要将割下的庄稼纳贡,距王城二百里的,要把庄稼割去秸杆后纳贡,距王城四百里的,则纳贡粟等等,是一种按照土地及产量课征的实物税。
到了商朝,就有名了,井田制。
顾名思义,井田制是把土地依“井”字划分九个区,其中外八区称为私田,分给八户农民耕种,收获供这些农民养家糊口,中区为公田,由八户农民共同义务耕种,收获全部归奴隶主和国家所有。
八家民力,助耕公田,而不税私田,相比起夏朝,不光是呆板的缴纳实物为税收,而是算上劳动力,你好我好大家好。
实行井田制的目的,是要臣民福利均等、分配平等、赋税平均,这是一种很理想化的税收制度,但操作起来,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本该是上下皆有利益的事情,却被贪心**所毁,井田制亦是如此,具体不赘述,这历经商周两朝的制度,在目前被上位者操纵把持的途径,名为助法。
助法是统治阶级在固有土地的基础上,凭借权力和地位,通过分田制禄,强迫农民无偿提供劳役,用以解决各级官员的俸禄支出、军费支出和国家其它支出的手段。
打个比方,租了个门面房做生意,原本只是单纯的付房租,把该交的那份交了,剩下的就是自己的收入,现在在房租之外,房东一家的生活费支出全要你承担,这谁受得了
这种畸形的制度下,经过数百年的酝酿,趋至
第五十八章 东鲁炸了(求订阅!)
东夷灭后,东鲁就没有外敌战事了,此次新税法改制后,正好将军队改派各地,监督商人交税。
姜桓楚原本的目的,是将税收的名目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毕竟让中央参与进来,弄虚作假的难度就会直线上升。
何况想从商人身上割肉也不简单,为了利益,商人能铤而走险,不择手段,恐怕唯有正规军的威慑力,才能令他们乖乖交税。
姜桓楚的想法大致没错,却低估了商人。
这个年代的商人,绝不是后世那个士农工商的最底层,恰恰相反,现在的商人至少是平民中的翘楚,基本都要姜子牙义兄宋异人那样的家财,才有资格走一趟东平,甚至许多干脆就是由诸侯贵族的直系亲属担任。
他们往来东平,一路千里迢迢,雇佣了不少护卫,每支商队,其实都相当于一支小型武装集团,其中数支大车队,更有抗衡上千正规军的实力。
不过姜文焕身为最早的兵家弟子之一,他练出来的精兵,比起西岐都要更甚一筹,正面交锋,确实是根本不惧商队的。
在经历了几次交锋后,商队发现硬碰硬讨不得好,立刻开始转变策略,瞄准了税收官员。
奴隶没有文化,税收的入账,自然要交予专门的官员来完成,商人就开始了无师自通的技巧——行贿。
官商勾结,自古以来皆是如此,同样的,底层人民也最为痛恨这点,因为官商侵吞伤害的,是底层民众那微薄的利益,日子过得已经够苦,还要被剥削,是可忍孰不可忍。
东鲁的士兵则更为严重。
税收之事,将矛盾彻底引爆。
奴隶中也有聪慧之士,虽然没有文化,但货物的多少岂会不知,冷眼旁观之下,很快看出了税收官的弄虚作假,不少性情刚烈者,予以出面阻止。
官员的反应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恼羞成怒。
试想姬昌的手段那么高明,西岐内部都有散宜生等官员反对,东鲁内部的不满更加激烈,只是慑于姜氏父子的威望,不敢说出口。
何况奴隶成了士兵,对于官员本身没有根本性的损害,双方交集不多,可现在他们阻止官员收受贿赂,性质就不同了。
各个税收关卡中,充斥着官员大同小异的怒吼。
“你们要以下犯上吗”
“下贱的奴隶!”
“去死吧!”
骂着骂着,真心话全都出来了。
遮羞布揭开,士兵们发现,自己在贵族心中的地位没有丝毫改变。
依旧是奴隶。
这深深刺痛了心。
他们在军营,日夜操练,保家卫国,奋勇杀敌,换来了什么
……
还有一类官员,则是和气生财。
这种比较圆滑,知道变通,收买人心。
他们吃肉,也让手下喝汤,将受贿的一小部分,散于麾下,大家一起发财。
于是乎,这群士兵很快也加入受贿的队伍,甚至变本加厉,堕落的速度快到令人发指。
为什么
因为没有安全感。
这些士兵发现,他们虽然不再是奴隶,可除了地位的改变,还缺少了一件最必要的东西。
钱!
他们在奴隶时期,是毫无积蓄的,一切都上交给奴隶主,稍有私藏就是毒打,而成为士兵后,也没有军饷。
能成为自由身,就很知足了,要啥军饷
可现在税收获得的收益,让士兵们忽然意识到,当兵不可能当一辈子,普通的平民哪怕再穷,家中至少都有几亩私田,只要辛苦劳作,总能过得下去,他们没有田地,再没有军饷
第五十九章 道友留步(求订阅!)
“道友请留步!”
数道遁光掠过天穹,听到后面的呼唤,停下脚步,现出身形,或带九扬巾,或鱼尾金冠,或挽双抓髻,打扮各异,相貌颇为凶恶,似非良善。
后面呼唤之人正是申公豹,见对方留步,立刻稽首一礼:“可是金鳌岛十天君”
那些道人笑道:“原来是申公道友,道友不在昆仑山纳福,来我东海作甚”
申公豹做出欲言又止状,轻轻叹了口气。
那十天君是热心肠,眼见申公豹如此,纷纷宽慰:“二教皈依,总是一理,道友有何难处,不妨与我等一言,若能相助,必无推脱!”
申公豹将西岐一战有选择地说了遍,重点在于九龙岛四圣和那五色神光的诡异,十天君听了后目光闪动,猜测不已。
九龙岛四圣虽然在外声名不盛,但截教内部门人还是知道他们厉害的,若论个人修为,金鳌岛十天君怕是还略逊。
不过十天君精通阵法,所布的十绝阵包罗万象,变幻莫测,即便是归元至境的大能,陷入其中,也有陨落之危,又不是四圣所能比拟的了。
寥寥数语之间,十天君已然大感兴趣,不过若说如此简单就被请动,却又不至于。
毕竟他们在东海潜修,已有数千载,极少涉及人世,值此三教封神之际,岂会随随便便就出岛……
然而就当众人往金鳖岛上落去时,一道清冷的女声响起:“申公道友,你是来请我等出海相助的么”
申公豹往那看去,就见出言者是一位姿容貌美,眉宇间却带着腾腾煞气的女仙,顿时喜道:“原来是菡芝道友,正是有相难之处,想请仙子相帮!”
这位菡芝仙是灵芝得道,却是外冷内热,乐于相助的性子,昔日纣王还是寿王之际,昏迷不醒,太师闻仲遍寻同道,其中就以菡芝仙最为热心,采集灵草,炼制丹药,尝试了许多办法,后来闻仲要答谢,她又飘然离去。
众人落座,一问才知,菡芝仙的洞府也在金鳌岛内,与十天君是邻居,与彩云仙子等东海同道皆是好友,连一向深居简出的三霄娘娘也有来往,交游广阔,俨然不逊于申公豹。
申公豹暗道天助他也,马上拜托菡芝仙引荐,欲往三仙岛拜访。
不料菡芝仙黛眉微皱:“换成平常倒是无妨,可近来三位娘娘正在闭关修炼,恐难以见到!”
申公豹一怔:“闭关”
修为到达他们这个境界的,真正的闭关可不是小事。
三霄娘娘中,大姐云霄已是归元至境巅峰,最强的大能者之一,截教万仙之中,恐怕也就多宝道人能压过她一头,另外三大弟子,顶多是在伯仲之间,或许还要稍逊一筹。
二妹琼霄就要差上不少,却也是大能,三教内有数的存在,阐教十二金仙不过如此。
三妹碧霄修为最低,尚且徘徊在归元至境之外,是为圣仙境巅峰,但法宝犀利,金蛟剪一出,即便是大能也得避其锋芒。
照此看来,三霄闭关,谢绝外客,莫非是有了突破的契机,碧霄要晋升归元了
无论是怎样,这对于申公豹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十天君和菡芝仙虽然实力也不凡,但对上那五色光华,总觉得没有必胜的把握。
眼见申公豹沉吟,菡芝仙目光流转,突然道:“道友如若担忧,不如往峨嵋山罗浮洞一行如何”
申公豹眉头一动:“仙子之意,是找赵公明道友”
此言一出,十天君齐齐露出敬意,菡芝仙也笑道:“不错,赵道友乃三宵娘娘之兄,为人极重义气,相邀必然出面,有他压阵,必可败西岐小道!”
“善!”
申公豹起身,雷厉风行:“事不宜迟,还望仙子与贫道一同,往峨眉山一行!”
&nb
第六十章 劈山救母(求订阅!)
桃山。
相比起四海仙岛,灵山大泽,此处名不见经传,没有任何世外高人隐居,只因灵气稀薄,禁制所锢。
传闻中,山内镇压着一位天界女神,名云华仙子,不知犯了何等天规,被四御镇压于此,永世不得超生。
天界之威,群仙避之,桃山显得愈发冷清。
可就在这天,一道坚定的身影向着桃山而来。
来者是位很年轻的男子,头戴扇云冠,身穿水合服,腰束丝绦,脚登麻鞋,俊朗非凡,额间有一闭合竖目,平添了几分威严。
他看着山峦的目光,透出决意,握紧手中的三尖两刃刀。
此人正是杨戬。
山中囚禁的云华仙子,则是杨戬的母亲,下凡之后,与人族相恋生下一子。
杨戬出生即是半人半神,既得了天神的先天根基,又有人族不断学习的后天优势,拜在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门下,得阐教正统,经过玉鼎真人的悉心指导,年仅十七,已经练成可纵横世间的神通。
原本玉鼎真人命其下山,是为了人道洪流,三教封神,但由于种种意外,阐教如今还未入场,杨戬下山后的第一个目标,就变成了桃山。
他要救母!
眼见着距离桃山越来越近,杨戬的呼吸也微微急促起来。
然而就在他正式迈入桃山的一刹那,双肩陡然一沉。
一股难以言喻的庞然之力,凌空压下。
这股力量,将桃山内外分割成两个世界,阻止生灵进入,正是天界禁制神力。
杨戬目光一厉,不见念法作诀,周身蓦然涌动起一股磅礴大力,与之抗衡,脚步稳健地继续向山上走去。
**玄功!
这门功法来历非凡,据说是一尊神秘存在,取巫妖两族之长开创而出。
要知道鸿蒙纪的前数万年,一直是妖族巫族为尊,两方一占天穹,组建妖庭,一拜大地,祭祀祖巫,后巫妖大战,东皇陨落,两族大能死伤无数,才退出历史舞台,人族崛起。
即便如此,人族起初的许多传承,也受到了巫妖的影响,但能够兼顾两者之长的,亦是极其罕有,何况杨戬的**玄功俨然登堂入室,闲庭信步地走入山内,一路攀登,毫无阻碍。
待他来到半山腰,身躯一震,露出狂喜之色。
却是一股温柔的气息包裹着他,隐隐之间,仿佛有一位女子正在用手掌抚摸着他的脸颊。
杨戬呼唤:“母亲!”
桃山轻轻震动,传来一股温柔的意念:“娃儿,你该随你师尊在山中苦修,不成归元,绝不下山,不可急急来此!”
杨戬喜不自禁,不知不觉中已是泪流满面:“孩儿谨遵母亲的教诲,苦练玄功,如今修为虽未至归元,却已有一战之力,能够劈开这山,救母亲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