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徒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自圆齐说
“唉!”重重的扭头叹了口气,周泰紧紧的捏着拳头。他知道刘涣是在为大家考虑,只是他当真咽不下这口恶气。
想当初刘涣与密林可将其驱逐、山寨可将其斩杀,他都没有这么做,反而予他兵卒,这些亲善之意,周泰、许乾等人自然皆是看在眼中。可谁也没有想到,关键时刻那潘璋为了名利竟走的这般义无反顾!
再次轻轻的拍了拍周泰的肩膀,刘涣等他渐渐冷静下来,才缓缓出言道:“走吧!吾等一同见见富贵还营的潘军候!”
寿春城外丹阳军营前,一群两百余身着汉氏军甲的寿春军卒,此时正紧随前方一人跨刀立甲
矗立与营门外。
从军营中迈步走出,未及辕门刘涣便瞧见身着军候甲胄的潘璋,昂首挺胸立在那里。
身后两百丹阳兵卒此时也已汇聚到刘涣身后,随着刘涣一同向潘璋行去。远远瞧见士气似乎又涨了几分的丹阳兵,潘璋心下也是惊异。
面上神色不为所动,见刘涣向自己行来,潘璋亦是恭敬的拱手行礼道:“刘君!璋奉周府君之令,前来护送诸位入城!”
没有答潘璋的话,刘涣亦是拱手回礼,兀自盯着潘璋身上的甲胄道:“数日不见,不想文珪已然贵为军候矣!”
“若是刘君随吾一同入城,凭刘君才干,想必亦可得府君赏识!”
“那日城外辱吾等袍泽之人呢潘君可曾知他”没有听进潘璋的话,刘涣直接问了雷薄之事。
沉吟片刻,潘璋方才回道:“雷司马乃府君麾下干将,必不会与刘君计较!”雷薄由于成功劝服潘璋,使得周昂瞧见潘璋的勇武之后,特嘉奖升任雷薄为军中司马。
“嚯嚯!这么说他是不准备与吾和解,引吾等入城了”嘴角轻轻勾笑,刘涣兀自摇头反问道。
微微皱起眉头,潘璋有些不耐烦,顿了顿,再次回答刘涣:“恐怕却有此意。”抬眼再看刘涣,潘璋继续语重心长道:“刘君若是入城见了周府君,定然会被赏识,届时你我二人又何必惧他一个军司马”
“呵。”忽而嘴角一笑,扫了眼潘璋及其身后,刘涣不由道:“倘若吾等入了寿春,潘军候定可保吾等无恙么若是那雷司马执意铲除吾等,潘军候又待如何”
嘴角轻微弧度,刘涣就这样静静的看着潘璋。面色阴晴不定,眸中瞳仁亦是来回滚动不停,良久,潘璋方才对上刘涣肃穆出言道:“如此,刘君当真不愿随某回城”
轻轻抬手止住,刘涣再次认真道:“涣所言皆为袍泽所虑,若周府君愿出城一叙,亦或那雷司马当众人之面与涣和解。涣必将随汝入城!”
 
第52章:突然入城
四百寿春兵卒,手执弓弩,身着扎甲,迈着整齐的步伐,在雷薄的率领下向行营而来。
兵甲森严,神情肃穆,惹的原本道旁商旅行人争相避让。
“止!”单臂高举,随着雷薄高声一呼,身后兵卒顿时停住了脚步,大地似乎也为之一顿。
瞧见森寒的弓矢,刘涣眼眸一眯,似乎形势比他想象中的更为复杂。原以为当初军候那般猖狂,只是因他自恃勇武而不屑将自己等人放在眼里。
眼下瞧着雷薄身后四百手持弓弩训练有素的兵卒,刘涣觉得这件事情恐怕并不是单单雷薄便可做主的了。
兀自皱起眉头,潘璋也是心中生疑,方才刘涣所言他并非没有想过。只不过他原先设想的是刘涣会同意和他一同入城的,却没有料到刘涣看待两百丹阳兵会那么重。
可是尽管如此,潘璋也没有想到雷薄竟胆敢动用弓弩来胁迫刘涣,然而联想起雷薄的官职,潘璋也渐渐的心中生起怀疑。
排开众人,潘璋当先来到雷薄面前,拱手行礼后,道:“雷司马,周府君之意乃令璋迎刘涣等人入城。为何雷司马又亲率众多弩手至此”
默默的瞥了一眼潘璋,莫说是他,就连雷薄自己都有些捉摸不定了。原本他只是觉得周昂乃是袁绍任命的九江太守,而他本仰慕袁氏,所以投身与他麾下,从而希望能够搏个出身。
至于原先呵斥刘涣等人,只是为了杀杀他们的威风。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似乎周昂比起他,对这些人的杀意更甚!
即便他向周昂提过刘涣乃成悳刘氏,且既有可能携带周喁的书信,可周昂就是没有听进去。反而让自己招拢潘璋,使他们内斗。而方才更是直接令自己率领四百弓弩手,来城外检查结果,“若有余党,尽屠之。”
这是周昂的原话。
复杂的看了一眼刘涣,雷薄没有回答潘璋的提问,却兀自质问道:“为何这般许久犹然不见其等顺服,莫不是尔等私自勾连”
“司马容禀,只璋与刘涣等人有旧,是故想以温和之法规劝其等入城!”潘璋闻听雷薄质问当下也只得拱手解释起来。
“哼!”没有再和潘璋废话,雷薄缓步向刘涣行去,目光所及之处,面上却显得越发孤傲俯人。看来他想激怒刘涣等人。
瞧着一脸倨傲走来的雷薄,周泰也是面色愤愤不平,默默的纂紧着拳头准备随时暴起发难。
皱着眉头,雷薄的表现让刘涣也是不悦。不仅因为他让自己在此处空等这些时日,刘涣更怀疑他根本没将书帛之事告诉周昂,甚至可能还从中添油加醋离间过潘璋。
只是惊疑如何雷薄能够调动这么多弓弩手,刘涣当下也在默默的观察着局势。
缓步走向刘涣,雷薄再次不屑的瞥了他一眼,此时在身后四百弩手的威压下,包括潘璋在内的所有人都被逼迫到了营帐中。
冷眼瞧着刘涣,雷薄兀自道:“刘涣,此时犹然不愿进城么”
“在下不明白司马的意思!”拱了拱手,刘涣企图缓和气氛,“原先乃司马不让吾等入城,某言有要事需面呈周府君,司马又告吾静候君令,而今又突然质问在下为何不愿进城”
“某已经令潘军候前来迎汝,难不成还诳乎”
“潘璋一无府君之令,二无司马之书。却叫在下如何相信”
“莫不是需府君亲身前来,汝方能交出帛书”
“司马莫要为难卑下,在下着实携仁明公之书帛面呈府君,缘何他不愿见吾”
“府君政务繁忙,岂是汝想见便见”赫然瞪着眼眸,雷薄不愿再和刘
第53章:乱世为人
寿春郡守府中
简单的衙房官署,没有多余的其他配置,目所能及之处,除了一些必要政令文书,便再也没有其他物件了。
从这些物件,刘涣也能看出来,周昂应是好武之人而不善文墨。昂首挺胸,刘涣淡定而安静的矗立在中堂之下。
默默放下手中的帛书,周昂好奇的朝着刘涣扬了扬,道:“这便是汝所言之军机”
拱手向上位一身束服武人装扮的周昂行礼后,刘涣恭敬道:“回禀府君,此正是周使君予涣之书帛,有仁明公私印于其上。”
瞥了眼帛书一角,周昂默默点头道:“仁明之笔迹与私印,本太守自然知晓。只是其帛书所言之语,却是何意”
“禀府君,此事当从吾入募丹阳军随仁明公一同北上而起。”
“汝乃九江人”
“正是!”
“缘何投募丹阳不入本郡”
“丹阳兵精,涣欲习之。”面色肃穆没有丝毫慌乱,刘涣回应周昂的问题,见周昂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刘涣方才继续道:“先奋武将军曹操诣丹阳募兵,陈公与丹阳周府君令仁明公,率吾等合募四千兵卒随曹公北上出贼!
投募军中,报效国事。固吾辈所愿尔。仁明公亦如此训诫吾等,是以吾等具怀热血北上。然诸事难料,及至豫州谯郡,曹公因兵不为其所拥,禁锢仁明公以降吾等为其属。
涣虽为黔首,亦知何为忠义。乃是夜,潜入仁明公帐内,公以实告涣。使涣诣寿春而寻府君以为助!如此方有如今涣等一行。”
一口气将先前在龙亢所发生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刘涣低头拱手,等待周昂的回话。
而周昂此时却是右手执帛,左手摩挲着案几,怔神的思索着。
良久不见周昂发话,刘涣微微抬头,却恰好对上周昂看过来的眼神,微微一愣,刘涣没有躲避,径直对视了上去,以显示他心中无愧。
数息后,周昂嘴角悠而弧起,淡然道:“子咎观曹孟德此人如何”
懵然愣神,寻思数息,刘涣方才拱手回道:“涣只远远瞩曹公之貌,实不知其人。涣以为曹公当为杀伐果决、英武高志之人!”
“杀伐果决。”闻言,周昂忽然嘴角嗤了一下,旋即恢复,面色温和含笑问道:“子咎乃成悳刘氏”
“正是!卑下不才,忝为阜陵王之后。”恭敬拱手,虽然刘涣不明白周昂为什么一直在提些无关痛痒的问题,但他也不敢多问。
“唔,汉氏宗亲。”兀自点头,周昂想了一下,方才震声道:“刘子咎听命!”
“卑下在!”心神一惊,刘涣本能拱手应答。
“本太守命汝为一曲军候,自治麾下丹阳众,余众自行募足充四百之数,屯于城外归郡兵辖制!”
愕然瞪大眼眸,刘涣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原本确是有积蓄九江的意思,只是这数日来的争执,让他不得不把周喁求援书帛作为唯一依仗。
从而向外人看来,他之所以如此刚毅乃是为了寻周昂援助,往助周喁的。而如今周昂这般安排虽然甚是令他满意,但心中所想面色上却不能有丝毫显露。
当下,刘涣面露惊愕,连声紧张道:“周府君,涣乃是为仁明公而来,如此却叫涣如何与麾下交代”
摆了摆手,周昂饶有兴致的瞧着刘涣的表演,良久方才出言道:“此乃
第54章:以汉之名
寿春作为九江郡临接南北的重要城池,又旁依淮河,自然早已成为九江或者说乃至整个南方首屈一指的大城。
商铺临街而立,贩卖吆喝的金市集道上,行客商旅络绎不绝。瞧着欣然享受这份朴实生活的大汉百姓,刘涣忽然觉得他除了那份自视甚高的灵魂思想外,与这些人都一样。
没有引起围观、没有惊动差役、更没有人追随。
刘涣觉得自己其实真的很普通,没有特质。
“子咎,等等某!”耷拢着身体,漫无目的游走的刘涣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呼唤自己。愕然扭头。
单手撑着膝盖,喘着粗气,许乾还不忘朝着刘涣摆手,让他能够发现自己。见刘涣被自己喊住了脚步,许乾才敢停下来喘几口气。
快步走到刘涣跟前,许乾一脸无奈道:“子咎怎么走的这么急却叫某一阵好找。”说着从衣襟兜里掏出了两份书信,递给刘涣。,
“喏。一封是某自府君处领来的任命文书,另一封乃子扬托某捎给你的。”等了会,看着犹然愣着的刘涣,许乾奇声提醒道:“拿着呀”
“哦!”呐呐的捏住许乾递来的书信,刘涣抬头又瞧了他一眼,忽然道:“许君怎么跟出来了”
“汝出来,某自然也跟着出来了。”有些奇怪的看着刘涣,许乾总觉的刘涣现在迷迷糊糊的,于是再次出言道:“走吧吾等回营”
“啊”轻声茫然应了一声,一瞬回神,刘涣忽然感觉有什么东西触碰到了自己,再次点头,看向许乾,“吾等这边回营。”
默默收起书信,想不通的刘涣索性也不再纠结,当下领着许乾便往军营行去,扭头看向许乾,刘涣不由再次问道:“许君此次怎用时日久可曾生何变故”
“嗯!”许乾点了点头,方才回道:“此行却是有些曲折。那日某遵子咎之命,返成悳,拜见刘公,却不料子扬与鲁君亦在成悳,且府中还有一位长者。”
“何人”
兀自摇了摇头,许乾道:“见吾归去,刘公便邀那长者入内,吾只得将此事告与子扬和鲁君。”
“他二人如何说”
“先是面色凝重,随后皆沉默不语。”略微踌躇了一下,许乾继续道:“乾只觉事情或有紧急,是以不敢催促,而子扬又教某耐心等候,因此耽搁日久。”
默默点了点头,忽而看向许乾,刘涣道:“汝来时可曾呈何书帛与周府君”
“一绢帛书。”附和点头,许乾解释道:“乃刘公交付与吾,径直令某呈与周府君便可。”顿了顿,好似想起又验证了什么一般,许乾继续道:“周府君瞧那帛书后,便差人迎你等入城了!”
听到这里,刘涣基本上已经明白事情的原委了,想来应该是自己的父亲刘普请扬州刺史陈温书信一份交于周昂的,或许其中也含有周昕的意思。
以至于周昂会放弃与曹操的嘱托,转而留下自己,毕竟擅杀汉氏宗亲的罪名,一般人可是承担不起的,尽管刘涣在曹操信中应当算作是逃兵,可他依旧尊贵。
看来这一次,自己还真是依靠了刘普的帮助才算化险为夷了。至于许乾方才所言的家中长者,如果不是刘普为刘晔请的老师的话,就是应该是扬州刺史陈温了。
没有再纠结这些,此时刘涣豁然有一种感觉,在这个时代生活了这么一段时间之后,以自己意志为驱使的生活,也
第55章:组建南营
有时候人们生即拥有的东西,其实往往都不会在意,而那或许正是贵重的所在。
就像刘涣一样,原先的刘涣对其不屑,现在的刘涣没有这份意识,以至于从始至终刘涣都没有认识到大汉宗亲这个身份的可贵性!
尤其是在大汉这样一个旧贵族势力与封建集权尚且不算完善的时代,刘涣作为与皇室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人,生而便是尊崇的贵族。
这也正是刘晔的书信中为何处处都透露着傲气,毕竟身在刘汉,刘氏宗亲绝对是可以睥睨一切外姓的存在的。
然而这些刘涣一直都没有意识到,直到身为土著的刘晔和他强调后,他才发现汉室后裔对于他来说有多大的帮助。
就好比刘备为何一直宣扬自己乃是中山靖王之后那就是出身,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可以作为一个诺大的名头去聚拢天下的饱学之士,在汉氏倾颓烽烟四起的时候,以刘氏宗亲的身份,集天下贤能。如昔日光武中兴一般,再起大汉百年辉煌!
这也是大汉以孝廉治天下,所产生的最为直接的影响。倘若连世代奉汉禄的当代汉人都不能坚持为汉室尽忠,又有何面目要求后世为自己尽孝!
时代思想培育下的大汉文士,必将奉忠贞之志,以大汉之名奋斗不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