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贤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方之影
“侧妃见谅,是蓝翊逾越了。”蓝翊一听,被顿时骇一了跳,抬手狠狠煽了自己一把掌,普通一声跪到了杨侧妃面前。
“起来吧,本朝不兴跪礼,不是我有意为难你,你要知道,如今的殿下已不是秦王,我们马上就要搬入东宫,你一行一言都要时刻根据当年宫中的规矩来要求自己,并时刻谨记你我的身份。”杨侧妃道。
“蓝翊谨记。”蓝翊站了起来,垂首立在一旁。
“大概还要半个时辰恪儿就要下学了,天气热,你去书舍那边迎迎他吧。”杨侧妃收回视线,淡淡的吩咐了一句。
秦王妃醒来后的第三日,亲自去向神医孙思邈道谢,并代李世民和他谈了些与官方合作,共同开发医书医药等事。
第五日,太子李世民带着她入宫受策封礼,之后秦王府一应家眷迁入东宫。
&n
第二百零三、封后(上)
裴寂宣读完圣旨,李世登上帝位,接受了百官朝拜后,紧接着带领一应文武大臣去都城南郊遥祭帝陵,告示先祖上天,随后大赦天下,放回武德年间被流放的人员。
同时封赏了无数文武官员,根据他们各自的功勋,授爵封勋,并颁布政令,免除关内和蒲、芮、虞、泰、陕、鼎六个州的两年租税,全国免除徭役一年。
百姓中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每人赐粮食一担、布帛若干,百岁以上老人加授荣衔,废止潼关以东靠近黄河的各关塞。
这一连窜的政令下去,迅速让李世民在百姓和文武百官中站稳了脚跟,随后他又查阅了户部人口宗卷,发现全国在册人口不过二百余万户。
其中还有不少男丁取不到老婆,从隋未至今这十几年中,中原战乱不止,无数妇孺儿童死在逃亡的途中,这就导致了男女人口比例失调,本就不多的人口中有不人还在打光棍。
李世民看到这一记载,顿时忧心如焚,一个国家想要兴盛,首先要有人,现偌大的大唐王朝才这么点人,不管是对于国库丰盈还是壮大国力,都大大不利。
不过这也是没法子的事,自隋末至今,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大隋鼎盛时期的人口到现在已十不留三,唯今之计,只有与民生息,想办法激励大家多生孩子。
可要生孩子就要让所有适婚男丁都能取上媳妇,这十几年的乱世死了很多的妇孺孩子,女人这一块暂时只有想法子从各地豪强手里掰一点出来。
各大世家豪门中的男丁,不仅妻妾无数,还有通房诺干,偷置外室的也不在少数,有名有姓的妻妾也就罢了,不合适让他们让出来。
但通房、外室,以及家中多出来的婢女,让娶不到老婆的人给点钱财,你们给让点出来不过份吧
为了这事,李世民特召了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萧瑀、陈叔达等人前来商议。
这些人都属各个世家的代表人物,他们听完李世民的提议后,皆默不作声。
多余的奴婢也就罢了,通房和外室想让他们让出来显然不易,虽说这两者和奴婢的身份没有什么区别,主人家有权买卖。
但有能力置通房和外室的男人多半不缺钱财,出身也不会太差,这样的人大多比较爱面子,让他们把自己的女人让出来,怕没有人会乐意。
“朕知道这事不太好办,但不好办我们也要办,现在民生凋零,整个大唐人口才二百余户,这对我朝的长远发朝极为不利,若不想办法尽快增添人口,大唐的未来简直不堪设想。”
“为作表率,朕会先从自己身上开刀,一会回宫,朕就让宫里的监事统查宫女的数量,然后根据实际情形,放一部份出去,有了朕在此打头,我相信再让你们去办这件事,就没么难了吧”李世民见状轻叹了一声,缓缓开口道。
“臣等尽力而为。”李世民把话都说到这了,大家也没什么好说的,只能苦笑着接口,至于放大批宫女出宫的事,他们都不曾当真,权当一笑罢了。
李世民登基还没几天,他的后宫根本没几个人,宫里的人说白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太上皇的人。
皇帝若这个时候把太上皇的宫女都给放出宫了,这不是明显和太上皇过不去么
皇帝因玄武门一事,心存愧疚,对太上皇十分恭顺,登基的时候太上皇不肯让出太极宫,让他在东宫登基,他二话没说就同
第二百零四、封后(下)
“父皇严重了,儿子不敢。”李世民垂眉敛首的站在李渊面前,一脸惶恐的接口道。
“不敢你还有什么不敢的啊你先是在玄武门,不管不顾的杀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现一朝登基,更是把手都伸到了朕的后宫。”
“你可知道,你所放出去的那些人都是什么人她们都是服侍过朕,服侍过朕的嫔妃们的人,虽不曾受过朕的宠幸,名义上也算是朕的人。”
“可你,你问都不问朕一声,一下子把人放走这么多,导致朕和朕的嫔妃们喝口茶,采个花什么的都恨不得自己动手,你......”
李渊大概是真气昏了头,气得说话都口不折言,连李世民射杀建成和元吉的帐都翻了出来。
直到李世民霍然抬目,父子两人的视线撞到了一起,他才想起,现在他已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后面更难听的话才嘎然而止。
“父皇,请听儿子解释,这事呢,说起来确是儿子处理得急躁了些,不过要说起宫里的娘娘们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了,儿子觉得过了。”
“儿子让内监核实过人口,咱们宫**有八百二十三名太监,宫女五千六百余人,宫中的太监和宫女一起共有六千五百多人,儿子放走了三千二百余人,现还剩余三千三百余人。”
“这其中父皇和各位娘娘身边的人手,儿子一个没有动,各局紧要位置上的宫女和太监儿子也一个没动,照理来说,放出去的这些人,是不至于影响到父皇和各位娘娘的生活问题的。”
“当然,若真有影响,儿子会想法子弥补,尽可能的做到让父皇和各位娘娘满意,说起来,儿子行此下策也是无奈之举。”
“父皇知道,自隋未至今,天下战乱了十几年,人口削减无数,现我大唐大片土地荒芜,人烟稀少,若不想办法尽快增添人口,于我大唐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而想要增加人口,就得让适婚男女都能婚配,可这些年战乱下来,无数妇嬬死在逃亡途中,导致现在的男女比例失调,很多百姓娶不上妻子,放这些宫女回家,可以帮着解决许多问题。”
“以父皇的英明,想必能理解儿子的苦衷,至于父皇和诸位娘娘觉得人手不畅,影响生活,儿子想,这主要是宫里现没有主事人之故。”
“万太妃娘娘觉得她已退居太妃之位,若再插手后宫之事,于礼法不合,主交出了代领后宫之权,而儿子登基之初,因诸时缠身,一时未来得及封后,导致后宫无人接管。”
“不过这问题很快就会解决,孩儿立决定于三日后,进行封后大典,册立观音婢为后,观音婢的性情为人父皇也是知道有,有她打理后宫,我相信宫里的一切宫务她都能打理得井井有条。”李世民看了李渊一眼后,才接着解释。
李渊被李世民喜怒莫辨的看了一眼,被愤怒冲昏了头的脑子已经清醒过来,知道这释放宫女了事已成定局,自己若继续拽着不放,就是自讨没趣。
意识到这一点的李渊心头一片悲凉,他颓然垂下眼脸,朝李世民挥了挥手:“罢了,好话坏话都被你说了,朕也没什么好说的,你下去吧。”
李世民瞧着父亲的脸色,有心安慰两句,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朝李渊行了个礼便转身离开,他理解父亲的心情,可这种事他必须做,哪怕要担上骂名。
“陛下,你脸色这么差,可是父皇为了那三千宫女之事训斥你了”李世民回到后宫之后,就来到了长孙所在的院子,长孙见他脸色不好,不由出言问了一句。
“观音婢,我是不是真的有些过了,玄武门的事,还有父皇的退位,这些本就很对不起他,我原已打定主意,登基之后
第二百零五、突厥来袭
长孙皇后的封后大典一时成了京都的美谈,她那一日的风华,以及与皇帝站在一起时、天造地设般的唯美和谐的画面,成了无数人心中久久不能褪色的记忆。
无数见过那个画面的臣子们忽然就明白了为何陛下这么多年来对皇后一往情深,任凭哪个有点心肝和见识的男人,拥有这样的妻子,都不会不珍惜吧
男子们感慨帝后的契合般配,妇人们则在感动于陛下的深情,封后大典中,皇后的无双风华是无数人的谈资,皇帝那纸情深意切的封后诏书同样被人津津乐道。
堂堂至尊帝王,于封后诏书上写着外可代朕教化为百姓,内可事同政君,同时赐号文德,这是何等溢美的称赞......
帝后的琴瑟和鸣,鹣鲽情深被京都的贵妇们当成样版,纷纷用以要求自家的夫君:尔等看见了吧皇帝陛下如此英明神武,对妻子还这般情深,尔等若敢宠妾灾妻,我定要亲上宫门,敲响鸣冤鼓,不顾一切的参上你一本。
被自家媳妇不断用来比较的郎君们苦不堪言,可帝后恩爱的模版摆在那呢,大家也不敢在明面上驳斥妻子。
唯有那些脾气急躁些的家伙,实在被逼急了,就会脱口道上一句:你希望我像陛下一般,对自己的妻子一往情深,我不求你有当今皇后一般的风华,但你至少要学学她的贤良明理啊
“......”
不说外面这些人的心事,但说皇宫之内,李世民册封了皇后之后,并未在第一时间册封其它姬妾,他的精力很快投到了朝务上。
韦氏自进门那一日起,就把自己定位得很清楚,从不曾生过与皇后争宠的心事,至于皇帝如何对待自己,她也不强求,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帝后都真正的聪明人,后宫各人的心事和表现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真正守本分、懂进退,知规矩的人他们不会亏待。
为此,对皇帝只封长孙一事无任何不忿,安安分分,规规矩矩的在自己的宫里教养女儿。
可宫不可能每个人都是韦氏,那些家世不错,却愿入皇子府做妾的人是不可能没有野心的。
阴氏、蓝氏、王氏等人如此,身为公主的杨侧妃更是如此。
当外面对皇后的赞不绝口的溢美之词不断传到她们耳中的时候,她们的心里既羞恼,又不甘。
长孙是皇帝的结发妻子,封她为后理所应当,她们也没什么好嫉妒的,可大家都是秦王府伺候的旧人,皇帝没理由封了后之后,就把她们这些人给忘了,连个名分都不给吧
李世民倒不是如此薄情,他府里的姬妾不多,都是跟了他很多年的老人,他对她们虽没有对长孙那样的刻骨深情,但彼此有过缠绵,还有几人为他诞下子嗣,基本的情分还是在的。
之所以没管她们是因封后之后,他的注意力立即被一件十万火急的军务给牵引了过去。
今年八月初,刚刚派了使臣前来求和的突厥再次撕毁盟约,无所顾忌的朝大唐发起了全面进攻。
颉利可汗亲率二十万铁骑,悄无声音的绕过阴山防线,进入了中原。
八月初的求和,不过是他们的障眼法,颉利可汗打就是趋着大唐政权更替,国内不稳的情况下,再利用已方主动求和的障眼法,率领二十万大军,准备一股作气攻下长安,夺取中原。
李世民接到紧急战报的时候,已是八月二十四,即封后的第三天。
当时的突厥军已经打到了高陵,
第二百零六、兵临城下(上)
萧瑀、封德彝等老臣听得一呆,怎么在他们看起来无解的问题,到了陛下昔日这些旧臣手手中,三言两话,就拨开了迷雾,解开了这个局
难道说他们这些人真的老了脑子不好使了和陛下的旧臣比起来差距这么大诸位大臣们心里一时颇有些不好受。
不过这时候显然不是感慨这些的时候,他们更担心的是这法子真的有用么去泾州道的将领有人敢领么
只不过他们念头未绝,杜如晦的话音刚落,昔日秦王府第一猛将尉迟敬德就站了出来,拍着胸膛大声开口道:“陛下,臣愿领命,带兵前往泾州,袭击阻截突厥大军。”
“好,敬德,朕命你率一万五千精骑,前往泾州道袭击阻截突厥大军,这一仗,你一定要打好,打出我大唐的威风,这是将领,你接好。”李世民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一脸欣慰的开口道。
“末将誓不辱命。”尉迟敬德伸手接过将领,行了个军礼,转身就走。
“玄龄,克明,辅机,你们先去清点一下在京的所有兵马,还有各个城门的防御情况,清点出来后,立即来禀报于我。”待尉迟敬德离去之后,李世民的目光转到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等人身上。
“臣等领命。”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领命而去。
“萧瑀,子聪,名伦,旗帜的问题,你们来负责,三日之内,我需要十万面旗帜,有没有问题”吩咐完房玄龄和杜如晦,李世民的目光又转到萧瑀,封德彝等人身上。
“臣等尽力一试。”萧瑀、封德彝等人苦着脸回答。
李世民显然对这种模拟两可的回答不太满意,下意识的皱了皱眉头,不过他也知道,现长安城的兵将不过三万,被尉迟德带走了一万五千人。
剩下的这点人,旗帜最多也不过两万面,要想在三日之内,让工部赶八万面旗帜显然不是易事,这件事确实需要好好想法子,为此,眉头皱了一皱之后,未再言语。
等他布置完这一切回到后宫和长孙皇后说起这事的时候,长孙走到李世民身边,一边伸手轻轻帮着他按头,一边开口:“陛下,这件事说起来你还真找错人了。”
“赶织旗织,若在平也罢,可这会功夫,想让诸位大人们在三日内整出八万余面旗帜出来,确非易事,这个忙臣妾倒是帮得上。”
“你有什么好法子”李世民奇道。
“旗帜啊,说白了和被面也差不多,现在的百姓虽穷,但长安的经过这些年的休生养息,大部份百姓的日子还算过得去,每家每户,别的东西不好说,这一两床红色被面总是有的。”
“颁令下去,让每家每户拿出一块红色被面出来,绣上军旗图案,再由朝廷统一去收,每家按价补钱,想必没有百姓不乐意。”
“除了百姓,后宫的所会针线的人员也都可以组织起来......”长孙皇后笑着接口道。
”哟,这个事情你确实比他们有法子,好,就按你说的办,我让户部和吏部的人来协助你干这些事。”李世民一听,顿时击掌而赞。
不说宫里的事,但说尉迟敬德领了将令,立即召齐一万五千精骑,直扑泾州,尉迟敬德力大无穷,打仗勇猛不要命是出了名的。
他来到泾州之后,与突厥大军恶战了一场,尉迟敬德果然不负于他的骁勇之名,这一仗不仅击毙了数千敌
第二百零七、兵临城下(下)
“玄龄,你,你怎能把他们也算进来呢那冯立和隐太子的人对陛下的态度你也不是没看见,若在这时候把他们给放出来,只怕立即就投敌了。”长孙无忌瞠目结舌的瞪着房玄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