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国外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土皮五哥
二人,就原路返回,回到了客栈,可这客栈已经比刚才冷清了许多,二人直奔二楼,没有发现段思平和杨莜婷姐妹,想必已经发生了让他们难以控制的事情。
这店老板告诉二人,就在二人走出去没多久,来了一队人马,把这里所有的客商都抓了起来。
在问及被抓到那座监狱时,店老板说,这大月国只有一座监狱,名曰大月监狱。
这大月监狱再早一点也叫东唐监狱,顾名思义,就是唐朝的监狱,可唐朝已经不复存在了,也就成了大月监狱了。
监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狱是原始人驯养野兽的(音景)槛或者岩穴,到氏族社会后,用来关押俘虏,驱使他们劳动。国家产生之后,作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监狱也产生了。
最初没有“监狱”这个名字,夏朝叫“夏台”(现在河南禹县境内),是中央监狱的名称,一般叫“圜(音唤)土”。商朝监狱叫“牖(音游)里”(现在河南汤阴县东北)
第四十二章、祁连山
招远大将军抬头看了一眼眼前的二人,然后又低下了头查看其地图来。
这云上飘和袁武雁很是纳闷,按说抓住奸细,将军应该要对二人审问一番,但却不发一言。
这二人也就没打搅,且看他们怎么处理。
那招远大将军用手指在地图上来回指了指,抬起头对身前的几位将军说:“就是这几个地方。”
其他几位将军听闻,就依次出了这帐篷。
片刻,这里面就只有几个守卫的小兵和招远大将军,以及袁武雁、云上飘等人。
招远大将军说:“说吧,你们是从里来的奸细。你们要打听什么”
让这二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招远大将军是如此没有本事之人,看来这大月国出现叛乱,还是有多种因素的。
袁武雁便往前一步说:“没想到,堂堂的招远大将军,竟然如此荒唐。”
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出自何处
据史记载,是春秋末期齐国大司马司马穰苴,也是著名的兵法大家,著有《司马穰苴兵法》。司马穰苴本是齐国田氏家族的后人,这个田氏家族也就是后来灭了姜太公后裔,后来夺取了齐国社稷。
齐景公时期,相邻的晋国和燕国,总是侵扰,几场仗下来,齐国总是败绩。齐景公非常忧虑,名相晏子就推荐了司马穰苴,说他”文能附众,武能威敌”,齐景公和他说兵事,司马穰苴一番对答,让齐景公非常高兴,于是任命他为将军,带兵抗击晋国和燕国的入侵。
司马穰苴说:“我出身微,王以我拔,置大夫上,一不可使士服我,二则民不我信,人微,权则为轻。愿得大王所宠幸之臣且有国所重者,为监之职,如此乃好。”
齐景公答应了司马穰苴的要求,派宠臣庄贾担当监军。司马穰苴向齐景公告辞之后,便到庄府拜会了庄贾,并和庄贾约定,第二天正午在营门集合出发。
但是庄贾第一次做监军,他的朋友都来相送,一直到太阳下山才到了营门。
司马穰苴正色道:“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则忘其身,何况现在敌国入侵,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你还在搞迎来送往。于是问军正,迟到安军法怎么处置”于是司马穰苴就把庄贾斩了。
当景公使者持节来到军中时,司马穰苴说: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这便是有史明确记载这一军事典故。
可没想到这招远大将军竟然荒唐。
大将军哈哈一笑,然后起身走到了二人的面前,然后说:“我早知,二位前来何事,所以在众人面前我才如此傲慢待见二人。”
二人不解。大将军就将这几天发生的怪事说了一遍,原来这皇宫之事,每三天一报。可最近却是天天有报,我就怀疑其中有诈,派人打听后,才知道皇帝死了,所以佯装不知,以免军中大乱。
这二人听闻大将军这么说,心里倒是宽慰不少,没想到如此五大三粗之人,竟是心细如针。
什么是五大三粗五大:是指双手大、双脚大、头大;三粗:腿粗,腰粗,脖子粗。
都已经说到这里了,这二人也就不再隐瞒,就拿出了皇帝给的兵符。
招远大将军赶紧跪下来接过兵符,待他知道皇帝没有死,心中不免高兴起来。
就在三人准备商量如何营救皇帝的时候,帐篷外面一阵杀将的声音传了过来。
三位还未曾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一位已然头盔不见,头发散落,身上又斑驳血迹的人冲了过来,然后下跪对招远大将军说:“廖副将叛变了,他带人杀过来了。。。”
还未曾说出下一句话,一只冷箭从外面射了过来,将身前之人一箭射死。
再紧接着就是乱剑齐发,那箭就如同细雨一般,射了进来。
那几位守卫还没回过神来,
第四十三章、狸猫换太子
廖副将然后对众人说:“大将军果然早有谋反之意,怕是早日就有通风报信之人了吧。”
这一说,竟然把袁武雁、云上飘蒙在鼓里,二人不知是真是假。但凭这两位将军如何决绝。
从这副将走路的姿势上来看,这功夫一定非常了得。这芒芒的祁连山凹凸不平,但此人却如履平地一般。
招远大将军大吼一声然后说:“那日皇帝跟我说,让小心廖副将,我起初还不信。但看今日,你们已经蓄谋良久了吧。”说罢,便举剑前来。
这二人双剑一碰,就如同山崩地裂一般,震的二人虎口生疼。但二人还是不愿意松开。
这招远大将军忽然起身跳跃,与此同时,这廖副将亦是如此。在半空中的二人的剑便“铛铛”作响。
这二人的功夫已经相当了得,没几下便把这帐篷全都撕碎了。
廖副将忽然一个急升,半空中一踏大将军的胸口,便朝山的崖壁飞去,在触及大那一刻,便飞身而来。那速度快的惊奇。
大将军倒也不含糊,在双剑触及的刹那,而是用剑一挑。其本意是想借力打力,谁成想,那廖将军技高一筹,已然快他一步。
云上飘暗叫“不好”,便纵身而起,凭借其幻化无常的轻功,已经早一步到了二人的身边,他用手轻轻一拉,就将大将军拉了下来。
廖将军这一击不成,后续发力全都到了云上飘这里。
云上飘早就料到他会如此,便用判官笔一一化解。恍惚间这二人已经到了地面上。
廖将军忽然一个剑挑云上飘的右胳膊,就在他以为得逞的情况下。
云上飘早就用偷梁换柱的招式,在背后,将判官笔递到了左手。
这二人的一招一式都太猛烈了,寻常士兵根本看不懂这变化莫测的招式,到底是如何演变的。
就在这时,从各个营寨已经迅速赶到了几位副将。袁武雁看这几位副将的神情不似廖副将那么凶神恶煞,他也就放心不少。
袁武雁以为云上飘只会右手执笔,没想到左手也会,他就打趣地说:“云兄,没想到你能左右开弓。”
云上飘呵呵一笑,他说:“你没见过的还多呢。”
这云上飘的兰亭序招式左手用的也是炉火纯青,那廖副将就只有招架的招式,那有进攻的可能。
廖副将一个急转身,离云上飘好几丈远,他说:“你这是用的哪家招式,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
招远大将军听闻廖副将这么说,他便自言自语起来,难道是苏轼的兰亭序。
袁武雁抬头看了看大将军,然后说,没想到大将军也是行家,这云上飘所用招式正是苏轼的兰亭序。
再看着二人的战斗。云上飘忽然一个斜手划刺,径直向廖副将的左肩打去,廖副将赶紧去抵挡,岂料这是一虚招。
云上飘赶紧由捺变点,径直一下,刺进了那人的胸膛。云上飘自知轻重,虽说这招极其诡异,但是没要他人的性命。
胳膊上带红丝带的士兵见廖副将被袭击在地,本欲逃窜,就被其他副将的手下,全都用刀剑按在了地上。
招远大将军见局势已定,他便走了出来,他说:“皇上并没有驾崩,被大祭司和宰相囚禁起来了,这两位就是前来帮我我们的人,请大家放心。”
如此一来,这局势似乎就安定下来了。
此刻的段思平和杨莜婷姐妹还是被关在这大月监狱中,连续两天仍未见到前来审讯他们的人。
这三人心想,看来凶多吉少。遂决定自己想办法。
这大月国的监狱,还真是特别,他们将各色人等分在一起,杀人犯的关在一起,抢劫的关在一起。他们这些经商的便自然而然关在了一起。
&nbs
第四十四章、无妄之灾
在这种情形下,段思平也只有自救了。
可杨莜婷姐妹是断不可能同意他的想法,一再劝说段思平不要这么做,一来他的伤势没有恢复,二来,这大月监狱守卫森严,想要跑出去实在是太难了。
段思平呵呵一笑,他说,这大月国发生如此叛乱,兵力大都用在防卫偷袭上面,再者,他的凌波微步,也可以不用内力,要逃出这大月监狱根本就不是难事。
这杨莜婷姐妹听到段思平这么说,内心一阵波澜,但是也没有办法,凭她们二人的轻功,是根本不可能逃出来的,想帮也帮不上。内心的焦虑,加上对段思平的担心,这二人还真是姊妹情深,眼泪一块齐刷刷地掉了下来。
当其他客商知道段思平有如此想法时,内心还是无比感谢的,一再让他注意安全。段思平便低头对他们耳语起来。
段思平便安顿好杨莜婷,便等换班的时机。
忽然,一位客商大声呼喊说:“快来人啊,快来人啊,这里有人晕倒了,这里有人晕倒了。”
其中一个狱卒犹如如临大敌一般,赶紧打开牢门,跑了进来,还没等蹲下身子,就已经被段思平打晕了。其他客商就赶紧帮段思平跟那狱卒换了衣服。
没过多久,几个狱卒也跟着过来,看到躺在地上的客商已经无碍,就问段思平怎么回事,段思平就说,他兴许吃坏了东西,现在好多了。
说罢,其他狱卒便嗤之以鼻,段思平就跟着他们出了这牢狱。
这适逢换班之际,没有人愿意尽心尽力守卫岗位,所以才能顺利逃脱,如果是平常一定是同时过来好多个狱卒。
换班之后的段思平,就赶紧查看这大月监狱的建筑设计。
唐朝历经近三百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唐朝建筑的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开朗。建筑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正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完美体现。
这大月监狱的风格的确是唐代的建筑风格,其每做小监狱都独立成体,即便发生犯人逃跑事件,也不会对其他小监狱造成影响。而这建筑风格,又能保证狱卒能及时到达每一座发生小监狱。
段思平无心再看着恢弘的建筑,就走出了大月监狱。
段思平赶紧来到那福安客栈,可惜的是,这里已经也狼藉一片。不过还好的是,店老板还在。
这二人一番沟通,原来这袁武雁和云上飘回来过一次,在问及祁连山的方位后,便不辞而别。
段思平内心一喜,原来这二人并没有大碍,可为何要去祁连山呢。
天也黑了,段思平无奈,店老板就收拾了一见房,供段思平住下了。
在睡梦中,段思平隐约听到“咣咣”的声音,起初他还以为是梦,但连续几次,他确定这是从这客栈的某处发出来的声音。
段思平就在这客栈内来回走动,以确定是从哪个方位传出来的。
在这个房间内的响声,明显比其他的房间声音大,可此时那声音却没了。就在段思品欲转身离开的时候,那声音又起了。
段思平赶紧寻找起来,在确定是从地下传来的时候,他却为难了,难道这客栈还有暗道。
&n
第四十五章、真相
这着实把段思平吓了一跳,按唐朝的建制,这正宫偏右的宫殿实属是皇后的寝宫,莫非这里面住的女人就是当今的皇后。
就在段思平想要继续听下去的时候。一众人簇拥着一位身穿黑色魔袍的人走了过来。
按理说在皇宫中,有此规矩的人只有皇帝,但他却。。。
大月国虽说国小,但却严格按照唐代的礼制。唐代是一个等级严格的社会,在宫廷里使用的交通工具方面,也深刻地体现了这种鲜明的等级特点,皇帝、太子、后妃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存在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数量的多寡和规格高低的不同上,所有这一切构成了所谓的辇舆制度。
唐制,皇帝车舆分为玉辂、金辂、象辂、革辂、木辂,总称为五辂,此外,还有耕根车、安车、四望车等,这些都是皇帝乘用的车舆,分别用于不同的场合,共计八等。
玉辂:青色的车辆,用玉装饰于车的各个部分的末端,并绘有青龙、白虎、金凤、鸟兽等图案。参加祭祀、纳皇后等场合时乘坐。
金辂:红色的车辆,用黄金装饰于车的各个部分的末端。参加乡射祀还饮至等礼仪时乖坐。
象辂:黄色的车辆,用象牙装饰于车的各个部分的末端。平行时多乘坐。
革辂:白色的车辆,车身的各个部分以皮革包裹,巡检阅军队时乘坐。
木辂:黑色的车辆,以漆漆于车身。田猜时乘坐。
耕根车:青色的车辆,盖分三重,其他形制同于玉辂,驾六马。参加籍田之礼时乘坐。
安车:用黄金装饰,车的挡板为弯曲形,有朱丝络网,用四匹赤色马驾驭。“临幸则供之。”
四望车:形制同于安车,朱丝络网,浅绛色的车幔,用一匹马驾驭。拜陵、临吊时乘坐。
乘坐象辂车辆的正是大祭司,但段思平自然是不识得。
这黄色的车辆配上这黑色的服饰,这视觉上本就觉累,也充分说明此人心虚。
大祭司进到皇宫里面,那丫鬟便自行退下。关上门后,大祭司便爬到了皇后的身边,端起碗,便给皇后喂食。皇后闭口不悦。
猜你喜欢